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现状 被引量:11
1
作者 汤楚中 赵鸿 +1 位作者 髙文根 胡大一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09年第2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外科治疗 新生儿出生缺陷 中国 先心病 发病率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6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汤楚中 胡大一 +2 位作者 张永 肖锋 苏丕雄 《中国医药导刊》 2001年第5期330-332,共3页
目的:报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的结果及体会。方法:1994年4月~2000年7月,共完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61例,男性449例,女性112例,平均年龄60.9岁。应用体外循环533例,非体外循环28例。对手术方法、并发症、死亡原因以及围术期... 目的:报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的结果及体会。方法:1994年4月~2000年7月,共完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61例,男性449例,女性112例,平均年龄60.9岁。应用体外循环533例,非体外循环28例。对手术方法、并发症、死亡原因以及围术期治疗进行了分析。结果:医院内死亡15例,其余随访一个月至6年三个月,疗效满意。结论:合理的选择病人、充分的术前准备、提高手术技巧、良好的心肌保护以及围术期治疗是提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早期疗效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温血 心肌保护 乳内动脉 桡动脉
下载PDF
高龄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汤楚中 徐善慧 +5 位作者 李寒 赵哲 迟海涛 解水本 贝亚军 张载高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1年第8期713-715,共3页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的冠脉旁路移植术的适当术式。方法22例冠心病患者,男16例,女6例,年龄(78.6±2.2)(70~87)岁,加拿大心绞痛分级(ccs)2~3级,NYHA心功能分级为II—IV级,需性冠脉旁路移植术。根据病情,21例接受非体...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的冠脉旁路移植术的适当术式。方法22例冠心病患者,男16例,女6例,年龄(78.6±2.2)(70~87)岁,加拿大心绞痛分级(ccs)2~3级,NYHA心功能分级为II—IV级,需性冠脉旁路移植术。根据病情,21例接受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iOPCABG),1例因术前合并严重瓣膜关闭不全接受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常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结果2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共行远端吻合口52个,平均每人(2.3±0.5)个。早期院内死亡4例,占18%,死亡原因为呼吸衰竭。结论除非有OPCAB禁忌证或同期需要进行瓣膜手;忙,对于高龄冠心病患者应尽量采用OPC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下载PDF
获得性心瓣膜病手术治疗34例报告
4
作者 汤楚中 朱朗标 +2 位作者 李功宋 余翼飞 王冬青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1996年第3期131-133,共3页
对34例年龄≤18岁的获得性心瓣膜病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病因为风湿性心脏病26例,二尖瓣脱垂综合症7例,二尖瓣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手术采用主动脉瓣置换4例,二尖瓣置换6例,双瓣置换1例,主动脉瓣置换并二尖瓣成形3例,... 对34例年龄≤18岁的获得性心瓣膜病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病因为风湿性心脏病26例,二尖瓣脱垂综合症7例,二尖瓣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手术采用主动脉瓣置换4例,二尖瓣置换6例,双瓣置换1例,主动脉瓣置换并二尖瓣成形3例,二尖瓣置换并三尖瓣成形术5例,二尖瓣成形术12例,二尖瓣成形并三尖瓣成形3例。术后早期死亡1例,低心排出量综合症1例,急性和迟发性心包填塞二次开胸止血各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安置永久起搏器1例。本文就未成年人获得性心瓣膜病的病因、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 心脏瓣膜病 心脏外科手术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老年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田磊 关朝聚 +4 位作者 陈学东 王中华 张亭亭 王育红 汤楚中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在老年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08例老年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行CE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8例患者行CEA共125例次,成功率100%,其中颈动脉狭窄60%~75%者48例次,占38.4%,狭窄>75%者7...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在老年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08例老年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行CE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8例患者行CEA共125例次,成功率100%,其中颈动脉狭窄60%~75%者48例次,占38.4%,狭窄>75%者77例次,占61.6%,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2例,发生率1.9%,围手术期死亡1例,占0.9%。