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适度低温对棉苗细胞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柏云 熊冬金 +3 位作者 黄亚萍 朱友林 江陆斌 黄洪辉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1996年第4期320-323,共4页
研究了适度低温10℃/8℃处理过程中棉花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X)和过氧化氢酶(CAT)同工酶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经适度低温处理后棉花SOD和CAT同工酶酶带数和酶活性均明显增加,而POX同工酶酶带... 研究了适度低温10℃/8℃处理过程中棉花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X)和过氧化氢酶(CAT)同工酶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经适度低温处理后棉花SOD和CAT同工酶酶带数和酶活性均明显增加,而POX同工酶酶带数和酶活性均明显减少。本文认为由适度低温诱导的植物细胞保护酶系统的上述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低温 细胞保护酶 抗寒性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ET7催化结构域的表达及活性鉴定
2
作者 张亮亮 蔡立娅 +2 位作者 魏启美 江陆斌 梁韶晖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目的:构建杆状病毒昆虫表达质粒pFast-N-set7cd、pFast-C-set7cd和无细胞麦胚表达载体pEUHis-set7cd,表达恶性疟原虫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ET7催化结构域(Pf SET7cd),并鉴定PfSET7cd的组蛋白甲基转移酶活性。方法: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获得p... 目的:构建杆状病毒昆虫表达质粒pFast-N-set7cd、pFast-C-set7cd和无细胞麦胚表达载体pEUHis-set7cd,表达恶性疟原虫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ET7催化结构域(Pf SET7cd),并鉴定PfSET7cd的组蛋白甲基转移酶活性。方法: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获得pFast-N/C-set7cd以及pEU-His-set7cd表达质粒,尝试通过杆状病毒传代方式与无细胞麦胚表达方式获得重组Pf SET7cd蛋白,以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表达产物,并进一步检测重组蛋白的酶活性。结果:用于昆虫表达的重组质粒pFast-N-set7cd、pFast-C-set7cd双酶切结果大小与测序结果均正确,但是Western blot并未检测到其在昆虫细胞中的可溶性表达产物;pEU-His-set7cd通过无细胞麦胚表达系统表达获得的蛋白与预测大小一致,经Western blot鉴定正确,并用NTA-Ni2+亲和层析纯化。体外酶活实验显示PfSET7cd具有催化H3第36位赖氨酸上三甲基化(H3K36me3)活性。结论:通过无细胞表达系统获得可溶性的PfSET7cd重组蛋白,PfSET7cd重组蛋白具有介导H3K36me3的活性,但不影响H3K4me3和H3K9me3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组蛋白甲基转移酶 重组蛋白表达 无细胞麦胚表达系统 活性鉴定
下载PDF
MIT Technology Review2022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解读 被引量:1
3
作者 汪定 陈晓峰 +11 位作者 马建峰 陆剑 钱朝晖 吴爱平 张新波 龚海鹏 江陆斌 张小松 李岩 程学旗 陈薇 单文坡 《中国科学基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32-446,共15页
自2001年起,MITTechnologyReview每年都会评选出年度“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不少在当年崭露头角的技术,如今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2022年2月23日,MITTechnologyReview评选出的年度“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 自2001年起,MITTechnologyReview每年都会评选出年度“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不少在当年崭露头角的技术,如今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2022年2月23日,MITTechnologyReview评选出的年度“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包括:终结口令、新冠变异追踪、长时电网储能电池、新冠口服药和除碳工厂等。这些上榜的科学技术突破代表了当前时代科技的发展前沿和未来方向,为了让广大读者深入了解这些突破性技术的科学价值及其背后的科学故事,《中国科学基金》编辑部特邀请各领域著名科学家对“十大突破性技术”中的九项分别进行深入解读,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构建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破性技术 科学普及 MIT 发展前沿 未来方向 新格局 两翼齐飞
原文传递
恶性疟原虫免疫逃避的表观遗传调控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旭 江陆斌 《中国科学基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4-205,共2页
