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革前奏曲:西周晚期历史再评价
1
作者 江林昌 周博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33-47,173,共16页
长期以来,中国历史学教科书都把周代分为西周与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与战国两个阶段;并认为西周晚期的腐朽没落才导致春秋战国的出现。事实上,西周晚期不是腐朽没落,而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要求社会变革的新动态。这一新动态,是春... 长期以来,中国历史学教科书都把周代分为西周与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与战国两个阶段;并认为西周晚期的腐朽没落才导致春秋战国的出现。事实上,西周晚期不是腐朽没落,而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要求社会变革的新动态。这一新动态,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前奏曲。因此,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两个结合”,对西周晚期的历史作出重新评价,即应该充分肯定其推动历史发展的积极意义,而不是简单地以“腐败“”没落”等断语加以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晚期 厉王“革典” 宣王“料民” 变风变雅
下载PDF
中华文明史上的“多元一体”格局及其深远影响
2
作者 江林昌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3-121,178,共10页
百年考古表明,五千多年前中华文明在长江南北、黄河上下、长城内外八个农牧文化区内同时起源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相当于历史学上的五帝时代近一千年长时段里,表现为各自独立而又相互影响的“多元并行”发展格局。到五帝时代晚期,出现... 百年考古表明,五千多年前中华文明在长江南北、黄河上下、长城内外八个农牧文化区内同时起源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相当于历史学上的五帝时代近一千年长时段里,表现为各自独立而又相互影响的“多元并行”发展格局。到五帝时代晚期,出现了周边文化向中原文化区汇聚的新现象。到夏商周早期文明近二千年发展过程中,形成并巩固了“多元一体”格局。“多元一体”发展格局深刻影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家国观”“中国观”“天下观”等重要哲学思想的形成。这些思想既是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具体展现,也是对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文化区 多元一体 家国观 中国观 天下观
下载PDF
高校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
3
作者 江林昌 史文学 吴浪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12年第4期30-30,共1页
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责任。但目前的体制,对于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有影响,比如高校应该是"教授治校",但是我们还不是。江林昌我们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说到底就是发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只有全民族创新,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 高校 培养 现代化建设 生产力发展 教授治校 科学技术 江林昌
下载PDF
五帝时代中华文明的重心不在中原——兼谈传世先秦秦汉文献的某些观念偏见 被引量:22
4
作者 江林昌 《东岳论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21,共13页
一般认为,在先秦两汉文献中,以“六经”与《史记》对中国上古文明的记载最权威。然而,“六经”与《史记》所反映的主要是中原地区古文明,对周边地区的文明状况实际重视不够,甚至有意贬低或删改。近八十多年来考古所见的区域文化与古已... 一般认为,在先秦两汉文献中,以“六经”与《史记》对中国上古文明的记载最权威。然而,“六经”与《史记》所反映的主要是中原地区古文明,对周边地区的文明状况实际重视不够,甚至有意贬低或删改。近八十多年来考古所见的区域文化与古已有之的儒家经典之外的其它先秦两汉文献,正可弥补此不足。例如,就现有考古资料看,五帝时代的文化中心实际不在中原,而在海岱地区;有关中国古代宇宙论、山川神怪论以至五帝、虞、夏、商、周民族发展史的完整资料也不在“六经”中,而在楚地流传的古文献与考古新出土文献中,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经 史记 区域文化 东夷 华夏 古文明