101条颈动脉术后1个月经颈多普勒超声显示,颈内动脉最狭窄处血管内径较术前明显增加[(6.11±1.36mmvs 1.59±0.82mm,P<0.05],狭窄程度由术前的(78±21)%降至(14±12)%,最狭窄处收缩期最大流速明显改善[(208±22)cm/s vs(93±18)cm/s,P<0.05]。81例患者术后18个月脑缺血症状较术前改善者75例(92.6%),再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5例(6.2%),脑卒中1例(1.2%),发现术侧颈动脉>60%的再狭窄1例(1.2%),低于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剥脱试验水平。结论 CEA是治疗老年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在预防老年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等重大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阿司匹林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下载PDF
抗凝治疗华法林剂量和国际标准化比值监测 被引量:15
6
作者 肖洁 胡大一 +3 位作者 赵秀丽 商丽华 汤楚中 李洁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4年第10期766-767,共2页
目的 探讨我国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起始剂量、维持剂量以及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监测、药物剂量调整方法 ,进一步推动抗凝工作的开展。方法 持续性房颤及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服用华法林患者 96例 ,男 5 8例 ,女 38例。观察华法林治疗起... 目的 探讨我国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起始剂量、维持剂量以及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监测、药物剂量调整方法 ,进一步推动抗凝工作的开展。方法 持续性房颤及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服用华法林患者 96例 ,男 5 8例 ,女 38例。观察华法林治疗起始剂量、常用维持剂量、INR监测及出血副作用等。结果 华法林维持剂量及INR达标时间个体差异较大 ,与年龄、性别、体重无关。 89.6 %患者华法林起始剂量为 3mg ,10 .4 %起始剂量为 2mg ;维持剂量波动于 1.5~ 5 .0mg ,81.3%患者用量 2 .0~ 3.5mg/d ;9.4 %患者最大剂量可达 6~ 7mg/d。INR达到 2 .0需 4~12d ;稳定于 2 .0~ 3.0需 8~ 2 6d。调节剂量过程中 79.2 %患者INR曾一度达到 3.0~ 5 .6 ,只要及时调整用药 ,患者无严重出血。但部分高危患者 ,即使INR <2 .0 ,也有出血的可能 ,除监测INR外 ,需严密观察临床情况。结论 华法林抗凝意义重大 ,个体应用差异大 ,但在严密监测下应用 ,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抗凝治疗 国际标准化比值
下载PDF
室间隔缺损修补后残余漏的外科治疗(附18例报告) 被引量:6
7
作者 吴明营 汤楚中 +3 位作者 余翼飞 朱朗标 梅运清 王冬青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4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 探讨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修补后残余漏的手术疗效及预防VSD残余漏的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了我院19年内收治的VSD修补术后发生残余漏再次手术18例,均为先天性膜部VSD,首次手术中缺损直接缝合修补者4例(直径<1.0cm),1例术中停体... 目的 探讨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修补后残余漏的手术疗效及预防VSD残余漏的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了我院19年内收治的VSD修补术后发生残余漏再次手术18例,均为先天性膜部VSD,首次手术中缺损直接缝合修补者4例(直径<1.0cm),1例术中停体外循环后发现右室表面震颤,立即再次修补,3例术后早期分别因血红蛋白尿、严重心脏杂音及心功能不良再次手术。首次手术中缺损采用补片修补(直径>1.0cm)14例术后晚期(>6个月)再次手术,除一例仅因心脏杂音外,其余均因有程度不同的临床症状及X线胸片示心影大、肺血多,ECG示左室肥厚等表现和超声心动图示VSD残余分流明显。结果2例死亡,2例仍存在残余漏,14例痊愈。结论 良好的术野显露、准确的手术操作及丰富的手术经验是防止VSD修补后残余漏的主要因素。再次手术应严格掌握指征,手术的关键在于避免损伤性大出血及准确地修补残余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治疗 先天性室间隔缺损 VSD 手术 临床资料 并发症
下载PDF
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右心耳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长华 胡大一 +2 位作者 汤楚中 吴明营 梅运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11-115,共5页
目的 观察慢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右心耳白介素-1β(IL -1β)、白介素- 6(IL -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基因表达的改变。方法 将术中获取的48例风湿性瓣膜病患者的右心耳分为2组,其中窦性心律组27 例,慢性房颤组21 例,以GAPDH为... 目的 观察慢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右心耳白介素-1β(IL -1β)、白介素- 6(IL -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基因表达的改变。方法 将术中获取的48例风湿性瓣膜病患者的右心耳分为2组,其中窦性心律组27 例,慢性房颤组21 例,以GAPDH为内参照基因,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技术测定心房组织中IL -1β、IL- 6和TNF -α的mRNA含量,用病理学检查评价心房组织纤维化程度,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评价IL- 1β和TNF- α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窦性心律组相比,慢性房颤组IL- 1β、IL- 6和TNF -α的mRNA表达显著增加。慢性房颤患者心房组织有显著的纤维化,而且心房肌细胞IL- 1β和TNF -α的表达强度也显著大于窦性心律组。结论 慢性房颤患者心房组织IL- 1β、IL -6和TNF- α的mRNA表达显著增加,炎症反应可能是房颤发生和维持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 IL-6 右心耳 心房颤动患者 表达的研究 素-1β(IL-1β)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mRNA表达 心房组织 慢性心房颤动 风湿性瓣膜病 窦性心律 免疫组织化学 慢性房颤 检查评价 房颤患者 GAPDH RNA含量 纤维化程度
