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酸性低共熔溶剂预处理制备含木质素的纤维素纳米纤丝及其复合膜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展 江闯 +3 位作者 宁晨汐 任倩 侯庆喜 刘苇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0-46,共7页
采用酸性低共熔溶剂(deep eutectic solvent,DES)预处理并结合高压均质法制备了含木质素的纤维素纳米纤丝(lignin-containing cellulose nanofibril,LCNF),并与聚乙烯醇(PVA)共混制备了LCNF/PVA复合膜,探讨了2种酸性DES预处理的效果,分... 采用酸性低共熔溶剂(deep eutectic solvent,DES)预处理并结合高压均质法制备了含木质素的纤维素纳米纤丝(lignin-containing cellulose nanofibril,LCNF),并与聚乙烯醇(PVA)共混制备了LCNF/PVA复合膜,探讨了2种酸性DES预处理的效果,分析比较了LCNF的特性及LCNF/PVA复合膜的性能。结果表明,乳酸-氯化胆碱(LC)和乙酸-氯化胆碱(AC)对半纤维素的提取率均达到78%以上,其中LC预处理后用乙醇洗涤的处理方式对木质素的提取率高达61.2%;DES预处理后,乙醇洗涤有利于木质素的分离;利用LC制备的纤维素纳米纤丝(LC-E-LCNF)的直径为50~100 nm;相较于纯PVA膜,LCNF/PVA复合膜的疏水性明显提高,应力提升至70.3 MPa,紫外屏蔽性接近100%,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雾度,以及一定的保鲜性能,该复合膜有望应用于食品包装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预处理 含木质素的纤维素纳米纤丝 聚乙烯醇
下载PDF
纳米纤维素-可聚合低共熔溶剂离子导电弹性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
作者 宁晨汐 张潇 +3 位作者 江闯 刘苇 孙浩轩 侯庆喜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3-49,共7页
本研究采用紫外光引发原位聚合法将丙烯酸-氯化胆碱合成的可聚合低共熔溶剂(polymerizable deep eutectic solvents,PDES)与纤维素纳米纤丝(cellulose nanofibril,CNF)气凝胶结合,并引入植酸以增强CNF与PDES之间的结合作用,制得含有丰... 本研究采用紫外光引发原位聚合法将丙烯酸-氯化胆碱合成的可聚合低共熔溶剂(polymerizable deep eutectic solvents,PDES)与纤维素纳米纤丝(cellulose nanofibril,CNF)气凝胶结合,并引入植酸以增强CNF与PDES之间的结合作用,制得含有丰富的共价键和非共价键(氢键)的离子导电弹性体,通过多种现代仪器分析测试其性能。结果表明,该离子导电弹性体在机械性能(应力和应变分别可达0.38 MPa和1378%)、热稳定性、抗冻性、离子电导性(离子电导率可达3.9 mS/m)和紫外屏蔽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同时具有一定的抗疲劳性和弹性,且基于其组装的柔性应变传感器对人体运动表现出快速、稳定、可逆的信号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导电弹性体 可聚合低共熔溶剂 纤维素纳米纤丝 植酸
下载PDF
离子凝胶的制备及其用于柔性应变传感器的研究
3
作者 房凤军 江闯 +3 位作者 宁晨汐 侯庆喜 王汉敏 刘苇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8-43,77,共7页
利用氯化胆碱-丙烯酰胺合成的低共熔溶剂(DES)与α-硫辛酸、微晶纤维素之间的共价键、离子键和高密度氢键的网络结构,形成了稳定、高黏附性、机械性能优异的离子凝胶。研究发现,制备的离子凝胶具有理想的黏附性(对玻璃的黏附力达69.3 k... 利用氯化胆碱-丙烯酰胺合成的低共熔溶剂(DES)与α-硫辛酸、微晶纤维素之间的共价键、离子键和高密度氢键的网络结构,形成了稳定、高黏附性、机械性能优异的离子凝胶。研究发现,制备的离子凝胶具有理想的黏附性(对玻璃的黏附力达69.3 kPa)、良好的自愈性(10 s可恢复到最大应力的41%)、优异的导电性(8.1×10^(-4) S/cm)和抗紫外性能(100%紫外线阻挡能力)。同时,该离子凝胶在不同材料和形状的基底上具有较好的黏附性,且在人体皮肤上具有很高的黏合性。基于该离子凝胶所组装成的柔性应变传感器可用于监测不同动作的相对电阻信号变化,并且表现出持续且稳定的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Α-硫辛酸 纤维素 离子凝胶 柔性传感器