下载PDF
“桑林”意象的源起及其在《诗经》中的反映 被引量:12
5
作者 江林昌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1-92,167,共12页
"桑林"意象,以黄河流域历代先民的农耕生产和氏族兴旺为背景,产生于先民们对太阳云雨生殖力与桑林桑蚕生殖力的观察认识,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主题。在原始巫术互渗观念的支配下,先民们相信,祭祀桑林有利于促进人类自身的生... "桑林"意象,以黄河流域历代先民的农耕生产和氏族兴旺为背景,产生于先民们对太阳云雨生殖力与桑林桑蚕生殖力的观察认识,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主题。在原始巫术互渗观念的支配下,先民们相信,祭祀桑林有利于促进人类自身的生殖力和农业生产,从而确保氏族兴旺与农业丰收。于是"桑林"便有了宗庙社稷、生殖情爱、祭祀乐舞等等层面的文化内涵。这些不同层面的文化内涵,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正有具体反映,需要专门分析考证;并对《楚辞》之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值得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林 生殖 国风 社稷 《诗经》
下载PDF
出土文献所见楚国的史官学术与“老庄学派”“黄老学派” 被引量:8
6
作者 江林昌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7-94,共8页
由于很少受到中原礼制文化的影响,楚国的原始巫史传统直到西周以后仍能保留发扬。这一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孕育了楚地的道家文化。道家思想自战国初期形成到战国中期发展成“老庄学派”和“黄老学派”两个分支,并同在楚地发展,一直延续... 由于很少受到中原礼制文化的影响,楚国的原始巫史传统直到西周以后仍能保留发扬。这一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孕育了楚地的道家文化。道家思想自战国初期形成到战国中期发展成“老庄学派”和“黄老学派”两个分支,并同在楚地发展,一直延续到汉初。同时,在战国中期,当地的“黄老学派”还发展到齐国稷下,成为北方的重要一支,也一直延续到汉初。有关这些事实,在《汉书.艺文志》本来有所反映,然而,由于东汉以后相关文献的佚失,遂使后人只知北方齐国稷下黄老学派的发展,而对南方楚地的黄老学派的本源发展反倒无所知晓了。值得庆幸的是,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有关考古材料出现后,这一学术缺憾终于可以重新弥补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国 巫史传统 简帛佚籍 老庄学派 黄老学派
下载PDF
甲骨文与《商颂》 被引量:14
7
作者 江林昌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38-47,共10页
在学术史上,有关《商颂》的作者与作期问题,从汉代开始就有争论。古文学派认为《商颂》作于商代的贵族祭司阶层,今文学派则认为是周代的宋国大夫正考父所作。这两派观点一直持续到近现代而未有正解。自从甲骨文资料的不断出现,解决这一... 在学术史上,有关《商颂》的作者与作期问题,从汉代开始就有争论。古文学派认为《商颂》作于商代的贵族祭司阶层,今文学派则认为是周代的宋国大夫正考父所作。这两派观点一直持续到近现代而未有正解。自从甲骨文资料的不断出现,解决这一千古论争成为可能。今考甲骨文中有《商颂》所提到的族名、王名与地名;甲骨文中的词汇与《商颂》中的主干词汇完全一致;更重要的是,殷墟花园庄东地所出的甲骨文中,还有贵族子弟系统接受"学商""秦商""舞商"活动的详细记录。这说明,《商颂》在商代确实已在贵族阶层中流传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颂》的作者 《商颂》的作期 甲骨文
下载PDF
既要借鉴国外理论,更应构建中国古代文明的理论体系 被引量:5
8
作者 江林昌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16,共12页
