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造影定量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新生血管及其与组织病理学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1
作者 孙杰 邓又斌 +3 位作者 刘琨 张伟 汤乔颖 郭灵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33-1236,共4页
目的应用CEUS技术定量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强强度及其与病理染色所示的新生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新西兰白兔25只,高脂饲养4周后,以球囊扩张腹主动脉,再高脂饲养16周,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行常规超声及CEUS检查,观察不同类型... 目的应用CEUS技术定量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强强度及其与病理染色所示的新生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新西兰白兔25只,高脂饲养4周后,以球囊扩张腹主动脉,再高脂饲养16周,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行常规超声及CEUS检查,观察不同类型斑块的增强情况,应用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增强强度,以CD31染色观察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密度。应用非配对t检验比较软斑与硬斑造影强度及新生血管密度的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EUS增强强度与斑块新生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结果二维超声诊断为软斑的斑块在CEUS中的增强强度明显高于硬斑(P<0.05);软斑的新生血管密度明显高于硬斑(P<0.05);斑块内新生血管密度与斑块造影增强强度存在明显相关性(r=0.75,P<0.001),与斑块增强强度/管腔增强强度亦存在明显相关性(r=0.68,P<0.001)。结论 CEUS可定量评价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增强情况;斑块增强强度与斑块内新生血管密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病理学
下载PDF
探头扫查平面与肌纤维走行方向夹角对剪切波传播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张隽 邓又斌 +2 位作者 黄媛 汤乔颖 邓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97-1499,共3页
目的探讨探头扫查平面与肱二头肌肌纤维走行方向夹角对剪切波传播速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健康志愿者20名。采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探头方向与肌纤维方向夹角分别为0°、30°、60°、90°,测量距体表深度1.7cm、2... 目的探讨探头扫查平面与肱二头肌肌纤维走行方向夹角对剪切波传播速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健康志愿者20名。采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探头方向与肌纤维方向夹角分别为0°、30°、60°、90°,测量距体表深度1.7cm、2.5cm处同一位点的剪切波传播速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深度为1.7cm和2.5cm,剪切波传播方向与肌纤维夹角为0°、30°、60°、90°时,剪切波传播速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分别取剪切波方向与人体肌纤维排列的夹角为0°、30°、60°、90°时,不同深度剪切波传播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探头扫查平面与肌纤维走行方向夹角影响剪切波的传播速度,深度相同时,随着剪切波传播方向与人体肌纤维排列方向夹角增大,剪切波速度有递减趋势。传播方向一致时,剪切波在人体肱二头肌中的传播速度与深度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成像技术 剪切波传播速度 肌纤维排列方向 肱二头肌
下载PDF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心脏功能的改变 被引量:5
3
作者 刘琨 邓又斌 +5 位作者 孙杰 王玉波 毕小军 杨好意 王俊力 汤乔颖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0-93,共4页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评价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左心室功能的改变情况。方法选取正常对照组41例及已确诊为缩窄性心包炎的患者40例,行超声常规检查并存储患者足够帧频二维图像,其中左室长轴图像包括心尖位左室长轴观,二腔心观、四...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评价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左心室功能的改变情况。方法选取正常对照组41例及已确诊为缩窄性心包炎的患者40例,行超声常规检查并存储患者足够帧频二维图像,其中左室长轴图像包括心尖位左室长轴观,二腔心观、四腔心观,短轴图像包括二尖瓣环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左室短轴观,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分析并记录各个切面观总体纵向峰值应变、径向峰值应变、圆周峰值应变;其中总体纵向峰值应变为软件自动测量得出,二尖瓣环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左室短轴观的总体圆周应变及径向应变为每个切面6个节段的峰值应变的平均值。结果①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左房、右房较正常对照组扩大,左室缩小,EF值减低,舒张早期二尖瓣口血流速度E峰减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②二维斑点追踪成像: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心尖二腔心观、心尖四腔心观及心尖左心室长轴观总体纵向应变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左心室二尖瓣环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短轴切面平均圆周应变和径向应变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左心室长轴方向各切面总体纵向应变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左心室短轴各水平平均圆周应变及平均径向应变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表明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左心室壁运动功能减低,心肌存在一定的损伤;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较射血分数更早地检测出心肌损伤,为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心功能的评估提供了一种更精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缩窄性心包炎 心脏功能 左心室 纵向应变 圆周应变 径向应变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阳 邓又斌 +3 位作者 黄润青 孙杰 刘琨 汤乔颖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3年第6期369-372,共4页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方法应用实时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分别测量24例DCM患者(DCM组)和19例健康成人志愿者(对照组)左室收缩期纵向、圆周向、径向以及面积应变峰值,比较两组...