疟疾是威胁人类健康最为严重的三大传染病之一,其中最严重的恶性疟原虫导致全球每年约100万人口的死亡。恶性疟原虫通过表面抗原相互排斥性表达的方式进行免疫逃避,其调控机制一直以来是疟疾工作者的研究重点。对恶性疟原虫抗原表达的... 疟疾是威胁人类健康最为严重的三大传染病之一,其中最严重的恶性疟原虫导致全球每年约100万人口的死亡。恶性疟原虫通过表面抗原相互排斥性表达的方式进行免疫逃避,其调控机制一直以来是疟疾工作者的研究重点。对恶性疟原虫抗原表达的调控主要来自于遗传因子和表观遗传因子两个方面。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共同资助,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江陆斌研究员及合作者通过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表观遗传调控 var基因 H3K36me3
原文传递
探秘恶性疟原虫免疫逃逸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5
作者 景庆庆 程秀 江陆斌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55-1258,共4页
疟疾作为当前人类三人传染病之一,是人类疾病防治领域的一大难题和挑战,特别是疟原虫复杂的生活史和多变的病原相关基因表达调控方式使得对其的防治任务更加艰巨。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调控机制 表观遗传 免疫逃逸 疾病防治 防治任务 调控方式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云南省不同感染来源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基因多态和种群结构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徐艳春 董莹 +4 位作者 邓艳 毛祥华 陈梦妮 张苍林 江陆斌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7-73,共7页
目的分析云南省不同感染来源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Pvcsp)基因序列,揭示当地Pvcsp基因的种群结构和遗传多样性。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中2014-2017年报告的云南省本地和输入性间日疟病例流行病学资料及血样... 目的分析云南省不同感染来源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Pvcsp)基因序列,揭示当地Pvcsp基因的种群结构和遗传多样性。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中2014-2017年报告的云南省本地和输入性间日疟病例流行病学资料及血样。提取血样中疟原虫基因组DNA,巢式PCR扩增并测序。采用MEGA 5.04、Arlequin 3.5.2.2软件进行单倍型、期望杂合度(He)分析,DnaSP 5.10计算核苷酸多样性(TT)、同义置换率(Ks)、错义置换率(Ka)及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st)。结果共检测间日疟病例血样969份,扩增获得650~750 bp大小的目的条带759份,包括云南本地感染者血样39份、非洲16份、缅甸688份、老挝13份、柬埔寨2份、巴基斯坦1份。单倍型分析结果显示,759条Pvcsp基因序列存在90个单倍型,其中29个为PV-I型温带族(类似VK210型),50个为PV-Ⅰ型热带族(类似VK210型),11个为PV-Ⅱ型(类似VK247型);3种基因型所占比例分别为51.4%(390/759)、41.1%(312/759)、7.5%(57/759),分布于云南本地感染、缅甸输入性病例中,但非洲、老挝及其他地区的输入性病例只表现为PV-Ⅰ型。PV-Ⅰ型、PV-Ⅱ型氨基酸序列突变分别发生在29、10个位点。759份病例血样的He为0.224,π为0.075,Ka/Ks为0.48。除去柬埔寨和巴基斯坦,Pvcsp基因在老挝输入性病例中的遗传多样性最高(He=0.422,π=0.03),云南本地与非洲输入性病例中的遗传分化最高(Fst=0.082),与缅甸输入性病例的遗传分化最低(Fst=0.002);Pvcsp基因在非洲与东南亚地区输入病例中属中等程度的遗传分化,在东南亚地区输入病例中遗传分化很小。结论云南省不同感染来源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基因存在3种基因型,以PV-Ⅰ型温带族为优势虫株,不同基因型的种群结构和遗传分化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日疟原虫 环子孢子基因 多态性 种群结构 云南
原文传递
新一代疟疾疫苗研发的展望与思考
7
作者 肖波 黄正辉 江陆斌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55-556,共2页
疫苗的广泛接种是控制和清除传染病的最有效手段之一。近期,首款疟疾亚单位疫苗RTS,S/AS01获得了WHO批准,将在非洲疟疾传播中、高风险地区的儿童中推广使用,为疟疾疫苗研发带来了新希望。本文结合疟疾疫苗研究现况,对新一代疟疾疫苗研... 疫苗的广泛接种是控制和清除传染病的最有效手段之一。近期,首款疟疾亚单位疫苗RTS,S/AS01获得了WHO批准,将在非洲疟疾传播中、高风险地区的儿童中推广使用,为疟疾疫苗研发带来了新希望。本文结合疟疾疫苗研究现况,对新一代疟疾疫苗研发进行展望,为疟疾疫苗的成功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RTS S/AS01 疫苗
原文传递
恶性疟原虫var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8
作者 石明丽 肖波 江陆斌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19-724,共6页
疟疾是由疟原虫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var基因编码的红细胞膜表面蛋白1(PfEMP1)是恶性疟原虫致病过程中最主要的毒力因子,与疟原虫感染红细胞的抗原变异及细胞黏附过程密切相关。var基因表达受严格的时空调控,一般来说,单个疟原虫在红... 疟疾是由疟原虫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var基因编码的红细胞膜表面蛋白1(PfEMP1)是恶性疟原虫致病过程中最主要的毒力因子,与疟原虫感染红细胞的抗原变异及细胞黏附过程密切相关。var基因表达受严格的时空调控,一般来说,单个疟原虫在红内期只表达一个var基因,遵循相互排斥的表达策略。本文综述了恶性疟原虫var基因调控的研究进展以加深人们对疟疾致病机制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毒力因子 var基因 表达调控 表观修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