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医院临床输血保障联合体的实践与探索
1
作者 吴世泉 江素君 +1 位作者 华军益 庄汝杰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4期624-626,共3页
基层医院临床输血保障联合体是指同一个区域内由设置储血点的医疗机构为中心,联合区域内的基层各级各类用血医疗机构共同组建的输血保障联合组织,实现医疗资源整合、优质资源共享、信息资源互通,目的是保障患者临床输血安全。随着我国... 基层医院临床输血保障联合体是指同一个区域内由设置储血点的医疗机构为中心,联合区域内的基层各级各类用血医疗机构共同组建的输血保障联合组织,实现医疗资源整合、优质资源共享、信息资源互通,目的是保障患者临床输血安全。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化,输血事业的不断发展,在实现输血安全的目标导向下,各地输血管理制度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改革[1]。衢州市按照“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优先整合现有资源;坚决有效防范风险”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构建基层医院临床输血保障联合体管理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输血 基层医院 输血事业 输血管理 输血安全 医疗资源整合 医疗机构 目标导向
下载PDF
OBI感染中单独抗-HBc+和非单独抗-HBc+献血者S区变异情况分析
2
作者 郑建勋 吴世泉 +1 位作者 刘珍珍 江素君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797-801,共5页
目的 了解本市献血人群隐匿性乙肝(OBI)感染中单独抗-HBc+和非单独抗-HBc+献血者S区变异情况。方法 采用ELISA与NAT筛查OBI标本,扩增和外送测序,获得单独抗-HBc+20份及非单独抗-HBc+25份测序标本。结果 本市献血者OBI检出率为0.10%(155/... 目的 了解本市献血人群隐匿性乙肝(OBI)感染中单独抗-HBc+和非单独抗-HBc+献血者S区变异情况。方法 采用ELISA与NAT筛查OBI标本,扩增和外送测序,获得单独抗-HBc+20份及非单独抗-HBc+25份测序标本。结果 本市献血者OBI检出率为0.10%(155/161 045),其中,抗-HBc阳性率为74.19%(115/155);OBI检出率与性别无关,随献血者年龄增高而增高(P<0.05);单独抗-HBc阳性率为22.58%(35/155),非单独抗-HBc阳性率为51.61%(80/155);45份OBI测序标本中,B基因型占比为73.33%(33/45),C型为20.00%(9/45),单独抗-HBc+组献血者突变位点多于非单独抗-HBc+组,位于MHR上的S114T和V168A变异率有差异(P<0.05)。结论 衢州市OBI感染基因型以B型为主,单独抗-HBc+组献血者突变位点高于非单独抗-HBc+组,可能更适合作为血液OBI筛查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乙肝病毒 抗-HBc+ 变异位点
下载PDF
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血液全过程安全监控管理的应用
3
作者 吴世泉 郑青青 +2 位作者 江素君 李春 饶红萍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6期554-555,共2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目前国内采供血机构已普及应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了血液信息化管理。但血液的标识仍主要采用传统的条码识别方式,存在效率低、易遗漏等缺点,无法实现血液的全过程安全监控管理。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目前国内采供血机构已普及应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了血液信息化管理。但血液的标识仍主要采用传统的条码识别方式,存在效率低、易遗漏等缺点,无法实现血液的全过程安全监控管理。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在实时跟踪、异常报警等方面的应用具有明显优势。近年来,国内多家血站已引入了RFID技术对血液进行管理[1,2]。但目前RFID技术仅限于在血液制备与存储环节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识别技术 计算机管理系统 RFID技术 条码识别 安全监控管理 信息技术 信息化管理 采供血机构
下载PDF
化学改性壳聚糖膜及透明质酸钠对缺血性腹膜粘连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7
4
作者 江素君 周卸来 +4 位作者 倪有娣 茹金泉 杜红英 郑婷 胡巧玲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25-1029,共5页
