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封建的战斗檄文——评《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 被引量:1
1
作者 汤毓强 张均欧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77-81,共5页
“专制制度必然具有兽性,并且和人性是不相容的。”——马克思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者是怎样反对封建主义的?我们可以举拉吉舍夫的《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以下简称《旅行记》)作为一个比较激进的例子来加以回答。拉吉舍夫(1749-1802... “专制制度必然具有兽性,并且和人性是不相容的。”——马克思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者是怎样反对封建主义的?我们可以举拉吉舍夫的《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以下简称《旅行记》)作为一个比较激进的例子来加以回答。拉吉舍夫(1749-1802)是俄国历史上第一个主张铲除专制农奴制的革命思想家和文学家。列宁把他看作大俄罗斯民族的骄傲。他在著名的文学作品《旅行记》中,采用十八世纪欧洲的感伤主义文学中颇为流行的旅行记体裁记述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吉舍夫 十八世纪 专制制度 农奴制 莫斯科 反封建 启蒙运动 行记 俄国历史 封建主义
下载PDF
马雅可夫斯基与未来派 被引量:1
2
作者 汤毓强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4期86-95,共10页
教授,请摘下您的眼镜——双轮自行车1关于时代和自己让我自已说.马雅可夫斯基由于受到“拉普”领导人的围攻,并预见到后来的学者们会对他的创作活动作种种曲解,在一九三○年弃世前几个月写的著名诗章《喊出最强音》中,满腔悲愤地直接向... 教授,请摘下您的眼镜——双轮自行车1关于时代和自己让我自已说.马雅可夫斯基由于受到“拉普”领导人的围攻,并预见到后来的学者们会对他的创作活动作种种曲解,在一九三○年弃世前几个月写的著名诗章《喊出最强音》中,满腔悲愤地直接向后代申诉,要求:“让我自己说”.不幸,无论是诗人生前还是死后,许多人并不理会诗人的这个呼声,在谈到诗人的创作道路和艺术特色时,很不尊重诗人自己的意见.本来诗人一直作为俄国未来派的杰出代表活跃在文坛上,十月革命后国内外更公认他是俄国未来派的领袖.为此,他生前曾受到不少人的非难甚至打击.可是他死后,情况却逐渐发生了变化.一九三四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被提了出来,并事实上作为法定的唯一正确的创作方法列入了苏联作家协会章程.慢慢地,马雅可夫斯基就与高尔基一起被列为“苏联文学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奠基人”(《苏联大百科全书》1974年).苏联的学者从此矢口否认他是未来派,只承认他受过未来派的影响,后来摆脱了未来主义,走上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道路,成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诗人.欧美的一些学者则相反,认为马雅可夫斯基是未来派,十月革命使他的创作变坏了.仔细观察一下这两种不同的看法,就不难发现,这两种看法虽然是对立的,但所使用的标准却是共同的.第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雅可夫斯基 未来派 未来主义 俄国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左翼 古典作品 语言 十月革命 列宁
下载PDF
读讽刺诗集《开会迷》
3
作者 汤毓强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2期54-57,共4页
翻开马雅可夫斯基讽刺诗集《开会迷》,我就被这些既幽默又深刻的火辣辣的诗句吸引住了,同时也不无诧异地想:难道这些现实感这么强的诗,真是半个世纪以前写下的吗?是的,这本集子里收集的,是马雅可夫斯基一九二○年至一九三○年间写的一... 翻开马雅可夫斯基讽刺诗集《开会迷》,我就被这些既幽默又深刻的火辣辣的诗句吸引住了,同时也不无诧异地想:难道这些现实感这么强的诗,真是半个世纪以前写下的吗?是的,这本集子里收集的,是马雅可夫斯基一九二○年至一九三○年间写的一部分讽刺诗.马雅可夫斯基是苏联大诗人,生于一八九三年,卒于一九三○年,最著名的作品有长诗《列宁》、《好!》等,在我国也有很大的影响.讽刺诗在马雅可夫斯基的创作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和重要的地位.列宁很赞赏他的政治讽刺诗《开会迷》,列宁说:“昨天我偶然在《消息报》上读了马雅可夫斯基的一首政治题材的诗.我不是他的诗才的崇拜者,虽然我完全承认自己在这方面外行,但是从政治和行政的观点来看,我很久没有感到这样愉快了.他在这首诗里尖刻地嘲笑了会议,讥讽了老是开会和不断开会的共产党员.诗写得怎样,我不知道,然而在政治方面,我敢担保这是完全正确的.”(《列宁全集》第33卷第194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讽刺诗 马雅可夫斯基 列宁 证章 官僚主义者 弗兰格尔 政治题材 诗集 比喻 政治讽刺
下载PDF
平凡而伟大的人物形象——读马雅可夫斯基的长诗《列宁》
4
作者 汤毓强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1期22-26,共5页
在文艺作品中,塑造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形象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因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如巍峨的高山,浩瀚的苍海,很难用语言来形容他的伟大,因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是“新群众的新式领袖,即人类最‘下层’普通群众的新式领袖”(斯大林《... 在文艺作品中,塑造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形象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因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如巍峨的高山,浩瀚的苍海,很难用语言来形容他的伟大,因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是“新群众的新式领袖,即人类最‘下层’普通群众的新式领袖”(斯大林《论列宁》)。如何描写新式领袖的形象,在旧文学中几乎没有可以借鉴的东西。马雅可夫斯基在一九二四年写的著名长诗《列宁》中,成功地塑造了伟大的革命领袖列宁的形象,积累了极为可贵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研究。 马雅可夫斯基怎样理解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特点?又怎样描写这些特点?本文略谈其中的某些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马雅可夫斯基 长诗 革命领袖 人物形象 无产阶级革命 新群 毛主席 林彪 伊里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