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真皮的翻转筋膜瓣在小腿外伤后骨裸露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1
作者 汤由之 成智 +2 位作者 葛小静 朱喆辰 苏新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带真皮的翻转筋膜瓣在小腿外伤后骨裸露创面修复中的手术方法及术后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因外伤致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伴骨裸露的12例患者,根据缺损部位、面积,设计带真皮的筋膜瓣,以翻转180°... 目的:探讨带真皮的翻转筋膜瓣在小腿外伤后骨裸露创面修复中的手术方法及术后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因外伤致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伴骨裸露的12例患者,根据缺损部位、面积,设计带真皮的筋膜瓣,以翻转180°的方式修复小腿外伤后的复杂创面,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本组11例患者皮瓣完全成活,1例患者皮瓣远端退缩伴少量骨裸露,经行对侧翻转筋膜瓣修复愈合。术后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下肢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带真皮的翻转筋膜瓣修复小腿外伤后骨裸露创面可达到理想的外观和功能恢复,其具有设计灵活、操作简洁、对皮瓣利用度高等特点,可作为临床上小腿外伤后可靠的早期修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筋膜瓣 带真皮的筋膜瓣 小腿外伤 骨裸露 创面修复
下载PDF
改良拱顶石穿支岛状皮瓣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汤由之 章宏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43-1046,共4页
目的:按照拱顶石穿支岛状皮瓣设计原则,修复皮肤软组织肿瘤切除后的继发创面。探讨该皮瓣的成活机制以及形成、移转方法的改良策略。方法:2015年1月—2016年8月,应用拱顶石穿支岛状皮瓣修复皮肤肿瘤切除后继发创面11例,其中缺损面积最小... 目的:按照拱顶石穿支岛状皮瓣设计原则,修复皮肤软组织肿瘤切除后的继发创面。探讨该皮瓣的成活机制以及形成、移转方法的改良策略。方法:2015年1月—2016年8月,应用拱顶石穿支岛状皮瓣修复皮肤肿瘤切除后继发创面11例,其中缺损面积最小为5.0 cm×3.5 cm,最大为15.0 cm×10.0 cm,皮瓣切取面积最小为9.0 cm×4.0 cm,最大为20.0 cm×10.0 cm。创面旁设计拱顶石形状皮瓣,皮瓣与缺损同宽,与创缘相邻顶角成直角,皮瓣两端V-Y切口设计。改良策略:皮瓣长轴可垂直于人体纵轴;可减少皮瓣皮肤切口;皮瓣与基底面可适当分离,但须保证主要穿支血管勿损。结果:本组患者,皮瓣均成活良好。术后随访3~9个月,皮瓣色泽和形态恢复良好,瘢痕生长不明显,无明显功能活动障碍。结论:与传统的随意或轴型皮瓣相比,拱顶石穿支岛状皮瓣设计简单,安全可靠,能满足身体广泛区域的缺损修复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顶石穿支岛状皮瓣 皮肤软组织 创面
下载PDF
乳腺癌HER-2、FISH分子病理检测技术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红芬 汤由之 +1 位作者 张炜明 李霄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第2期184-185,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HER-2、FISH分子病理检测技术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江苏省人民医院病理科2017年8月份分析的100个乳腺癌HER-2阳性蜡块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技术(IHC)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蜡块标本中的HER-2基因扩增以及HE... 目的:探讨乳腺癌HER-2、FISH分子病理检测技术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江苏省人民医院病理科2017年8月份分析的100个乳腺癌HER-2阳性蜡块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技术(IHC)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蜡块标本中的HER-2基因扩增以及HER-2蛋白表达进行比对分析。结果:FISH检HER-2基因扩增阳性30例(30%),IHC检测蛋白表达(-^+)80例,HER-2蛋白表达(++)4例,HER-2蛋白表达(+++)8例。结论:IHC检测HER-2蛋白表达(++^+++)与FISH检测HER-2基因的扩增具有很高的一致性。乳腺癌HER-2 FISH分子病理检测技术对乳腺癌诊断及分型、发生、发展,对于IHC(++^+++)者需要进一步进行FISH检测,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HER-2 FISH分子病理检测技术
下载PDF
Sox2、Pten、Stat3、Vegf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中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端木颖 朱喆辰 +4 位作者 汤由之 王鸣 姚刚 章宏伟 侯祚琼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95-1397,共3页
目的:探索SOX区域Y相关高迁移率族蛋白基因2(sry-related high-mobility box-2,Sox2)、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sign... 目的:探索SOX区域Y相关高迁移率族蛋白基因2(sry-related high-mobility box-2,Sox2)、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Stat3)、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因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cutaneous malignant melanoma,CMM)中表达的联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27例CMM蜡块中Sox2、Pten、Stat3和Vegf的表达。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在CMM中,Sox2、Stat3和Vegf的表达两两之间呈正相关;Sox2、Pten、Stat3的表达两两之间呈正相关;Pten与Vegf之间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在CMM的发生及演变中,Sox2、Stat3和Vegf之间或Pten、Sox2、Stat3之间可能存在单向信号调控或环状调控通路,可能在CMM的发生中存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SOX2 PTEN STAT3 VEGF
下载PDF