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方法应用实时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分别测量24例DCM患者(DCM组)和19例健康成人志愿者(对照组)左室收缩期纵向、圆周向、径向以及面积应变峰值,比较两组左室心肌基底部、中间部及心尖部局部应变和总体应变的差异,并分析总体应变与左室射血分数的相关性。结果 DCM组左室心肌纵向、圆周向、径向及面积的基底部、中间部、心尖部局部应变和心肌总体应变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对应节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左室心肌纵向、圆周向、径向以及面积总体应变均与左室射血分数有良好的相关性(r=0.873、0.862、0.885及0.894,均P<0.01)。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可以为DCM的诊断、疗效评估以及预后判断提供较好的检测手段,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三维 实时 斑点追踪技术 心肌病 扩张型
下载PDF
血管活性物质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造影显影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孙杰 邓又斌 +2 位作者 刘琨 张伟 汤乔颖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86-889,共4页
目的采用CEUS技术定量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显影强度,探讨血管活性物质对斑块显影强度的影响。方法对25只新西兰白兔行球囊扩张术,之后高脂喂养16周,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行常规超声及CEUS检查,测量不同类型斑块的增强强度,造影剂消退... 目的采用CEUS技术定量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显影强度,探讨血管活性物质对斑块显影强度的影响。方法对25只新西兰白兔行球囊扩张术,之后高脂喂养16周,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行常规超声及CEUS检查,测量不同类型斑块的增强强度,造影剂消退后分别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NA)和三磷酸腺苷(ATP),采用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信号强度(A)。结果 CEUS显示A硬斑明显低于A软斑;滴注NA后A斑块及A斑块/A管腔比值低于基础造影,而滴注ATP后A斑块及A斑块/A管腔比值高于基础造影。结论血管活性物质可影响CEUS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显影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超声检查 血管活性物质
下载PDF
无创心肌做功定量评估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功能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樊昕颖 黄消 +5 位作者 程巧 张隽 孙杰 汤乔颖 邓又斌 毕小军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9期646-651,共6页
目的探讨无创心肌做功定量评估肺动脉高压(PH)患者右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112例PH患者根据肺动脉收缩压(PASP)分为PH轻度组33例、PH中度组45例、PH重度组34例,另选同期健康志愿者44例为正常对照组,获取各组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包括肺... 目的探讨无创心肌做功定量评估肺动脉高压(PH)患者右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112例PH患者根据肺动脉收缩压(PASP)分为PH轻度组33例、PH中度组45例、PH重度组34例,另选同期健康志愿者44例为正常对照组,获取各组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包括肺动脉内径(PA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三尖瓣环外侧收缩期峰值速度(S’)、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右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右心做功指数(RIMP),以及右室游离壁纵向应变(RVFWLS)、右室整体纵向应变(RVGLS)。应用无创左室压力-应变环获得右室心肌做功参数,包括右室整体做功指数(RVGWI)、右室整体有用功(RVGCW)、右室整体无用功(RVGWW)、右室整体做功效率(RVGWE),比较各组上述参数的差异;分析右室心肌做功参数与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PH轻度组、PH中度组比较,PH重度组RIMP增高,S’、TAPSE、RVFAC、RVFWLS及RVGLS均减低(均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H轻度组和中度组RIMP均增高(均P<0.05)。无创心肌做功检查结果显示,随着PASP升高,RVGWI、RVGCW均逐渐增高,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正常对照组、PH轻度组、PH中度组比较,PH重度组RVGWW明显增高,RVGWE明显减低(均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H中度组RVGWW明显增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RVGWI与S’、RIMP均呈正相关(P<0.05);RVGCW与RVFAC呈负相关,与RIMP呈正相关(均P<0.05);RVGWW与S’、TAPSE、RVFAC均呈负相关,与RIMP、RVFWLS、RVGLS均呈正相关(均P<0.05);RVGWE与S’、TAPSE、RVFAC均呈正相关,与RIMP、RVFWLS、RVGLS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无创心肌做功可定量评估PH患者的右室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无创心肌做功 肺动脉高压 心室功能
下载PDF