下载PDF
氨甲环酸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潘绪 汤楚中 +4 位作者 孙文婷 解水本 李寒 赵哲 迟海涛 《北京医学》 CAS 2012年第7期580-581,共2页
术后出血是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心脏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其主要原因是CPB引起的凝血功能紊乱、纤溶系统的异常亢进、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的降低等[1]。既往抑肽酶作为一种抗炎、抗纤溶的有效药物,在CPB手术中广泛应用。... 术后出血是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心脏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其主要原因是CPB引起的凝血功能紊乱、纤溶系统的异常亢进、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的降低等[1]。既往抑肽酶作为一种抗炎、抗纤溶的有效药物,在CPB手术中广泛应用。但由于抑肽酶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及肾衰竭[2],近年来,临床上通过应用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A)来保护CPB手术中的凝血因子、血小板及纤溶系统。我们于2009年5月至2011年12月,通过对比40例瓣膜置换手术使用氨甲环酸和未使用氨甲环酸术后引流量,血制品输入量,血小板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手术中 心脏瓣膜置换 应用 血小板数量 凝血功能紊乱 瓣膜置换手术 纤溶系统
下载PDF
心肌桥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6
10
作者 郑楠 赵力 +3 位作者 汤楚中 陈宇 李田昌 朱智明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805-2807,共3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特点尤其是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 874例冠状动脉造影检出的62例心肌桥患者的临床特点。根据冠状动脉心肌桥段收缩期压迫程度分为两组:A组(23例):收缩期压迫<50%;B组(39例):收缩期...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特点尤其是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 874例冠状动脉造影检出的62例心肌桥患者的临床特点。根据冠状动脉心肌桥段收缩期压迫程度分为两组:A组(23例):收缩期压迫<50%;B组(39例):收缩期压迫≥50%。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尤其是心血管危险因素以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位置和发生率。结果 62例心肌桥近段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为22.58%,远段及肌桥壁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为3.2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史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相比,心肌桥近段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心肌桥近段较远段及壁冠状动脉段更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桥近段粥样硬化的发生率与心肌桥在收缩期的压迫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英夫利西单抗与 IVIG 治疗 IVIG 初治无效川崎病效果比较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鹏宇 汤楚中 +3 位作者 潘绪 迟海涛 孙文婷 屈素清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5期60-63,共4页
目的比较英夫利西单抗与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IVIG)治疗 IVIG 初治无效川崎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0月本院儿科诊断的88例 IVIG 初治无效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22例患儿接受英夫利西单... 目的比较英夫利西单抗与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IVIG)治疗 IVIG 初治无效川崎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0月本院儿科诊断的88例 IVIG 初治无效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22例患儿接受英夫利西单抗治疗(英夫利西单抗组),66例患儿追加 IVIG 治疗(IVIG复治组)。比较两组患儿持续发热时间、不同时间点的退热率、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lesions,CALs)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英夫利西单抗组患儿平均持续发热时间[(16.8±2.9)小时]显著短于 IVIG 复治组[(56.3±8.6)小时](P<0.001),不同时间点退热率均显著高于 IVIG 复治组(P<0.05)。治疗后第10天,英夫利西单抗组1例患儿出现CALs,治疗后第56天恢复正常; IVIG 复治组9例患儿出现CALs,治疗后第56天病变仍存在。 IVIG 复治组1例患儿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后3周川崎病复发);英夫利昔单抗组患儿便秘发生率显著低于 IVIG 复治组(P<0.05),治疗期间无一例患儿发生支气管炎; IVIG 复治组8例患儿发生支气管炎。两组患儿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英夫利西单抗能加速川崎病患儿退热,缩短患儿持续发热时间,且安全性良好,可有效治疗 IVIG 初治无效川崎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IVIG初治无效 英夫利西单抗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发热 退热
