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地区8种草坪式屋顶绿化植物的抗旱性 被引量:21
1
作者 汤聪 刘念 +3 位作者 郭微 蔡鑫 苏建华 刘萍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67-1876,共10页
通过模拟自然干旱法,对景天科和鸭跖草科中的8种植物佛甲草(Sedum lineare)、东南景天(S.alfredi)、凹叶景天(S.emarginatum)、中华景天(S.polytrichoides)、紫竹梅(Setcreasea purpurea)、小蚌兰(Tradescantia spathacea)、牛轭草(Murd... 通过模拟自然干旱法,对景天科和鸭跖草科中的8种植物佛甲草(Sedum lineare)、东南景天(S.alfredi)、凹叶景天(S.emarginatum)、中华景天(S.polytrichoides)、紫竹梅(Setcreasea purpurea)、小蚌兰(Tradescantia spathacea)、牛轭草(Murdannia loriformis)和华南铺地锦竹草(Callisia repens),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植株形态、土壤含水量、叶片相对含水量、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可溶性糖等指标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结合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了各植物抗旱性强弱。结果表明,1)8种植物在干旱胁迫下,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其中土壤含水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呈下降趋势;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呈先升后降趋势;2)8种植物的抗旱性排序依次为华南铺地锦竹草>佛甲草>中华景天>小蚌兰>东南景天>紫竹梅>凹叶景天>牛轭草,与实际形态观察结果大致相同,且其在干旱胁迫14 d左右时未有太大变化,35d复水均可恢复生长。因而,从抗旱性指标来看,8种植物均可应用于广州地区草坪式屋顶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坪式屋顶绿化植物 抗旱性 生理生化指标 综合评价
下载PDF
高温高湿环境佛甲草栽培基质的研制 被引量:9
2
作者 汤聪 郭微 +2 位作者 蔡桂芬 冼令英 刘念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4-340,共7页
佛甲草(Sedum lineare)因繁殖能力强,具有较强的耐热、耐旱性,且易于管理,目前在屋顶绿化中被广泛应用。然而工程实践表明,佛甲草不耐水涝,尤其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因根茎腐烂而死亡。本研究从基质角度出发,选用了进口泥炭、国产泥炭... 佛甲草(Sedum lineare)因繁殖能力强,具有较强的耐热、耐旱性,且易于管理,目前在屋顶绿化中被广泛应用。然而工程实践表明,佛甲草不耐水涝,尤其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因根茎腐烂而死亡。本研究从基质角度出发,选用了进口泥炭、国产泥炭、国产草炭、园林废弃物、珍珠岩、椰丝等为基质材料,通过分析佛甲草相关生长指标以及混合基质的理化性质等,筛选出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最适合佛甲草生长的基质配方。结果表明,高温高湿条件下佛甲草最适合在园林废弃物中生长,且价格最低,可节约工程成本;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园林废弃物∶珍珠岩∶椰丝=8∶1∶3和8∶3∶2时,佛甲草生长最好,为佛甲草高温高湿条件下生长的最佳基质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顶绿化 高温高湿 佛甲草 基质
下载PDF
米仓山构造带逆冲-走滑变形序列的节理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汤聪 刘树根 +3 位作者 李智武 孙东 孙玮 李金玺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4期81-87,共7页
米仓山构造带位于扬子板块北缘,东西两侧分别同龙门山、南大巴山冲断带交接过渡,由于受到多个造山带的影响,所以对其构造复合过程的研究至关重要。文中通过测量米仓山构造带的节理面和擦痕,采用吴氏网对古应力场进行恢复,同时依据节理... 米仓山构造带位于扬子板块北缘,东西两侧分别同龙门山、南大巴山冲断带交接过渡,由于受到多个造山带的影响,所以对其构造复合过程的研究至关重要。文中通过测量米仓山构造带的节理面和擦痕,采用吴氏网对古应力场进行恢复,同时依据节理缝的交切关系以及节理面所在地层时代,结合已有年代学资料和断层特征,首次重建了米仓山构造带的构造期次。米仓山构造带共经历了5期构造运动:①200~160Ma,S—N向(σ3直立)逆冲性质挤压运动;②120~100Ma,S—N向(σ3E—W向)走滑性质挤压运动;③95Ma,NW—SE向挤压运动;④50~40Ma,NE—SW向挤压运动;⑤15Ma,E—W向挤压运动。第一期、第二期应力场形成了米仓山隆起和米仓山前缘的东西向构造,第三期、第四期应力场对米仓山构造带进行改造,形成了米仓山前缘的叠加构造,第五期应力场使米仓山构造带最终成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期节理 擦痕 古应力场 构造期次重建 米仓山构造带