目的:探讨化学改性壳聚糖膜和透明质酸钠对缺血性腹膜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3组: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化学改性壳聚糖膜组(B组)和透明质酸钠组(C组).利用大鼠蚓突盲端制作缺血性腹膜粘连模型,然后每组分别用相应的... 目的:探讨化学改性壳聚糖膜和透明质酸钠对缺血性腹膜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3组: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化学改性壳聚糖膜组(B组)和透明质酸钠组(C组).利用大鼠蚓突盲端制作缺血性腹膜粘连模型,然后每组分别用相应的方法处理创面,处理后2、4wk打开腹腔,以Phillips五级分类法评定蚓突盲端的粘连程度,并对盲端组织行羟脯胺酸(OHP)水平测定.结果:术后2、4wk,B、C组的粘连程度均显著轻于A组(2wk:U=3.000,8.500,P<0.001,P=0.001;4wk:U=2.000,14.000,P<0.001,P=0.003),OHP水平显著低于A组(2wk:0.193±0.029mg/mgpr,0.253±0.028mg/mgprvs0.296±0.031mg/mgpr,均P<0.01;4wk:0.179±0.034mg/mgpr,0.237±0.035mg/mgprvs0.286±0.036mg/mgpr,均P<0.01);B组和C组比较,前者的粘连程度显著轻于后者(P=0.038,0.015),OHP含量显著低于后者(P<0.001,P=0.001).结论:化学改性壳聚糖膜具有明显的抗腹膜粘连作用,且此作用较透明质酸钠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化学改性 透明质酸 腹膜粘连
下载PDF
化学改性壳聚糖膜预防不同类型腹膜粘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江素君 周卸来 +3 位作者 倪有娣 茹金泉 杜红英 胡巧玲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307-311,共5页
目的对比研究化学改性壳聚糖膜对四种不同原因所致的大鼠腹膜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将壳聚糖行化学改性,制成厚60μm的膜消毒后备用。SD大鼠20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A组)、创伤致粘连组(B组)、滑石粉致粘连组(C组)、结扎血管致粘连... 目的对比研究化学改性壳聚糖膜对四种不同原因所致的大鼠腹膜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将壳聚糖行化学改性,制成厚60μm的膜消毒后备用。SD大鼠20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A组)、创伤致粘连组(B组)、滑石粉致粘连组(C组)、结扎血管致粘连组(D组)及感染致粘连组(E组)。各组分别用相应的方法来处理大鼠蚓突盲端,再将每组大鼠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大鼠直接关腹,实验组用凝胶化改性壳聚糖膜覆盖蚓突盲端浆膜面,然后关腹。处理后2周和4周后打开腹腔,以Bhatia分级法评定蚓突盲端的粘连程度,并对盲端组织行羟脯胺酸(hydroxyproline,OHP)、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ior,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PAI)水平测定,对腹腔液行t-PA、PAI测定。结果①粘连程度和OHP水平:术后2周和4周,B、D、E组中实验组的粘连程度、OHP水平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A、C组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t-PA、PAI水平:术后2周和4周,A组、C组和D组的蚓突组织和腹腔液t-PA、PAI水平,实验组和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E组中实验组t-P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PAI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学改性壳聚糖膜对创伤、缺血及感染所致的腹膜粘连有明显的预防作用,而对滑石粉所致的腹膜粘连则作用不明显;对不同原因所致的腹膜粘连,可以用来准确衡量组织粘连程度的指标也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化学改性 腹膜 粘连 大鼠
下载PDF
大学实验室开放项目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4
6
作者 江素君 陈功星 +2 位作者 方黎祥 陈晶 涂东佩 《健康研究》 CAS 2009年第6期501-502,共2页
为更好发挥高校实验室在人才培养中的功能而设立的实验室开放项目,对高校学生实践能力、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实验室开放项目在管理和实施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影响了该项目作用的充分发挥。本文就高校实验室开... 为更好发挥高校实验室在人才培养中的功能而设立的实验室开放项目,对高校学生实践能力、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实验室开放项目在管理和实施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影响了该项目作用的充分发挥。本文就高校实验室开放项目的意义、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总结,以使这一新型的教育模式得到更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开放 科研项目 大学生
下载PDF
Sturge-weber综合征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7
作者 江素君 裘五四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6期443-445,共3页