下载PDF
曲美他嗪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细胞保护作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红石 胡大一 +3 位作者 贾三庆 张永 汤楚中 崔亮 《中国医药导刊》 2003年第5期341-342,共2页
目的:评价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TMZ)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的心肌细胞保护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1999年11月~2000年8月60例病人连续入选(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TMZ组术后4小时及24小时的TNI及CK-MB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l... 目的:评价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TMZ)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的心肌细胞保护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1999年11月~2000年8月60例病人连续入选(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TMZ组术后4小时及24小时的TNI及CK-MB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术后4小时的心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48小时的多巴酚丁胺累积用量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24小时测定的心指数及术后4小时及24小时二次测定的肺毛细血管嵌顿压(PCWP)在二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CABG的患者,TMZ的应用能够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明显提高术后的心排血量,降低手术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且口服同TMZ的不良反应一般少且轻微,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曲美他嗪 心肌细胞保护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用硝酸酯-多巴酚丁胺门控心肌显像预测左室功能受损冠心病患者 CABG 后早期疗效 被引量:3
13
作者 梅运清 路亚枫 +3 位作者 李眉 汤楚中 吴明营 胡大一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5-88,共4页
目的硝酸酯与小剂量多巴酚丁胺结合^(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显像检测存活心肌,用于评价左室功能受损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价值。方法对38例接受CABG 的患者术前行静息硝酸酯与小剂量多巴酚丁胺^(99)Tc^m-MI... 目的硝酸酯与小剂量多巴酚丁胺结合^(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显像检测存活心肌,用于评价左室功能受损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价值。方法对38例接受CABG 的患者术前行静息硝酸酯与小剂量多巴酚丁胺^(99)Tc^m-MIBI 心肌显像,术后3个月进行静息心肌显像随访。结果①以左室射血分数(LVEF)术后较静息时的变化,患者被分为2组:A 组19例,术后 LVEF 提高≥5%;B 组19例,术后 LVEF 提高<5%。A 组可见术后 LVEF 提高(P<0.001),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明显缩小(P<0.05);B 组术后 LVEF、LVEDV、LVESV 无明显改善(P>0.05)。临床随访中 B 组有3例因心力衰竭再次住院治疗。②以术后 LVEF提高≥5%作为标准,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得到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过程中 LVEF 提高≥4.5%为预测值,A 组中有10例,B 组中有3例,阳性预测值为52.63%,阴性预测值为94.73%。③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时 LVEF 与术后 LVEF 有明显相关性(r=0.83,P=0.000);LVEDV、LVESV 与术后 LVEDV、LVESV 有明显相关性(r 分别为0.79和0.88,P 均=O.000)。结论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 LVEF 提高≥4.5%可作为术后 LVEF 提高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分流术 门控血池显像 多巴酚丁胺 MIBI
下载PDF
脑钠肽和内皮素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路亚枫 齐弘炜 +3 位作者 汤楚中 吴明营 王阳 赵凤华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67-670,共4页
