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BL教学在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1
1
作者 汪光蓉 晏波 卢小岚 《科教导刊》 2024年第5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BL)在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教学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学检验技术专业2020级本科大三两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试验组50人,对照组52人。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试验组采用CBL教学。对比... 目的:探讨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BL)在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教学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学检验技术专业2020级本科大三两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试验组50人,对照组52人。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试验组采用CBL教学。对比两组观察指标:实验报告成绩、实验考核成绩及学生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试验组学生实验报告成绩、实验考核成绩及对教学的满意度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实验教学中应用CBL教学法,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显著提升实验成绩以及对教学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 实验教学 满意度
下载PDF
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S/CO低值标本的复检结果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汪光蓉 李维丽 +4 位作者 王强 凡瞿明 杜琴 杜娟 张国元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37-639,共3页
目的对化学发光法检测的梅毒抗体S/CO低值样本用不同方法进行复检,探讨最佳的临床检测方案。方法于2013年1月1日-2013年5月20日对本科30 241例血清标本进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chemiluminesent micropaticle immunoassay,CMIA)筛查,S/CO... 目的对化学发光法检测的梅毒抗体S/CO低值样本用不同方法进行复检,探讨最佳的临床检测方案。方法于2013年1月1日-2013年5月20日对本科30 241例血清标本进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chemiluminesent micropaticle immunoassay,CMIA)筛查,S/CO为1.2~8.0的样本分别应用同一样本相同方法、同一样本不同方法(ELISA,TPPA)进行复检,并对TPPA复检结果为阴性的样本进行免疫印迹检测。结果 63例S/CO为1.2~8.0的样本中,同一样本相同方法的复检结果符合率为98.41%(62/63)。同一份样本不同方法的复检结果如下:ELISA法和TPPA法复检结果显示S/CO为1.2~3组的符合率为52.17%(12/23)和56.52%(13/23),S/CO为3~8的符合率为97.50%(39/40)和97.50%(39/40),两组的符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1例TPPA法复检结果为阴性样本经免疫印迹法再次复检,结果有9例为阴性,2例可疑,进一步检测该2例标本,其结果可疑为阴性。结论对于CMIA检测梅毒抗体S/CO低值样本,尤其是S/CO为1.2~3的样本,复检有助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避免临床医疗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抗体 S CO 化学发光微粒子分析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下载PDF
临床免疫学检验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1
3
作者 汪光蓉 王强 +1 位作者 林芳 张国元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249-250,共2页
临床免疫学检验作为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课程,对培养检验医学人才至关重要[1-2],其实验课教学的成败也成为能否实现检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达到质量要求的主要因素嘲。
关键词 临床免疫学检验 实验教学 设计性 医学检验专业 人才培养目标 实验课教学 主干课程 医学人才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E4与CA125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汪光蓉 夏静若 +3 位作者 卢小岚 林芳 王强 凡瞿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1期1504-1506,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不同时期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和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各期CKD(CKD 1-5)患者共66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40例。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血清HE4、CA125水平...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不同时期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和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各期CKD(CKD 1-5)患者共66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40例。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血清HE4、CA125水平,同时用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患者血清肌酐(SCr),散射比浊法检测患者尿微量清蛋白(mALB)、α1-微球蛋白(α1-MG)水平,用MDRD简化方程计算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GFR)。结果血清HE4在CKD各阶段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阶段患者血清间HE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患者eGFR呈负相关(r=-0.532,P〈0.05),与患者尿α1-MG呈正相关(r=0.279,P=0.048)。血清CA125水平在CKD1阶段没有明显增高(P=0.06),但在CKD2-5阶段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阶段患者血清CA125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清CA125与eGFR、尿mALB、α1-MG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HE4水平变化与CKD的发生发展有关,对判断CKD的分期有重要的意义,可能作为判断CKD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人附睾蛋白4 糖类抗原125 肌酐 Α1-微球蛋白