下载PDF
几种广州地区屋顶绿化植物耐热性的测定 被引量:18
4
作者 汤聪 郭微 +1 位作者 刘念 吴少吟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2-65,共4页
以广州地区野外引种及已引种驯化成功的鸭跖草科和景天科8种屋顶绿化植物为试材,采用电导率法并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出8种植物的高温半致死温度,比较其耐热性强弱,为其在广州地区屋顶绿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8种植物经过... 以广州地区野外引种及已引种驯化成功的鸭跖草科和景天科8种屋顶绿化植物为试材,采用电导率法并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出8种植物的高温半致死温度,比较其耐热性强弱,为其在广州地区屋顶绿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8种植物经过梯度高温处理后,处理温度与细胞伤害率之间呈"S"型曲线,经显著性检验,符合Logistic方程。根据公式计算得出8种植物的高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牛轭草60.90℃、小蚌兰59.13℃、佛甲草57.07℃、紫竹梅55.95℃、中华景天55.23℃、凹叶景天54.60℃、东南景天54.08℃、华南铺地锦竹草53.05℃,其耐热性强弱为:牛轭草>小蚌兰>佛甲草>紫竹梅>中华景天>凹叶景天>黄花景天>华南铺地锦竹草,从耐热性角度考虑,筛选出的8种植物在广州地区屋顶绿化中应用成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顶绿化 耐热性 LOGISTIC方程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5
作者 王庆丰 汤聪 秦建领 《贵州医药》 2025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 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和氨茶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中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 将86例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8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联用氨茶碱,观察组再联用N-乙酰半胱氨酸。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目的 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和氨茶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中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 将86例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8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联用氨茶碱,观察组再联用N-乙酰半胱氨酸。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均高于对照组,且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日排痰量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MRC)、COPD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COPD稳定期常规治疗基础上,N-乙酰半胱氨酸和氨茶碱的联合应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稳定动脉血气,减轻呼吸道炎症刺激,提高肺功能,治疗安全性和实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半胱氨酸 氨茶碱 慢阻肺稳定期 肺功能 动脉血气指标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胰腺癌PTEN蛋白表达及其与p53表达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汤聪 唐朝晖 +1 位作者 唐其彬 邹声泉 《临床外科杂志》 2003年第5期285-287,共3页
