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稀释液在乙型肝炎病毒DNA稀释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汪东剑 彭慧琼 +3 位作者 彭国林 林萍 徐波 刘仙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3期1864-1866,共3页
目的分析和评价使用不同稀释液对高载量标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稀释检测的结果,评估临床常用稀释液在高载量标本HBV-DNA稀释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初次检测HBV-DNA载量超出线性范围的标本30份,比较使用阴性质控品、阴性血... 目的分析和评价使用不同稀释液对高载量标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稀释检测的结果,评估临床常用稀释液在高载量标本HBV-DNA稀释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初次检测HBV-DNA载量超出线性范围的标本30份,比较使用阴性质控品、阴性血清、生理盐水、蒸馏水作为稀释液进行稀释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高载量标本进行稀释检测时,使用阴性血清、生理盐水、蒸馏水进行稀释,其检测结果与使用阴性质控品作为稀释液时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98,P=0.314);偏差均在允许总误差范围内,但偏差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945,P<0.05)。使用蒸馏水作为稀释液时偏差最小,且该结果与使用阴性质控品进行稀释检测的结果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970 X+0.255(Y=阴性质控品稀释检测结果,X=蒸馏水稀释检测结果),R^2=0.959。结论当试剂盒自带阴性质控品不能满足高载量标本HBV-DNA稀释检测需要时,使用蒸馏水作为稀释液进行稀释检测能取得较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释液 乙型肝炎病毒 脱氧核糖核酸
下载PDF
乳汁成分对乙型肝炎病毒DNA检测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汪东剑 张晓云 江丁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16期2409-2411,共3页
目的探讨乳汁成分对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检测的影响以及乙肝病毒DNA在乳汁中的分布情况,为建立可行、标准的乳汁HBVDNA检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建立乳汁成分干扰模型、生理盐水对照模型,比较干扰模型与对照模型中的HBV-DNA检测结果... 目的探讨乳汁成分对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检测的影响以及乙肝病毒DNA在乳汁中的分布情况,为建立可行、标准的乳汁HBVDNA检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建立乳汁成分干扰模型、生理盐水对照模型,比较干扰模型与对照模型中的HBV-DNA检测结果。在HBV-DNA阴性乳汁中掺入高中低值标准HBVDNA阳性血清,分别取样本乳酪层、乳清与沉淀进行HBV-DNA检测。结果乳酪、乳清、沉淀干扰模型分别与盐水对照模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30、3.00、4.60,P<0.05)。乳酪、乳清、沉淀干扰模型间相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掺入高值和中值标准血清时,HBV-DNA在乳酪、乳清和沉淀中的测定结果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沉淀中的测定结果最高,其次为乳清,最低的为乳酪层;在掺入低值标准血清后,除乳酪与沉淀中的HBV-DNA测定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汁主要成分对于乳汁样本中HBV-DNA的检测具有干扰作用,使得测定值低于实际值。乳汁样本中HBV-DNA主要存在于沉淀部分,乳清、乳酪中也同时存在HBV-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DNA 乳汁
下载PDF
C-反应蛋白及铁蛋白检测在判断胸腹水性质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汪东剑 张晓云 +1 位作者 姜秀芳 姜利群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1年第11期4-5,24,共3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铁蛋白检测在判断胸腹水性质中的价值。方法对100例胸腹水(渗出液75例、漏出液25例)患者,采用美国奥林帕斯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C-反应蛋白测定,采用BACKMANCOULTER Access2全自动发光仪进行铁蛋白测定。结...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铁蛋白检测在判断胸腹水性质中的价值。方法对100例胸腹水(渗出液75例、漏出液25例)患者,采用美国奥林帕斯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C-反应蛋白测定,采用BACKMANCOULTER Access2全自动发光仪进行铁蛋白测定。结果漏出液中C-反应蛋白和铁蛋白的含量分别为(3.4±1.3)mg·L-1和(75.3±34.2)μg·L-1,渗出液中C-反应蛋白和铁蛋白的含量分别为(18.1±7.5)mg·L-1和(269.8±74.3)μg·L-1,渗出液中C-反应蛋白和铁蛋白的含量明显高于漏出液(均P<0.01)。结论 C-反应蛋白与铁蛋白在渗出液与漏出液中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检测有助于鉴别渗出液和漏出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铁蛋白 渗出液 漏出液 胸腹水
