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包容性发展视角下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被引量:3
1
作者 邓永芳 池升明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98-100,共3页
包容性发展主张经济发展回归以人为本,发展的目的是使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的改善同步进行,并且追求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包容性发展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精神实质一致,人类应该以包容性发展理念正视生态危机... 包容性发展主张经济发展回归以人为本,发展的目的是使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的改善同步进行,并且追求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包容性发展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精神实质一致,人类应该以包容性发展理念正视生态危机,吸取经验教训,积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包容性发展,既在理念上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指导思想,又在实践上拓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发展 环境友好型社会 理论基础 途径
下载PDF
不同学者与文化视域下的利益概念梳理和解析
2
作者 黄准 池升明 《哲学进展》 2024年第7期1422-1428,共7页
利益问题不仅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切身实际问题,而且值得深入关注探讨的哲学理论问题。确定利益概念是研究利益问题的理论基石。由此要深刻地明白利益问题,就必须确定利益概念,将有利于当代中国构建公平、正义、合理的利益秩序提... 利益问题不仅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切身实际问题,而且值得深入关注探讨的哲学理论问题。确定利益概念是研究利益问题的理论基石。由此要深刻地明白利益问题,就必须确定利益概念,将有利于当代中国构建公平、正义、合理的利益秩序提供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导。本文通过详细阐释东西方学者对“利益”一词的见解及马克思恩格斯对利益论述的基础上,从而得出利益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问题 利益概念
下载PDF
《庄子》物论与低碳社会的哲学理念
3
作者 邓永芳 刘国和 池升明 《学习月刊》 2010年第22期38-39,共2页
低碳社会是适应全球气候变化,有效降低碳排放的一种新型经济社会型态。作为道家思想集大成的《庄子》蕴涵着丰富的环境哲学思想.其中物论是最为集中的部分。《庄子》物论对于建设低碳经济、低碳政治、低碳生活、低碳文化有着深刻的启示。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庄子》 社会型 哲学理念 物论 全球气候变化 环境哲学思想 新型经济
下载PDF
论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崇高追求和使命担当
4
作者 彭杏龙 池升明 许宏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4期22-27,共6页
“坚持胸怀天下”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宝贵历史经验之一,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的重要一条。“坚持胸怀天下”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包括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追求,为人类谋进... “坚持胸怀天下”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宝贵历史经验之一,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的重要一条。“坚持胸怀天下”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包括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追求,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天下情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和思想渊源。坚持胸怀天下,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需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胸怀天下 崇高追求 渊源 担当
下载PDF
此心光明:王阳明“山贼与心贼”说探析
5
作者 刘振文 池升明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18-23,共6页
“山贼与心贼”说是王阳明心学的著名论断,承载着其学术旨趣的精妙独到之处。本文主要通过王阳明在江西平叛前后上书朝廷的奏疏为依据,解析了“山贼与心贼”说的思想渊源,分析了“山贼与心贼”说的实践生成,揭示了“山贼与心贼”说的独... “山贼与心贼”说是王阳明心学的著名论断,承载着其学术旨趣的精妙独到之处。本文主要通过王阳明在江西平叛前后上书朝廷的奏疏为依据,解析了“山贼与心贼”说的思想渊源,分析了“山贼与心贼”说的实践生成,揭示了“山贼与心贼”说的独特学术地位。至此,从百死千难的实践中得来的“山贼与心贼”说,对王阳明具有特殊的意义,不仅成为开示后学的方便法门,而且现实地打通了其前后学术思想的隔阂,也是“良知”所“致”“知行合一”所“合”的最好注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山贼 心贼 此心光明
下载PDF
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思考——基于抚州的调研分析
6
作者 池升明 彭杏龙 《新西部》 2023年第5期72-74,共3页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夯实乡村振兴物质基础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江西省抚州市乡村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产业竞争力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乡村产业发展整体规划制定等方面仍面临不容忽视的现实困境。下一步...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夯实乡村振兴物质基础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江西省抚州市乡村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产业竞争力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乡村产业发展整体规划制定等方面仍面临不容忽视的现实困境。下一步应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统一规划意识,增强广大村民的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振兴 乡村振兴 内生动力 特色产业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整体规划 江西省抚州市 乡村产业
下载PDF
抚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亟待破解五大难题
7
作者 彭杏龙 池升明 《新西部》 2023年第10期196-198,共3页
近年来,抚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势头迅猛,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资金“缺口大”、管理“跟不上”、人才“数量少”、实力“不过硬”、带动“能力弱”等现实难题。下一步,抚州市还需在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科学管理、强化人才支... 近年来,抚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势头迅猛,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资金“缺口大”、管理“跟不上”、人才“数量少”、实力“不过硬”、带动“能力弱”等现实难题。下一步,抚州市还需在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科学管理、强化人才支撑、延伸价值链条、发挥示范引领等方面狠下功夫,从而更好地助推抚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促进乡村产业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全面振兴 现实难题 资金投入 抚州市 乡村产业 科学管理 人才支撑
