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亦步亦趋”误用情况及补充义项、修改词典的建议
- 1
-
-
作者
汤青武
-
机构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中学
-
出处
《语文教学之友》
2020年第4期44-46,共3页
-
文摘
"亦步亦趋"是个常见的易出现使用错误的成语。其使用错误有如下几种:第一,对象错误;第二,望文生义,附会字面义;第三,褒贬失当;第四,让人无法准确把握意义。其中尤以第二、第三种情况居多。但回到语源,反观前人的使用,语源并不带明显的贬义;而前人使用也是有不带贬义的。因此提出补充义项、修改词典的建议,并顺带讨论了成语修改补充义项的原则。
-
关键词
亦步亦趋
成语误用
补充义项
修改词典
修改原则
-
分类号
H136.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不以为然”,一个经常被误用的成语
- 2
-
-
作者
汤青武
-
机构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中学
-
出处
《语文教学之友》
2018年第7期48-48,共1页
-
文摘
曹姮散文《然后天空又再涌起密云》中两次用到成语"不以为然",均为成语"不以为意"的误用,而"不以为意"常常被误用为"不以为然"。
-
关键词
不以为然
不以为意
误用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隐性的语言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 3
-
-
作者
汤青武
-
出处
《语文教学之友》
2018年第10期45-46,共2页
-
文摘
语言表达,有显性的语病,也有隐性的问题,这些都值得我们注意。尤其是隐性的语言问题,因为其容易被忽视,更应该引起写作者和语言研究者的重视。这些问题包括推导失据、语言风格不符人物身份、语言风格与整体风格不符等。
-
关键词
隐性语言问题
推导失据
作者越位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劳伦斯的言行没有“侵犯”尹默君
- 4
-
-
作者
汤青武
-
机构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中学高中部
-
出处
《语文月刊》
2024年第4期11-11,共1页
-
文摘
潘灵的短篇新作《被遗忘的戌者》(《小说选刊》2023年第11期)中,写到了主人公尹默君在剑桥留学时的一段经历:他选了地图学教授劳伦斯的课,听了他流传甚广的开学第一课讲的中华民国政府交通部错用有损中国主权的地图的故事,感受到了周边不怀好意的笑声,他请求发言却又被劳伦斯置之不顾,甚至被劳伦斯指责为“很不绅士”,“现在,我想做一个战士!”尹默君说:“劳伦斯教授,你的言行侵犯了我”——小说这样写道。
-
关键词
开学第一课
《小说选刊》
地图学
劳伦斯
言行
侵犯
被遗忘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笑颜逐开”?没这个词
- 5
-
-
作者
汤青武
-
机构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中学高中部
-
出处
《语文月刊》
2024年第1期74-74,共1页
-
文摘
魏咏柏的小小说《小黄》(《小说月刊》2023年第10期)中,有这样的情节:消防员陈军在路上看到一条无主的小狗,跟指导员说想带它回营,“指导员瞅一眼陈军怀里的小狗,大手一挥说:‘带回去可以,你来养。’陈军笑颜逐开,抱着小狗连蹦带跳地爬上消防车。”问题是,“笑颜逐开”?没这个词啊。不信,检索辞书或网络词典,均检索不到。
-
关键词
小说月刊
小小说
消防员
检索
消防车
指导员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重复了
- 6
-
-
作者
汤青武
-
机构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中学高中部
-
出处
《语文月刊》
2024年第3期42-42,共1页
-
文摘
杨虎在《愚不可及》(《中华读书报》2023年9月20日)一文中,回忆杨琥先生编纂《李大钊年谱》,说“杨老师用‘竭泽而渔’‘勤笔抄录’‘好学深思’‘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愚笨功夫,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很感人,可语言表达有值得商榷之处。问题出在“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作者形容困难,先用了“一个又一个”,后面又来一个“重重”。要知道,“又”,副词,表示重复或继续,“一个又一个”,极言之多;“重重”,一层又一层,形容很多。用在一起,重复了!
