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理茶种质资源的评价与栽培大叶茶的起源 被引量:16
1
作者 杨崇仁 张颖君 +2 位作者 高大方 陈可可 江鸿健 《茶叶科学技术》 2008年第3期1-4,共4页
1大理茶的分类与分布 大理茶(Camellia taliensis(W.W.Smith)Melchior)为山茶科(Teaceae)茶属(Camellia)茶组(Sect.Thea)植物,分布于云南横断山脉澜沧江中段至伊洛瓦底江流域,海拔1500—2400m的中山地带,为南亚热带山地... 1大理茶的分类与分布 大理茶(Camellia taliensis(W.W.Smith)Melchior)为山茶科(Teaceae)茶属(Camellia)茶组(Sect.Thea)植物,分布于云南横断山脉澜沧江中段至伊洛瓦底江流域,海拔1500—2400m的中山地带,为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之一。大理茶的模式标本由G.Foreest采于大理点苍山感通寺附近(G.Forrest 13477),最早定名为Thea taliensis W.W.Smith(1917),1925年合并入Camellia属中。该种与栽培的大叶茶在形态特征上十分相似,主要区别在于顶芽、幼枝及叶片均无毛,花柱5裂,子房5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理点苍山 大叶茶 种质资源 栽培 CAMELLIA 起源 评价 伊洛瓦底江
下载PDF
临沧工夫红茶季节判定模型及风味轮的构建 被引量:10
2
作者 安会敏 熊一帆 +6 位作者 张杨波 欧行畅 李适 李文熊 江鸿健 谢永兴 黄建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199-206,共8页
本研究对云南省临沧市的61个工夫红茶样品(包含40个春茶样品和21个夏茶样品)进行感官审评与理化分析。以随机选择的46个样品为材料,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法,构建出临沧工夫红茶化学成分含量的质量评价模型... 本研究对云南省临沧市的61个工夫红茶样品(包含40个春茶样品和21个夏茶样品)进行感官审评与理化分析。以随机选择的46个样品为材料,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法,构建出临沧工夫红茶化学成分含量的质量评价模型:F=46.475%F1+19.192%F2+15.509%F3。以该模型预测结果为依据对临沧红茶进行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结果春季样品归为一类,夏季样品归为一类;利用其余15个样品对该模型进行检验,检验结果与分析结果一致,季节判定准确。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临沧市春夏季工夫红茶样品的香气、滋味、汤色类型和数量进行分析归纳,绘制了临沧工夫红茶的风味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沧工夫红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风味轮
下载PDF
滇红滋味类型判别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3
作者 熊一帆 安会敏 +6 位作者 欧行畅 张杨波 黄建安 刘仲华 李适 李文雄 江鸿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251-255,269,共6页
本研究对来自于云南不同厂家的55个样品进行感官审评与理化分析,将滋味分为鲜醇型、浓醇型、醇厚型及其他型四种类型,并以理化分析数据为基础,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筛选滋味评价因子,然后对各滋味类型分别建立贝叶斯(Bayes)预测模型。... 本研究对来自于云南不同厂家的55个样品进行感官审评与理化分析,将滋味分为鲜醇型、浓醇型、醇厚型及其他型四种类型,并以理化分析数据为基础,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筛选滋味评价因子,然后对各滋味类型分别建立贝叶斯(Bayes)预测模型。通过预测模型进行回判,各组模型正确率分别为100%、100%、75%和100%,回判结果良好,从而达到量化滋味类型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红 感官审评 理化分析 滋味类型 贝叶斯模型
下载PDF
白莺山古茶的化学成分分析与栽培茶树的起源 被引量:20
4
作者 张颖君 杨崇仁 +3 位作者 曾恕芬 陈可可 江鸿健 左成林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7-82,共6页
应用高压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白莺山古茶的大理茶素、儿茶素类、茶棓素、没食子酸、咖啡因和茶氨酸的含量进行分析。同时,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多糖和茶多酚含量。在与野生大理茶及栽培大叶茶(普洱生茶)进行多成分比较的基础上,结合... 应用高压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白莺山古茶的大理茶素、儿茶素类、茶棓素、没食子酸、咖啡因和茶氨酸的含量进行分析。同时,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多糖和茶多酚含量。在与野生大理茶及栽培大叶茶(普洱生茶)进行多成分比较的基础上,结合形态性状的变异与进化,讨论白莺山古茶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与野生大理茶和栽培大叶茶的相互关系。分析研究结果不仅为白莺山古茶的品质评价提供可靠的科学数据,为白莺山丰富的古茶种质资源的深入系统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基础,同时,通过多种过渡类型的化学成分分析与比较,为栽培大叶茶的起源和大理茶作为大叶茶的野生基源之一的假说提供了植物化学方面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茶树 大叶茶 大理茶 茶的起源 茶多酚 茶多糖 茶氨酸 儿茶素 咖啡因 茶棓素 没食子酸 大理茶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