下载PDF
UV/PS降解水中2,4-二氯苯酚及毒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陈菊香 高乃云 +4 位作者 鲁仙 王超慧 古振川 江闯 杨静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2-166,共5页
比较采用PS,UV/PS 2种工艺降解2,4-DCP的去除效果、一级反应动力学;考察不同氧化剂(PS)剂量、不同初始浓度的2,4-DCP、腐殖酸条件对该光解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以及采用发光菌青海弧菌-Q67来评价2,4-DCP和光解过程中间产物溶液对生态环境... 比较采用PS,UV/PS 2种工艺降解2,4-DCP的去除效果、一级反应动力学;考察不同氧化剂(PS)剂量、不同初始浓度的2,4-DCP、腐殖酸条件对该光解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以及采用发光菌青海弧菌-Q67来评价2,4-DCP和光解过程中间产物溶液对生态环境的毒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单独PS工艺光解2,4-DCP去除率仅有4%,而UV/PS光解2,4-DCP去除率高达96.4%,充分说明UV/PS工艺可高效去除2,4-DCP,且其反应基本遵循拟一级反应动力学,一级反应动力学常数为35.1×10^(-3)min^(-1).UV/PS降解2,4-DCP的降解率和反应速率常数随着氧化剂(PS)的增加而增大,随着2,4-DCP初始浓度增大而降低.随着腐殖酸初始浓度的增大,有先增大后变小的过程.毒性评价实验中,随着2,4-DCP光解45min,发光菌抑制率降低,溶液对环境毒性在降低,且从长期时间规律来看,同一氧化时间溶液对发光菌相对抑制率与发光菌接触时间没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二氯苯酚 UV/PS 动力学 拟一级 毒性评价
下载PDF
UV/PS降解水中2,4-二氯苯酚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菊香 高乃云 +3 位作者 杨静 王超慧 古振川 江闯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145-2149,共5页
比较采用PS,UV和UV/PS工艺降解2,4-DCP的去除效果及一级动力学常数,研究光解反应中OH·和SO_4·^-的贡献率,计算SO_4·^-与2,4-DCP反应的二级动力学反应常数,考察实际水体中UV/PS光解2,4-DCP的效果,以及两种有效工艺UV和UV... 比较采用PS,UV和UV/PS工艺降解2,4-DCP的去除效果及一级动力学常数,研究光解反应中OH·和SO_4·^-的贡献率,计算SO_4·^-与2,4-DCP反应的二级动力学反应常数,考察实际水体中UV/PS光解2,4-DCP的效果,以及两种有效工艺UV和UV/PS经济性计算和比较.结果表明,分别单独采用PS,UV降解,降解率是4%和46.2%,而采用UV/PS去除率高达96.4%,大大提高单独PS系统降解2,4-DCP的效率,表明UV/PS系统可高效去除2,4-DCP.采用PS,UV和UV/PS降解2,4-DCP基本遵循拟一级反应动力学,一级反应动力学常数分别为0.4×10^(-3),6.2×10^(-3)和35.1×10^(-3)min^(-1).光解反应中起主作用的是自由基SO_4·^-.SO_4·^-与2,4-DCP二级动力学反应常数是7.07×109(mol/L)-1s-12,4-DCP在3种实际水体(锡东水厂,西氿水库,横山水库)中降解率比在超纯水中的高.经济计算中UV/PS协同系统的能量利用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DCP UV/PS 反应动力学 实际水体 经济预算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段塞流捕集器尺寸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江闯 裴丹萍 +2 位作者 田园 龙学渊 孟江 《广州化工》 CAS 2009年第6期160-162,共3页
