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融技术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江蜜 熊俊 张树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92-397,共6页
肝转移是导致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手术切除是其首选治疗方式。然而,临床可手术切除的转移瘤所占比例不到25%。近年来,热消融技术因其疗效和安全性日益提升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使一些不适合手术切除的肝转移瘤患者获得根治机会... 肝转移是导致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手术切除是其首选治疗方式。然而,临床可手术切除的转移瘤所占比例不到25%。近年来,热消融技术因其疗效和安全性日益提升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使一些不适合手术切除的肝转移瘤患者获得根治机会。目前,关于消融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而对其他消融方式的研究相对较少。该文详细综述了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的技术原理、疗效、远期生存等,以期为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融治疗 射频消融 微波消融 结直肠癌肝转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外科技术结合超声引导消融治疗肝巨大血管瘤:附300例报告 被引量:3
2
作者 江蜜 柴楚星 +4 位作者 张树华 李民 唐勇 万赤丹 熊俊 《腹部外科》 2021年第4期276-279,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外科技术结合超声引导消融技术在肝巨大血管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21年3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接受腹腔镜下超声引导消融治疗肝巨大血管瘤30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时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外科技术结合超声引导消融技术在肝巨大血管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21年3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接受腹腔镜下超声引导消融治疗肝巨大血管瘤30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超声引导肝血管瘤消融,手术时间为(32.3±15.1) min,术中出血量为(20.9±10.7) mL,术后住院时间为(3.2±1.7) d,围手术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7%(17/300),无术后远期并发症。结论腹腔镜外科技术结合腹腔镜超声引导下血管瘤消融具有安全、微创、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是治疗肝血管瘤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血管瘤 微波消融 腹腔镜 术中超声
下载PDF
肝癌患者外周循环囊泡中microRNA分子群的临床诊断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江蜜 熊俊 高金亭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74-878,共5页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起病隐匿,既往的筛检手段有限,其早期诊断非常困难。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由细胞释放到体液中的膜源性小泡。有研究证实在肝癌发生早期即有...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起病隐匿,既往的筛检手段有限,其早期诊断非常困难。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由细胞释放到体液中的膜源性小泡。有研究证实在肝癌发生早期即有肿瘤来源囊泡装配释放入血,且能被捕捉到,这为肝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思路。该文分析总结了关于肝癌患者外周循环囊泡中microRNA分子群来源、分离方法和临床诊断意义等的相关文献,以期为外周循环囊泡中microRNA分子群在肝癌临床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细胞外囊泡 microRNA分子群
下载PDF
微波消融联合手术切除治疗巨大肝血管瘤一例
4
作者 江蜜 柴楚星 +4 位作者 张树华 唐勇 胡青钢 万赤丹 熊俊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320-322,共3页
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主要由覆盖有单层血管上皮细胞的海绵状腔构成,腔内充满血液并由纤维组织分隔[1]。肝血管瘤的发病率为3%~20%,占肝脏良性肿瘤的70%[2]。绝大部分肝血管瘤无症状,主要在患者进行常规体检或因其它疾病就... 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主要由覆盖有单层血管上皮细胞的海绵状腔构成,腔内充满血液并由纤维组织分隔[1]。肝血管瘤的发病率为3%~20%,占肝脏良性肿瘤的70%[2]。绝大部分肝血管瘤无症状,主要在患者进行常规体检或因其它疾病就诊时意外发现,通常体积较小且无并发症,无需干预治疗[3]。直径大于10 cm的肝血管瘤被称为巨大肝血管瘤,更易出现临床症状和并发症,需要进行治疗,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或剜除、局部消融、介入治疗甚至肝移植等[4-5]。直径大于30 cm的肝血管瘤较为罕见,常引起明显的症状及并发症,其治疗方法目前尚无统一意见[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血管瘤 微波消融 肝切除术
原文传递
柯里拉京对人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
5
作者 高金亭 江蜜 +1 位作者 许杰 熊俊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81-1283,共3页
目的观察柯里拉京对人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系)、人正常肝细胞(LO2细胞株)均购自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用不同浓度的柯里拉京(0、6.25、12.5、25、50、100、200、400μg/ml)处理LO2细胞和... 目的观察柯里拉京对人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系)、人正常肝细胞(LO2细胞株)均购自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用不同浓度的柯里拉京(0、6.25、12.5、25、50、100、200、400μg/ml)处理LO2细胞和HepG2细胞,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筛选出HepG2细胞的合适浓度范围。将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未行任何处理)、柯里拉京组(25、50、100μg/ml柯里拉京处理)、索拉非尼组(5μg/ml索拉非尼处理)、Tivantinib组(0.5μmol/L tivantinib处理),分别采用CCK-8法、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HepG2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组间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CCK-8结果显示,LO2和HepG2细胞活力均以浓度依赖的方式受到柯里拉京的抑制,当柯里拉京浓度为25、50、100μg/ml时,二者抑制程度具有显著差异(t=9.193、29.030、68.081,P<0.01);柯里拉京100μg/ml组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高于索拉非尼组和Tivantinib组[(56.38±1.42)%比(26.03±0.94)%、(36.25±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864、19.305,P<0.01)。划痕实验结果显示,柯里拉京100μg/ml组创面愈合率低于索拉非尼组和Tivantinib组[(12.33±0.98)%比(21.53±2.75)%、(28.41±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34、8.807,P<0.01)。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柯里拉京100μg/ml组侵袭细胞计数低于索拉非尼组和Tivantinib组[(123.70±18.96)个比(358.35±41.24)个、(342.18±33.7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77、10.076,P<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柯里拉京100μg/ml对HepG2细胞的诱导凋亡百分比高于索拉非尼组、Tivantinib组和对照组[(17.95±2.36)%比(5.77±1.08)%、(6.09±1.24)%、(2.35±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36、7.711、11.378,P<0.01)。结论柯里拉京可以抑制HepG2人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同时促进它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里拉京 肝癌细胞 增殖 迁移 侵袭 凋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