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患者疾病知识、信念、行为调查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汤爱红 《中国医学装备》 2014年第B08期85-85,共1页
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健康信念和健康行为水平,为对高血压患者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12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得分为1~10分,平均4.76±189分。健康... 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健康信念和健康行为水平,为对高血压患者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12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得分为1~10分,平均4.76±189分。健康信念水平得分为1~6分,平均4.39±490分.健康行为得分为0~8分,平均2.61±215分。结论: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信念、行为得分普遍较低,对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医护人员应重视高血压患者相关知识的教育,让患者认识到高血压的严重性.促进其建立控制高血压的健康动力及自我效能,建立和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健康知识 健康信念 健康行为
下载PDF
构建面向四川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模式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汤爱红 汤爱群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年第3期101-102,共2页
在综述美国和挪威面向中小企业信息服务模式的基础上,介绍了四川高校图书馆向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的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构建面向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的模式。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信息服务模式 中小企业 四川省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在主动脉球囊反搏辅助下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6
3
作者 汤爱红 金卫凤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4年第8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辅助下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3例AMI合并CS在IABP辅助下行急诊PCI的患者,加强IABP应用期间的病情观察、导管护理及抗凝治疗护理,落实...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辅助下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3例AMI合并CS在IABP辅助下行急诊PCI的患者,加强IABP应用期间的病情观察、导管护理及抗凝治疗护理,落实并发症的观察护理。结果:20例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顺利脱机。3例老年患者因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分别于术后第1,3,5天死亡。IABP应用期间发生并发症4例,其中消化道出血1例,穿刺部位渗血及小血肿各1例,肺部感染1例。未出现脑出血、下肢缺血或栓塞、球囊破裂等严重并发症。结论:IABP应用过程中应加强监测,认真落实各项护理措施,能确保IABP安全有效实施,最大限度地发挥IABP的功能,预防或减少并发症,使重危患者度过难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 心源性休克 经皮冠脉介入
下载PDF
焦虑状态专项护理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汤爱红 《齐鲁护理杂志(上旬刊)》 2012年第7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焦虑状态专项护理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58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焦虑状态专项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状态评分及焦虑发... 目的:探讨焦虑状态专项护理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58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焦虑状态专项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状态评分及焦虑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状态评分及焦虑发生率均低于护理前(P<0.05),研究组护理后焦虑状态评分及焦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焦虑状态专项护理可有效缓解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焦虑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焦虑状态专项护理
下载PDF
二级医院整体护理模式病区工作的体会
5
作者 汤爱红 夏大珍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00年第3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二级医院 整体护理 护理管理
下载PDF
1例心脏荨麻疹ST-T动态改变的观察
6
作者 汤爱红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09年第9期2451-2451,共1页
关键词 心脏荨麻疹 动态改变 变态反应性病变 ST 临床特征 心脏症状 心电图 麻疹病
下载PDF
胺碘酮转复心房纤颤56例患者的护理措施及体会
7
作者 汤爱红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年第29期49-49,共1页
胺碘酮是第Ⅲ类抗心律失常药,通过抑制复极过程,可延长心室心房肌的有效不应期,控制房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经常需要住院治疗,重者可发生血栓栓塞,并且易患中风等... 胺碘酮是第Ⅲ类抗心律失常药,通过抑制复极过程,可延长心室心房肌的有效不应期,控制房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经常需要住院治疗,重者可发生血栓栓塞,并且易患中风等严重甚至致命的心血管并发症.因此,房颤的转复非常重要.及时采用胺碘酮静脉注射可以快速、有效地转复房颤,改善心肌供氧.现将我院采用胺碘酮治疗心房纤颤56例的护理措施和体会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纤颤 胺碘酮 转复 护理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性诊疗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被引量:8
8
作者 季兰 汤爱红 金卫凤 《全科护理》 2013年第35期3270-3272,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性诊疗术后并发症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对956例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性诊疗病人术后并发症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术后出现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2例,穿刺部位出血4例,皮下血肿9例,消化道出血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性诊疗术后并发症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对956例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性诊疗病人术后并发症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术后出现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2例,穿刺部位出血4例,皮下血肿9例,消化道出血1例,血管迷走反射(VVRS)9例,尿潴留4例。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后病人症状均得到有效的控制或缓解,痊愈出院。[结论]全面了解介入诊疗术,加强术后监护,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及时向医生汇报进行处理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介入诊疗术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15例临床护理 被引量:6