Correlation between Enhanced Intensity of Atherosclerotic Plaque at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and Density of Histological Neovascularization 被引量:5
7
作者 孙杰 刘琨 +2 位作者 汤乔颖 张伟 邓又斌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3年第3期443-446,共4页
Summary: The feasibility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in the assessment of atherosclerotic plaque neovascularization and its relation to histological findings were investigated. Abdominal aortic atherosclerot... Summary: The feasibility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in the assessment of atherosclerotic plaque neovascularization and its relation to histological findings were investigated. Abdominal aortic atherosclerotic plaque model was induced in 25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 by a combination of high cholesterol-rich diet and balloon aortic denudation. Standard and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was performed at the 16th week of the model induction period. The plaques were classified as echogenic plaques or echolucent plaques according to their echogenicity at standard ultrasonography. The maxi- mum thickness of plaque was measured in the longitudinal section. Time intensity curve was used to quantify the enhanced intensity of the plaque. Animals were euthanized and abdominal aortas were har- vested for histological staining of CD31 to evaluate the neovascularization density of atherosclerotic plaqu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cholucent plaques had higher enhanced intensity during con- 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and higher neovascularization density at CD31 staining than the echo- genic plaques. The enhanced intensity of atherosclerotic plaque and its ratio to lumen were well corre- lated with histological neovascularization density (r=0.75, P〈0.001; r=0.68, P〈0.001, respectively). However, the maximum thickness of plaque was not correlated with neovascularization density (r=0.235, P=0.081). These findings demonstrated that the enhanced intensity in the plaque and ratio of enhanced intensity to that in the lumen of abdominal aorta may be more accurate in the evaluation of plaque neovascularization than maximum thickness. Our study indicates that contrast-enhanced ultra- sonography provides us a reliable method for the evaluation of plaque neovascular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plaque enhanced intensity histopathological correlation
下载PDF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Strain of the Cardiac Allograft Evaluated with 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红云 邓又斌 +5 位作者 刘琨 李阳 汤乔颖 魏翔 昌盛 卢峡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3年第5期765-769,共5页
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 was employed to evaluate the changes of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strain in 23 heart transplant recipients at 1 st, 3rd, 6th and 12th month after heart transplantati... 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 was employed to evaluate the changes of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strain in 23 heart transplant recipients at 1 st, 3rd, 6th and 12th month after heart transplantation, and 23 healthy subjects served as controls. The three-dimensional full-volume echocardiographic images of left ventricle were recorded and then were analyzed using EchoPAC software. The strain curves and peak systolic strain values for each segment and overall left ventricular wall were obtained. Left ventricular global peak longitudinal strain (GPSL), global peak radial strain (GPSR), global peak circumferential strain (GPSC) and global peak area strain (GPSA) were measured and then statistically analyzed.