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忠义光日月 书法冠唐贤——颜真卿《祭侄文稿》书法欣赏 被引量:1
1
作者 汤传盛 《江苏教育》 2019年第29期32-34,共3页
《祭侄文稿》又称《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祭侄季明文稿》(见图1),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是颜真卿为了悼念其侄颜季明所书的悼文手稿。客观而言,这幅作品无论是从文辞内容还是从书写技巧来看,都毫无疑问是书法史中的一件经典之作,在书... 《祭侄文稿》又称《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祭侄季明文稿》(见图1),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是颜真卿为了悼念其侄颜季明所书的悼文手稿。客观而言,这幅作品无论是从文辞内容还是从书写技巧来看,都毫无疑问是书法史中的一件经典之作,在书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真卿 祭侄文稿 经典
下载PDF
“书卷气”的外在呈现与内在规约——论苏轼书法品评的建构与意义
2
作者 汤传盛 《大学书法》 2020年第6期119-123,共5页
北宋时期,以苏轼为代表的宋代书家群体将他们对读书治学的认识隐喻于书法品评中,黄庭坚品评苏轼书法"发于笔墨之间",尽显"学问文章之气"。"书卷气"作为一种形而上的精神气质,一旦落实于书法作品的品评与... 北宋时期,以苏轼为代表的宋代书家群体将他们对读书治学的认识隐喻于书法品评中,黄庭坚品评苏轼书法"发于笔墨之间",尽显"学问文章之气"。"书卷气"作为一种形而上的精神气质,一旦落实于书法作品的品评与实践中,则会显得难以把握。因此,从"艺术"立场厘清"书卷气"的来源与嬗变,有利于我们将"书卷气"在书法实践中的大致形态予以勾勒和总结,使我们对书法艺术的理解更加深刻。就现实情况而言,在这个书法艺术逐渐纯化的时代,对于大众竭力呼吁回归传统书法的诉求也使得对于"书卷气"的重新探寻具有了现实意义与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书卷气 书法品评 黄庭坚 呈现
下载PDF
从“艺理”之术走向“学理”之艺——对研究生书法教育中“学术型”与“专业型”划分的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汤传盛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56-58,共3页
书法高等教育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的高等书法教育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有亟需探讨的问题,我们认为以所谓"学术型"与"专业型"的划分来实施研究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人为地割裂了学术研究... 书法高等教育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的高等书法教育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有亟需探讨的问题,我们认为以所谓"学术型"与"专业型"的划分来实施研究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人为地割裂了学术研究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划分就人才培养而言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书法教育 学术型 专业型
原文传递
直接还原与熔融还原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1
4
作者 汤传盛 《炼铁技术通讯》 1994年第3期5-8,4,共5页
一、概况铁矿石固态还原(即直接还原)早在几百年前就已问世,后被高炉炼铁所取代。直到1930年才在德国投产的具有工业规模的回转窑直接还原及同期在瑞典开发的反应罐法。就是熔融还原也有多年的历史。
关键词 熔融还原炉 回转窑直接还原 工业规模 预还原竖炉 高炉炼铁 循环流化床 熔融还原法 铁矿石 工艺特点 工艺原理
原文传递
略论篆刻艺术的“残破”之美
5
作者 汤传盛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2-193,共2页
先秦及秦汉印章在制作、使用及留存过程中,由外在因素所引发的物理之"残"是一种客观存在,而篆刻成为一门艺术后演绎出的艺理之"残",则为篆刻家的有意为之。在一定意义上,艺理之"残"虽源于物理之"残&... 先秦及秦汉印章在制作、使用及留存过程中,由外在因素所引发的物理之"残"是一种客观存在,而篆刻成为一门艺术后演绎出的艺理之"残",则为篆刻家的有意为之。在一定意义上,艺理之"残"虽源于物理之"残",但却高于后者。本文通过对此过程的辨析,着眼于历史维度中印人对篆刻之"残"的不同解读,及不同印学观念下的创作,不难看出艺理之"残"的生成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之“残” 艺理之“残” 篆刻
原文传递
再论高炉长寿技术与合理的高炉内型设计
6
作者 汤传盛 《炼铁技术通讯》 1994年第5期1-4,共4页
我国已把2000~4000m^3级高炉寿命定为8≥~≥10年(不含中修),单位炉容一代炉役产铁量≥5000~≥7000吨。日本某些高炉已超过15年(日本千叶6号炉已超过16年),且向20年迈进。这没有先进、可靠的技术是难以达到的。高炉长寿技术概括起来... 我国已把2000~4000m^3级高炉寿命定为8≥~≥10年(不含中修),单位炉容一代炉役产铁量≥5000~≥7000吨。日本某些高炉已超过15年(日本千叶6号炉已超过16年),且向20年迈进。这没有先进、可靠的技术是难以达到的。高炉长寿技术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个大的方面:高炉操作技术、设计技术、施工维护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冶炼 内型设计 长寿技术 高炉寿命 设计技术 操作技术 耐火材料 高炉内型 高炉长寿 维护技术
原文传递
并行不悖——“现代性”语境下的碑帖并存
7
作者 汤传盛 《书法赏评》 2018年第2期11-13,共3页
我们知道,对于"现代性"的讨论首先源于西方,卡林内斯库的《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首先梳理了"现代性"含义在学术史上的变化,其将现代性含义分为五个方面:"现代主义""先锋""媚俗""颓废""后现代主义",从他的角度来看,可以发现... 我们知道,对于"现代性"的讨论首先源于西方,卡林内斯库的《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首先梳理了"现代性"含义在学术史上的变化,其将现代性含义分为五个方面:"现代主义""先锋""媚俗""颓废""后现代主义",从他的角度来看,可以发现,现代性审美不止一副面孔,而是多副面孔;古茨塔夫·豪克对于文学艺术中的现代性问题提出了更为精妙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后现代主义 碑帖 语境 并行 问题提出 文学艺术 学术史
原文传递
生料混装高炉炼铁法生产实践
8
作者 刘玉琦 汤传盛 《炼铁技术通讯》 1997年第Z1期13-14,3,共3页
传统的高炉炼铁法,是将铁精矿制成烧结矿或球团矿入高炉炼铁。本法取消铁精矿的烧结工序,将铁精矿制成和散状料或生球团矿直接入高炉炼铁,烧结和冶炼同时在高炉内进行,相当于球团竖炉与高炉合二为一,简化了高炉生产工序。例如:生散状料... 传统的高炉炼铁法,是将铁精矿制成烧结矿或球团矿入高炉炼铁。本法取消铁精矿的烧结工序,将铁精矿制成和散状料或生球团矿直接入高炉炼铁,烧结和冶炼同时在高炉内进行,相当于球团竖炉与高炉合二为一,简化了高炉生产工序。例如:生散状料在100m^3高炉生产中应用,生球团矿在50m^3高炉和20m^3高炉生产中应用,高炉炉况稳定顺行。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生产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本法炼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球团矿 生散状料 高炉炼铁 高炉炉况 铁精矿 生产实践 高炉生产 抗压强度 烧结工序 利用系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