对西方学者的文明理论,我们还需要作进一步分析把握。而即使准确理解了西方文明理论,也不能照搬套用。因为中国古代文明有自己的特殊性。我们应该全面掌握相关的传世文献与考古资料,然后构建出反映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及其早期发展的理论... 对西方学者的文明理论,我们还需要作进一步分析把握。而即使准确理解了西方文明理论,也不能照搬套用。因为中国古代文明有自己的特殊性。我们应该全面掌握相关的传世文献与考古资料,然后构建出反映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及其早期发展的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落联盟 部落争雄 民族 早期文明 封国争雄 成熟文明
下载PDF
姬周族“窜于戎狄之间”与泾水流域考古遗存 被引量:6
9
作者 江林昌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8,共5页
在姬周族历史发展过程中 ,从不到古公父共十代均“窜于戎狄之间”。本文以《诗经》等文献与考古资料相印证 ,指出这一特别历史时期长达 50 0年之久 ,其活动范围先在今甘肃庆阳地区 ,后进入陕西境内的豳州地区。这一时期姬周族的社... 在姬周族历史发展过程中 ,从不到古公父共十代均“窜于戎狄之间”。本文以《诗经》等文献与考古资料相印证 ,指出这一特别历史时期长达 50 0年之久 ,其活动范围先在今甘肃庆阳地区 ,后进入陕西境内的豳州地区。这一时期姬周族的社会生活状况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过着戎狄游牧生活 ;另一方面已有了较发达的农业 ,进入了初级青铜时期 ,并有了相应的阶层分化和礼仪制度 ,相当于人类学上所谓的“酋邦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姬周族 戎狄 泾水流域 考古 遗存 酋邦
下载PDF
论原始宗教对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发展的影响——以“绝地天通”“铸鼎象物”为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江林昌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47-58,共12页
原始宗教与古代文明的关系问题,在西方不显得密切,因此,不被重视。然而,在古代中国,原始宗教不仅催化了文明的起源,还促进了早期文明的发展。此外,原始宗教还造就了中国文明起源发展的连续性特点,影响了史诗、音乐、舞蹈等艺术的发展,... 原始宗教与古代文明的关系问题,在西方不显得密切,因此,不被重视。然而,在古代中国,原始宗教不仅催化了文明的起源,还促进了早期文明的发展。此外,原始宗教还造就了中国文明起源发展的连续性特点,影响了史诗、音乐、舞蹈等艺术的发展,推动了天文历法的繁荣,等等。这是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中需要全面展开的一个新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宗教 绝地天通 铸鼎象物 文明起源 早期文明
下载PDF
眉县新出青铜器与西周王室世系、年代学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5
11
作者 江林昌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13,共9页
2 0 0 3年 1月陕西眉县杨家村出土了 2 7件氏铜器 ,其铭文具有极其珍贵的史料价值。按铜器铭文内容与器形 ,可分为 3组 8篇 ,并应与 1985年在杨家村发现的另一组青铜器做综合考察。这些资料叙述了单氏家族 8代世系与西周王朝 12代世... 2 0 0 3年 1月陕西眉县杨家村出土了 2 7件氏铜器 ,其铭文具有极其珍贵的史料价值。按铜器铭文内容与器形 ,可分为 3组 8篇 ,并应与 1985年在杨家村发现的另一组青铜器做综合考察。这些资料叙述了单氏家族 8代世系与西周王朝 12代世系的对应关系及相关史事 ,其中的 12位周王与《史记·周本纪》所述西周王室 12位列王的次序与称名完全一致 ,将 1976年出土的史墙盘所未列的西周王室后半世系全部补上 ,从出土文献的角度第一次全面印证了《史记·周本纪》等书面文献的可靠性。同时 ,还为西周年代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考古依据 ,证明了夏商周断代工程所列“西周年表”的基本框架可以成立。另外 ,还有助于我们对西周历史文化有关问题的辨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眉县铜器 单氏家族 西周王室世系 西周年代学 西周历史文化
下载PDF
《九招》《九辩》《九歌》乐舞的源起以及先秦若干音乐美学理论的形成 被引量:5
12
作者 江林昌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65-76,共12页