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and cardiac output (CO) between heart transplant recipients and controls. The GPSL in heart transplant recipients at 1st month after surgery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s, but close to the normal value at 3rd month after surgery and later. The GPSC, GPSA and GPSR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heart transplant recipients at 1 st, 3rd, 6th and 12th month after surgery than those in control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 can be used for monitoring changes of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strains and evaluating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function in cardiac allograf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 heart transplantation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正常人左心室心肌应变 被引量:21
9
作者 汤乔颖 邓又斌 +2 位作者 黄润青 杨好意 王婷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61-465,共5页
目的评价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测量正常人左室心肌应变的能力,并对心肌总应变矢量的大小和角度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使用三维超声斑点追踪和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对31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了心肌运动分析,测量左室的纵向、圆周向及径向应变... 目的评价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测量正常人左室心肌应变的能力,并对心肌总应变矢量的大小和角度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使用三维超声斑点追踪和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对31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了心肌运动分析,测量左室的纵向、圆周向及径向应变,并通过纵向及圆周向应变计算心肌总应变矢量的大小及角度。结果三维斑点追踪测得的纵向及圆周向应变在左室整体及各短轴水平均小于二维应变,而径向应变则相反。三维斑点追踪测得的心肌应变在左室不同水平间存在差异,左室中部水平的纵向、圆周向及径向应变均大于基底部及心尖部水平,而二维应变在不同水平间的差异未显示出明显规律。通过测量的纵向及圆周向应变计算得到心肌总应变矢量大小和角度,应用三维应变计算出的心肌总应变矢量绝对值在左室中部水平最大,而总应变矢量角度在不同水平间无明显差异。结论三维斑点追踪可通过测量心肌应变对左室局部功能进行准确评价且重复性良好,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实时三维 心室功能 应变 斑点追踪显像
原文传递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测量高血压心肌肥厚患者收缩期左室心肌应变 被引量:9
10
作者 汤乔颖 邓又斌 +3 位作者 黄润青 刘琨 孙杰 邓琪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研究原发性高血压心肌肥厚患者的收缩期左室心肌应变特点。方法采用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对37例原发性高血压心肌肥厚患者及27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了室壁运动分析,测量左室纵向、圆周向、径... 目的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研究原发性高血压心肌肥厚患者的收缩期左室心肌应变特点。方法采用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对37例原发性高血压心肌肥厚患者及27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了室壁运动分析,测量左室纵向、圆周向、径向、面积应变,比较两组间各应变参数的差异,并分析各项整体应变参数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心肌肥厚患者的左室整体纵向、径向和面积应变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左室整体圆周向应变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纵向、径向、圆周向应变在左室基底段、中段明显减低,圆周向应变减低仅见于基底段。左室整体纵向、圆周向、径向、面积应变与LVEF具有相关性。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可检测到高血压心肌肥厚患者左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的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实时三维 心室功能 高血压 应变
原文传递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测量猪离体心脏心肌剪切模量 被引量:8
11
作者 汤乔颖 邓又斌 +3 位作者 刘琨 张隽 黄媛 孙杰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08-710,共3页
目的研究猪离体心脏左室壁心肌剪切模量大小的分布规律。方法取4枚新鲜离体猪心,采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探头方向与左室长轴或短轴平行两种情况下,分别测量各心脏左室前壁心外膜下层、中层和心内膜下层心肌的剪切模量。结果... 目的研究猪离体心脏左室壁心肌剪切模量大小的分布规律。方法取4枚新鲜离体猪心,采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探头方向与左室长轴或短轴平行两种情况下,分别测量各心脏左室前壁心外膜下层、中层和心内膜下层心肌的剪切模量。结果探头方向与左室长轴平行时,测得左室前壁中部心外膜下层、中层、心内膜下层心肌剪切模量分别为(46.04±17.07)kPa,(87.70±29.67)kPa,(115.73±30.04)kPa;探头方向与左室短轴平行时,心外膜下层、中层、心内膜下层心肌剪切模量分别为(78.71±26.48)kPa,(77.08±34.00)kPa,(70.69±41.38)kPa。结论通过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测得的左室壁心外膜下层、中层及心内膜下层心肌剪切模量大小不同,且同一部位心肌在切面不同时剪切模量大小也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肌 剪切模量 剪切波弹性成像