-
关键词
《中华读书报》
李大钊
好学深思
语言表达
常人
重复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芳心”怎么“冲满”?
- 7
-
-
作者
汤青武
-
机构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中学高中部
-
出处
《语文月刊》
2024年第7期83-83,共1页
-
文摘
天水的小小说《佛掌王》(《小说月刊》2024年第1期)中,描写主人公迟清特别喜欢的姐妹花佛掌王被主人砍掉了一棵时的心情,这样写道:“迟清当时体会到黛玉葬花的凄悲,那一刻,杞人忧天一词也突然冲满芳心。”“芳心”怎么“冲满”?词典上,就查不到“冲满”一词,网络查找,能查到“冲满”,但语例全是文言。我们可以因此得出结论,“冲满”这词,古代有,现在没了。正确的用法应用“充满”。“充”“冲”同音,“充满”,义项有(1)填满,布满;(2)充分具有——语例中“冲满(充满)芳心”,所取即布满之意,该用“充满”为好。
-
关键词
黛玉葬花
小说月刊
小小说
佛掌
网络查找
文言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退去”?“褪去”
- 8
-
-
作者
汤青武
-
机构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中学高中部
-
出处
《语文月刊》
2024年第5期16-16,共1页
-
文摘
侯俊丹的文章《欲娇龙,还是玉娇龙——谈李安电影〈卧虎藏龙〉》(《读书》2023年第12期),分析玉娇龙与李慕白关系:“退去蒙面,第一次以真容显现在李慕白面前的玉娇龙,会心莞尔,即使她始终不肯放下骄傲的自尊,嘴皮子耍耍硬气,称其为‘手下败将’,却心知肚明,这就是自己一直苦苦寻觅、意欲跟随的人。”“退去蒙面”?蒙面怎么能“退去”?显然不对。
-
关键词
卧虎藏龙
李安电影
《读书》
玉娇龙
耍耍
李慕白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这样用“雨后春笋”,褒贬失当了
- 9
-
-
作者
汤青武
-
机构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中学高中部
-
出处
《语文月刊》
2024年第6期68-68,共1页
-
文摘
杨满沧的散文《南宋一位乡村少年的两次人生逆袭》(《海外文摘·文学》2024年第1期)中,介绍南宋文学家王十朋刚直的为人,引用了《宋史》的材料,说他“非议朝政:‘今权虽归于陛下,政复出自多门,虽一桧死而百桧生。’(《宋史·王十朋传》)目前的朝堂上,真是一个秦桧死了,另一百个秦桧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
-
关键词
王十朋
《宋史》
乡村少年
南宋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此处的“借口”用错了
- 10
-
-
作者
汤青武
-
机构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中学高中部
-
出处
《语文月刊》
2023年第11期42-42,共1页
-
文摘
2023年3月30日的《南方周末》,刊发了记者王瑭琳,实习生郑彩琳、杨浣澜采写的《伊拉克战争20年:伤痕、谎言与混乱的未来》。文章写到伊拉克老百姓的觉悟过程:“此后美军开始通缉萨达姆时期的高层人物。民众下班后也不敢在街上逗留,并逐渐开始怀疑美国的入侵借口是否属实。”此处的“借口”,应该是用错了。“借口”,在此处用的当是其以(某事)为理由(非真正的理由)的义项,也因此,就不存在属实不属实的怀疑。显然,正确的用词该就是“理由”——因为现状,伊拉克老百姓有怀疑,如果怀疑成立,“理由”也就成了“借口”,作者也因此就错误地直接用了“借口”。
-
关键词
《南方周末》
萨达姆
伊拉克战争
怀疑
实习生
老百姓
借口
-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称邓师傅为“手艺人”更妥当
- 11
-
-
作者
汤青武
-
机构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中学
-
出处
《语文月刊》
2023年第5期24-24,共1页
-
文摘
在《散文选刊》2022年第9期读到作者罗铮的散文《玻光》,满是沧桑感,满是怀旧味。文中,有写到一个修自行车的邓师傅,作者评价他是南昌“三经五纬资历最老的生意人”。但我认为,这称呼不妥,称邓师傅为“手艺人”更妥当。“生意”,有一个义项为商业经营,买卖;那“生意人”,自然指进行商业经营的人,做买卖的人。
-
关键词
商业经营
沧桑感
作者评价
手艺人
自行车
师傅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到底该是“持续(运抵)”还是“陆续(运抵)”?