9
作者 刘慧叶 汤爱红 《齐鲁护理杂志(上旬刊)》 2012年第11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VRS)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15例VVRS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疼痛护理、预防血容量不足、拔动脉鞘管护理等一系列护理措施。结果:本组15例VVRS患者经积极处理后3~5 min症状缓解,生命...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VRS)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15例VVRS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疼痛护理、预防血容量不足、拔动脉鞘管护理等一系列护理措施。结果:本组15例VVRS患者经积极处理后3~5 min症状缓解,生命体征于30 min内恢复正常,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精心护理可有效防止VVRS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术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护理
下载PDF
经绕动脉路径冠心病介入性治疗手腕部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10
作者 金顶凤 汤爱红 +1 位作者 季兰 金卫凤 《中国医学装备》 2014年第B08期329-329,共1页
回顾性对260例冠心病患者行经绕动脉冠心病介入性治疗,分析手腕部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预见性预防,并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手腕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及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 冠心病 桡动脉介入治疗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基于跨理论模型(TTM)的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健康信念、健康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汤爱红 仲崇俊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6年第17期2388-2393,共6页
目的: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健康信念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于2012年6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开展常... 目的: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健康信念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于2012年6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及干预后第7个月末接受自我效能量表、健康信念量表及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定量表测评。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自身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干预后的自我效能感评分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感知到易感性、感知到严重性、感知到障碍、感知到益处、维护健康动机及健康信念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研究组在自我实现、人际关系、体育运动、健康职责、营养、压力的处理及健康行为总均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引入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其自我效能及健康信念,并能改善其健康行为,取得较为可观的临床成效,值得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理论模型 健康教育 冠心病 自我效能 健康信念 健康行为
原文传递
替罗非班在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与护理 被引量:9
12
作者 汤爱红 金顶凤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年第26期3128-3131,共4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效果和护理要点。方法选择124例AMI行急诊PCI患者,随机分成替罗非班组(68例)和常规组(56例)。两组PCI围手术期均予常规抗血栓治疗,替罗非班组在此...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效果和护理要点。方法选择124例AMI行急诊PCI患者,随机分成替罗非班组(68例)和常规组(56例)。两组PCI围手术期均予常规抗血栓治疗,替罗非班组在此基础上术前另予替罗非班应用。比较两组PCI术中梗死相关动脉TIMI血流情况、术后ST段回落程度、出血并发症、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等情况。对替罗非班组做好药物维持期间的护理及健康指导等。结果替罗非班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4,P〈0.05);ST段回落不良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4%比16.1%,)(2=4.78,P〈0.05);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9%比16.1%,X2=5.03,P〈0.05);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7.6±2.3)%比(55.3±1.9)%,t=5.99,P〈0.01];轻微出血率高于常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急诊PCI患者在常规抗血栓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替罗非班能有效改善心肌组织水平灌注和左心功能,减少PCI术后MACE的发生,疗效确切,但可增加出血的危险性,在治疗中实施有效的护理和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可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益并保证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替罗非班 护理
原文传递
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汤爱红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年第7期767-769,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二级预防中护理干预对其增强治疗依从性,减少或控制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8例AMI行急诊PCI的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和干预组36例。两组患者均予PCI常规...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二级预防中护理干预对其增强治疗依从性,减少或控制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8例AMI行急诊PCI的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和干预组36例。两组患者均予PCI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6个月后分别进行遵医行为评估,监测危险因素控制情况,比较血压、血脂、血糖变化。结果干预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患者血压、血脂、血糖控制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MI后的二级预防中,科学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地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建立健康的行为方式,减少或控制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二级预防 治疗依从性 护理干预 .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