原文传递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左心室局部功能的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汤乔颖 邓又斌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1-174,共4页
超声斑点追踪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其原理为超声成像过程中入射超声波与心肌组织之间发生散射、反射等作用而在图像上形成"斑点"回声,心肌组织中含有众多均匀分布的斑点回声,也称为自然声学标志,每个斑点的大小约为20~40像... 超声斑点追踪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其原理为超声成像过程中入射超声波与心肌组织之间发生散射、反射等作用而在图像上形成"斑点"回声,心肌组织中含有众多均匀分布的斑点回声,也称为自然声学标志,每个斑点的大小约为20~40像素,其位置随着心肌的运动而发生改变,通过追踪这些与心肌组织同步运动的自然声学标志可以获得心动周期中心肌组织的运动信息[1].在二维超声图像上勾画出感兴趣区心肌节段后,室壁运动追踪软件可以逐帧追踪心动周期中声学斑点的运动轨迹,通过定量分析获取心肌的运动信息[2].由于心肌运动的三维性,目前人们正在应用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研究心脏各节段的运动,以更准确全面地反映心脏的运动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 局部功能 左心室 二维超声图像 心肌组织 同步运动 心肌节段 心动周期
原文传递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移植心脏左心室收缩功能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红云 邓又斌 +5 位作者 刘琨 李阳 汤乔颖 魏翔 昌盛 卢峡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75-479,共5页
【摘要】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检测移植心脏左室壁峰值收缩应变,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移植心脏左室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23例接受心脏移植患者于移植术后1月、2月、3月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共57次... 【摘要】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检测移植心脏左室壁峰值收缩应变,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移植心脏左室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23例接受心脏移植患者于移植术后1月、2月、3月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共57次。23例正常人作为对照。采集左室的三维全容积图像,应用EchoPAc软件进行分析,获取左室壁各节段及左室壁整体的应变曲线及应变值,记录左室壁整体峰值纵向应变、圆周向应变、面积应变及径向应变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心脏移植患者术后与正常对照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及心输出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室壁整体峰值纵向应变在术后1月较正常组显著减低,术后2月及3月与正常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室壁整体峰值圆周向应变、面积应变、径向应变在术后1月、2月、3月均较正常组显著减低。结论移植心脏虽然左室射血分数值表现“正常”,但左室整体峰值应变仍较正常人减低。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可较准确地评价移植心脏左室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实时三维 心脏移植 心室功能 斑点追踪显像
原文传递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各层心肌的收缩功能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隽 邓又斌 +3 位作者 汤乔颖 李阳 李礼 周玮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77-281,共5页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左室各层心肌,包括心内膜下心肌、中层心肌及心外膜下心肌的收缩功能。方法选取HCM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各32例,分别获取二尖瓣、乳头肌及心尖部...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左室各层心肌,包括心内膜下心肌、中层心肌及心外膜下心肌的收缩功能。方法选取HCM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各32例,分别获取二尖瓣、乳头肌及心尖部水平的左室短轴观,以及心尖四腔、二腔及左室长轴观,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各组的左室整体径向峰值应变、各层心肌的圆周峰值应变及纵向峰值应变。结果HCM组和对照组中圆周应变和纵向应变的峰值均为心内膜下心肌〉中层心肌〉心外膜下心肌。HCM组的左室整体径向峰值应变明显低于对照组,HCM组心内膜下、中层及心外膜下心肌的纵向峰值应变均低于对照组。而心内膜下心肌的圆周应变,HCM组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左室各层心肌的应变不同,纵向应变和圆周应变都是由心内膜下到心外膜下呈递减趋势。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各层心肌纵向应变均减低,而圆周应变主要为心外膜下心肌与中层心肌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肌病 肥厚型 心室功能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
原文传递
三维近端等速表面积法测量二尖瓣狭窄患者二尖瓣口面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玮 邓又斌 +6 位作者 李阳 张隽 李礼 刘红云 刘娅妮 杨好意 汤乔颖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0-193,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近端等速表面积(3d—PISA)法测量二尖瓣狭窄患者二尖瓣口面积(MVA)的准确性,并探讨应用3d-PISA法测量MVA的最佳Nyquist速度极限。方法对20例二尖瓣狭窄患者分别采用胸骨旁切面直接勾勒法、二维近端等速表面积(2d-PIS... 目的探讨三维近端等速表面积(3d—PISA)法测量二尖瓣狭窄患者二尖瓣口面积(MVA)的准确性,并探讨应用3d-PISA法测量MVA的最佳Nyquist速度极限。方法对20例二尖瓣狭窄患者分别采用胸骨旁切面直接勾勒法、二维近端等速表面积(2d-PISA)法及3d—PISA法测量MVA,以胸骨旁切面直接勾勒法测量的MVA为参照标准,分析不同的Nyquist速度极限下上述3种方法测量MVA的异同。结果在不同的Nyquist速度极限(32cm/s、26cm/s、19cm/s)时,3d_PISA法测量的MVA均不同。在Nyquist速度极限为19cm/s时:①胸骨旁切面直接勾勒法与3d_PISA法、2d—PISA法测量的MVA差值均最小;②与2d-PISA法测量的MVA相比,3d_PISA法测量的MVA与胸骨旁切面直接勾勒法测量的MVA更接近;③2d—PISA法、3d.PISA法测量的MVA与胸骨旁切面直接勾勒法测量的MVA均有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0.98,r=0.89)。结论在Nyquist速度极限为19cm/s时,3d—PISA法测量的二尖瓣狭窄患者MVA与胸骨旁短轴切面直接勾勒法测量的MVA差值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二尖瓣狭窄 三维近端等速表面积法 Nyquist速度极限
