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环素类抗生素快速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
作者 江羚 曾昆 +1 位作者 邵杰 杜道林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8期15-21,共7页
四环素类抗生素是一类广谱性抗生素,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广泛应用于疾病治疗或饲料添加剂以促进动物生长;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使其广泛残留在水体、土壤、动物性食品中,对人体和环境会造成潜在危害。目前,四... 四环素类抗生素是一类广谱性抗生素,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广泛应用于疾病治疗或饲料添加剂以促进动物生长;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使其广泛残留在水体、土壤、动物性食品中,对人体和环境会造成潜在危害。目前,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微生物法、免疫分析方法、仪器分析方法,其中以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为基础的免疫分析方法在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快速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并随着不同的识别元件和分析方法的引入,不断丰富和发展。主要综述了能够特异性识别四环素类抗生素的生物元件以及各种快速分析方法在四环素类抗生素检测中的应用,以期为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环素 适配体 分子印迹 快速分析 免疫分析方法 抗生素
下载PDF
环境中三氯生分布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韦薇 曾昆 +1 位作者 江羚 杜道林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1-26,共6页
三氯生是一种常用的高效抗菌剂,因其对多种细菌、真菌具有杀灭和抑制作用而被广泛应用于个人护理产品。通常认为三氯生的毒性较低,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重启对三氯生安全性的评估,使三氯生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已有研究表明,... 三氯生是一种常用的高效抗菌剂,因其对多种细菌、真菌具有杀灭和抑制作用而被广泛应用于个人护理产品。通常认为三氯生的毒性较低,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重启对三氯生安全性的评估,使三氯生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已有研究表明,三氯生与雌激素结构类似,具有一定的内分泌干扰效应。本研究对三氯生在环境中的分布状况以及环境样本中痕量三氯生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检测方法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评估三氯生的生态风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生 环境 检测方法 生态风险
下载PDF
如何走出政治教学误区,促使学生个性发展
3
作者 江羚 《黄山学院学报》 2003年第A02期10-11,共2页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无论是艺术作品还是科学成就。都来源于独立的个性。”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关系到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在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促使学生个性发展尤为重要。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误区 1、重社会服务功能...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无论是艺术作品还是科学成就。都来源于独立的个性。”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关系到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在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促使学生个性发展尤为重要。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误区 1、重社会服务功能,轻个体发展功能。所谓思想政治课的社会服务功能,是指思想政治课为社会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服务。为社会整体关系的协调服务,而且其教学内容中所要培养的各种思想品质也是以社会为本位来要求每一个个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个性发展 教学误区 政治课教学 思想政治课 个体发展 社会服务功能 思想品质 教学内容 疏导原则 自我教育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超敏反应C蛋白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相关 被引量:12
4
作者 周杜娟 黄礼传 +1 位作者 林秀结 江羚 《当代医学》 2019年第3期1-3,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反应C蛋白(hs-CRP)水平,以及其与颈内动脉内膜厚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1月于本院神经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分别采用酶循... 目的分析不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反应C蛋白(hs-CRP)水平,以及其与颈内动脉内膜厚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1月于本院神经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分别采用酶循环法、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浆Hcy、hs-CRP水平,根据颈动脉彩超颈内动脉内膜厚度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将患者分为无斑块组(28例)、稳定斑块组(30例)与不稳定斑块组(42例),比较3组Hcy、hs-CRP水平,并分析各组Hcy、hs-CRP水平与颈内动脉内膜厚度相关性。结果 3组患者血浆Hcy与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斑块组Hcy、hs-CRP水平较稳定斑块组、无斑块组高,稳定斑块组Hcy、hs-CRP水平较无斑块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斑块组血浆Hcy、hs-CRP水平低于非溃疡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脑梗死患者中,患者血浆Hcy水平与颈内动脉内膜厚度呈正相关,但血浆hs-CRP水平与颈内动脉内膜厚度无相关性。无斑块组血浆Hcy、hs-CRP水平与颈内动脉内膜厚度无相关性;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血浆Hcy、hs-CRP水平与颈内动脉内膜厚度均呈正相关。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浆Hcy、hs-CRP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及中膜厚度密切相关,可能是同型半胱氨酸、超敏反应C蛋白参与脑梗死发病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反应C蛋白 颈内动脉内膜厚度 脑梗死
下载PDF
银杏达莫加用丁苯肽对急性脑梗死血液流变学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杜娟 林秀洁 +1 位作者 江羚 黄礼传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8期3327-3328,共2页
目的分析银杏达莫加用丁苯肽对急性脑梗死血液流变学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于福建省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神经内科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住院治疗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摸球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39例)和单药组(41例)。单药组仅... 目的分析银杏达莫加用丁苯肽对急性脑梗死血液流变学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于福建省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神经内科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住院治疗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摸球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39例)和单药组(41例)。单药组仅服用银杏达莫,联合组接受银杏达莫加丁苯肽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b)、全血高切黏度(HBV)及全血低切黏度(LBV)]及疗效;并采用欧洲脑卒中评分量表(ESS)评价神经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ESS评分、血液流变学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ESS评分高于单药组,PV、HBV、Fb、LBV低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加用丁苯肽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良好效果,可改善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和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丁苯肽 银杏达莫
下载PDF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 被引量:3