目的 分析胰腺癌PTEN蛋白表达以揭示其与胰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通过PTEN与p53蛋白表达相关性的研究,探讨p53突变对PTE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41例胰腺癌PTEN和p53蛋白表达。结果 41例胰腺癌中p53阳性表达16... 目的 分析胰腺癌PTEN蛋白表达以揭示其与胰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通过PTEN与p53蛋白表达相关性的研究,探讨p53突变对PTE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41例胰腺癌PTEN和p53蛋白表达。结果 41例胰腺癌中p53阳性表达16例。阴性表达25例;所有标本都有PTEN蛋白表达,其阳性物质定位与癌周正常组织相同,其中22例呈高表达(++),19例呈低表达(+),其表达高低与胰腺癌TNM分期有相关性(P<0.01);并与p53蛋白表达呈现相关(P<0.05);而与肿瘤分化程度无相关性。结论 胰腺癌罕见PTEN的完全失活;胰腺癌PTEN蛋白的亚细胞定位与正常组织相同;但其表达有高低之别,并与胰腺癌TNM分期有相关性,表明PTEN表达下降与胰腺癌侵袭行为及病程进展有关;而p53突变则是导致PTEN表达下降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PTEN P53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血管生成拟态与肾细胞癌恶性演进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汤聪 贺大林 朱国栋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08-311,共4页
肾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晚期转移性肾细胞癌对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均不敏感,而且预后较差。现有的细胞因子(干扰素和白介素-2)及分子靶向治疗,对患者总生存期的改善程度仍然有限。近年来研究发现... 肾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晚期转移性肾细胞癌对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均不敏感,而且预后较差。现有的细胞因子(干扰素和白介素-2)及分子靶向治疗,对患者总生存期的改善程度仍然有限。近年来研究发现,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在肾细胞癌恶性演进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VM最早在黑色素瘤、乳腺癌、卵巢癌等研究中发现,是肿瘤细胞自身参与构成微血管结构,以获取血液供应,并助其生长、侵袭及转移,在高度恶性的肿瘤细胞中发挥了重要的生物学效应。VM的发生是一种多因素、多分子参与的调控过程,研究VM形成的具体机制,对于肾细胞癌等高度恶性肿瘤的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血管生成拟态 分子机制 靶向治疗 预后
下载PDF
PTEN肿瘤抑制基因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
8
作者 汤聪 邹声泉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3年第3期276-278,共3页
由于基因学证据提示在人类10号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至少一种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促使科学家们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1997年两个研究小组几乎同时在人类染色体10q23鉴定出一种新的肿瘤抑制基因,分别命名为PTEN(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由于基因学证据提示在人类10号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至少一种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促使科学家们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1997年两个研究小组几乎同时在人类染色体10q23鉴定出一种新的肿瘤抑制基因,分别命名为PTEN(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10)和MMAC1(mutated in multiple advanced cancers)[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蛋白 肿瘤抑制基因 基因学 基因表达 神经胶质瘤 妇科肿瘤
下载PDF
血管生成拟态及VE-cadherin在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中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9
作者 汤聪 朱国栋 +1 位作者 王新阳 贺大林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669-673,共5页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RCC)中是否存在血管生成拟态(VM)以及是否表达血管上皮钙粘附素(VE-cadherin),并进一步阐述VM与VE-cadherin的临床意义及二者与患者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44例临床及随访资料完整的RCC患者的病例,进行过碘...