本文运用文化人类学理论,采用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相印证的方法,对《九招》《九辩》《九歌》乐舞的起源和性质作了新的考察。揭示了"三九"乐舞与太阳天体崇拜之间的密切关系。原始初民为了求农业丰收、消弭干旱而祭祀太阳云雨... 本文运用文化人类学理论,采用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相印证的方法,对《九招》《九辩》《九歌》乐舞的起源和性质作了新的考察。揭示了"三九"乐舞与太阳天体崇拜之间的密切关系。原始初民为了求农业丰收、消弭干旱而祭祀太阳云雨。为了达到娱神的目的,他们既献酒献女给太阳天神,又模仿象征太阳天神的图腾物为巫术舞姿和舞具,并伴以生殖性爱活动。本文进一步认为,"三九"乐舞与天体崇拜相结合这一早期音乐文化现象,对先秦时代一些音乐美学理论的形成曾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诸如"礼乐""大音""天乐""羽音为水""协风成乐"等等,实际上也都导源于太阳云雨天体崇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招 九辩 九歌 源起 音乐美学
下载PDF
由古文经学的渊源再论《诗论》与《毛诗序》的关系  被引量:5
13
作者 江林昌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0-108,共9页
以战国至秦汉的古文经学流传情况为背景,以子夏、李 克、吴起以至《毛诗序》的流传情况为线索,以上博简《诗论》、中山王墓铜器铭文与《毛 诗序》的对比研究为依据,可以进一步证明《诗论》与《毛诗序》之间的源流关系。
关键词 上博简 《诗论》 《毛诗序》古文经学 子夏
下载PDF
试论商族首领继承制发展的三个阶段 被引量:2
14
作者 江林昌 李秀亮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5-112,共8页
根据《楚辞》、《山海经》等保留原始文化较多的先秦文献与甲骨卜辞的印证,我们可以在《史记.殷本纪》的基础上,拟定出一份新的商族先公先王世系表。根据这份新的世系表,再结合有关考古资料和民俗资料,我们可以考证商族发展史上的继承... 根据《楚辞》、《山海经》等保留原始文化较多的先秦文献与甲骨卜辞的印证,我们可以在《史记.殷本纪》的基础上,拟定出一份新的商族先公先王世系表。根据这份新的世系表,再结合有关考古资料和民俗资料,我们可以考证商族发展史上的继承制度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先商时期,盛行祖孙隔代相继制;二、先商中晚期至商代中期,盛行兄弟平辈相继制;三、商代中后期,盛行父子相继宗法制。而且,这三个不同阶段的继承制度,正好体现出与商族社会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族 首领继承制 世系 祖孙相继制 兄弟相继制 父子相继制
下载PDF
考古所见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以及相关的哲学思想 被引量:4
15
作者 江林昌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9-95,共17页
大量考古材料说明,太阳昼夜循环观念是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的根源。“易”、“道”、“太一”等表示宇宙本源的哲学术语实际上都是日出海面而循环运行图像的概括。郭店战国竹简《太一生水》、《老子》甲篇、子弹库战国帛书《宇宙篇》为... 大量考古材料说明,太阳昼夜循环观念是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的根源。“易”、“道”、“太一”等表示宇宙本源的哲学术语实际上都是日出海面而循环运行图像的概括。郭店战国竹简《太一生水》、《老子》甲篇、子弹库战国帛书《宇宙篇》为我们提供了完整的太阳循环而有天地四时的宇宙观念。由此,中央四方与明堂、太阳崇拜与君权王权的统一、太阳神推步规天与宗教垄断、“东西”称物与“东”、“南”为尊等等政治观、哲学观、文化观,都是太阳循环宇宙观的具体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材料 太阳循环 古代宇宙生成论 哲学政治思想
下载PDF
两周时期的农村公社与井田制问题补论 被引量:3
16
作者 江林昌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58-164,共7页
中国的土地制度经历了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夏商时期的家族公社和西周、东周的农村公社三个发展阶段。井田制度与农村公社具有密切的关系。西周时期,农村公社兴起,井田制度形成;到了东周时期,农村公社衰落,井田制度瓦解。这一事实,既能... 中国的土地制度经历了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夏商时期的家族公社和西周、东周的农村公社三个发展阶段。井田制度与农村公社具有密切的关系。西周时期,农村公社兴起,井田制度形成;到了东周时期,农村公社衰落,井田制度瓦解。这一事实,既能得到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史学理论的支持,又有大量传世文献的记载与新出土考古材料的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氏族公社 家族公社 农村公社 乡遂制度 井田制