下载PDF
不同乳汁成分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的结果分析
4
作者 汪东剑 余维涛 +3 位作者 刘冬萍 张晓云 邱华琴 刘仙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24期3403-3405,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乳汁成分中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检测的结果,为乳汁标本HBV-DNA检测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对152例乙肝产妇乳汁分别选用混匀乳汁、乳酪、乳清和沉淀进行HBV-DNA定量检测。结果选用不同的检测对象时,HBV-DNA检测的阳性... 目的分析不同乳汁成分中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检测的结果,为乳汁标本HBV-DNA检测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对152例乙肝产妇乳汁分别选用混匀乳汁、乳酪、乳清和沉淀进行HBV-DNA定量检测。结果选用不同的检测对象时,HBV-DNA检测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37,P=0.933);HBV-DNA载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35,P=0.043),沉淀中HBV-DNA载量高于乳清中HBV-DNA载量;两两比较后,混匀乳汁、乳酪、乳清间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匀乳汁、乳酪、沉淀间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汁标本进行HBV-DNA定量检测时,混匀乳汁可能是更为适合的检测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汁 乙型肝炎病毒 DNA
下载PDF
应用ROC曲线评价SIL-2R,IL-6,L10,CL-Ⅳ对肾移植排斥反应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9
5
作者 陈伟 杨沛 汪东剑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 :评价血清SIL - 2R ,IL - 6 ,IL - 10和CL -Ⅳ对早期诊断肾移植排斥反应的价值。方法 :检测了 34名肾移植病人及 2 0名正常对照者血清SIL - 2R ,IL - 6 ,IL - 10 ,CL -Ⅳ的水平 ,通过分析特征工作曲线(ROC)评价其对早期诊断肾移植... 目的 :评价血清SIL - 2R ,IL - 6 ,IL - 10和CL -Ⅳ对早期诊断肾移植排斥反应的价值。方法 :检测了 34名肾移植病人及 2 0名正常对照者血清SIL - 2R ,IL - 6 ,IL - 10 ,CL -Ⅳ的水平 ,通过分析特征工作曲线(ROC)评价其对早期诊断肾移植排斥反应的价值。结果 :在肾移植排斥组中 ,SIL - 2R ,IL - 6及IL - 10均显著高于肾功能稳定组及正常对照组 ,而CL -Ⅳ在排斥组及肾功能稳定组间无明显差异 ,但高于正常对照组。通过ROC曲线下面积分析 ,发现IL - 6最为敏感 ,SIL - 2R次之 ,IL - 10与CL -Ⅳ效果较差。结论 :SIL -2R和IL - 6是监测肾移植早期排斥反应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排斥反应 早期诊断 白介素2受体 白介素10 白介素6 Ⅳ型胶原 ROC曲线
下载PDF
唾液及血清c-erbB-2蛋白、CA153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晓云 彭国林 +1 位作者 杨尚凌 汪东剑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12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唾液及血清中c-erbB-2蛋白(P185)、CA153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集乳腺癌患者(n=35,乳腺癌组)、乳腺良性疾病患者(n=32,良性组)及健康女性(n=35,对照组)的静脉血及唾液。运用ELISA方法检测唾液及血清中P185水平,电化学... 目的探讨唾液及血清中c-erbB-2蛋白(P185)、CA153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集乳腺癌患者(n=35,乳腺癌组)、乳腺良性疾病患者(n=32,良性组)及健康女性(n=35,对照组)的静脉血及唾液。运用ELISA方法检测唾液及血清中P185水平,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唾液及血清中CA153水平,并计算各项指标的灵敏性、特异性、诊断准确性等。结果乳腺癌组唾液及血清P185、CA153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唾液标本2项肿瘤标志物检测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均略低于血清标本,特异性均高于血清标本。唾液及血清标本2项联合检测与单项标志物比较,诊断的敏感性有明显的提高,而且保持了较高的特异性和诊断准确性。结论唾液及血清联合检测c-erbB-2蛋白、CA153均能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检测唾液中的肿瘤标志物有望在乳腺癌的诊治中得到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C-ERBB-2蛋白 CA153