目的观察Sturge-weber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报告2例Sturge-weber综合征,复习相关文献并探讨其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结果2例患者均表现为头痛和肢体抽搐,头路CT见颅内钙化,MR I等见软脑膜血管畸形等表现。结论Sturge-we... 目的观察Sturge-weber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报告2例Sturge-weber综合征,复习相关文献并探讨其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结果2例患者均表现为头痛和肢体抽搐,头路CT见颅内钙化,MR I等见软脑膜血管畸形等表现。结论Sturge-weber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皮肤综合征,主要影响头部静脉,以颜面血管畸形、肢体抽搐和青光眼为主要表现。增强MR I是首选诊断方法,可显示病变结构和SW S病变范围。但患者的临床过程、治疗和预后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URGE-WEBER综合征 脑面血管瘤病 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
下载PDF
ST13基因片段亚克隆阳性的菌落PCR鉴定 被引量:2
8
作者 江素君 陈功星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9年第13期1118-1118,共1页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 细菌
下载PDF
亚低温对大鼠外伤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江素君 袁红 +2 位作者 郑婷 倪有娣 裘五四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8年第3期145-147,F0002,共4页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大鼠外伤性脑损伤急性期的保护作用。方法27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亚低温组和常温对照组。采用改进的Feeney自由落体法制作重型外伤性颅脑损伤模型,体表降温法在伤后30 min内达到亚低温目标,检测三组大鼠脑组织的病...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大鼠外伤性脑损伤急性期的保护作用。方法27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亚低温组和常温对照组。采用改进的Feeney自由落体法制作重型外伤性颅脑损伤模型,体表降温法在伤后30 min内达到亚低温目标,检测三组大鼠脑组织的病理变化、含水量以及神经功能缺陷评分。结果亚低温组大鼠脑组织在治疗后24 h的含水量较对照常温组显著降低(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见亚低温组大鼠脑损伤较常温组改善;亚低温组大鼠在6 h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显著低于常温组(P<0.05)。结论亚低温具有减轻大鼠外伤性颅脑损伤急性期脑水肿及神经功能缺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脑损伤 外伤性 脑水肿 神经功能缺陷 大鼠
下载PDF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临床实施要点 被引量:2
10
作者 江素君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2006年第5期329-330,共2页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 lated rad iation therapy,IMRT)使高剂量区与肿瘤靶区达到高度适形,并且剂量强度可调,是一种全新的放射治疗方法。本文拟对IMRT的原理、设备要求、实施程序、剂量验证及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详细介绍。
关键词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 肿瘤
下载PDF
选择性亚低温对脑外伤大鼠脑组织Fas-L基因表达的影响
11
作者 江素君 袁红 +2 位作者 张银霞 梅依婷 裘五四 《健康研究》 CAS 2010年第2期92-94,共3页
目的研究选择性亚低温治疗大鼠脑外伤时对脑组织Fas-L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7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亚低温组和常温对照组。采用改进的Feeney自由落体法制作重型外伤性颅脑损伤模型,局部降温法在伤后30min内达到亚低温目标并保持6h,... 目的研究选择性亚低温治疗大鼠脑外伤时对脑组织Fas-L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7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亚低温组和常温对照组。采用改进的Feeney自由落体法制作重型外伤性颅脑损伤模型,局部降温法在伤后30min内达到亚低温目标并保持6h,RT-PCR检测3组大鼠伤后不同时间点脑组织Fas-L基因表达。结果亚低温组大鼠在损伤后不同时间点(6h,24h,48h和72h)脑组织的Fas-LmRNA的相对含量分别为0.54±0.07、0.47±0.06、0.41±0.06、0.67±0.08,常温对照组分别为1.53±0.21、0.91±0.11、1.33±0.15、1.56±0.171.53,相同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亚低温对大鼠外伤性颅脑损伤急性期具有降低Fas-LmRNA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亚低温 脑损伤 脑水肿 Fas—L基因 大鼠
下载PDF
现代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可能带来的若干问题
12
作者 江素君 周卸来 《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305-307,共3页