下载PDF
血清NSE,CEA,SCC,CYFRA21-1和ProGRP联合检测诊断肺癌及与其病理分型的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汪光蓉 王强 +4 位作者 凡瞿明 杜琴 杜娟 李淑云 张国元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89-92,共4页
目的 探讨神经元特异度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和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几项肿瘤标志物水平与其病理分型的关系.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 目的 探讨神经元特异度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和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几项肿瘤标志物水平与其病理分型的关系.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64例肺癌患者,58例肺良性疾病患者血清NSE,CEA,SCCA,CYFRA21-1及ProGRP的含量.结果 肺癌组各肿瘤标志物血清水平皆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疾病组(t=3.36~7.41,P值均〈0.05),NSE+CEA+CYFRA21-1+SCCA+ProGRP 联检对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1.25%,82.76%和81.97%,灵敏度和准确度明显大于各标志物单项检测(t=3.11~4.13,P值均〈0.05),肺癌肿瘤标志物血清水平与病理类型有关,血清NSE,ProGRP水平在小细胞肺癌(SCLC)时显著升高(F=31.20,P〈0.05),CEA在腺癌时显著升高(F=25.36,P〈0.05),而血清CYFRA21-1和SCCA水平则在鳞癌时显著升高(F=11.24~25.36,P值均〈0.05).结论 NSE,CEA,CYFRA21-1,SCCA及ProGRP肿瘤标志物检测有利于指导肺癌的病理分型,其联检明显提高了对肺癌诊断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神经元特异度烯醇化酶 癌胚抗原 鳞状细胞癌抗原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下载PDF
互动式教学在临床免疫与检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5
6
作者 汪光蓉 凡瞿明 +3 位作者 何兰 唐中 王强 张国元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22期2701-2702,共2页
目的探讨互动教学在医学生课堂教学中的效果,在"让学生当教师"的实践中感悟教学的真谛,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方法在川北医学院2006级检验本科学生临床免疫与检验课程中尝试了互动教学,并对这一尝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大多... 目的探讨互动教学在医学生课堂教学中的效果,在"让学生当教师"的实践中感悟教学的真谛,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方法在川北医学院2006级检验本科学生临床免疫与检验课程中尝试了互动教学,并对这一尝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大多数学生认为互动式课堂教学能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其自学、创新、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结论互动式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多种综合能力的培养,适合于高等医学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式教学 医学教学 临床免疫学 实践
下载PDF
RNA干扰体外抑制乙型肝炎病毒抗原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汪光蓉 张国元 +3 位作者 杨健 胡为民 唐恩洁 朱道银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1-315,共5页
目的针对乙型肝炎病毒(HBV)prec/c区构建shRNA表达载体,观察shRNA表达载体对HBV抗原表达的抑制作用,为运用RNA干扰(RNAi)技术治疗乙型肝炎奠定基础。方法运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shRNA表达载体,经酶切,测序鉴定确认后,与1.5倍HBV真核表达质... 目的针对乙型肝炎病毒(HBV)prec/c区构建shRNA表达载体,观察shRNA表达载体对HBV抗原表达的抑制作用,为运用RNA干扰(RNAi)技术治疗乙型肝炎奠定基础。方法运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shRNA表达载体,经酶切,测序鉴定确认后,与1.5倍HBV真核表达质粒pHBV1.5共转染Hela细胞,并于转染后72 h,用微粒子酶免疫实验(MEIA)分别检测细胞上清液和细胞裂解液中HBsAg和HBeAg表达水平;用半定量PCR检测prec/c mRNA的转录情况;分析shRNA表达载体对HBe/HBs抗原表达的抑制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针对HBV prec/c区的shRNA表达载体psiHBV4、psiHBV5、psiHBV6及无关shRNA表达载体psiC;筛选到对HBeAg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的psiHBV4载体,同时其对HBsAg的表达有促进作用;psiHBV5和psiHBV6对HBeAg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弱,其对HBsAg的表达也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无关干扰对照psiC对HBV两种抗原的表达均无显著抑制作用。结论成功构建带U6启动子的shRNA表达载体并初步筛选到可显著抑制HBeAg表达的psiHBV4;本研究设计的3个靶向序列中,只有一个序列有大约70%的抑制率,而另外两个序列的抑制率相对较小,说明RNA干扰作用有较强的序列依赖性;无关干扰序列psiC几乎无干扰作用,说明siRNA产生的干扰作用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以上结果为应用RNAi治疗乙型肝炎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抗原 SHRNA RNA干扰 表达载体
下载PDF