下载PDF
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患者血浆降钙素原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晓云 汪东剑 陈渠通 《东南国防医药》 2010年第4期319-321,共3页
目的探讨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患者血浆降钙素原(PCT)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6例MODS患者进行脓毒症相关脏器衰竭(SOFA)评分,连续观察30 d并记录生存率,于入院后第1 d、3 d、5 d、7 d和15 d行静脉采血,测定血浆PCT及C反应蛋白(C... 目的探讨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患者血浆降钙素原(PCT)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6例MODS患者进行脓毒症相关脏器衰竭(SOFA)评分,连续观察30 d并记录生存率,于入院后第1 d、3 d、5 d、7 d和15 d行静脉采血,测定血浆PCT及C反应蛋白(CRP)含量。结果血浆PCT水平和MODS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724,P<0.01),SOFA评分越高,血浆PCT水平越高[SOFA0~6分PCT为(0.82±0.23)ng/ml,SOFA 19~24分PCT为(23.61±3.20)ng/ml];CRP水平与SOFA评分无明显相关(r=0.136,P>0.05)。发病后3 d至15 d内,死亡组患者血浆PCT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01),两组患者血浆CRP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在评价MODS疾病进展及预后方面,血浆PCT测定优于CRP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血清IL-6、IL-8和TNF-α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晓云 汪东剑 余维涛 《胰腺病学》 2004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 对血清白介素 - 6 (IL- 6 )、白介素 - 8(IL- 8)及肿瘤坏死因子 - α(TNF- α)等细胞因子在早期诊断重症急性胰腺炎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中的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以 Ranson和APACHE- 评分为标准 ,把 36例急性胰腺... 目的 对血清白介素 - 6 (IL- 6 )、白介素 - 8(IL- 8)及肿瘤坏死因子 - α(TNF- α)等细胞因子在早期诊断重症急性胰腺炎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中的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以 Ranson和APACHE- 评分为标准 ,把 3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成轻症胰腺炎组 (MAP)及重症胰腺炎组 (SAP)两组 ,选择年龄匹配的 13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 (Con) ;在患者入院 2 4 h内采静脉血并检测血清中 IL - 6、IL- 8和 TNF- α水平。 结果 三种细胞因子血清水平均为 SAP组最高 ,Con组最低 ,其中 IL- 6水平在三组之间、两两之间均有显著差异 ,IL - 8和 TNF-α水平在 Con组与 SAP组之间、MAP组与 SAP组之间有显著差异 ,而 Con组与 MAP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IL- 6、IL- 8、TNF- α对早期诊断鉴别轻症胰腺炎和重症胰腺炎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IL-6 IL-8 TNF-Α 重症急性胰腺炎 早期 诊断 白介素-6 白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RT-PCR联合凝胶电泳成像技术检测体外培养小鼠肺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
9
作者 余维涛 汪东剑 艾凌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68-1272,共5页
背景:RT-PCR技术是将RNA的反转录和cD NA的聚合酶链反应相结合的技术。常用于检测细胞组织中基因表达水平、细胞中RNA病毒的含量和直接克隆特定基因的cD NA序列等。目的:运用RT-PCR技术检测Stealth siRNA对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抑制作用。... 背景:RT-PCR技术是将RNA的反转录和cD NA的聚合酶链反应相结合的技术。常用于检测细胞组织中基因表达水平、细胞中RNA病毒的含量和直接克隆特定基因的cD NA序列等。目的:运用RT-PCR技术检测Stealth siRNA对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抑制作用。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空转染组、stealth_48组、stealth_166组和stealth_594组。