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RCC)中是否存在血管生成拟态(VM)以及是否表达血管上皮钙粘附素(VE-cadherin),并进一步阐述VM与VE-cadherin的临床意义及二者与患者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44例临床及随访资料完整的RCC患者的病例,进行过碘酸雪夫氏染色(PAS)与CD31双重染色以及VE-cadher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RCC组织中是否存在VM以及VE-cadherin的表达。结果 79.6%(35/44)的RCC患者存在VM,且VM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肾包膜浸润、转移及预后无关。RCC中VE-cadherin阳性率为65.9%(29/44),其表达与年龄、性别、临床分期、肾包膜浸润、预后无关,但与病理分级显著相关(P<0.05)。结论 RCC中存在VM以及VE-cadherin的表达,初步研究认为RCC的恶性度越高VM形成能力越强,VE-cadherin的表达也越高,VM与VE-cadherin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推测他们与肾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血管生成拟态 血管上皮钙粘附素
下载PDF
胃癌术后切口癌细胞种植转移
10
作者 汤聪 汪训实 +1 位作者 张兆林 曹庭加 《临床外科杂志》 1998年第5期283-283,共1页
关键词 胃癌 手术后 切口 癌细胞种植转移
下载PDF
川西坳陷构造格局及其成因机制 被引量:77
11
作者 李智武 刘树根 +3 位作者 林杰 汤聪 邓宾 孙玮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45-653,共9页
川西坳陷是晚三叠世以来于四川盆地西部发育起来的前陆坳陷,经历了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多期次构造运动。受西缘龙门山冲断带、北缘米仓山构造带和南缘川滇构造带的影响,川西坳陷相应发育北东向、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三组主要构造。川西... 川西坳陷是晚三叠世以来于四川盆地西部发育起来的前陆坳陷,经历了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多期次构造运动。受西缘龙门山冲断带、北缘米仓山构造带和南缘川滇构造带的影响,川西坳陷相应发育北东向、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三组主要构造。川西坳陷现今构造具有东西倾向分带、南北走向分段和垂向分层的变形特点,据地表构造形迹和地腹构造展布,可划分为三个变形区(带):龙门山前缘扩展变形带主要受龙门山冲断带影响,发育北东向构造;川西北低平褶皱区同时受龙门山和米仓山构造带的影响,发育北东向和近东西向构造;川西南低缓断褶区同时受龙门山和川滇构造带的影响,发育北东向和近南北向构造。川西坳陷的构造形成受控于三大因素:基底结构和中下三叠统富膏盐岩层的分布提供了边界条件和物质基础,而周缘构造带影响下的多期、多组构造最终造就了倾向分带、走向分段、垂向分层以及复合-联合构造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坳陷 构造格局 构造分带性 构造分段性 构造分层性 成因机制
下载PDF
川中龙岗地区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大安寨段湖相混合沉积及其致密油勘探意义 被引量:51
12
作者 丁一 李智武 +6 位作者 冯逢 翟中华 孙玮 汤聪 张葳 张长俊 刘树根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89-400,共12页
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大安寨段是川中地区的主力产油层之一,通常认为储集体为高能介壳滩相的"纯"灰岩。本文基于露头、岩芯、薄片、扫描电镜等观察,认为川中龙岗地区自流井组大安寨段为一套典型的湖相混合沉积,包括狭义的混积岩... 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大安寨段是川中地区的主力产油层之一,通常认为储集体为高能介壳滩相的"纯"灰岩。本文基于露头、岩芯、薄片、扫描电镜等观察,认为川中龙岗地区自流井组大安寨段为一套典型的湖相混合沉积,包括狭义的混积岩和广义的混合层系。狭义混积岩成分以碳酸盐为主,由碳酸盐、陆源碎屑和泥质以不同比例混积而成,包括含砂泥质介壳灰岩、含泥砂质介壳灰岩、含介壳含泥钙质砂岩、含介壳含砂钙质泥页岩等岩石类型。广义混合层系主要为介壳灰岩、泥页岩、砂岩与狭义混积岩等构成的互为夹层或近等厚互层。混合沉积类型主要有间断混合、原地混合和相混合3种,分别受控于风暴作用、水动力条件和优势相。由于后期强烈的压实作用,原生孔隙消失殆尽,无论是较纯的介壳灰岩还是混合沉积都极为致密,其储集空间主要为溶蚀孔洞、溶蚀微孔、微裂隙和构造裂缝。除了"纯的"介壳灰岩外,由介壳和粉砂—泥质混积而成的泥质介壳灰岩和含介壳泥页岩由于微裂隙相对发育,部分物性好的层段也可以作为储层。上述结果和钻测成果暗示:临近烃源的低能介壳滩和介壳滩缘等混积相的粉砂—泥质介壳灰岩和含介壳泥页岩是一种广泛发育的潜在储集体,这对于致密油勘探而言尤为重要,应该引起重视,建议进行试点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侏罗统 大安寨段 湖相 混合沉积 储层 微裂缝 致密油 川中
下载PDF
川西坳陷复合-联合构造及其对油气的控制 被引量:33
13
作者 李智武 刘树根 +3 位作者 陈洪德 孙东 林杰 汤聪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38-551,共14页
