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癌组织CXCR4、Ki-67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1
作者 汤一冰 王万铁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0年第3期317-320,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组织趋化因子受体4(CXCR4)、Ki-67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10月在某院行手术治疗的90例甲状腺癌患者癌组织标本设为研究组,收集癌旁组织标本作为良性组,另外选择同期在我院行手术...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组织趋化因子受体4(CXCR4)、Ki-67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10月在某院行手术治疗的90例甲状腺癌患者癌组织标本设为研究组,收集癌旁组织标本作为良性组,另外选择同期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9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病理标本为对照组。比较3组Ki-67、CXCR4阳性表达率,分析Ki-67、CXCR4阳性表达率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以及Ki-67、CXCR4表达与甲状腺癌患者疾病进展时间(TTP)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Ki-67、CXCR4阳性表达率高于良性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Ki-67、CXCR4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癌患者病理分期Ⅲ~Ⅳ期Ki-67、CXCR4阳性表达率高于病理分期Ⅰ~Ⅱ期,有淋巴结转移Ki-67、CXCR4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且有包膜侵犯Ki-67阳性表达率高于无包膜侵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CXCR4阳性者TTP较阴性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i-67、CXCR4在甲状腺癌中呈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并影响患者术后疾病进展,为甲状腺癌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组织趋化因子受体4 Ki-67 临床病理特征 疾病进展时间
下载PDF
Th1、Th2和Th17细胞失衡与克罗恩病的关系 被引量:14
2
作者 夏盛隆 薛战雄 +3 位作者 蔡振寨 夏宣平 汤一冰 蒋益 《胃肠病学》 2017年第6期331-336,共6页
背景:免疫功能紊乱是炎症性肠病发病的关键环节,研究发现Th1、Th2和Th17细胞比例失衡与肠道免疫失调相关。目的:探讨Th1、Th2和Th17细胞失衡与克罗恩病(CD)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CD患... 背景:免疫功能紊乱是炎症性肠病发病的关键环节,研究发现Th1、Th2和Th17细胞比例失衡与肠道免疫失调相关。目的:探讨Th1、Th2和Th17细胞失衡与克罗恩病(CD)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CD患者36例,同期行肠息肉摘除术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取病变部位肠组织和正常肠组织,采用real-time 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Th1、Th2、Th17细胞相关转录因子(T-bet、GATA-3、RORγt)和细胞因子(IFN-γ、IL-4、IL-17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D组肠组织中T-bet、RORγt mRNA表达、IFN-γ、IL-17A 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代表Th1/Th2、Th17/Th2比例的T-bet/GATA-3、RORγt/GATA-3比值均显著增高(P<0.05),各转录因子与相应细胞因子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IFN-γ和IL-17A免疫阳性物质均定位于细胞质,在CD患者中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上皮层和黏膜固有层。分层分析显示活动期CD的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缓解期(P<0.05);活动期CD代表Th17/Th1比例的RORγt/T-bet比值亦较缓解期显著增高(P<0.05)。结论:肠组织中Th1、Th2和Th17细胞失衡与CD密切相关,Th1、Th17细胞极化可能在其中起重要作用,活动期CD以Th17细胞极化为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HN病 TH1细胞 TH2细胞 Th17细胞
下载PDF
细胞自噬在大鼠肺缺血/再灌注引发肝脏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肖婷 汤一冰 +5 位作者 林青青 王新雨 宋正阳 郝卯林 钱巍 王万铁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2-107,共6页
目的:探讨肺缺血/再灌注(LI/R)时肝脏损伤的影响,并初步探索细胞自噬(Autophagy)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方法:构建大鼠缺血/再灌注肺损伤(LI/RI)模型,模型制备方法为大鼠麻醉后切开气管进行机械通气,使用动脉夹将肺门夹闭模拟缺血过程,30 mi... 目的:探讨肺缺血/再灌注(LI/R)时肝脏损伤的影响,并初步探索细胞自噬(Autophagy)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方法:构建大鼠缺血/再灌注肺损伤(LI/RI)模型,模型制备方法为大鼠麻醉后切开气管进行机械通气,使用动脉夹将肺门夹闭模拟缺血过程,30 min后松开动脉夹,恢复灌注3 h。24只大鼠随机分为伪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溶剂组(DMSO组)和自噬抑制剂组(3-MA组),每组均6只,后2组大鼠术前分别腹腔注射DMSO和3-MA,造模结束后使用肺湿/干重比判断造模是否成功;抽取静脉血测定肝脏转氨酶指标ALT与AST;取肝脏组织,光镜下观察肝脏形态改变,以及电镜下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使用RT-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分别检测肝脏组织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的基因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其余各组肺湿/干重比均升高;血AST和ALT均有大幅升高且肝脏组织损伤明显,其中以I/R组升高最为明显,光镜下组织形态学及电镜下细胞微细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肝脏中自噬相关蛋白的基因表达水平与蛋白表达水平均有明显不同,表现为自噬上升(P<0.01或P<0.05)。I/R组和DMSO组肝脏组织均有较重损伤,肝细胞结构破坏严重,自噬小体形成,而AST、ALT、自噬相关蛋白转录和表达水平等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相较于DMSO组,3-MA组肝脏组织损伤有所减轻,肝细胞微细结构损伤程度低,且无自噬小体形成,血中AST和ALT下降,肝脏组织内自噬水平均下降(P<0.05)。结论:肺缺血/再灌注可引起大鼠肝损伤;细胞自噬可介导大鼠肺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肝损伤,抑制细胞自噬可以有效减轻大鼠LI/R引起的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肝损伤 细胞自噬 大鼠
下载PDF
高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条件优化的探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楼超 刘铁帅 +4 位作者 贾博深 徐寅烨 翁亮亮 汤一冰 胡云良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2817-2820,共4页
目的:从土壤中分离筛选高产淀粉酶菌株,进行产酶条件优化,提高酶产量。方法:通过比较水解圈与菌落的直径比值大小、碘比色法及DNS显色法所测酶活性高低,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到高产淀粉酶的菌株;通过菌落形态、镜下观察、生化特性对该菌株... 目的:从土壤中分离筛选高产淀粉酶菌株,进行产酶条件优化,提高酶产量。方法:通过比较水解圈与菌落的直径比值大小、碘比色法及DNS显色法所测酶活性高低,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到高产淀粉酶的菌株;通过菌落形态、镜下观察、生化特性对该菌株进行鉴定;从氮源、碳源两方面优化产酶条件,并测定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和pH。结果:从土壤中筛选到一株高产的淀粉酶菌株,其D/d为4.20,酶活性经碘比色法测得为347.2U,DNS显色法测得为1906.2 U/L。经鉴定此菌株为地衣芽孢杆菌。该菌株产酶的最适氮源浓度为2.50%、碳源浓度为0.35%,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为45℃,最适pH为7.0。结论:该菌株为地衣芽孢杆菌,是产淀粉酶的好材料,具有一定的应用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酶 筛选 产酶条件 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