针对BALB/c小鼠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组,选择不同位点设计3套siRNA基因序列,转染体外培养的小鼠肺成纤维细胞,RT-PCR法检测其对转化生长因子β1和下游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结论:(1)RT-PCR结果显示3种Stealth siRNA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在不同时间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以Stealth_166效果更为明显;抑制效果与转染时间长短相关,48 h后就可检测出明显抑制,72 h达到最高峰,96 h后开始减弱;(2)结果说明,RT-PCR技术可用于特异性Stealth siRNA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小鼠肺成纤维细胞的表达效果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小分子干扰 转化生长因子Β1 成纤维细胞 组织工程 组织构建 STEALTH SIRNA 肺成纤维细胞 抑制
下载PDF
战时生物危害防护问题及对策
10
作者 江丁 汪东剑 +1 位作者 余维涛 张晓云 《东南国防医药》 2014年第3期331-333,共3页
探讨战时生物危害防护问题及对策,对于提高我军的卫勤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军战时生物危害防护存在的问题,从制定条例制度、建立监测防护体系、充分做好战前准备、加强战时两类危险源的控制等方面,提出战时生物危害防护... 探讨战时生物危害防护问题及对策,对于提高我军的卫勤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军战时生物危害防护存在的问题,从制定条例制度、建立监测防护体系、充分做好战前准备、加强战时两类危险源的控制等方面,提出战时生物危害防护的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时 生物危害 防护 对策 危险源
下载PDF
ABO 血型正反定型不符与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邱华琴 汪东剑 +1 位作者 林萍 徐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8期11-11,共1页
探讨 ABO 血型正反定型不符与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5 年 5 月~2016 年 5 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输血时发现的 ABO 型血正反定型不符、交叉配血不合的 11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血型血清学方法检测患者的血液... 探讨 ABO 血型正反定型不符与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5 年 5 月~2016 年 5 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输血时发现的 ABO 型血正反定型不符、交叉配血不合的 11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血型血清学方法检测患者的血液标本,检测内容包括筛选不规则抗体、正反定型、测试唾液血型物质、吸收放散实验等。分析 ABO 血型正反定型不符与交叉配血不合的发生原因,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具体的处理措施。结果 在发生 ABO 血型正反定型不符与交叉配血不合的 110例患者中,由血浆蛋白异常所致的患者 7 例(6.4%)、由血型抗体效价减弱所致的患者 14 例(12.7%)、由自身冷抗体所致的患者 44 例(40%)、由自身抗体阳性所致的患者有 11 例(10%)、由血型不规则抗体所致的患者 18 例(16.4%)、由血型抗原性减弱所致的患者 16 例 (14.5%) 。 结论 造成 ABO 血型正反定型不符与交叉配血不合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存在自身冷抗体、血型不规则抗体、血型抗原性减弱、血型抗体效价减弱。所以患者在输血前,应筛查不规则抗体,做好正反血型和交叉配血实验,从而保证患者输液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 血型 交叉配血 正反定型 原因 处理方法
下载PDF
机动卫勤分队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被引量:22
12
作者 汪东剑 苏红专 +1 位作者 虞生荣 余维涛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解决机动卫勤分队训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高训练水平。方法分析机动卫勤分队训演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结果机动卫勤分队训演练与实战化要求、保障需求间存在差距,存在与作战部队衔接脱节、训练缺乏系统性等不... 目的解决机动卫勤分队训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高训练水平。方法分析机动卫勤分队训演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结果机动卫勤分队训演练与实战化要求、保障需求间存在差距,存在与作战部队衔接脱节、训练缺乏系统性等不足。结论应从强化战伤救治能力、提高战场适应能力、合理制定训练计划、完善制度规定等方面进行改进,提高卫勤训练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卫勤分队 实战化 训练 卫勤保障
原文传递
