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应用型转型再探--基于政策文本的视角 被引量:5
1
作者 池挺钦 《高教学刊》 2021年第12期1-6,11,共7页
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是国家主导的高等教育战略调整,是教育强国战略的重大行动,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又一次转型。从政策文本分析,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教育战略是逐步明晰完善的,经历了四个阶段:萌芽阶段、探索阶段、启动阶段和推进阶段。... 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是国家主导的高等教育战略调整,是教育强国战略的重大行动,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又一次转型。从政策文本分析,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教育战略是逐步明晰完善的,经历了四个阶段:萌芽阶段、探索阶段、启动阶段和推进阶段。这一战略从酝酿开始,就与高等职业教育密切相关。职业教育体系的逐步完善,使构建“H”型高等教育结构成为可能。应用型与研究型和技术技能型并列,作为一种独立的高等教育类型,可以充当其它两种类型沟通的“立交桥”,同时有助于促进高校竞争,办出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 职业教育 普通教育 终身教育 高等教育结构
下载PDF
被误读的过程模式——斯坦豪斯课程观辨正 被引量:2
2
作者 池挺钦 《高教论坛》 2021年第2期114-119,共6页
斯坦豪斯的课程理论“过程模式”在国内受到了诸多误读。斯坦豪斯并非全面、彻底地批判目标模式,也没有全盘否定目标设定和结果评价。仅从“方法”维度解读,是造成误读的主要原因。实际上,他批判的重点不在课程编制“方法”维度的目标模... 斯坦豪斯的课程理论“过程模式”在国内受到了诸多误读。斯坦豪斯并非全面、彻底地批判目标模式,也没有全盘否定目标设定和结果评价。仅从“方法”维度解读,是造成误读的主要原因。实际上,他批判的重点不在课程编制“方法”维度的目标模式,而在课程“管理”维度的目标模式。在“方法”维度,斯坦豪斯针对目标模式,提出了过程模式。在“管理”维度,斯坦豪斯针对指令性的目标模式,则提出了研究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模式 过程模式 研究模式 校本课程开发
下载PDF
对“评学”价值的思考 被引量:5
3
作者 池挺钦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8年第5期85-86,共2页
评学是高校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但在实践中,评学的价值没有得到应有体现。主要表现在:管理者的价值取向忽略或弱化了评学的"教育性",教师认为评学"无价值",评学对学生的价值很小,甚至导致"负价值"... 评学是高校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但在实践中,评学的价值没有得到应有体现。主要表现在:管理者的价值取向忽略或弱化了评学的"教育性",教师认为评学"无价值",评学对学生的价值很小,甚至导致"负价值"。评学应该包含三个特点:一个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自身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集体评价与个体评价相结合,这样才能实现评学价值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学 价值 取向
下载PDF
《等音》版本研究——兼析《等音》中的重出字 被引量:1
4
作者 池挺钦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9期146-148,共3页
《等音》是清初云南学者的一部重要的韵学著作,现存版本众多,唯原本不可见,因此,如何对待各种版本的差异和确定其可靠性,就成为研究《等音》的基础性工作之一。论文对三种版本进行对比分析后,认为高奣映的《等音声位合汇》最为可靠,并... 《等音》是清初云南学者的一部重要的韵学著作,现存版本众多,唯原本不可见,因此,如何对待各种版本的差异和确定其可靠性,就成为研究《等音》的基础性工作之一。论文对三种版本进行对比分析后,认为高奣映的《等音声位合汇》最为可靠,并通过著作中在不同音位上重复出现的30个字进行归类分析,进一步证明了这个观点。同时,这30个重出字还反映出另外两个情况:当时的入声韵正处于消失的过程中;因为"角音"在官话中已经不存在,作者难辨"角音"和"徵音"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音》 版本 重出字
下载PDF
论独立学院现阶段的科研导向
5
作者 池挺钦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14-16,共3页
科研只有和"教学—学习"相连结时才有可能促进教学。由于外部环境的制约、内部条件的限制和面临迫切而繁重的教育科学研究任务,独立学院在现阶段很难实现科研和教学齐头并进,因此必须真正落实"为教学服务"的科研导向,大力加强两种... 科研只有和"教学—学习"相连结时才有可能促进教学。由于外部环境的制约、内部条件的限制和面临迫切而繁重的教育科学研究任务,独立学院在现阶段很难实现科研和教学齐头并进,因此必须真正落实"为教学服务"的科研导向,大力加强两种类型的科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和与"教学——学习"相连结的科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学院 科学研究 导向 教学 学习
下载PDF
《等音》作者及成书时间考
6
作者 池挺钦 《文教资料》 2007年第19期100-102,共3页
在汉语语音史的研究中,为了准确描写一部韵书的音系并认定其音系性质,往往要先确定韵书的生平和创作年代。《等音》是清初云南学者的一部韵学著作。论文从史料记载出发,确认了《等音》的作者马自援就是吴三桂手下大将马宝的次子,解答了... 在汉语语音史的研究中,为了准确描写一部韵书的音系并认定其音系性质,往往要先确定韵书的生平和创作年代。《等音》是清初云南学者的一部韵学著作。论文从史料记载出发,确认了《等音》的作者马自援就是吴三桂手下大将马宝的次子,解答了以往研究者的疑问,从而进一步确定《等音》的成书时间为1673年至1681年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音》 马自援 成书时间
下载PDF
浅析三字格惯用语的稳固性 被引量:8
7
作者 池挺钦 《广西社会科学》 2004年第8期177-179,共3页
双音化是汉语史上最重要的规律之一。在双音化强大的类化作用下 ,绝大多数三音节惯用语都能够保持稳固性 ,这是由其构成成分的稳固性决定的。在惯用语“1+2”或“2 +1”的格式中 ,“1”基本上是高频使用的单音词 ,“2”则是双音化造成... 双音化是汉语史上最重要的规律之一。在双音化强大的类化作用下 ,绝大多数三音节惯用语都能够保持稳固性 ,这是由其构成成分的稳固性决定的。在惯用语“1+2”或“2 +1”的格式中 ,“1”基本上是高频使用的单音词 ,“2”则是双音化造成的稳固的双音节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用语 双音化 单音节 双音节 稳固性
下载PDF
地方高校转型:课程转型的困境与选择 被引量:7
8
作者 池挺钦 《教育探索》 2019年第1期76-80,共5页
课程转型是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核心问题。在我国,面向应用型高校的课程分类研究与实践比较缺乏。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视角看,传统的学科中心型课程存在诸多问题,应用型校本课程开发是地方高校课程转型的突破口。地方高校应借鉴课程... 课程转型是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核心问题。在我国,面向应用型高校的课程分类研究与实践比较缺乏。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视角看,传统的学科中心型课程存在诸多问题,应用型校本课程开发是地方高校课程转型的突破口。地方高校应借鉴课程经典理论,加强课程领导,找准目标定位,借助信息技术,着力开发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基于学生实际、基于实践逻辑的应用型校本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应用型 课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