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气管内膜结核的CT诊断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江顺州 张云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32期72-73,75,共3页
目的:分析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的CT影像学表现特征,提高对EBTB的CT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纤支镜、病理证实EBTB的胸部CT的不同表现,探讨支气管本身异常及周围结构的改变。结果:60例EBTB患者肺野内有肺结核灶者56例。主要征... 目的:分析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的CT影像学表现特征,提高对EBTB的CT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纤支镜、病理证实EBTB的胸部CT的不同表现,探讨支气管本身异常及周围结构的改变。结果:60例EBTB患者肺野内有肺结核灶者56例。主要征象是肺叶或肺段支气管不同程度阻塞或狭窄、支气管壁增厚,肺门区无肿块及反S征。支气管狭窄共72处,狭窄段超过3 cm有38处,狭窄伴肺叶或肺段不张40例,其中不张或实变区可见充气支气管征及支气管扩张28例,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或钙化16例,支气管壁钙化11例,合并胸膜病变24例。结论:EBTB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内膜结核 CT 诊断
下载PDF
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小肝癌的价值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江顺州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29期76-76,133,共2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小肝癌的价值。方法 50例经病理证实的小肝癌分别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扫描,扫描时间分别为动脉期30s,门脉期60s、延迟期120s、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速率为3mL/s,剂量为1.5mL/kg(体质量)。结果 50例...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小肝癌的价值。方法 50例经病理证实的小肝癌分别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扫描,扫描时间分别为动脉期30s,门脉期60s、延迟期120s、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速率为3mL/s,剂量为1.5mL/kg(体质量)。结果 50例患者中共检出病灶55个,动脉期主要表现高密度,门脉期主要表现低密度,延迟期主要表现低密度。结论多层螺旋CT三期扫描能反映出小肝癌血供特点和表现,有助于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螺旋CT对肝内胆管细胞癌临床诊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江顺州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11期70-70,151,共2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以便于进一步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资料。结果 30例肝内胆管细胞癌中经CT确诊,28例诊断正确,其余...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以便于进一步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资料。结果 30例肝内胆管细胞癌中经CT确诊,28例诊断正确,其余都诊为原发肝细胞癌,诊断符合率为93.3%(28/30)。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平扫表现为不规则低密度肿块13例,无假包膜2例,病灶无明显占位效应3例。病灶所在肝叶萎缩8例,肿瘤周围胆管扩张4例。动脉期可见其周边轻度薄层强化改变,门静脉期可见病灶内部强化较动脉期明显,延迟期可见病灶内部强化范围较门静脉期扩大,可见病灶内部呈不均匀分隔状强化。结论螺旋CT平扫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早期诊断及手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肝内胆管细胞癌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多系统郎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影像学表现三例 被引量:5
4
作者 刘静 江顺州 +2 位作者 余晖 焦俊 王波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28-1029,共2页
关键词 郎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细胞系统 影像学表现 HISTIOCYTOSIS cell 少见疾病 树突状
原文传递
动脉性消化道出血的DSA诊断及超选择插管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江广斌 江顺州 +1 位作者 王勇 梁惠民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6-399,共4页
目的评价动脉性消化道出血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并探讨超选择插管对提高DSA检出率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35例临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DSA动脉造影表现,通过对比32例阳性患者的病理与DSA诊断结果,评价DSA定位及定性诊断的... 目的评价动脉性消化道出血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并探讨超选择插管对提高DSA检出率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35例临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DSA动脉造影表现,通过对比32例阳性患者的病理与DSA诊断结果,评价DSA定位及定性诊断的准确性;分析29例行超选择插管的造影病例,探讨超选择插管造影对提高检出率的意义。结果DSA检查阳性率为58.5%,与手术病理对照,定位诊断符合率为84.4%,定性诊断符合率为78.1%。超选择插管造影检查阳性率为41.4%。结论DSA检查是诊断消化道出血的可靠方法;超选择插管造影能够提高消化道出血的DSA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出血 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 诊断 超选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