在对捕集器系统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先根据标准油气分离器的工艺计算方法进行初步设计,再建立了捕集器系统的常微分方程组,利用MATLAB编制了容积式捕集器结构尺寸设计程序。可动态模拟液塞进入捕集器时液位和压力的动态变化,据此确定... 在对捕集器系统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先根据标准油气分离器的工艺计算方法进行初步设计,再建立了捕集器系统的常微分方程组,利用MATLAB编制了容积式捕集器结构尺寸设计程序。可动态模拟液塞进入捕集器时液位和压力的动态变化,据此确定捕集器最优结构尺寸直径、长度、台数。模拟结果表明在最优结构下捕集器液位最终趋于稳定。有效地清除了段塞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混输 段塞流 段塞流捕集器 动态模拟
下载PDF
油酸钠对高磷赤铁矿磨矿过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黄业豪 刘红 +3 位作者 杨永修 江闯 张伟 钱功明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1-114,共4页
为了研究磨矿助剂对磨矿过程中矿浆性质及磨矿能耗的影响,以高磷赤铁矿为研究对象,以油酸钠作助磨剂,进行了磨矿试验,考察了油酸钠在不同磨矿时间下对矿浆pH、矿浆黏度及磨矿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磨矿过程中加入的油酸钠对矿浆pH和... 为了研究磨矿助剂对磨矿过程中矿浆性质及磨矿能耗的影响,以高磷赤铁矿为研究对象,以油酸钠作助磨剂,进行了磨矿试验,考察了油酸钠在不同磨矿时间下对矿浆pH、矿浆黏度及磨矿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磨矿过程中加入的油酸钠对矿浆pH和黏度有明显影响;油酸钠用量为0.5%wt时,具有明显的助磨作用,可使能耗降低3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磷赤铁矿 助磨剂 油酸钠 黏度
下载PDF
门式轻型钢结构厂房施工技术控制
8
作者 江闯 裴丹萍 黄继兵 《山东化工》 CAS 2013年第11期184-186,189,共4页
以中国石油四川石化炼化一体化工程检维修中心钢结构厂房为例,从吊装工程、基础工程、主体工程三个方面入手,分析门式轻型钢结构厂房施工过程中吊装、地脚螺栓埋设、组对安装等环节对整体安装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应该采取的有效技术措施。
关键词 钢结构厂房 影响因素 技术措施
下载PDF
Fe_(2)O_(3)提高高浓造纸污水厌氧颗粒污泥产甲烷性能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明 杨振虎 +4 位作者 吴开丽 江闯 王凯晴 刘苇 侯庆喜 《天津造纸》 2021年第3期21-28,共8页
针对厌氧颗粒污泥反应器在处理高钙离子含量造纸污水时存在的钙化和失活问题,探究在厌氧反应器中添加Fe_(2)O_(3)对厌氧颗粒污泥胞外聚合物分泌的影响及颗粒污泥中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Fe_(2)O_(3)的加入显著提高了胞外聚合物的... 针对厌氧颗粒污泥反应器在处理高钙离子含量造纸污水时存在的钙化和失活问题,探究在厌氧反应器中添加Fe_(2)O_(3)对厌氧颗粒污泥胞外聚合物分泌的影响及颗粒污泥中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Fe_(2)O_(3)的加入显著提高了胞外聚合物的含量(特别是多糖和蛋白质含量),促进了微生物聚集。胞外聚合物中腐殖质等氧化还原介质含量的增加可能参与了产甲烷菌和相互作用的细菌之间的种间直接电子转移,使得厌氧消化过程中甲烷的生成速率提高。添加15 g/L的Fe_(2)O_(3)可使甲烷产量比对照提高67.6%。此外,添加Fe_(2)O_(3)可以改变污泥中的微生物群落,促进产甲烷菌的生长,Fe_(2)O_(3)富集了功能微生物(如Tepidimicrobium),强化了铁的异化还原作用。本研究有助于提高厌氧反应器性能,延缓高钙污水中厌氧颗粒污泥的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聚合物 厌氧消化 Fe_(2)O_(3) 微生物群落结构
