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亚/超临界乙醇-纤维二糖二元组分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
1
1
作者
汤成正
吴芳
+3 位作者
战晓青
李璐
李雁
解新安
《造纸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8-23,共6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纤维二糖(纤维素模型物)与亚/超临界乙醇二元组分交互作用下微观结构变化与动力学参数。模拟发现纤维二糖和乙醇二元组分体系温度从450K上升至550K,密度从414.23kg/m3下降至241.52 kg/m3而出现分子涨落聚集...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纤维二糖(纤维素模型物)与亚/超临界乙醇二元组分交互作用下微观结构变化与动力学参数。模拟发现纤维二糖和乙醇二元组分体系温度从450K上升至550K,密度从414.23kg/m3下降至241.52 kg/m3而出现分子涨落聚集现象。随着温度和压强的升高(450~550K、5~15MPa),乙醇与纤维二糖分子间径向分布函数峰值左移且逐渐增大,峰宽变宽,分子间相互作用逐渐增强;压强和温度的进一步升高(600K,20MPa),乙醇的自扩散系数增大,乙醇与纤维二糖分子极性大大降低,产生的游离基相互结合,配位数降低。本研究为亚/超临界乙醇促进纤维素的液化作用在分子水平上给出了初步的解释,并为建立纤维素液化过程的反应动力学模型提供思路,为生物质的转化提供多方面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
超临界乙醇
纤维素二糖
密度涨落
径向分布函数
扩散系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玉米秸秆纤维素在亚/超临界乙醇中液化生成酮类化合物的机理探讨
被引量:
7
2
作者
陶红秀
解新安
+1 位作者
汤成正
田文广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0-66,共7页
利用间歇式高压反应釜,在反应温度320℃、反应时间60 min条件下,研究乙醇用量对玉米秸秆纤维素液化生成酮类化合物的作用。当乙醇添加量为0时,酮类化合物的产率仅为1.25%。随着乙醇用量由0增加到160 mL,生物油产率不断的升高,酮类化合...
利用间歇式高压反应釜,在反应温度320℃、反应时间60 min条件下,研究乙醇用量对玉米秸秆纤维素液化生成酮类化合物的作用。当乙醇添加量为0时,酮类化合物的产率仅为1.25%。随着乙醇用量由0增加到160 mL,生物油产率不断的升高,酮类化合物产率增加至18.38%,乙醇促进了纤维素液化生成酮类化合物。利用GC/MS和FT-IR对生物油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亚/超临界乙醇中,酮类化合物主要通过三条路径形成,纤维素脱水形成了含-C=O的活性纤维素,活性纤维素按逆Diels-Alder机理进行开环、脱水、异构化形成了4-羟基-4-甲基-2-戊酮等脂肪族酮类化合物;在乙醇自由基作用下,活性纤维素中C-O-C、C-C等键断裂、开环,形成环戊烯酮等脂环族酮类化合物,环戊烯酮与多种中间产物发生缩合、酯化形成2-甲酸基-1-苯基乙酮等芳香族酮类化合物;在高浓度乙醇自由基作用下,芳香族酮类化合物进一步发生裂解形成酸类、酮类等化合物。根据对酮类化合物生成机理的分析,建立了纤维素在亚/超临界乙醇中液化生成酮类化合物的反应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纤维素
亚
超临界乙醇
酮类化合物
生成机理
反应网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玉米秸秆纤维素在亚/超临界乙醇中的液化行为研究
被引量:
8
3
作者
陶红秀
解新安
+2 位作者
郑朝阳
汤成正
战晓青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6-204,共9页
【目的】研究亚/超临界乙醇自由基对玉米秸秆纤维素液化的作用机理。【方法】利用间歇高压反应釜,在反应温度200~320℃、反应时间30min条件下,对比研究亚/超临界乙醇液化和热裂解下反应温度对玉米秸秆纤维素产物收率的影响,并利用气相色...