原文传递
声学造影对心脏占位病变性质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6
作者 汤乔颖 邓又斌 +3 位作者 毕小军 孙杰 李礼 张隽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42-748,共7页
目的 对心脏占位病变患者进行心脏声学造影检查,评估心脏声学造影对心脏占位病变性质进行鉴别诊断的价值和准确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3年3月至2018年5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就诊且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心脏占位性病变的... 目的 对心脏占位病变患者进行心脏声学造影检查,评估心脏声学造影对心脏占位病变性质进行鉴别诊断的价值和准确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3年3月至2018年5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就诊且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心脏占位性病变的患者66例,对其进行传统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心脏声学造影成像.应用目测法观察造影图像上病灶和邻近心肌的增强程度,病灶内无增强者判断为血栓,病灶内呈部分增强但增强程度低于邻近心肌者判断为良性肿瘤,病灶内呈明显增强、其增强程度接近或高于邻近心肌者判断为恶性肿瘤.同时对造影图像进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定量分析,计算病灶和邻近心肌造影剂峰值强度的差值ΔA,并采用ROC曲线分析法计算ΔA鉴别诊断不同性质占位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所有心脏占位病变的性质均经"金标准"方法确诊.结果 经"金标准"方法确诊,66例患者中15例为血栓、23例为良性肿瘤、28例为恶性肿瘤.心脏声学造影目测法鉴别心脏内血栓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100%、100%、100%,鉴别良性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91%、100%、97%,鉴别恶性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100%、95%、97%.心脏声学造影定量分析法所测得的ΔA鉴别血栓与心脏肿瘤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78,截断值-3.21 dB时,其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93%、100%、95%;鉴别恶性肿瘤与血栓、良性肿瘤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97,截断值0.45 dB时,其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100%、97%、98%.结论 心脏声学造影通过反映心脏占位病变的血供特点,能够对血栓、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进行鉴别,无论心脏声学造影目测法,还是定量分析法对于鉴别心脏占位病变的性质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超声造影 心脏肿瘤 血栓
原文传递
术中超声在脊髓髓内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肖群根 郭翔 +5 位作者 陶安宇 汤乔颖 刘魏华 柯昌庶 舒凯 雷霆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6-161,共6页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脊髓髓内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5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8例脊髓髓内室管膜瘤和34例脊髓髓内星形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脊髓髓内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5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8例脊髓髓内室管膜瘤和34例脊髓髓内星形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使用超声辅助,分别将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患者分为超声组(前者44例,后者18例)和对照组(前者34例,后者16例)。对所有患者行门诊或电话随访,通过影像学复查和改良McCormick量表(MMS)分级评估肿瘤复发和脊髓功能恢复情况。分别比较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两组患者的疗效,并评价术中超声对肿瘤完全切除率的评估准确率。结果两组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患者的性别、年龄、首诊症状、MMS分级及肿瘤累及脊髓节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基线资料均基本一致。室管膜瘤的超声组和对照组患者肿瘤完全切除率[分别为97.7%(43/44)、91.2%(31/3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8%(3/44)、11.8%(4/34)]及术后3个月脊髓功能恢复良好率[分别为36.4%(16/44)、32.4%(11/34)]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声组和对照组的星形细胞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比例(分别为:0/18、2/16)和术后3个月脊髓功能恢复良好比例(分别为:3/18、2/16)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超声组的肿瘤完全切除比例高[分别为16/18、9/16,P<0.05]、无进展生存期(PFS)长[中位PFS分别为84.0(67.5~100.5)个月、75.0(52.0~98.0)个月,P<0.05]。以增强MRI为标准,术中超声判断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全切除的准确比率分别为97.7%(42/43)、14/16。结论术中超声有助于实时、准确地判断脊髓髓内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的肿瘤切除程度,且对星形细胞瘤的应用价值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管膜瘤 星形细胞瘤 显微外科手术 术中超声 脊髓髓内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