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江莹子 傅美娇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1期6-7,共2页
目的将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卡特罗应用于临床小儿肺炎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总结。方法选取我院小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口服盐酸氨溴索和盐酸丙卡特罗。比较患者临床症状消退情况及治... 目的将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卡特罗应用于临床小儿肺炎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总结。方法选取我院小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口服盐酸氨溴索和盐酸丙卡特罗。比较患者临床症状消退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显效率明显对照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卡特罗较常规疗法更具优势,能有效促进小儿肺炎临床症状消退,临床显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氨溴索 盐酸丙卡特罗 小儿肺炎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川崎病冠脉损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江莹子 谢辉 +1 位作者 沈彤 傅美娇 《基层医学论坛》 2017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川崎(KD)病冠状动脉损害(coronary artery lesions,CAL)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临床确诊KD患儿103例,按年龄分为0~12个月龄组、13~24个月龄组、≥25个月龄组,分别为45,32,26例,比较3组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的差异。再将KD患儿分为... 目的探讨川崎(KD)病冠状动脉损害(coronary artery lesions,CAL)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临床确诊KD患儿103例,按年龄分为0~12个月龄组、13~24个月龄组、≥25个月龄组,分别为45,32,26例,比较3组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的差异。再将KD患儿分为冠状动脉损害组30例,冠状动脉正常组73例,2组按入院当日或次日分别检测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心肌酶谱(CK-MB)并进行对比。结果 KD患儿冠状动脉损害发生数在0~12个月龄组为19例,发生率为42.22%;13~24个月龄组为6例,发生率为18.75%;≥25个月龄组为5例,发生率为19.23%,各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0~12个月龄组与其余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3~24个月龄组与≥25个月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D患儿入院当日或次日冠状动脉损害组与正常组相比较,WBC、PLT、CRP、ESR、CK-M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H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年龄、WBC、PLT、CRP、ESR、CK-MB可作为预测KD患儿冠状动脉损害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损害 危险因素 分析
下载PDF
心率增快对肺炎患儿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傅美娇 钟立霖 +1 位作者 江莹子 杨晓庆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21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讨心率增快对肺炎患儿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厦门市妇幼保健院2016年1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肺炎患儿90例,根据心率分为第一组(心率>180次/min)、第二组(心率160~180次/min)和第三组(心率<160次/min),各30例。另选取正常... 目的探讨心率增快对肺炎患儿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厦门市妇幼保健院2016年1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肺炎患儿90例,根据心率分为第一组(心率>180次/min)、第二组(心率160~180次/min)和第三组(心率<160次/min),各30例。另选取正常健康婴儿30例为对照组。比较4组心功能指标[外周血管阻力(SVRI)、心脏指数(CI)、每搏量指数(SVI)、心肌收缩力(SMII)、校正流动时间(FTC)]、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E峰、心肌酶谱[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L)、磷酸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氨基末端脑钠肽(BNP)。结果第一组、第二组患儿SVRI、CI、SVI、SMII低于第三组、对照组,FTC长于第三组、对照组(P<0.05);第三组、对照组SVRI、CI、SVI、SMII、F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组、第二组患儿LVEF、LVFS、E峰低于第三组、对照组(P<0.05);第三组、对照组LVEF、LVFS、E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AST、LDH、C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二、三组患儿CK-MB、c Tn I、BNP高于对照组(P<0.05),第一、二组患儿CK-MB、c Tn I、BNP高于第三组(P<0.05)。结论心率增快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肺炎患儿心功能,尤其心力衰竭早期,如能及时干预,可能会逆转心功能,进而改善患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婴儿 心率增快 心功能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钟立霖 傅美娇 +1 位作者 江莹子 杨晓庆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1年第12期2824-2827,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0~2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病例组(n=298),另外选取同年龄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n=298)。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0~2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病例组(n=298),另外选取同年龄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n=298)。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父母统一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采用SPSS 20.0软件对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t/F检验或χ^(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母孕前3个月内父亲饮酒、母亲主动/被动吸烟、不良生育史、居室距马路距离、累计使用移动电话时间、孕早期感染、孕妇高龄、孕早期存在有害物质接触史、孕期患病(感冒、发烧等)及孕期营养(差)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孕前3个月内父亲饮酒、母孕前3个月内母亲主动/被动吸烟、孕妇高龄、孕早期感染、不良生育史及孕期营养差是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由多种(环境)危险因素导致,建议卫生及疾病防控机构多关注这些危险因素,对孕妇加强孕早期保健及健康教育,提高产前产后诊断水平,进而有效降低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危险因素 环境 病例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