目的观察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Nt-proBNP)和大内皮素(bigET)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前后的变化及其对术后近期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分析47例常规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和43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 目的观察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Nt-proBNP)和大内皮素(bigET)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前后的变化及其对术后近期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分析47例常规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和43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患者术前和术后24hNt-proBNP、bigET水平变化,及其对术后近期并发症的预测因子。结果1术后24hCCABG和OPCAB两组Nt-proBNP和bigET均明显升高,CCABG组Nt-proBNP由术前(1083.5±717.9)pmol/L升到术后24h(1579.2±719.7)pmol/L(t=-4.30,P〈0.01),bigET由术前(1.10±1.82)pmol/L升到术后24h(1.68±1.73)pmol/L(t=-5.35,P〈0.01);OPCAB组Nt-proBNP由术前(999.6±843.6)pmol/L升到术后24h(1460.8±830.0)pmol/L(t=-4.20,P〈0.01),bigET由术前(1.35±1.65)pmol/L升到术后24h(1.73±1.50)pmol/L(t=-2.46,P=0.018)。2术前Nt-proBNP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0.43,P〈0.001)。3经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LVEF相对比值比(OR)=1.045,95%可信区间(CI)为0.999~1.092,P=0.050、术后24h Nt-proBNP(OR=0.990,95%CI为0.999-1.000,P=0.014)水平是术后心力衰竭、低心排、围手术期心肌梗死、死亡、脑梗死的独立预测因子。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术后24h Nt-proBNP〉1174.41pmol/L时,曲线下面积为0.698,95%CI为0.585-0.811,P〈0.003,敏感性为88.9%,特异性为57.1%,可预测近期并发症。结论CABG术后Nt-proBNP、bigET明显升高;LVEF、术后24h Nt-proBNP水平可预测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 大内皮素
下载PDF
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房颤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长华 胡大一 +2 位作者 汤楚中 吴明营 梅运清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4期82-83,87,共3页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房颤动
下载PDF
右胸小切口瓣膜置换手术2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寒 汤楚中 +4 位作者 解水本 赵哲 迟海涛 潘绪 孙文婷 《北京医学》 CAS 2013年第7期515-517,共3页
目的总结经右胸小切口行瓣膜置换术的临床经验。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3例在体外循环下经右胸小切口行瓣膜置换术患者,其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8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5例,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狭窄4例,先天... 目的总结经右胸小切口行瓣膜置换术的临床经验。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3例在体外循环下经右胸小切口行瓣膜置换术患者,其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8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5例,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狭窄4例,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狭窄3例,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例。行二尖瓣置换术13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0例。13例同期行三尖瓣DeVega环缩术。手术切口长5~6cm,左端起自胸骨旁1cm,沿第3肋间。选择同期78例接受常规瓣膜置换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主动脉阻断时间40~86min,平均(55±8)min,体外循环时间60~115min,平均(80±9)min;体外循环及主动脉阻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38±4)min,(58±4)min,P﹤0.001]。术中平均失血(368.4±15.3)ml,显著少于对照组[(412.1±19.6)ml,P﹤0.001]。结论经右胸小切口行心脏手术安全可行,创伤小、美观、恢复时间短,但体外循环时间过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胸小切口 微创 心脏手术 体外循环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移植术中置入主动脉球囊患者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海涛 韦薇 +3 位作者 汤楚中 王磊 李岩 冯增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80-482,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相关参数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中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患者围术期输血及引流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21年10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行择期OPCAB患者317例,其中术中置...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相关参数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中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患者围术期输血及引流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21年10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行择期OPCAB患者317例,其中术中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患者10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常规凝血指标指导组(CCT组)及TEG指标指导组(TEG组),每组50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血制品输注种类和使用量以及术后24 h纵隔和胸腔液体总引流量的差异。