6
作者 林方升 陈娟 +1 位作者 林友虹 江羚 《蛇志》 2019年第3期409-410,共2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62例伴有焦虑、抑郁情绪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饮食护理、日常护... 目的观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62例伴有焦虑、抑郁情绪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饮食护理、日常护理、健康教育等,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同时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判断评估两组患者入院前后的心理状态,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均较治疗前降低,而观察组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适应性,有效控制患者负面情绪,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护理,延缓了周围神经病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心理护理 焦虑自评量表 抑郁自评量表 效果观察
下载PDF
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对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7
作者 周杜娟 江羚 林自恒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8期137-139,共3页
目的:分析尼莫地平(Nim)联合多奈哌齐(Don)对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间来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治疗的94例VD患者。随机分A组和B组,均47例,分别行Nim联合Don治疗与单纯口服Don治疗。比较两组患... 目的:分析尼莫地平(Nim)联合多奈哌齐(Don)对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间来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治疗的94例VD患者。随机分A组和B组,均47例,分别行Nim联合Don治疗与单纯口服Don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A组患者的疗效高于B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VD患者行Nim联合Don治疗可改善认知功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尼莫地平 多奈哌齐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纳洛酮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效果观察
8
作者 吴丽娟 庄蓉 +1 位作者 陈美蓉 江羚 《海峡药学》 2020年第6期110-111,共2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纳洛酮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当中随机抽取6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31例,采用血栓通治疗,观察组32例,采用丁苯酞联合纳洛酮治疗...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纳洛酮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当中随机抽取6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31例,采用血栓通治疗,观察组32例,采用丁苯酞联合纳洛酮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4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采用丁苯酞联合纳洛酮治疗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丁苯酞 纳洛酮 安全性 双侧椎-基底动脉
下载PDF
CT及磁共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效果观察
9
作者 周杜娟 江羚 林自恒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7期101-102,共2页
目的:观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诊断的效果。方法:抽取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自2017年4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10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所有患者均采用CT、磁共振、C... 目的:观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诊断的效果。方法:抽取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自2017年4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10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所有患者均采用CT、磁共振、CT及磁共振联合诊断,分析CT、磁共振及联合诊断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效果。结果:CT诊断后,确诊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66例;磁共振诊断后,确诊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77例;CT联合磁共振诊断后,确诊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92例。CT、磁共振、CT联合磁共振诊断符合率分别66%、77%、92%,联合诊断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CT、磁共振单独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中,采用CT及磁共振联合诊断,可以提高诊断符合度,为临床医生诊治方案制定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
下载PDF
头针联合浅针疗法治疗帕金森病合并睡眠障碍3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燕熙 江羚 +1 位作者 林燕华 江沧州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8-364,共7页
目的 观察头针联合浅针疗法对帕金森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特异性紊乱睡眠结构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105例帕金森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头针组、浅针组和头针+加浅针组,每组35例。各组患者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头针组... 目的 观察头针联合浅针疗法对帕金森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特异性紊乱睡眠结构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105例帕金森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头针组、浅针组和头针+加浅针组,每组35例。各组患者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头针组给予百会、四神聪、双侧舞蹈震颤控制区(头皮运动区往前额方向平行推移15 mm处)针刺,并连接电针治疗仪进行刺激;浅针组于山根穴(两目内眦连线之中点与鼻梁交集处)进行浅针治疗;头针+浅针组给予头针联合浅针干预,治疗方法同头针组和浅针组。各组均每2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8周。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8周时多导睡眠监测(PSG)中的睡眠有效率、入睡后清醒时间、快速眼动睡眠周期(REM期)睡眠有效率、周期性肢体运动指数(PLMI);于治疗前、治疗第4周及第8周时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分、统一帕金森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评分;治疗8周后评价睡眠情况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8周时各组睡眠有效率及REM期睡眠有效率均提高,入睡后清醒时间减少,PLMI降低(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头针+浅针组睡眠效率、REM睡眠有效率均高于头针组、浅针组,入睡后清醒时间、PLMI低于头针组、浅针组(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各组治疗第4周及第8周时PSQI评分、UPDRS-Ⅲ评分明显降低,且各组治疗第8周时PSQI评分、UPDRS-Ⅲ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第4周时(P<0.01)。治疗第8周时组间比较,头针+浅针组PSQI评分、UPDRS-Ⅲ评分均低于头针组、浅针组,浅针组PSQI评分低于头针组,头针组UPDRS-Ⅲ评分低于浅针组(P<0.05或P<0.01)。头针+浅针组睡眠情况临床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头针组(75.76%)和浅针组(72.73%)(P<0.05)。各组治疗期间未见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头针联合浅针疗法可通过提高帕金森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睡眠效率、降低入睡后清醒时间纠正患者紊乱睡眠结构,同时可显著改善患者运动症状,疗效优于单纯头针和浅针治疗,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睡眠障碍 头针 浅针 匹茨堡睡眠指数 多导睡眠监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