HBV-DNA与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汪东剑 张晓云 +2 位作者 李志晋 江丁 韩香妮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4年第3期444-447,共4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与其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分别检测503例患者HBV-DNA载量和HBV血清标志物。根据HBV血清标志物结果分为大三阳组、小三阳组、少见模...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与其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分别检测503例患者HBV-DNA载量和HBV血清标志物。根据HBV血清标志物结果分为大三阳组、小三阳组、少见模式组、抗体阳性及全阴组,比较各组间HBV-DNA的阳性率及定量值。结果:在大三阳组、小三阳组、少见模式组、抗体阳性及全阴组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90%、65.1%、65.2%、2.0%,HBV-DNA的定量结果 (logHBV-DNA)别为6.32±1.96、2.01±1.68、3.48±2.52(抗体阳性及全阴组阳性例数过低,不纳入统计)。大三阳组HBV-DNA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小三阳组(P<0.05),大三阳组、小三阳组HBV-DNA的阳性率与少见模式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大三阳组、小三阳组、少见模式组HBV-DNA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抗体阳性及全阴组(P<0.01)。HBsAg、HBeAg阳性组HBV-DNA的阳性率分别显著高于HBsAg、HBeAg阴性组(P<0.01)。小三阳组、少见模式组HBV-DNA载量均显著低于大三阳组(P<0.01),少见模式组HBV-DNA载量显著高于小三阳组(P<0.05)。结论:HBV-DNA的阳性率与HBeAg、HBsAg相关;HBV-DNA载量与HBV血清标志物模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DNA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E抗原
原文传递
登岛作战条件下输血安全存在的问题探讨 被引量:5
14
作者 汪东剑 余维涛 +2 位作者 苏红专 徐波 邱华琴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412-413,420,共3页
输血是挽救伤员生命的重要救治措施。伊拉克战争及越南战争中的数据显示,在战伤伤员中重度失血伤员比例分别为8%和16%,远高于普通创伤中的1%~3%,而战伤死亡的伤员中51.4%是有可能救活的,这些伤员中有80%死于重度出血。因此加强野战输血... 输血是挽救伤员生命的重要救治措施。伊拉克战争及越南战争中的数据显示,在战伤伤员中重度失血伤员比例分别为8%和16%,远高于普通创伤中的1%~3%,而战伤死亡的伤员中51.4%是有可能救活的,这些伤员中有80%死于重度出血。因此加强野战输血的研究,对于提高我军卫勤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岛作战 野战输血 血液保障 输血管理
原文传递
跨海作战血液保障的问题和对策 被引量:5
15
作者 汪东剑 马春曦 +1 位作者 余维涛 袁清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53-155,共3页
目的探索与跨海作战情况下血液保障相适应的血液保障对策。方法分析跨海作战情况下血液保障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跨海作战血液保障的对策。结果跨海作战情况下的血液保障不同于普通战争时的血液保障,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血液保障模式。... 目的探索与跨海作战情况下血液保障相适应的血液保障对策。方法分析跨海作战情况下血液保障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跨海作战血液保障的对策。结果跨海作战情况下的血液保障不同于普通战争时的血液保障,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血液保障模式。结论要从战前充分准备,战时持续保障,战后及时总结三方面着手建立应对跨海作战血液保障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时 血液保障 体系
原文传递
高载量标本HBV-DNA定量检测时稀释液的选择与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汪东剑 余维涛 +3 位作者 张晓云 刘冬萍 邱华琴 彭慧琼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2期223-227,共5页
目的 对高载量标本HBV-DNA稀释检测时稀释液进行选择和评价,期望筛选出较为理想适用于临床的稀释液.方法 以阴性质控品作为标准稀释液,阴性血清、生理盐水、蒸馏水作为候选稀释液,分别对定值标准品(浓度为2.00×10^9 IU/ml)进行1... 目的 对高载量标本HBV-DNA稀释检测时稀释液进行选择和评价,期望筛选出较为理想适用于临床的稀释液.方法 以阴性质控品作为标准稀释液,阴性血清、生理盐水、蒸馏水作为候选稀释液,分别对定值标准品(浓度为2.00×10^9 IU/ml)进行10倍、100倍的稀释检测,比较使用候选稀释液与标准稀释液的检测结果,同时进行偏差分析.结果 在10倍稀释时,使用蒸馏水稀释与标准稀释液稀释,其检测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4,P>0.05),偏差小于行业标准规定的总允许误差;使用阴性血清、蒸馏水时检测结果高于标准稀释(P<0.05),分别有16.67%和20.00%的偏差超过行业标准规定的总允许误差.