下载PDF
木质素基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复合光催化剂的降解性能
10
作者 桑然然 江闯 +4 位作者 师亚荣 刘苇 侯庆喜 李劲松 严亚韩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22-29,共8页
以木质素为原料,采用磷酸辅助的一步水热法制备了木质素基石墨烯量子点(lignin-based graphene quantum dots,LGQDs),对其进行分析与表征,研究磷酸掺杂量对LGQDs性能的影响。将LGQDs与g-C_(3)N_(4)进行复合,构建了g-C_(3)N_(4)/LGQDs复... 以木质素为原料,采用磷酸辅助的一步水热法制备了木质素基石墨烯量子点(lignin-based graphene quantum dots,LGQDs),对其进行分析与表征,研究磷酸掺杂量对LGQDs性能的影响。将LGQDs与g-C_(3)N_(4)进行复合,构建了g-C_(3)N_(4)/LGQDs复合光催化剂,进一步评价了该复合光催化剂对亚甲基蓝(MB)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研究结果表明:LGQDs具有明亮的蓝色荧光和良好的水溶性,这主要与表面丰富的官能团和磷元素的掺杂有关;在不同的p H环境下,LGQDs具有不同的荧光强度,且不同磷酸掺杂量影响了LGQDs荧光强度的稳定性;g-C_(3)N_(4)/LGQDs复合光催化剂对MB具有良好的光催化降解能力,降解率可达96.5%,相较于纯g-C_(3)N_(4)增幅为15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一步法 石墨烯量子点 光催化
下载PDF
13.半自动化式管道预制操作平台
11
作者 崔佳巍 +1 位作者 刘克敏 江闯 《安装》 2021年第S02期20-20,共1页
一、简述背景及存在的问题在建筑管道施工中,往往需要根据施工要求对管道进行预制操作,主要是进行切割,并对管道靠近管口处加工环形沟槽,以方便管道后续拼接施工。现有的管道切割是通过切割机实现,而沟槽通过滚槽机实现,切割机和滚槽机... 一、简述背景及存在的问题在建筑管道施工中,往往需要根据施工要求对管道进行预制操作,主要是进行切割,并对管道靠近管口处加工环形沟槽,以方便管道后续拼接施工。现有的管道切割是通过切割机实现,而沟槽通过滚槽机实现,切割机和滚槽机均为现有市面上的常规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设备 管道预制 管道施工 操作平台 切割机 半自动化 施工要求 沟槽
下载PDF
类芬顿氧化法处理TPH污染土壤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江闯 赵宁华 +2 位作者 魏宏斌 陈辉洋 邹平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7-99,共3页
研究了类芬顿氧化法处理总石油烃类(TPH)污染土壤的效果及可行性,考察了双氧水和催化剂投加量、反应时间、双氧水投加方式等对TPH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双氧水分批投加时对TPH的去除效果要优于一次性投加。在双氧水投量为1 mmol/g... 研究了类芬顿氧化法处理总石油烃类(TPH)污染土壤的效果及可行性,考察了双氧水和催化剂投加量、反应时间、双氧水投加方式等对TPH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双氧水分批投加时对TPH的去除效果要优于一次性投加。在双氧水投量为1 mmol/g、双氧水∶硫酸亚铁∶柠檬酸=100∶5∶1(物质的量之比)、反应时间为2 h的最佳条件下,双氧水一次性投加时对TPH的去除率为60.42%;双氧水分4次投加时,对TPH的去除率可达到90.73%。本研究结果表明类芬顿氧化法修复TPH污染土壤可行且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污染土壤 总石油烃类 类芬顿氧化法 羟基自由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