本文结合器官移植的发展历史 ,从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评价的角度出发 ,主要对器官移植技术给社会带来和可能带来的心理、伦理及社会、法律问题进行分析 ,对当前医学界存在的器官移植只重视数量、忽视质量 ,只求开展、不求发展的倾向提出... 本文结合器官移植的发展历史 ,从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评价的角度出发 ,主要对器官移植技术给社会带来和可能带来的心理、伦理及社会、法律问题进行分析 ,对当前医学界存在的器官移植只重视数量、忽视质量 ,只求开展、不求发展的倾向提出质疑 ,以引起相关的专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心理排斥 医学伦理学 立法
下载PDF
手术学教学方法的对比研究
13
作者 江素君 周卸来 +3 位作者 章志量 丁敏 倪有娣 刘雅明 《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5期243-244,共2页
关键词 手术学 教学方法 对比研究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勃起功能障碍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
14
作者 江素君 倪有娣 +3 位作者 茹金泉 杜红英 郑婷 周卸来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6期367-371,共5页
目的建立勃起功能显著低于正常水平的糖尿病(DM)大鼠模型。方法30只10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n=12)和实验组(n=18)。实验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溶液60 mg/kg,对照组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0.1 MpH4.5枸椽酸钠溶液。注射后3 d... 目的建立勃起功能显著低于正常水平的糖尿病(DM)大鼠模型。方法30只10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n=12)和实验组(n=18)。实验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溶液60 mg/kg,对照组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0.1 MpH4.5枸椽酸钠溶液。注射后3 d,于尾静脉采血测血糖,后每2 wk测血糖1次。STZ注射后10 wk,测定两组大鼠体重和基础阴茎内压(ICP)及神经刺激诱导ICP。结果(1)一般情况STZ注射后第5 wk有1只大鼠死亡。2只大鼠于第8、10 wk血糖未达糖尿病标准,糖尿病表现不明显,判为STZ抵抗。18只大鼠中DM模型制作成功15只(定为DM组),成功率83.3%;(2)血糖、体重DM组STZ注射后各时间点的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STZ注射前DM组和对照组的体重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注射后10 wk DM组的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平均体重较对照组低31.9%;(3)两组大鼠间ICP比较STZ注射后10 wk,DM组的基础ICP和神经刺激诱导ICP分别为8.9±3.5和56.3±15.8 cmH2O,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8±11.2和156.3±38.4 cmH2O(P<0.001),DM组的基础ICP和神经刺激诱导ICP较对照组分别低75.8%和64.0%。结论以STZ60 mg/kg腹腔注射建立DM大鼠模型操作方便、成功率高,而且所制作的DM大鼠模型阴茎的基础ICP和神经刺激诱导ICP均显著低于正常大鼠,能成为理想的DMED研究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糖 勃起功能障碍
下载PDF
壳聚糖凝胶对大鼠腹膜粘连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周卸来 茹金泉 +3 位作者 章志量 倪有娣 江素君 胡巧玲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 :探讨壳聚糖凝胶对三种不同原因所致的大鼠腹膜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 :14 4只SD大鼠 ,随机分成创伤致粘连组 (A组 )、滑石粉致粘连组 (B组 )及结扎血管致粘连组 (C组 )。各组分别用相应的致粘连方法来处理大鼠蚓突盲端 ,再将每组... 目的 :探讨壳聚糖凝胶对三种不同原因所致的大鼠腹膜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 :14 4只SD大鼠 ,随机分成创伤致粘连组 (A组 )、滑石粉致粘连组 (B组 )及结扎血管致粘连组 (C组 )。各组分别用相应的致粘连方法来处理大鼠蚓突盲端 ,再将每组大鼠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大鼠直接关腹 ,实验组用壳聚糖凝胶均匀涂布于经处理的蚓突浆膜面 ,然后关腹。处理后 2w、4w再次打开腹腔 ,肉眼评定蚓突盲端同其周围组织的粘连程度 ,并取蚓突盲端组织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①粘连评定 :术后 2w和 4w ,A组和C组中实验组的粘连程度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 ,而B组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间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②病理改变 :A组处理侧浆膜面以纤维组织增生为主 ,而C组蚓突全层均有纤维组织增生 ,以浆膜层为重。B组处理侧浆膜面有大量异物巨细胞反应及肉芽肿形成 ,并伴有程度不同的纤维组织增生。结论 :壳聚糖凝胶对创伤及缺血所致的腹膜粘连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而对异物所致的腹膜粘连作用则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凝胶 腹膜 粘连 创伤 异物 缺血 大鼠