小干扰RNA(siRNA)对小鼠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和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汪光蓉 张国元 +3 位作者 杨健 唐中 唐恩洁 朱道银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目的建立小鼠急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动物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观察小干扰RNA(siRNA)对小鼠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和表达的影响。方法用水动力学方法,向小鼠尾静脉注射1.5倍的HBV真核表达质粒pHBV1.5建立小鼠急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模型,明确感染... 目的建立小鼠急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动物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观察小干扰RNA(siRNA)对小鼠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和表达的影响。方法用水动力学方法,向小鼠尾静脉注射1.5倍的HBV真核表达质粒pHBV1.5建立小鼠急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模型,明确感染后,再将其与针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区的siRNA表达载体(psiHBV4)共注射,于注射后第6天取血测血清HBsAg,HBeAg(MEIA),通过RT-PCR检测肝组织HBVC区mRNA转录子的水平。同时设立PBS对照组,空载体对照组和无关干扰对照组。结果注射后第6天血清中HBsAg,HBeAg在pHBV1.5感染组中高表达。psiHBV4干扰组中HBeAg的表达受到了明显的抑制,与感染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RT-PCR显示肝内HBVCmRNA水平亦明显降低。而无关干扰对照组则无相应的干扰作用。结论RNAi能特异,高效的抑制小鼠体内HBV的复制和表达,同时通过水动力学方法,成功建立了小鼠急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乙型肝炎病毒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乙型 模型 动物 基因疗法 RNA干扰
下载PDF
四种方法检测抗dsDNA抗体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汪光蓉 王媛鑫 +6 位作者 王强 凡瞿明 毛明 罗光成 杜琴 蔡艳娟 张国元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13-115,118,共4页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法(CLI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和免疫印迹法(IB)检测抗dsDNA抗体的差异,为临床寻找合适的检测方法。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1年5月住院病人血标本共86例,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法(CLI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和免疫印迹法(IB)检测抗dsDNA抗体的差异,为临床寻找合适的检测方法。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1年5月住院病人血标本共86例,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42例、类风湿关节炎(RA)18例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26例;另设健康对照34例。同时用以上四种方法检测样本中的抗dsDNA抗体,比较每种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同时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比较四种方法的诊断性能。结果四种方法检测抗dsDNA抗体,在SLE患者组,ELISA敏感度最高(83.33%),其次CLIA(80.95%),IIFA(73.81%),IB敏感度最低(30.95%);前三种方法对检测抗dsDNA抗体的敏感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但与IB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特异度方面,IB特异度最高(100.00%),其次为ILFA(97.44%),CLIA(91.03%),ELISA的特异度最低(88.46%),其中,CLIA与ELISA和IB,ELISA与IIF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5,0.925,0.997和0.667,其中,CLIA,ELISA,IIFA与IB,CLIA与IIF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ELISA和IIFA联合检测抗dsDNA抗体,能互相补充,提高对抗dsDNA抗体的检出率,有助于SLE的诊断及病情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DSDNA抗体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间接免疫荧光法 免疫印迹
下载PDF
利用RNA干扰技术干扰HBeAg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汪光蓉 张国元 +3 位作者 杨健 唐中 唐恩洁 朱道银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6-131,共6页
构建针对乙肝病毒HBeAg前c/c区(HBV prec/c)的短发夹环RNA(shRNA)质粒(psiHBV),观察其在体内外对HBV复制的抑制作用。构建RNA干扰真核表达载体psiHBV,与1.5倍HBV真核表达质粒pHBV1.5共转染HeLa细胞,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分析仪(MEIA)分别检... 构建针对乙肝病毒HBeAg前c/c区(HBV prec/c)的短发夹环RNA(shRNA)质粒(psiHBV),观察其在体内外对HBV复制的抑制作用。构建RNA干扰真核表达载体psiHBV,与1.5倍HBV真核表达质粒pHBV1.5共转染HeLa细胞,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分析仪(MEIA)分别检测细胞上清和细胞裂解液中HBeAg表达水平;用半定量PCR检测prec/cmRNA的转录情况。随后用水动力学方法,向小鼠尾静脉注射pHBV1.5建立小鼠急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模型。采用此感染模型,将pHBV1.5与在体外实验筛选到有明显抑制作用的shRNA表达载体(psiHBV4)共注射,注射后第6天用同样方法检测其干扰效果。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针对HBV前c/c区的shRNA表达载体psiHBV4、psiHBV5、psiHBV6及无关shRNA表达载体psiC,筛选到在体外对HBeAg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的psiHBV4载体;注射pHBV1.5的动物血清高表达HBsAg和HBeAg。而共注射干扰性psiHBV4明显抑制了HBeAg的表达,与单纯感染组相比有显著差异,RT-PCR显示肝内HBV C mRNA水平亦明显降低。上述结果表明,siRNA能特异抑制HBV的复制和表达,对乙型肝炎的治疗有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SHRNA RNA干扰 动物模型
下载PDF