- 12
-
-
作者
汤青武
-
机构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中学高中部
-
出处
《语文月刊》
2023年第3期74-74,共1页
-
文摘
这篇文章早就读过:那就是“百度APP”2021年11月21日推出的一篇原刊于BWC中文网的财经类文章《美国财政部:中国打破大幅减持美债的状态,699吨黄金持续运抵中国》。文章说的是中国减持美债,增加黄金储备的事,这中间,一件引人关注的大事就是有699吨黄金运抵中国,而对这同一件事,标题用的是“持续”(运抵);而该文的结尾段,却表述为“以上这些数据表明,自2021年初以来,至少699吨黄金已经陆续运抵中国市场”,用的是“陆续”(运抵)——那到底该是“持续”还是“陆续”呢?
-
关键词
黄金储备
减持
美债
财经类
数据表
持续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这个结果,不该用“以致”一词领起
- 13
-
-
作者
汤青武
-
机构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中学高中部
-
出处
《语文月刊》
2023年第7期52-52,共1页
-
文摘
作家李洱在《建法先生》(《散文选刊.上半月》2022年第11期)一文中回忆林建法先生,提到林先生喜欢的批评家伊格尔顿的一个观点:“伊格尔顿说,人生没有既定的意义……如果我们的人生有意义,这个意义也是我们努力倾注进去的,并非与生俱来。这个话题有点沉重了,以致伊格尔顿发出自嘲:提出这个问题的人,要么是疯子,要么是喜剧演员。”
-
关键词
林建法
喜剧演员
伊格尔顿
散文选刊
批评家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鲁迅们这不叫“云游”
- 14
-
-
作者
汤青武
-
机构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中学高中部
-
出处
《语文月刊》
2023年第6期43-43,共1页
-
文摘
萧振鸣在其《鲁迅酒事考》(《随笔》2022年第6期)一文中,写到鲁迅日记所记的1912年8月22日的一次宴饮后的情景:“‘晚钱稻孙来,同季市饮于广和居,每人出资一元。归时月色甚美,骡游于街’。几个好友在夏夜美丽的夜色中,骑着骡在街上云游,好不惬意。”逍遥则逍遥矣,但鲁迅们的这个不叫“云游”。
-
关键词
鲁迅日记
《随笔》
钱稻孙
云游
逍遥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防线”不能“放下”
- 15
-
-
作者
汤青武
-
机构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中学高中部
-
出处
《语文月刊》
2023年第2期41-41,共1页
-
文摘
人和人会有脾气合不合的问题,词语也会有能否搭配的问题;不同脾性的人强行扭合到一起会产生矛盾,不能搭配的词语错配到一起会生成语病——我们称之为搭配不当。这不,这句话就是:“一场痛哭后,她彻底放下了防线,把那段受辱的历史和盘托出。她想要伸冤、报仇。”(姜博文、胡世鑫《寻找慰安妇三十年》,2022年6月9日《南方周末》)句中搭配不当的是“防线”和“放下”:因为,“防线”不能“放下”。
-
关键词
搭配不当
《南方周末》
慰安妇
防线
放下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插翅难飞”不能这么用
- 16
-
-
作者
汤青武
-
机构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中学高中部
-
出处
《语文月刊》
2023年第9期93-93,共1页
-
文摘
许仙的小小说《女飞贼》(《小说月刊》2022年第11期),写鼓城的县太爷家接到女飞贼用飞箭传来的要上门盗窃的传书后防备森严的境况,这样写道:“鼓城突然增加巡街次数和人数,团兵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将县老爷的府邸围个水泄不通,连只麻雀都插翅难飞……”此处“插翅难飞”不能这么用。“插翅难飞”又写做“插翅难逃”,虽是一个成语,意思却很容易理解:插上翅膀也飞不了,形容被围或受困而难以逃脱。但这里面有个隐性的前提,那就是其形容的对象应该是原本是没有翅膀的——一般指人。如“百度百科”所举4个例句,无一例外。