据不整合和岩相记录及古构造分析,川西坳陷中新生代陆相地层中至少存在11个构造运动界面。受西缘龙门山冲断带、北缘米仓山构造带和西南缘川滇构造带影响,川西坳陷发育北东向、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3组主要构造,其中北东向构造在多数构造... 据不整合和岩相记录及古构造分析,川西坳陷中新生代陆相地层中至少存在11个构造运动界面。受西缘龙门山冲断带、北缘米仓山构造带和西南缘川滇构造带影响,川西坳陷发育北东向、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3组主要构造,其中北东向构造在多数构造活动中都有不同程度发育,而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构造则分别形成于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同时,3组构造在多期次构造活动中相互叠加,形成了同轴复合、横跨复合、斜接复合、多向复合和联合等5种主要形式的叠加构造。川西坳陷构造对油气的控制表现在构造适时性、构造控位和构造改造3个方面,原生气藏形成及油气分布主要受控于早期构造(印支—燕山期),而晚期构造(主要是喜马拉雅期)仅对早期气藏起改造作用,表现为早期构造变位、储集层改善、原生气藏破坏或次生气藏形成。印支—燕山期古构造的精确恢复以及多期、多组构造叠加过程中裂缝活动特征是该区今后油气勘探应重点关注的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坳陷 构造期次 构造叠加 油气聚集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南缘大凉山新生代隆升建造过程——多封闭系统低温热年代学与热模型限制 被引量:14
14
作者 邓宾 雍自权 +4 位作者 刘树根 李智武 赵高平 米色子哈 汤聪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162-2175,共14页
长波长、低起伏度大凉山构造带新生代隆升剥露与建造过程是解译青藏高原东向扩展过程的关键核心地区之一.本文基于大凉山构造带喜德剖面和沐川剖面9件样品的多封闭系统低温热年代学年龄(即磷灰石(U-Th)/He(AHe)、磷灰石裂变径迹(... 长波长、低起伏度大凉山构造带新生代隆升剥露与建造过程是解译青藏高原东向扩展过程的关键核心地区之一.本文基于大凉山构造带喜德剖面和沐川剖面9件样品的多封闭系统低温热年代学年龄(即磷灰石(U-Th)/He(AHe)、磷灰石裂变径迹(AFT)和锆石(U-Th)/He(ZHe))定年,揭示出多封闭系统热年代学年龄与古岩性柱深度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即伴随古岩性柱深度增大,多封闭系统热年代学年龄明显减小.喜徳剖面多封闭系统低温热年代学AHe、AFT和ZHe年龄值分别为7—9Ma、14—22Ma和25—38Ma;沐川剖面多封闭系统低温热年代学AHe和AFT年龄值分别为10—26Ma、23—85Ma,ZHe年龄值为未完全退火年龄.多封闭系统热年代学和QTQt热史模拟揭示,大凉山构造带喜徳和沐川剖面岩性柱所有样品都经历大致相似的三阶段热演化过程,尤其是晚新生代快速隆升剥露阶段(30—20 Ma以来),其平均剥露速率分别为-0.15mm·a^-1和-0.20mm·a^-1,抬升剥露量分别为-3.0km和-1.5km.结合区域低温热年代学特征的大凉山构造带地表隆升动力学模型,揭示出重力均衡作用下地壳缩短与剥露作用(即构造隆升剥露机制)控制形成了现今大凉山造山带长波长、低起伏和高海拔地貌建造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热年代学 QTQt 隆升剥露 隆升动力学 大凉山
下载PDF
大巴山城口弧形断裂带右旋走滑构造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8
15
作者 邓宾 李智武 +4 位作者 刘树根 孙东 钟勇 李金玺 汤聪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01-1516,共16页
大巴山弧形构造带是几何学上对称平顶型、内部形迹削截的弧凸结构带,区域走向总体呈北西向延伸,其主边界城口断裂由北向南发生偏转(由近南北向→北西向→近东西向),内部构造形迹与边界断裂呈明显削截和交切关系,弧形带凸顶方向与构造带... 大巴山弧形构造带是几何学上对称平顶型、内部形迹削截的弧凸结构带,区域走向总体呈北西向延伸,其主边界城口断裂由北向南发生偏转(由近南北向→北西向→近东西向),内部构造形迹与边界断裂呈明显削截和交切关系,弧形带凸顶方向与构造带南西向逆冲推覆极性一致。基于野外构造解析和15个样品的显微构造分析,对城口弧形断裂带右旋逆冲走滑构造特征和变形-变质特点及其沿走向的变化进行研究。宏观上,城口断裂带体现出早期近东西走向线理和平行于主断裂带弧形展布的后期线理两期世代和序列性,同时展现出强烈右旋走滑剪切变形特征,且走滑剪切变形强度由北西向南东减弱。微观构造上,断裂带构造岩普遍发生弱-中等强度变质,北段以中-高绿片岩相为主,右旋逆冲走滑剪切指向运动学标志体发育、变形强烈。断裂带南段以低绿片岩相为主,右旋走滑逆冲剪切指向运动学标志体相对稀疏、变形微弱。城口断裂带宏观与微观特征表明变质和(右旋走滑剪切)变形强度总体上由北西向南东逐渐减弱,呈非对称性。构造运动学上的非对称性和强烈右旋走滑剪切运动特征主要取决于印支期以来华南和华北板块汇聚过程中(尤其是燕山期)汉南能干性基底由南向北的强烈楔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走滑 构造特征 非对称性 弧形构造 城口断裂带 大巴山 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川中东北部中—下侏罗统湖相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葳 李智武 +5 位作者 冯逢 翟中华 孙玮 汤聪 丁一 刘树根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7-259,共13页