经肺炎衣原体感染的SD大鼠的病理学特征变化分析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红芬 汤由之 +2 位作者 张智弘 张炜明 李俊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0年第22期4270-4273,共4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大鼠肺炎衣原体感染后的病理学特征变化。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5月到2020年2月。将30只斯泼累格·多雷(Sp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只大鼠。实验组大鼠从鼻腔吸入40μL含1×10... 目的:探讨与分析大鼠肺炎衣原体感染后的病理学特征变化。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5月到2020年2月。将30只斯泼累格·多雷(Sp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只大鼠。实验组大鼠从鼻腔吸入40μL含1×103感染颗粒的肺炎衣原体,对照组吸入等剂量的无菌磷酸液缓冲液。观察与检测大鼠一般行为、血液学指标与病理学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肺实变面积达25%~50%,细支气管和小血管周围出现小灶性淋巴细胞及单个核细胞聚集,肺泡腔有大量炎性渗出,肺泡壁伴随有充血,支气管周围见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小鼠一般行为表现为活力下降,毛发皱乱,进食和饮水减少,进食明显减少。接种后3 d,实验组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淋巴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浓度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肺炎衣原体Ig G抗体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D-二聚体(D-dimer,D-D)表达水平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鼠肺炎衣原体感染后伴随有肺组织病理损伤,也可诱发VEFG与D-D的表达,促进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可导致大鼠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促进炎症因子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肺炎衣原体 肺组织病理 炎症细胞 中性粒细胞
原文传递
黑色素瘤患者血浆miR-2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6
作者 李红芬 汤由之 +3 位作者 汤建平 张智弘 张炜明 李俊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0年第23期4455-4458,共4页
目的:探讨黑色素瘤患者血浆miR-2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2018年2月到2019年5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黑色素瘤患者121作为黑色素瘤组,另选取同期良性皮肤肿瘤患者121例作为良性组。采集患者的空腹静脉血并提取血浆,采用qRT-PCR... 目的:探讨黑色素瘤患者血浆miR-2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2018年2月到2019年5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黑色素瘤患者121作为黑色素瘤组,另选取同期良性皮肤肿瘤患者121例作为良性组。采集患者的空腹静脉血并提取血浆,采用qRT-PCR技术检测血浆miR-21表达。调查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黑色素瘤组的血浆miR-21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组(P<0.05)。在黑色素瘤组中,血浆miR-21相对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饮酒、肿瘤部位等无相关性(P>0.05),与临床分期、肿瘤转移、溃疡、吸烟等有显著相关性(P<0.05)。取miR-21诊断黑色素瘤的临界值(4.71),其诊断黑色素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7.6%、87.0%和81.7%。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吸烟、溃疡、miR-21表达水平都为影响黑色素瘤发生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miR-21变化在黑色素瘤中呈现高表达,且与临床特征显著相关性,早期鉴别诊断黑色素瘤的预后效果比较好,同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血浆 MIR-21 临床病理特征 相关性
原文传递
17号染色体不同倍体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7
作者 李红芬 汤由之 +3 位作者 汤建平 张智弘 张炜明 李俊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0年第24期4651-4655,共5页
目的:探讨17号染色体不同倍体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78例(乳腺癌组)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78例(良性组),采用原位荧光杂交检测所有患者的病灶组织染色体不同倍体情况,分析患者... 目的:探讨17号染色体不同倍体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78例(乳腺癌组)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78例(良性组),采用原位荧光杂交检测所有患者的病灶组织染色体不同倍体情况,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乳腺癌组17号染色体的多倍体率为85.9%,显著高于良性组(3.8%,P<0.05)。不同年龄、性别、发病位置、病理类型乳腺癌患者的17号染色体多倍体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化、临床分期、ER阳性、PR阳性患者的17号染色体多倍体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显示17号染色体多倍体率与乳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化、临床分期、ER阳性、PR阳性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化、临床分期、ER阳性、PR阳性都为17号染色体多倍体的主要危险影响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多伴随有17号染色体多倍体,与其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化、临床分期、ER阳性、PR阳性等临床病理特征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17号染色体 多倍体 临床病理特征 相关性
原文传递
Sox2,Pten,Stat3,Vegf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和交界痣中表达的差异性
8
作者 端木颖 朱喆辰 +4 位作者 汤由之 侯祚琼 王鸣 姚刚 章宏伟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4期619-622,共4页
目的:探讨SOX区域Y相关高迁移率族蛋白基因2(Sox2)、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信号传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Stat3),、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CMM)、交界痣中表达的差异。... 目的:探讨SOX区域Y相关高迁移率族蛋白基因2(Sox2)、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信号传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Stat3),、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CMM)、交界痣中表达的差异。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了27例CMM、10例交界痣组织蜡块中Sox2,Pten,Stat3,Vegf的表达,统计学分析CMM组和交界痣组四者表达的差异。结果:在CMM和交界痣中,Sox2、Pten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Sox2在CMM表达显著高于交界痣,Pten在CMM表达显著低于交界痣,Stat3、Vegf的表达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Sox2在CMM中的表达显著高于交界痣,Pten在CMM中的表达显著低于交界痣,Sox2、Pten可能在黑色素细胞恶变中起到一定作用;Stat3、Vegf的表达两组间无明显差异,可能未直接参与CMM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交界痣 SOX2 PTEN STAT3 VEGF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