【目的】研究亚/超临界乙醇自由基对玉米秸秆纤维素液化的作用机理。【方法】利用间歇高压反应釜,在反应温度200~320℃、反应时间30min条件下,对比研究亚/超临界乙醇液化和热裂解下反应温度对玉米秸秆纤维素产物收率的影响,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和傅里叶红外光谱法(FT-IR)分别对产物中重油和轻油的组成、原料和固体残渣特性等进行分析。【结果】1)与热裂解相比,当反应温度为320℃时,玉米秸秆纤维素在亚/超临界乙醇作用下,重油产物收率由5.0%上升至13.8%,固体残渣收率由29.7%下降至17.8%,乙醇自由基促进了玉米秸秆纤维素液化,同时抑制了残渣的生成。2)玉米秸秆纤维素在亚/超临界乙醇液化中的重油产物主要由酮类(相对含量为54.2%)、酯类(相对含量为26.5%)以及少量的醇类和酚类等物质组成,未检测出呋喃类物质。3)亚/超临界乙醇液化玉米秸秆纤维素的轻油产物中,酸类物质主要为C8化合物,而在亚/超临界乙醇液化条件下生成的轻油产物中,酸类以C2~C4化合物为主。【结论】1)乙醇自由基促进了玉米秸秆纤维素液化中间产物葡聚糖内的C-C、C-O和-OH等键进一步断裂,从而抑制了呋喃类物质的形成。2)亚/超临界乙醇液化玉米秸秆纤维素生成了多种自由基,自由基之间(中间产物自由基之间、中间产物自由基与乙醇自由基之间等)发生缩合反应,从而生成了碳原子数相对较多的酸类物质,同时自由基之间相互作用也抑制了产物的二次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
超临界乙醇
液化
热裂解
玉米秸秆纤维素
反应机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亚/超临界乙醇中羟基和氢自由基作用下的纤维素液化行为
被引量:
5
4
作者
黎巍
解新安
+5 位作者
汤成正
李雁
李璐
王娅莉
魏星
樊荻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5-421,共7页
以水杨酸为羟基自由基(HO·)捕捉剂、四氯化碳为氢自由基(H·)捕捉剂,采用间歇高压反应釜对玉米秸秆纤维素在亚/超临界乙醇中的液化行为进行了研究,通过考察自由基捕捉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纤维素液化行为的影响,研究亚...
以水杨酸为羟基自由基(HO·)捕捉剂、四氯化碳为氢自由基(H·)捕捉剂,采用间歇高压反应釜对玉米秸秆纤维素在亚/超临界乙醇中的液化行为进行了研究,通过考察自由基捕捉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纤维素液化行为的影响,研究亚/超临界乙醇产生的HO·和H·自由基对纤维素的液化作用。结果表明,随着水杨酸用量增加(0-4mL),HO·浓度升高,生物油收率由29.3%提高至47.9%,固体残渣收率从26.7%降低至24.3%;反应温度从250℃升高至320℃,HO·活性随之增强,生物油收率由35.9%升高至58.2%,固体残渣收率由51.8%降低至20.4%;随着四氯化碳用量由0增加为2mL时,H·浓度降低,生物油收率由24.7%降低至20.7%,固体残渣收率由54.1%增加至59.1%;反应时间从0到30min,液化作用不断增强,生物油收率从8.7%升高至28.5%,固体残渣收率由86.3%下降至60.9%;30min之后,四氯化碳对H·活性的抑制加强,导致液化作用减弱,生物油收率有所下降。实验结果表明,乙醇在亚/超临界状态下能够产生HO·和H·,且HO·和H·浓度和活性与反应条件相关,对纤维素液化产物的收率及其分布具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液化
亚/超临界乙醇
自由基
自由基捕捉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风险排查防控对肉制品生产质量安全的重要性探析
5
作者
汤成正
谢芳
古志华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12期42-44,共3页
加强控制肉制品的品质,探索创新型的治理手段措施,仍然是肉类生产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研究我国食品行业风险排查防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升风险排查防控能力的方法,为企业及市场监管部门针对肉制品生产的质量安全风险控制提供思...