下载PDF
毛泽东把握历史主动的伟大实践——以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研究视角
8
作者 王玉珍 池升明 邱华林 《党史文苑》 2023年第12期13-15,共3页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在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和井冈山军民开创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凝聚了毛泽东、朱德、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心血与智慧。毛泽东同志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彰显了毛泽东坚定...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在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和井冈山军民开创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凝聚了毛泽东、朱德、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心血与智慧。毛泽东同志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彰显了毛泽东坚定的历史自觉、高度的历史自信和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1927年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农村革命根据地 大革命失败后 历史自觉 主要创始人 老一辈革命家 历史自信 研究视角
下载PDF
阮啸仙:人民审计制度的奠基者
9
作者 池升明 王玉珍 《党史文汇》 2024年第7期47-49,共3页
阮啸仙(1898—1935),广东河源人,是广东地区青年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中共早期农民运动的重要领导者、人民审计制度的奠基者。1933年冬,他受党中央派遣来到中央革命根据地。不久,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他被选为中央执... 阮啸仙(1898—1935),广东河源人,是广东地区青年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中共早期农民运动的重要领导者、人民审计制度的奠基者。1933年冬,他受党中央派遣来到中央革命根据地。不久,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他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和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成为我们党第一任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在他的带领下,中央审计委员会紧紧围绕苏区经济建设和反“围剿”军事斗争,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制度 审计委员会 全国代表大会 中华苏维埃 中央革命根据地 阮啸仙 广东河源 青年运动
原文传递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和国际贡献 被引量:1
10
作者 池升明 何兵兵 《延边党校学报》 2020年第5期9-12,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是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而产生的科学理论,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和国际贡献。时代价值表现为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指引我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思想武器,拓展和丰富了...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是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而产生的科学理论,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和国际贡献。时代价值表现为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指引我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思想武器,拓展和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意蕴。国际贡献表现为它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了全新方案和有益借鉴,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贡献了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 精准扶贫 时代价值 国际贡献
原文传递
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的新时代意蕴
11
作者 池升明 王玉珍 《古田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6-22,共7页
为了使全党同志更好地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大业,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鲜明地提出了“三个务必”的重要要求。“三个务必”的提出,具有深刻的逻辑理路,主要表现为科学的理论逻辑、深厚的历史逻辑、丰... 为了使全党同志更好地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大业,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鲜明地提出了“三个务必”的重要要求。“三个务必”的提出,具有深刻的逻辑理路,主要表现为科学的理论逻辑、深厚的历史逻辑、丰富的文化逻辑、鲜明的实践逻辑。“三个务必”的内涵丰富、意蕴深远,“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了谁”的价值旨归,“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为何能”的政治本色,“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充分展现了我们党“怎样做”的鲜明品格。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我们要推动“三个务必”重要要求入脑入心、走深走实,要始终坚守初心使命,提升“三个务必”的价值引领力,强化作风保障,增强“三个务必”的执政凝聚力,弘扬斗争精神,发挥“三个务必”的强大战斗力,从而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开创中华民族更加光明美好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务必” “三个务必” 逻辑理路 实践进路
下载PDF
关于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思考
12
作者 池升明 《各界》 2020年第14期2-3,共2页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从根本上确保了人民的主体地位,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反映了我国政治生活的全貌.在我国,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具有历史必然性,因为它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从根本上确保了人民的主体地位,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反映了我国政治生活的全貌.在我国,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具有历史必然性,因为它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它具有十分显著的优越性,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办成大事,能有效地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情 国家性质 显著优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