在100倍稀释时,使用待选稀释液,其检测结果均高于使用标准稀释液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蒸馏水作为稀释液时的检测结果与以标准稀释液稀释时的检测结果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公式为Y=0.963X+0.267;使用不同稀释液时偏差均小于行业标准规定的总允许误差,以标准稀释液偏差最小,其次为蒸馏水、生理盐水、阴性血清(P<0.05).结论 在10倍稀释时,最适稀释液为阴性质控品与蒸馏水;在100倍稀释时,最适稀释液为阴性质控品,其次为蒸馏水、生理盐水、阴性血清,以蒸馏水作为稀释液时,可通过公式y=0.963X+0.267对检测结果进行校正,确保结果更为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释液 乙型肝炎病毒 DNA 检测
原文传递
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检测阳性率与其核酸载量的相关性研究
17
作者 汪东剑 张晓云 +3 位作者 刘冬萍 冯丽霞 邱华琴 徐波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50-953,共4页
目的:探讨PCR-反向点杂交基因分型检测阳性率与病毒核酸载量间的关系。方法采用PCR荧光法对1162例女性患者进行HR-HPV DNA载量检测,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对其中141例高危HR-HPV DNA阳性标本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基因分型检测总... 目的:探讨PCR-反向点杂交基因分型检测阳性率与病毒核酸载量间的关系。方法采用PCR荧光法对1162例女性患者进行HR-HPV DNA载量检测,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对其中141例高危HR-HPV DNA阳性标本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基因分型检测总阳性率为68.8%,基因分型检测阳性率与HR-HPV DNA载量对数值呈显著正相关(r=0.944,P﹤0.01),其二次项曲线拟合公式为Y=-1.806+0.558X-0.031X2(Y为基因分型阳性率,X为HR-HPV DNA载量对数值)。不同载量组间的基因分型检测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HR-HPV DNA载量在10^4~10^5拷贝/ml、10^5~10^6拷贝/ml、10^6~10^7拷贝/ml和>10^7拷贝/ml时,使用不同厂家基因分型检测试剂其阳性率分别为27.8%、48.5%、74.0%、97.5%和33.3%、51.5%、78.0%、97.5%。结论PCR-反向点杂交法基因分型检测阳性率与其核酸载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病毒载量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分型 反向点杂交
原文传递
脑梗塞患者血清hs-CRP、TNF-α、血脂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9
18
作者 张晓云 汪东剑 +1 位作者 邓文松 邱华琴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2年第33期6552-6554,6446,共4页
目的:观察脑梗塞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血脂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轻型脑梗塞组27例、中型脑梗塞组34例、重型脑梗塞组25例)为实... 目的:观察脑梗塞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血脂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轻型脑梗塞组27例、中型脑梗塞组34例、重型脑梗塞组25例)为实验组和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和比较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血清hs-CRP、TNF-α及TC、TG、LDL-C水平显著升高,而血清HDL-C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型脑梗塞组比较,中、重型脑梗塞组血清hs-CRP、TNF-α及TC、TG、LDL-C等血脂水平均显著升高,而血清HDL-C水平显著降低,其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型脑梗塞组比较,重型脑梗塞组血清TC、TG、LDL-C等血脂水平均显著升高,血清HDL-C水平显著降低,其差异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塞患者血清hs-CRP与TNF-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TC、TG、LDL-C等血脂水平均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血清HDL-C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脑梗塞患者血清hs-CRP、TNF-α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检测血清hs-CRP、TNF-α及血脂指标水平对评估脑梗塞患者病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超敏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 血脂 相关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