加强控制肉制品的品质,探索创新型的治理手段措施,仍然是肉类生产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研究我国食品行业风险排查防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升风险排查防控能力的方法,为企业及市场监管部门针对肉制品生产的质量安全风险控制提供思路;同时也为提高产品质量安全及监管效率以及肉制品行业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制品生产
质量安全
风险排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亚/超临界乙醇-纤维二糖二元组分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
1
1
作者
汤成正
吴芳
战晓青
李璐
李雁
解新安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出处
《造纸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8-23,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176097)
广东省科技计划国际合作项目(2009B050700037)
文摘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纤维二糖(纤维素模型物)与亚/超临界乙醇二元组分交互作用下微观结构变化与动力学参数。模拟发现纤维二糖和乙醇二元组分体系温度从450K上升至550K,密度从414.23kg/m3下降至241.52 kg/m3而出现分子涨落聚集现象。随着温度和压强的升高(450~550K、5~15MPa),乙醇与纤维二糖分子间径向分布函数峰值左移且逐渐增大,峰宽变宽,分子间相互作用逐渐增强;压强和温度的进一步升高(600K,20MPa),乙醇的自扩散系数增大,乙醇与纤维二糖分子极性大大降低,产生的游离基相互结合,配位数降低。本研究为亚/超临界乙醇促进纤维素的液化作用在分子水平上给出了初步的解释,并为建立纤维素液化过程的反应动力学模型提供思路,为生物质的转化提供多方面的基础数据。
关键词
亚
超临界乙醇
纤维素二糖
密度涨落
径向分布函数
扩散系数
Keywords
sub-supercritical ethanol
cellobiose
density fluctuation
radial distribution function
diffusion coefficients
分类号
O641 [理学—物理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玉米秸秆纤维素在亚/超临界乙醇中液化生成酮类化合物的机理探讨
被引量:
7
2
作者
陶红秀
解新安
汤成正
田文广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出处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0-6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176097)
广东省科技计划国际合作(2009B050700037)
文摘
利用间歇式高压反应釜,在反应温度320℃、反应时间60 min条件下,研究乙醇用量对玉米秸秆纤维素液化生成酮类化合物的作用。当乙醇添加量为0时,酮类化合物的产率仅为1.25%。随着乙醇用量由0增加到160 mL,生物油产率不断的升高,酮类化合物产率增加至18.38%,乙醇促进了纤维素液化生成酮类化合物。利用GC/MS和FT-IR对生物油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亚/超临界乙醇中,酮类化合物主要通过三条路径形成,纤维素脱水形成了含-C=O的活性纤维素,活性纤维素按逆Diels-Alder机理进行开环、脱水、异构化形成了4-羟基-4-甲基-2-戊酮等脂肪族酮类化合物;在乙醇自由基作用下,活性纤维素中C-O-C、C-C等键断裂、开环,形成环戊烯酮等脂环族酮类化合物,环戊烯酮与多种中间产物发生缩合、酯化形成2-甲酸基-1-苯基乙酮等芳香族酮类化合物;在高浓度乙醇自由基作用下,芳香族酮类化合物进一步发生裂解形成酸类、酮类等化合物。根据对酮类化合物生成机理的分析,建立了纤维素在亚/超临界乙醇中液化生成酮类化合物的反应网络。
关键词
玉米秸秆纤维素
亚
超临界乙醇
酮类化合物
生成机理
反应网络
Keywords
cornstalk cellulose
sub- and supercritical ethanol
ketones
mechanism
reaction network
分类号
TK6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生物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玉米秸秆纤维素在亚/超临界乙醇中的液化行为研究
被引量:
8
3
作者
陶红秀
解新安
郑朝阳
汤成正
战晓青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出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6-204,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176097)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9B050700037)
文摘