RNAi抗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汪光蓉 朱道银 唐恩洁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473-475,共3页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 i)是指由双链RNA(doub le-strand RNA,dsRNA)引发的转录后基因沉默机制(post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 ing,PTGS),具有序列特异性和高效性。RNA i作为一门新的基因阻断技术,其作用是由dsRNA启动,通过...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 i)是指由双链RNA(doub le-strand RNA,dsRNA)引发的转录后基因沉默机制(post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 ing,PTGS),具有序列特异性和高效性。RNA i作为一门新的基因阻断技术,其作用是由dsRNA启动,通过在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翻译水平等多个水平上,对同源基因表达的特异阻断和抑制来实现的。它在抗病毒感染的研究中显示出强大而特异的作用,故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就近年来有关RNA i抗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RNA RNA干扰 病毒感染
下载PDF
间接免疫荧光法与化学发光法检测抗核抗体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汪光蓉 蔡艳娟 +4 位作者 王强 凡瞿明 毛明 杜琴 张国元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和化学发光法(CMIA)检测抗核抗体(ANA)的异同。方法确诊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240例,同时采用IIFA法和CMIA法检测ANA。时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符者采用欧蒙印迹法复查抗核抗体谱。结果IIFA法与CMI... 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和化学发光法(CMIA)检测抗核抗体(ANA)的异同。方法确诊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240例,同时采用IIFA法和CMIA法检测ANA。时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符者采用欧蒙印迹法复查抗核抗体谱。结果IIFA法与CMIA法检测240例ANA阳性率分剐为90.83%和7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为77.92%;在53例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标本中,41例IIFA(+)CMIA(-)患者抗核抗体谱阳性率仅为14.63%;而12例IIFA(-)CMIA(+)患者抗核抗体谱阳性率高达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IFA不同荧光核型中,“其他型”在两种方法检测符合率方面低于颗粒型、胞浆型、均质型核型(P〈0.05)。结论CMIA法检测总ANA的敏感度低于IIFA法,而CMIA法的特异度优于IIFA法,因此将IIFA法作为ANA的筛查方法,再结合CMIA法检测,可在获得荧光核型信息观察抗体滴度的同时,进一步对ANA进行定量。而且应用两种不同方法学原理的实验互相佐证,还可以战少实验误差,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 化学发光法 间接免疫荧光法
下载PDF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实验教学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汪光蓉 王强 +3 位作者 林芳 卢小岚 杜琴 邢艳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第23期100-101,共2页
本文从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角度提出实验教学策略,寻找适合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学方法,培养合格的新型检验专业人才。
关键词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 实验教学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下载PDF
ICU住院病人医院感染流行菌株及其耐药情况 被引量:12
14
作者 汪光蓉 黄义山 《世界感染杂志》 2005年第4期316-318,共3页
目的了解我院ICU病房医院感染的流行菌株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经验性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川北医学院附院ICU病房2003年5月至2004年4月所有分离的菌株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共检出菌株238株,其中G^-菌140株(占58.8%),以... 目的了解我院ICU病房医院感染的流行菌株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经验性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川北医学院附院ICU病房2003年5月至2004年4月所有分离的菌株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共检出菌株238株,其中G^-菌140株(占58.8%),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洋葱假单胞菌为主,主要见于呼吸道感染;G^+菌53株(占22.3%),以肠球菌和葡萄球菌为主,前者主要见于泌尿道感染,后者主要见于呼吸道感染;真菌45株(占18.9%),以假丝酵母菌为主,主要见于泌尿道及消化道感染;分离出的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严重,呈现出多重耐药,真菌的耐药率尚低。结论加强ICU感染的病原菌检测及其耐药情况的监测,有利于合理选择抗生素,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院内感染 耐药
下载PDF
对医学检验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2
15
作者 汪光蓉 唐中 +2 位作者 廖涛 邢艳 张国元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第22期24-25,共2页
双语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双语人才的重要途径。针对医学检验专业的特点,对在我校医学检验专业实施双语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思考和分析,对如何在医学检验专业顺利开展双语教学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 双语教学 医学检验专业 思考分析
下载PDF
