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绒螯蟹幼蟹蜕皮周期中肝胰腺和肌肉脂类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1
1
作者 马明君 王春 +5 位作者 吴旭干 何杰 龙晓文 李国祥 汤北伟 成永旭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889-1898,共10页
以越冬后即将进入蜕皮的中华绒螯蟹幼蟹为实验对象,采用生化分析方法,研究其蜕皮周期肝胰腺及肌肉脂类的动态变化。本实验将其幼蟹蜕皮周期分为蜕皮前期(D期)、蜕皮期(E期)、蜕皮后期(AB期)和蜕皮间期(C1期和C2期)。结果发现,(1)蜕皮各... 以越冬后即将进入蜕皮的中华绒螯蟹幼蟹为实验对象,采用生化分析方法,研究其蜕皮周期肝胰腺及肌肉脂类的动态变化。本实验将其幼蟹蜕皮周期分为蜕皮前期(D期)、蜕皮期(E期)、蜕皮后期(AB期)和蜕皮间期(C1期和C2期)。结果发现,(1)蜕皮各期肝胰腺总脂含量变化显著,呈现为"高-低-高"的趋势,其中D期最高,AB期最低,C1、C2期开始回升;而肌肉总脂含量变化趋势与肝胰腺相反,为先上升后再下降趋势,在D期最低,AB期含量最高。(2)肝胰腺脂类中以甘油三酰(TG)为主,其次是磷脂(PL);而肌肉脂类主要是PL,其次是TG和胆固醇(CHO)。肝胰腺中TG含量为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其中C1期含量最低,肝胰腺中的PL含量变化趋势与TC相反,AB期含量最高;肌肉中TG含量在E期最高,而此期的PL含量最低。(3)肝胰腺和肌肉的主要脂肪酸为C16∶0、C18∶1n9、C18∶1n7、C18∶2n6(LOA)、C20∶5n3(EPA)和C22∶6n3(DHA)(相对含量>4%)。蜕皮周期内,肝胰腺中的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均表现为下降趋势,其中D期肝胰腺中的DHA和EPA含量最高;肌肉中的SFA和MUFA呈现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肌肉中的PUFA和HUFA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趋势。研究表明,中华绒螯蟹幼蟹蜕皮周期中,肝胰腺和肌肉中的脂类成分发生了显著变化,肝胰腺中脂类可能是其蜕皮期间的主要能量来源物质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幼蟹 蜕皮周期 脂类变化 肝胰腺 肌肉
下载PDF
底层增氧在中华绒螯蟹幼蟹集约化培育池塘中的生态学效应 被引量:7
2
作者 徐文刚 王春 +4 位作者 何杰 成永旭 杨志刚 杨筱珍 汤北伟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0-67,共8页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底层增氧与不增氧池塘中水温、溶解氧、pH、NH3-N和NO2--N的变化规律,以及幼蟹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蜕壳频次、个体体质量频数分布等,并讨论与评估了底层增氧的生态学效应。结果表明:不增氧池塘水体在夏季易形成"...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底层增氧与不增氧池塘中水温、溶解氧、pH、NH3-N和NO2--N的变化规律,以及幼蟹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蜕壳频次、个体体质量频数分布等,并讨论与评估了底层增氧的生态学效应。结果表明:不增氧池塘水体在夏季易形成"温跃层"及溶解氧的"日较差"和"水层差",而底层增氧可有效打破池塘水体的"温跃层"和溶解氧的"水层差",减小温度变化及底层低氧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的胁迫,而且使溶解氧、NH3-N和NO2--N浓度以及pH保持在河蟹正常生长所要求的范围,促进幼蟹的蜕壳,提高个体的体质量和肥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层增氧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 集约化培育 生态学效应
下载PDF
一例河蟹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3
作者 汤北伟 《渔业致富指南》 2022年第3期58-60,共3页
2021年6月,我县半城镇一名养殖户塘口的河蟹和小龙虾出现了死亡,塘口面积60亩,水草部分发黑腐烂,河蟹放养密度1400只/亩,塘口自带小龙虾,河蟹每天死亡50-60只,吃食明显减少,病蟹活力较差,小龙虾也有少量死亡。笔者对病蟹、病虾的肝胰腺... 2021年6月,我县半城镇一名养殖户塘口的河蟹和小龙虾出现了死亡,塘口面积60亩,水草部分发黑腐烂,河蟹放养密度1400只/亩,塘口自带小龙虾,河蟹每天死亡50-60只,吃食明显减少,病蟹活力较差,小龙虾也有少量死亡。笔者对病蟹、病虾的肝胰腺进行了病原分离、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并开展药敏试验;对病虾、病蟹的鳃进行白斑综合病毒的提取及PCR法分子检测技术进行鉴定,采用对症施药、调水等方法成功处理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龙虾 病虾 16SrDNA序列分析 分子检测技术 河蟹 病原分离 药敏试验 肝胰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