【目的】研究亚/超临界乙醇自由基对玉米秸秆纤维素液化的作用机理。【方法】利用间歇高压反应釜,在反应温度200~320℃、反应时间30min条件下,对比研究亚/超临界乙醇液化和热裂解下反应温度对玉米秸秆纤维素产物收率的影响,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和傅里叶红外光谱法(FT-IR)分别对产物中重油和轻油的组成、原料和固体残渣特性等进行分析。【结果】1)与热裂解相比,当反应温度为320℃时,玉米秸秆纤维素在亚/超临界乙醇作用下,重油产物收率由5.0%上升至13.8%,固体残渣收率由29.7%下降至17.8%,乙醇自由基促进了玉米秸秆纤维素液化,同时抑制了残渣的生成。2)玉米秸秆纤维素在亚/超临界乙醇液化中的重油产物主要由酮类(相对含量为54.2%)、酯类(相对含量为26.5%)以及少量的醇类和酚类等物质组成,未检测出呋喃类物质。3)亚/超临界乙醇液化玉米秸秆纤维素的轻油产物中,酸类物质主要为C8化合物,而在亚/超临界乙醇液化条件下生成的轻油产物中,酸类以C2~C4化合物为主。【结论】1)乙醇自由基促进了玉米秸秆纤维素液化中间产物葡聚糖内的C-C、C-O和-OH等键进一步断裂,从而抑制了呋喃类物质的形成。2)亚/超临界乙醇液化玉米秸秆纤维素生成了多种自由基,自由基之间(中间产物自由基之间、中间产物自由基与乙醇自由基之间等)发生缩合反应,从而生成了碳原子数相对较多的酸类物质,同时自由基之间相互作用也抑制了产物的二次反应。
关键词
亚
超临界乙醇
液化
热裂解
玉米秸秆纤维素
反应机理
Keywords
sub/super-critical ethanol
liquefaction
pyrolysis
cornstalk cellulose
reaction mechanism
分类号
TK6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生物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亚/超临界乙醇中羟基和氢自由基作用下的纤维素液化行为
被引量:
5
4
作者
黎巍
解新安
汤成正
李雁
李璐
王娅莉
魏星
樊荻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出处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5-42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576107
21176097)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4A010106024)资助~~
文摘
以水杨酸为羟基自由基(HO·)捕捉剂、四氯化碳为氢自由基(H·)捕捉剂,采用间歇高压反应釜对玉米秸秆纤维素在亚/超临界乙醇中的液化行为进行了研究,通过考察自由基捕捉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纤维素液化行为的影响,研究亚/超临界乙醇产生的HO·和H·自由基对纤维素的液化作用。结果表明,随着水杨酸用量增加(0-4mL),HO·浓度升高,生物油收率由29.3%提高至47.9%,固体残渣收率从26.7%降低至24.3%;反应温度从250℃升高至320℃,HO·活性随之增强,生物油收率由35.9%升高至58.2%,固体残渣收率由51.8%降低至20.4%;随着四氯化碳用量由0增加为2mL时,H·浓度降低,生物油收率由24.7%降低至20.7%,固体残渣收率由54.1%增加至59.1%;反应时间从0到30min,液化作用不断增强,生物油收率从8.7%升高至28.5%,固体残渣收率由86.3%下降至60.9%;30min之后,四氯化碳对H·活性的抑制加强,导致液化作用减弱,生物油收率有所下降。实验结果表明,乙醇在亚/超临界状态下能够产生HO·和H·,且HO·和H·浓度和活性与反应条件相关,对纤维素液化产物的收率及其分布具有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
纤维素
液化
亚/超临界乙醇
自由基
自由基捕捉剂
Keywords
cellulose
liquefaction
sub/supercritical ethanol
free radical
radical trap
分类号
TK6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生物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风险排查防控对肉制品生产质量安全的重要性探析
5
作者
汤成正
谢芳
古志华
机构
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
出处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12期42-44,共3页
文摘
加强控制肉制品的品质,探索创新型的治理手段措施,仍然是肉类生产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研究我国食品行业风险排查防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升风险排查防控能力的方法,为企业及市场监管部门针对肉制品生产的质量安全风险控制提供思路;同时也为提高产品质量安全及监管效率以及肉制品行业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
肉制品生产
质量安全
风险排查
Keywords
meat production
quality safety
risk screening
分类号
TS251.5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亚/超临界乙醇-纤维二糖二元组分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汤成正
吴芳
战晓青
李璐
李雁
解新安
《造纸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玉米秸秆纤维素在亚/超临界乙醇中液化生成酮类化合物的机理探讨
陶红秀
解新安
汤成正
田文广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玉米秸秆纤维素在亚/超临界乙醇中的液化行为研究
陶红秀
解新安
郑朝阳
汤成正
战晓青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亚/超临界乙醇中羟基和氢自由基作用下的纤维素液化行为
黎巍
解新安
汤成正
李雁
李璐
王娅莉
魏星
樊荻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风险排查防控对肉制品生产质量安全的重要性探析
汤成正
谢芳
古志华
《食品安全导刊》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