在钻井岩心观察和岩石学分析的基础上,对川中东北部龙岗地区中—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和凉高山组典型钻井取心段碳酸盐岩样品进行了碳氧同位素分析。40余件样品的测试结果表明,δ13CPDB值在-1.24‰~4.59‰之间,除了1个负值外,都为正值。δ1... 在钻井岩心观察和岩石学分析的基础上,对川中东北部龙岗地区中—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和凉高山组典型钻井取心段碳酸盐岩样品进行了碳氧同位素分析。40余件样品的测试结果表明,δ13CPDB值在-1.24‰~4.59‰之间,除了1个负值外,都为正值。δ18OPDB值在-15.7‰~-9.83‰之间,都为负值。与海相和陆相碳酸盐岩同位素值对比显示,自流井期和凉高山期古湖泊均表现出内陆开放性淡水湖泊的特点,没有经过明显的海水入侵。在中—下侏罗统广泛存在的碳同位素正偏移是由湖泊初级生产力提高所导致的。岩相和同位素变化显示了古湖平面经历了2次主旋回和6次次级旋回变化,湖平面变化总体表现为东岳庙段沉积期>大一三亚段沉积期>大一亚段沉积期>凉高山期>马鞍山段沉积期。古湖泊初级生产力的变化表现为大一三亚段沉积期>东岳庙段沉积期>大一亚段沉积期>凉高山期>马鞍山段沉积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 中—下侏罗统 碳同位素 氧同位素 古湖泊学
下载PDF
大巴山弧形构造带主要断裂带变形岩石显微组构分析及意义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金玺 李智武 +4 位作者 刘树根 邓宾 孙东 汤聪 武文慧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87-600,共14页
位于扬子板块北缘和秦岭造山带南缘的大巴山构造带以其独特的弧形特征吸引着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从显微组构方面对石泉–安康断裂和城口–房县断裂附近的样品进行了详细分析和对比,旨在为扬子与华北板块穿时斜向碰撞及陆内造... 位于扬子板块北缘和秦岭造山带南缘的大巴山构造带以其独特的弧形特征吸引着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从显微组构方面对石泉–安康断裂和城口–房县断裂附近的样品进行了详细分析和对比,旨在为扬子与华北板块穿时斜向碰撞及陆内造山作用提供一些基础信息。大巴山石泉–安康断裂带两侧样品主要发育矿物鱼、压力影、旋转碎(残)斑系,运动学指示标志以右旋为主,石英颗粒呈波状消光和带状消光,定向拉伸明显,以亚颗粒旋转(SGR)动态重结晶为主,具有韧性变形特征,石英c轴点极密大多数分布边缘,少数位于中心,指示了底面滑移为主或底面滑移与菱面滑移共同作用,Flinn指数K值大于1表明应变样式为拉长型椭球体。城口–房县断裂带东段样品石英碎斑波状消光较弱,弱定向或无,无动态重结晶,石英c轴点极密均为位于边缘,指示了底面滑移为主,呈现脆韧性变形特征,Flinn指数K值小于1表明应变样式为压扁型椭球体。综合分析认为大巴山变形变质温度以中–低温为主,相当于绿片岩相;南、北大巴山构造变形存在显著差异性,后者变形变质温度比前者的相对较高,且变形强度呈现由北而南的递减趋势。综合研究认为,大巴山弧形构造带早期受北东向挤压形成向南西逆冲推覆,后期经历了北北东向挤压发生强烈右旋走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应变 运动学涡度 变形 显微组构 大巴山
下载PDF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患者137例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朱国栋 汤聪 +5 位作者 宋文斌 杨志尚 张越 范晋海 吴大鹏 贺大林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598-602,共5页
目的通过总结本中心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提高该病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6年11月间经我中心收治的137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高血压者119例;B超、CT及MRI定位准确... 目的通过总结本中心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提高该病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6年11月间经我中心收治的137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高血压者119例;B超、CT及MRI定位准确率分别为89.0%(122/132)、96.1%(122/127)和91.7%(11/12);血浆游离肾上腺素类物质(MNs)、24h尿儿茶酚胺(CA)及24h尿香草扁桃酸(VMA)升高率分别为75.2%(103/137)、81.7%(112/137)和91.2%(125/137)。