结果 TEG组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使用量较CCT组明显减少[(1.62±0.37)U vs(1.88±0.54)U,P<0.05;290.0(227.5,300.0)ml vs 500.0(300.0,600.0)ml,P<0.01;(13.89±4.29)U vs(26.74±2.79)U,P<0.01]。TEG组术后24 h纵隔和胸腔液体总引流量较CCT组明显减少[(302.50±31.35)ml vs(552.50±28.30)ml,P<0.01]。结论 TEG相关指标用于指导OPCAB中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患者成分输血可显著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同时可减少术后出血,提高临床治疗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描记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主动脉内气囊泵 输血 围手术期
下载PDF
心脏发育的信号调控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力 汤楚中 朱智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52-956,共5页
心脏发育起源于原肠胚阶段位于前侧板中胚层的生心区,生心区祖细胞在特异细胞因子、诱导信号及核心转录因子构成的调控网络作用下分化为心肌前体细胞,心脏发育过程中的基因变异或发育环境变化可影响调控网络中的多个环节,最后导致先天... 心脏发育起源于原肠胚阶段位于前侧板中胚层的生心区,生心区祖细胞在特异细胞因子、诱导信号及核心转录因子构成的调控网络作用下分化为心肌前体细胞,心脏发育过程中的基因变异或发育环境变化可影响调控网络中的多个环节,最后导致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因此,研究心脏发育过程中的信号调控机制对于探讨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及临床意义。目前研究证实Nkx2.5、GATA4、Tbx5、Isl-1等众多早期转录因子均参与了心脏发育的基因调控网络,但网络中大部分信号通路的研究尚不深入。本文就目前研究较多的心肌前体细胞、Nkx2.5、GATA4、Tbx5、Isl-1等转录因子以及Apelin/APJ信号通路的近期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胚胎发育 先天性心脏病 信号转导 转录因子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高危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9
作者 陈宇 裴宜宾 +12 位作者 曹毅 裘毅刚 徐争鸣 潘旭 王志超 薛宁 迟海涛 郑建勇 李寒 何疆春 殷忠 汤楚中 李田昌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9年第4期211-215,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支持对高危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作用及意义。方法纳入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2012年5月至2015年11月在ECMO联合IABP辅助支持下对患者行PCI的7例患者。回顾分...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支持对高危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作用及意义。方法纳入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2012年5月至2015年11月在ECMO联合IABP辅助支持下对患者行PCI的7例患者。回顾分析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情况、冠状动脉病变、手术过程、辅助时间、并发症及预后。结果患者平均年龄(74.86±12.56)岁,其中男性6例(6/7)。7例均经ECMO联合IABP辅助支持下行PCI成功,IABP平均辅助(7.14±2.55)d,ECMO平均辅助(70.00±18.48)min。术后ECMO、IABP顺利撤机,出现并发症2例(2/7)为(左侧腹股沟切口感染);7例患者中1例(1/7)死亡,6例(6/7)存活出院;在25.5(2.5,58.2)个月随访中,1例因支架内狭窄再次接受PCI,1例因败血症死亡,其余4例无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结论采用ECMO联合IABP辅助支持下对高危患者行PCI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高危
下载PDF
开胸心脏直视手术治疗起搏装置相关感染性心内膜炎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刚 陈生龙 +3 位作者 汤楚中 解基严 李学斌 郭继鸿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总结起搏装置相关感染性心内膜炎(CDIE)的外科治疗,为临床治疗此少见难治疾患提供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收治的CDIE病例,对其发生原因、临床表现、治疗经验进行总结。结果CDIE8例,7例经开胸直视手术下取出起搏电极导线,... 目的总结起搏装置相关感染性心内膜炎(CDIE)的外科治疗,为临床治疗此少见难治疾患提供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收治的CDIE病例,对其发生原因、临床表现、治疗经验进行总结。结果CDIE8例,7例经开胸直视手术下取出起搏电极导线,术中均发现起搏电极导线上明确赘生物形成,其中1例合并冠心病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合并主动脉瓣赘生物同时行主动脉瓣置换术,2例行三尖瓣成形术。术后临时心外膜起搏保证基本心律,感染完全控制后再次植入起搏装置,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随访1-107个月,无一复发。结论开胸心内直视手术取出起搏电极导线及脉冲发生器是治疗CDIE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起搏装置相关感染性心内膜炎 开胸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