下载PDF
凝胶化改性壳聚糖膜预防腹膜粘连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章志量 周卸来 +4 位作者 倪有娣 江素君 茹金泉 杜红英 胡巧玲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99-202,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凝胶化改性壳聚糖膜和透明质酸钠对腹膜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 SD大鼠80只,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对照组(A组),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凝胶化改性壳聚糖膜组(C组),透明质酸钠组(D组).利用大鼠蚓突盲端制作创伤性腹膜粘连模型,然后... 目的对比研究凝胶化改性壳聚糖膜和透明质酸钠对腹膜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 SD大鼠80只,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对照组(A组),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凝胶化改性壳聚糖膜组(C组),透明质酸钠组(D组).利用大鼠蚓突盲端制作创伤性腹膜粘连模型,然后每组分别用相应的方法处理创面,处理后第2周和第4周打开腹腔,以Bhatia分级法评定蚓突盲端的粘连程度,并对盲端组织行羟脯胺酸(OHP)水平测定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后第2周和第4周,C,D组的粘连程度均显著轻于B组(P=0.001~0.013),OHP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37~P<0.001);C组和D组比较,粘连程度分级的差异两组间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OHP含量C组显著低于D组(P=0.005,0.002).病理学检查:A组所有大鼠蚓突组织无明显的病理改变,B组术后第2周时处理侧浆膜面有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术后第4周局部主要以纤维组织增生为主; 相应的病理改变C, D组较B组明显减轻, C组的病理改变又明显轻于D组. 结论凝胶化改性壳聚糖膜具有明显的抗腹膜粘连作用,且此作用较透明质酸钠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化学改性 透明质酸 腹膜粘连
下载PDF
肾素和血管紧张素Ⅱ在急性胰腺炎大鼠病程演变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胡铭荣 徐德征 +2 位作者 王雄 陆伟伟 江素君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3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 :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在急性胰腺炎病程演变中的作用。方法 :42只SD大鼠分急性胰腺炎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作胃窦切开缝合术 ,急性胰腺炎组用十二指肠闭襻法复制急性胰腺炎模型 ,在病程不同时点测定血浆淀粉酶、血浆肾素活性、... 目的 :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在急性胰腺炎病程演变中的作用。方法 :42只SD大鼠分急性胰腺炎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作胃窦切开缝合术 ,急性胰腺炎组用十二指肠闭襻法复制急性胰腺炎模型 ,在病程不同时点测定血浆淀粉酶、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水平 ,并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 1)急性胰腺炎组随着病变的进展 ,血浆淀粉酶升高 ;病程 10h时胰腺炎病理呈水肿性改变 ,2 4h时呈出血坏死性改变 ;病程 2 4h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高于 10h(P <0 .0 5 )。 ( 2 )急性胰腺炎组血浆肾素活性在病程 10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在 2 4h时略高于 10h,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 3 )急性胰腺炎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在病程 10h、2 4h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5 ,P <0 .0 1) ,2 4h又显著高于 10h(P <0 .0 5 )。结论 :肾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肾素 血管紧张素Ⅱ
下载PDF
美蓝及抑肽酶预防术后肠粘连的对比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丁敏 王毓M +2 位作者 江素君 王艳芳 郑婷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175-176,共2页
