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丘脑底核深部电刺激对不同性别帕金森病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江立艳 赵珺燕 +1 位作者 丁毅宏 王晓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3082-3085,共4页
[目的]探讨丘脑底核深部电刺激治疗(STN DBS)对不同性别帕金森病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术前和术后6个月随访时用帕金森病人生活质量问卷(PDQ-39)和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估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病情严重程度,比较手术前后和不... [目的]探讨丘脑底核深部电刺激治疗(STN DBS)对不同性别帕金森病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术前和术后6个月随访时用帕金森病人生活质量问卷(PDQ-39)和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估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病情严重程度,比较手术前后和不同性别病人得分。[结果]术前,不同性别病人病程和运动功能(UPDRSⅢ)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病人运动功能提高且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DQ-39得分显示,仅有女性病人身体活动、病耻感、认知和总得分降低,仅有男性病人身体不适得分降低。[结论]尽管STN DBS对改善病人运动功能方面不存在性别差异,但术后女性病人的生活质量较男性得到更大程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底核深部电刺激 帕金森病 生活质量 性别 舒适度 身体活动障碍 病残度
下载PDF
促进脊髓拴系切口愈合的护理方法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江立艳 赵珺燕 +1 位作者 陶本章 赵博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8年第3期37-39,共3页
目的分析造成神经外科脊髓拴系患者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可能因素,针对性地改进护理措施。方法将对本院神经外科2015年6月~2015年10收治的50例脊髓拴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另给予改进后的护理措... 目的分析造成神经外科脊髓拴系患者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可能因素,针对性地改进护理措施。方法将对本院神经外科2015年6月~2015年10收治的50例脊髓拴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另给予改进后的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日及愈合不良率。结果实验组术后切口愈合不良1例,切口愈合不良率为4%,低于对照组术后切口愈合不良3例,切口愈合不良率为12%,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0.04±4.55)d,低于对照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3.68±7.74)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操作规程,加强医务人员及病区管理,做好患者术前护理、心理疏导,患者术后伤口护理以及增加红外线烤灯理疗可有效促进脊髓拴系手术切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拴系手术 切口愈合 护理
下载PDF
功能区难治性癫痫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圆林 冀蓁 +1 位作者 江立艳 丁毅宏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4期60-61,共2页
目的:总结功能区难治性癫痫患者术前、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研究我科2013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46例功能区难治性癫痫患者,总结临床特点及术前,术后护理要点。结果:本组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围手术期无一例护理并发症发生,均安全出... 目的:总结功能区难治性癫痫患者术前、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研究我科2013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46例功能区难治性癫痫患者,总结临床特点及术前,术后护理要点。结果:本组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围手术期无一例护理并发症发生,均安全出院。结论:术前全面评估患者情况,有针对性的实施安全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认真做好病情及并发症的观察,全面、正确的实施用药护理及健康宣教,能为功能区难治性癫痫患者手术治疗提供安全、有效的帮助,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功能区难治性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咳嗽重塑锻炼在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术后气管插管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赵珺燕 丁毅宏 +1 位作者 李亮 江立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年第12期1620-1624,共5页
目的探讨咳嗽重塑锻炼在颅颈交界区畸形术后气管插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颅颈交界区畸形行后路颈1侧块-颈2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术后带气管插管的40例患者作... 目的探讨咳嗽重塑锻炼在颅颈交界区畸形术后气管插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颅颈交界区畸形行后路颈1侧块-颈2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术后带气管插管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呼吸锻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同类手术4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在传统呼吸锻炼基础上实施咳嗽重塑锻炼。比较两组患者的咳嗽力量、白卡试验及气管插管带管时间、平均住院日、拔管后24 h再插管率、气管切开率、肺部感染发生率等气道管理效果指标。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咳嗽力量强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58,P=0.031);试验组的白卡试验阳性率(82.5%,33/40)高于对照组(55.0%,2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40,P=0.008);试验组的气管插管带管时间中位数为18.25 h,短于对照组的43.00 h(Z=-2.728,P=0.006);试验组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48,P=0.004)。两组患者的拔管后24 h再插管率、气管切开率、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咳嗽重塑锻炼可以增强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的咳嗽力量,缩短气管插管带管时间及平均住院日,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锻炼 咳嗽重塑锻炼 颅颈交界区畸形 内固定术 呼吸道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