-
关键词
小说月刊
小小说
插上翅膀
容易理解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这可不是“坐视不理”
- 17
-
-
作者
汤青武
-
机构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中学
-
出处
《语文月刊》
2018年第4期55-55,共1页
-
文摘
《章回小说·上旬刊》2017年十月号刊载了肖建国的《落伍者的最后结局》,写到"我"上课时没收学生黄帝干扰了正常教学秩序的手机的经历时,中间有这么一句话"我让黄帝把手机交出来,他竟坐视不理",实际上,这句话是个病句,病就病在成语"坐视不理"的运用上。表面看,不理,不理睬,黄帝不就是不理睬"我",没把手机交出来吗——作者也正是这样理解、这样用的。
-
关键词
坐视不理
黄帝
正常教学秩序
章回小说
坐在
二字
一句话
成语
落伍者
话是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怎么是“风光不再”了?
- 18
-
-
作者
汤青武
-
机构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中学
-
出处
《语文月刊》
2018年第2期67-67,共1页
-
文摘
《当代》2017年第6期刊发的李榕的中篇小说《热干面》中,有这么一句话:"老丁当劳模后去省里登台领奖,随后参加了劳模宣讲队,四处巡讲先进事迹,风光不再。"句中的成语"风光不再"很是让人费解:怎么就是"风光不再"了?翻开成语词典,我们知道,"风光不再"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从前的好形势已经结束;一是指开始走下坡路。
-
关键词
热干面
中篇小说
成语
老丁
《当代》
让人
一句话
话是
句子
建筑工人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美学入日本的时间”到底是什么时候?
- 19
-
-
作者
汤青武
-
机构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中学
-
出处
《语文月刊》
2018年第1期60-60,共1页
-
文摘
《三联生活周刊》2017年第38期的"封面故事"为葛维樱主笔的《日本风物记》。文章从多方面介绍了日本风物,策划选题,包括文字都很不错。但开头的一句话,却让我费了一番思量,原句是:明治维新到明年正好150周年,正是美学引入日本的时间。句子中出现了两个时间,一个是明治维新时,一个是明治维新150年后的明年,而最后的指向却只有一个,那就是"美学入日本的时间"。那到底"美学入日本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
关键词
什么时候
美学
三联生活周刊
封面故事
原句
策划选题
一句话
子中
句式杂糅
开头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行拘”“刑拘”有别
- 20
-
-
作者
汤青武
-
机构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中学
-
出处
《语文月刊》
2017年第10期7-7,共1页
-
文摘
2017年2月26日《羊城晚报》"说案"栏目刊发有一则消息,标题是《"官员请吃穿山甲"案,犯罪嫌疑人被刑拘》,题目中的"刑拘",让我联想到"行拘"。两个词,都是法律名词的简写形式,读音完全相同,结构一模一样,书写也仅一字之差,因此时常有人弄混。但这两个词实际上是有区别的。所谓"刑拘"是刑事拘留的简写,而"行拘"是行政拘留的简写。简写容易混淆,写全了,区别就出来了。
-
关键词
刑事拘留
行政拘留
《羊城晚报》
拘留期限
羁押期限
穿山甲
侦查过程
强制措施
刑事诉讼
重大嫌疑分子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