下载PDF
楚辞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
17
作者 江林昌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61-66,共6页
两千年来的楚辞研究,以“五四”运动为界可分为古代与现当代两期。古代楚辞研究基本沿着义理、音义、考证、评论四支发展,虽各有其所长,然均未超越小学研究与情感抒发两端。现当代楚辞研究注意了新理论、新方法,多学科相结合、多维... 两千年来的楚辞研究,以“五四”运动为界可分为古代与现当代两期。古代楚辞研究基本沿着义理、音义、考证、评论四支发展,虽各有其所长,然均未超越小学研究与情感抒发两端。现当代楚辞研究注意了新理论、新方法,多学科相结合、多维度共切入,因而创获良多。一个近真的屈原、一部近真的楚辞,正在得到恢复。未来楚辞研究应做的工作还很多,而首先应该是楚辞与上古历史文化的结合研究,“以楚证史”将是一个极富有生机的新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研究 楚辞学 《天问》 《离骚》 “屈原否定论” 《九歌》 《山海经》 姜亮夫 郭沫若 中国文化
下载PDF
由“武庚之乱”所引起的周代国家形态之变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江林昌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9-102,共4页
周初国家形态原也与夏、商两代相似,即以血缘族团为单位进行管理。“武庚之乱”引起了周族统治者对这一传统管理模式的反思,从而采取了新的政治改革。其具体措施有二:一方面将殷族及其联盟集团瓦解分散到各地,以摧毁其族群的集团力量,... 周初国家形态原也与夏、商两代相似,即以血缘族团为单位进行管理。“武庚之乱”引起了周族统治者对这一传统管理模式的反思,从而采取了新的政治改革。其具体措施有二:一方面将殷族及其联盟集团瓦解分散到各地,以摧毁其族群的集团力量,是为“迁徙殷族遗民”政策;另一方面,又将周民族的血缘关系尽量放大,然后分散到各地,使普天之下都能流动周族的血脉,是为“同姓同宗分封”政策。这两项措施的结果便是封国内出现了地缘管理,而这种地缘管理又被控制在全国范围内同宗血缘管理之下。这是中国早期文明的又一典型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缘管理 地缘管理 中国 早期文明 “武庚之乱” 周代
下载PDF
亚细亚所有制形式与夏商周社会若干问题——读马克思《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 被引量:2
19
作者 江林昌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62-69,共8页
以马克思的亚细亚所有制理论来考察夏商周社会 ,可获得三点认识 :1 就纵向看 ,夏商周是前后递兴的三代 ,而从横向看 ,夏商周三族是在黄河流域不同地点兴起并在差不多时期内进入亚细亚奴隶文明时代的 ;2 夏商周文明与西方奴隶制文明具... 以马克思的亚细亚所有制理论来考察夏商周社会 ,可获得三点认识 :1 就纵向看 ,夏商周是前后递兴的三代 ,而从横向看 ,夏商周三族是在黄河流域不同地点兴起并在差不多时期内进入亚细亚奴隶文明时代的 ;2 夏商周文明与西方奴隶制文明具有鲜明的不同 ,其不同的特征在青铜器、宗教礼仪、文字、城市诸文明要素中有显著体现 ;3 夏商周文明跟中美洲文明、南美洲文明有共同之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细亚 奴隶制 夏商周 所有制 东方文明 西方文明
下载PDF
由“焚书坑儒”到“崇尚黄老”再到“独尊儒术”——秦汉之际的学术思想与帝国文明 被引量:2
20
作者 江林昌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2-158,共7页
秦汉之际,是中国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时期,秦始皇、汉初诸帝再到汉武帝,都为建立并巩固中央集权制而做不懈努力。但是为了这共同的政治目的,他们却采用了不同的学术思想为其理论依据。其中秦始皇采用了法家思想,汉初诸帝采用了黄老思... 秦汉之际,是中国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时期,秦始皇、汉初诸帝再到汉武帝,都为建立并巩固中央集权制而做不懈努力。但是为了这共同的政治目的,他们却采用了不同的学术思想为其理论依据。其中秦始皇采用了法家思想,汉初诸帝采用了黄老思想,汉武帝采用了儒家思想,同时又兼采其它诸家思想以协调。究其原因,实与当时快速变化发展的政治形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集权 学术思想 秦始皇 汉初诸帝 汉武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