目的 探讨美蓝或 /和抑肽酶联合应用预防肠粘连的协同作用。方法 将 48只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 (A组 )、美蓝组 (B组 )、抑肽酶组 (C组 )和美蓝 +抑肽酶组 (D组 ) ,每组 12只 ,均制成腹腔粘连动物模型 ,于术后 14d均再次剖腹观察有无... 目的 探讨美蓝或 /和抑肽酶联合应用预防肠粘连的协同作用。方法 将 48只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 (A组 )、美蓝组 (B组 )、抑肽酶组 (C组 )和美蓝 +抑肽酶组 (D组 ) ,每组 12只 ,均制成腹腔粘连动物模型 ,于术后 14d均再次剖腹观察有无肠粘连及其程度。结果 A组粘连最重 ,以后依次为B组、C组 ,D组最轻。A组与B组、C组和D组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0 .0 1) ;D组与B组和C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结论 美蓝与抑肽酶均有预防术后肠粘连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粘连 预防 美蓝 抑肽酶 动物实验 腹部手术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亚低温治疗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裘五四 郭晨琛 +2 位作者 江素君 王卫民 沈宏 《浙江临床医学》 2009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亚低温治疗的作用。方法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被随机分成两组:脑亚低温组(A组)和常温组(B组)。利用亚低温治疗仪,对控制目标温度在脑温33—35℃,亚低温治疗4d后自然复温。具有相似性质...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亚低温治疗的作用。方法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被随机分成两组:脑亚低温组(A组)和常温组(B组)。利用亚低温治疗仪,对控制目标温度在脑温33—35℃,亚低温治疗4d后自然复温。具有相似性质病例的B组,使用亚低温外的常规治疗。监测两组病例的生命体征、颅内压、静脉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GOS评分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1)两组在24、48、72h的平均颅内压分别为(23.49±2.38)mmHg、(24.68±1.71)mmHg、(22.51±2.44)mmHg和(25.87±2.18)mmHg、(25.90±1.86)mmHg、(24.57±3.95)mmHg,前者较后者降低(P分别为0.000,0.0130及0.003);(2)两组在3d和7d的平均SOD含量分别为(533.0±103.4)μg/L、(600.5±82.9)μg/L和(458.7±68.1)μg/L、(497.0±57.3)μg/L,前者较后者明显升高(P=0.000);(3)1年后两组恢复良好率(GOS评分)分别为70.0%和47.5%,(P=0.041)。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包括肺部感染)分别为57.5%和32.5%(P=0.025),处理后未见严重后果发生。结论亚低温治疗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亚低温 开颅术 颅内压 超氧化物歧化酶 预后
下载PDF
大鼠急性胰腺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变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胡铭荣 徐德征 +2 位作者 陆伟伟 任晓冰 江素君 《肝胆外科杂志》 2004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 探讨实验性急性胰腺炎 (AP)病程中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变化的意义。方法  4 2只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 AP组。在病程不同时点测定血浆肾素活性 (PRA)、血管紧张素 (Ang )、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水平 ,并观察胰腺组织... 目的 探讨实验性急性胰腺炎 (AP)病程中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变化的意义。方法  4 2只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 AP组。在病程不同时点测定血浆肾素活性 (PRA)、血管紧张素 (Ang )、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水平 ,并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AP组随着病程的进展 ,胰腺炎病理由水肿向出血坏死发展。 1 0 h的 PRA,Ang ,ET,NO水平升高 ,ET/ NO值能维持相对平衡 ,胰腺炎病理主要表现为水肿性 ;2 4 h时 ,Ang ,ET继续升高 ,PRA也维持极高水平 ,而NO相对不足 ,ET/ NO值升高 ,Ang 与 ET/ NO比值呈显著正相关 (P<0 .0 5 ) ;胰腺病理主要表现为出血坏死性。结论  AP病程中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持续激活 ,ET生成增多 ,NO产生相对不足 ;ET/ NO平衡失调可能是 AP病程由水肿向出血坏死进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 疾病模型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