结果 137例患者中包括123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以及14例副神经节瘤患者;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中,86例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37例接受开放手术;副神经节瘤患者中,有9例接受腹腔镜手术,5例接受开放手术;所有患者的病理检查确诊恶性11例。术后随访1个月~7年,复发9例,其中8例行2次或多次手术,死亡3例。结论超声、CT及MRI是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重要的定位诊断方法,血浆游离肾上腺素类物质(MNs)、24h尿儿茶酚胺(CA)及24h尿香草扁桃酸(VMA)升高是其常用的定性诊断方法。应结合肿瘤大小、部位、与周围组织脏器的毗邻关系及术者熟练程度、操作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恰当的手术治疗方式及手术路径;手术成功与否还与术前准备是否充分、术中是否合理控制出血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副神经节瘤 腹腔镜手术 开放手术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水刀与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 被引量:5
19
作者 邹劲林 汤聪 殷放 《中国医药》 2010年第10期932-933,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水刀和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联合应用腹腔镜、水刀和十二指肠镜对68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实施逆行胆管造影,乳头切开取石、鼻胆管引流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全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水刀和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联合应用腹腔镜、水刀和十二指肠镜对68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实施逆行胆管造影,乳头切开取石、鼻胆管引流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全组病例均先后成功实施了逆行胆管造影+乳头切开取石+鼻胆管引流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平均住院时间10d,并发症发生率8.8%(6/68),主要并发症为胆道出血、胰腺炎、胆道感染。结论该治疗方案具有创伤性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有点,是一种较好的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病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 水刀 十二指肠镜 治疗 临床研究性
下载PDF
与文献检索相结合的PBL教学法在泌尿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20
作者 朱国栋 汤聪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2期307-310,共4页
目的探讨在泌尿外科临床实习带教中采用与文献检索相结合的P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5~2016年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实习的120名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随机分为三组,1组(传统教学组)、2组(PBL教学组)以及3组(... 目的探讨在泌尿外科临床实习带教中采用与文献检索相结合的P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5~2016年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实习的120名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随机分为三组,1组(传统教学组)、2组(PBL教学组)以及3组(与文献检索相结合的PBL教学组),每组40人,教师对上述学生开展泌尿外科临床实习带教,并对教学效果进行客观及主观考核,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客观考核显示3组学生的考核成绩最好,其次为2组学生,1组学生成绩最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主观考核显示2组和3组学生在诊疗思维、文献检索、沟通交流和探索创新方面的表现均好于1组学生,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与文献检索相结合的PBL教学法在泌尿外科临床实习带教中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外科 实习带教 PBL教学法 文献检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