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因子和聚类分析的保护性耕作土壤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
32
1
作者
吴玉红
田霄鸿
+4 位作者
南雄雄
池文博
闫小丽
朱瑞祥
同延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3-228,共6页
基于长期定位试验,选择12项反映土壤质量特性的定量因子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因子分析对不同耕作模式的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运用欧氏距离最短法对其进行聚类分析。12项理化及生物属性指标归纳为5个公因子:保肥供肥因子、有机质因子、...
基于长期定位试验,选择12项反映土壤质量特性的定量因子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因子分析对不同耕作模式的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运用欧氏距离最短法对其进行聚类分析。12项理化及生物属性指标归纳为5个公因子:保肥供肥因子、有机质因子、容重因子、磷素因子、酶活性因子。因子得分的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模式的5个公因子优势差异明显。相比较而言传统耕作的土壤质量综合得分最低,说明在研究区保护性耕作模式条件下土壤在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方面都有所改善,土壤质量有所提高。土壤质量综合得分最高的前3种处理为隔年深松(NS2)、秸秆覆盖联合浅松、旋耕(SR2)、连年深松(NS3),说明深松、旋耕及秸秆还田与旋耕技术联合作业在改善土壤结构和培肥土壤方面优势更突出。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同一耕作措施的不同模式土壤质量差异较小,说明在本研究试验条件下,耕作措施是影响土壤质量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土壤质量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线缆设备标准亟待提升
2
作者
李立虎
王国钦
+2 位作者
陈余信
黄博
池文博
《电线电缆》
2011年第4期38-40,共3页
较之其它机械产品标准,标志线缆制造设备技术水平的功能指标和表征质量水平的可靠性指标,相对含糊或缺。为了推进线缆设备技术进步以及便于用户的选择,应积极研究国外先进机型和标准,制订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或行业标准。
关键词
线缆设备
标准:提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土壤质量的数值化评价
被引量:
19
3
作者
吴玉红
田霄鸿
+4 位作者
池文博
南雄雄
闫小丽
朱瑞祥
同延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68-1476,共9页
通过9年的长期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陕西关中平原中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条件下深松耕(ST)、旋耕(RT)、秸秆还田(SR)、免耕(NTS)等保护性耕作措施及传统耕作(TT)对土壤理化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土壤质量的综合评...
通过9年的长期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陕西关中平原中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条件下深松耕(ST)、旋耕(RT)、秸秆还田(SR)、免耕(NTS)等保护性耕作措施及传统耕作(TT)对土壤理化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土壤质量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保护性耕作模式提高了土壤肥力质量,改善了土壤物理环境条件;显著提高了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除秸秆覆盖免耕处理的玉米和小麦产量低于传统耕作外,其他保护性耕作措施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作物产量,其中小麦增产13%~28%,玉米增产3%~12%.与传统耕作相比,保护性耕作土壤质量指数提高了19.8%~44.0%.综合考虑经济效应和生态效益,隔年深松、秸秆粉碎联合旋耕作业以及秸秆覆盖联合深松作业不仅能增加作物产量还可改善土壤质量,可在研究区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主成分分析
最小数据库集
隶属度函数
土壤质量指数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因子和聚类分析的保护性耕作土壤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
32
1
作者
吴玉红
田霄鸿
南雄雄
池文博
闫小丽
朱瑞祥
同延安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3-228,共6页
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5B07
2007BAD89B16)资助
文摘
基于长期定位试验,选择12项反映土壤质量特性的定量因子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因子分析对不同耕作模式的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运用欧氏距离最短法对其进行聚类分析。12项理化及生物属性指标归纳为5个公因子:保肥供肥因子、有机质因子、容重因子、磷素因子、酶活性因子。因子得分的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模式的5个公因子优势差异明显。相比较而言传统耕作的土壤质量综合得分最低,说明在研究区保护性耕作模式条件下土壤在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方面都有所改善,土壤质量有所提高。土壤质量综合得分最高的前3种处理为隔年深松(NS2)、秸秆覆盖联合浅松、旋耕(SR2)、连年深松(NS3),说明深松、旋耕及秸秆还田与旋耕技术联合作业在改善土壤结构和培肥土壤方面优势更突出。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同一耕作措施的不同模式土壤质量差异较小,说明在本研究试验条件下,耕作措施是影响土壤质量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土壤质量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Keywords
Conservation tillage, Soil quality, Factor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分类号
S158.2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线缆设备标准亟待提升
2
作者
李立虎
王国钦
陈余信
黄博
池文博
机构
上海特种电线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电线电缆》
2011年第4期38-40,共3页
文摘
较之其它机械产品标准,标志线缆制造设备技术水平的功能指标和表征质量水平的可靠性指标,相对含糊或缺。为了推进线缆设备技术进步以及便于用户的选择,应积极研究国外先进机型和标准,制订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或行业标准。
关键词
线缆设备
标准:提升
Keywords
cable equipment
standard
enhance
分类号
TM205.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土壤质量的数值化评价
被引量:
19
3
作者
吴玉红
田霄鸿
池文博
南雄雄
闫小丽
朱瑞祥
同延安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出处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68-1476,共9页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5B07
2007BAD89B16)资助
文摘
通过9年的长期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陕西关中平原中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条件下深松耕(ST)、旋耕(RT)、秸秆还田(SR)、免耕(NTS)等保护性耕作措施及传统耕作(TT)对土壤理化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土壤质量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保护性耕作模式提高了土壤肥力质量,改善了土壤物理环境条件;显著提高了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除秸秆覆盖免耕处理的玉米和小麦产量低于传统耕作外,其他保护性耕作措施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作物产量,其中小麦增产13%~28%,玉米增产3%~12%.与传统耕作相比,保护性耕作土壤质量指数提高了19.8%~44.0%.综合考虑经济效应和生态效益,隔年深松、秸秆粉碎联合旋耕作业以及秸秆覆盖联合深松作业不仅能增加作物产量还可改善土壤质量,可在研究区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主成分分析
最小数据库集
隶属度函数
土壤质量指数
Keywords
conservation tillage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PCA)
minimum data set (MDS)
membership function
soil quality index (SQI).
分类号
S158.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因子和聚类分析的保护性耕作土壤质量评价研究
吴玉红
田霄鸿
南雄雄
池文博
闫小丽
朱瑞祥
同延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3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线缆设备标准亟待提升
李立虎
王国钦
陈余信
黄博
池文博
《电线电缆》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土壤质量的数值化评价
吴玉红
田霄鸿
池文博
南雄雄
闫小丽
朱瑞祥
同延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9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