RNA干扰技术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汪光蓉 朱道银 唐恩洁审校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5年第1期20-23,共4页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指由双链RNA(double2strand RNA,dsRNA)引发的转录后基因沉默机制(post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PTGS),具有序列特异性和高效性,RNAi作为一门新的基因阻断技术,是一种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抗肿瘤基...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指由双链RNA(double2strand RNA,dsRNA)引发的转录后基因沉默机制(post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PTGS),具有序列特异性和高效性,RNAi作为一门新的基因阻断技术,是一种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抗肿瘤基因治疗方法,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将RNAi作用机制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技术 肿瘤基因治疗 基因沉默机制 基因治疗方法 RNAI 序列特异性 gene 阻断技术 肿瘤治疗 作用机制 高效性 抗肿瘤
下载PDF
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实习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汪光蓉 王强 +4 位作者 卢小岚 杜琴 晏波 龙思琪 邢艳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第1期111-112,共2页
临床免疫学检验是临床医学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习生而言,只有扎实掌握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才能较好地适应岗位需求。就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室在带教工作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实习 临床免疫学检验 医学检验技术
下载PDF
RNA干扰体内抑制HBeAg表达
18
作者 汪光蓉 张国元 +3 位作者 杨健 唐中 唐恩洁 朱道银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0-423,共4页
目的在机体水平观察小干扰RNA(siRNA)对HBeAg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尾静脉注射1.5倍的HBV真核表达质粒pHBV1.5建立小鼠急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模型,再将其与针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区的siRNA表达载体(psiHBV4)共注射,于注射后第6天取血测HBeA... 目的在机体水平观察小干扰RNA(siRNA)对HBeAg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尾静脉注射1.5倍的HBV真核表达质粒pHBV1.5建立小鼠急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模型,再将其与针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区的siRNA表达载体(psiHBV4)共注射,于注射后第6天取血测HBeAg的表达,并用RT-PCR检测肝组织HBV prec/c mRNA转录子的水平。结果注射后第6天血清中,HBsAg、HBeAg在造模组中高表达。psiHBV4干扰组中HBeAg的表达受到了明显的抑制,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RT-PCR显示肝内HBV prec/c mRNA水平亦明显降低,而无关干扰对照组则无相应的干扰作用。结论RNAi能特异,高效的抑制小鼠体内HBeAg的表达,为乙型肝炎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EAG 动物模型 基因疗法 RNA干扰
下载PDF
AD7c-NTP定量检测试剂盒的性能验证及评价
19
作者 汪光蓉 卢小岚 +3 位作者 杜琴 姚丽华 李淑云 王强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685-688,共4页
目的:验证及评价深圳市安群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AD7c-NTP(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试剂盒的性能。方法:依据临床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批准的EP15-A2文件方法验证精密度及准确度,EP6-A文件方法验证线性范围,C28-A3文件方法验证生... 目的:验证及评价深圳市安群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AD7c-NTP(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试剂盒的性能。方法:依据临床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批准的EP15-A2文件方法验证精密度及准确度,EP6-A文件方法验证线性范围,C28-A3文件方法验证生物学参考区间。结果:精密度方面:高、低浓度尿液样本批内检测结果CV分别为9.50%和4.99%,批间CV分别为13.54%和10.89%,均小于15%;准确度中:AD7c-NTP阳性质控品5次检测均值为6.512 ng/mL,标准差为0.26,CV为3.94%;分析灵敏度方面:试剂盒低值校准品A重复检测20次,浓度均值C校准品A+2SD校准品A为0.086 ng/mL,光密度均值OD校准品A+2SD校准品A为0.013,代入标曲中对应的浓度值为0.087 ng/mL;线性范围方面:高、低浓度混合尿液样本预期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r为0.996;生物学参考区间方面:20份健康人尿样AD7c-NTP检测值范围为0.07~0.92 ng/mL。结论:深圳市安群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研发的AD7c-NTP定量检测试剂盒的精密度、准确度、分析灵敏度、线性范围和生物学参考范围均达到了临床应用的实验要求,各性能指标的验证方法均可为相关实验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验医学 性能验证 酶联免疫吸附法 AD7c-NTP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风湿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汪光蓉 刘尚清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5年第2期28-30,共3页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又叫血管渗透因子(vascular permeability factor,VPF)是一种特异性的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维持血管内皮细胞分化状态、提高微血管通透性的细胞因子.作为血管新生需要诱导...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又叫血管渗透因子(vascular permeability factor,VPF)是一种特异性的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维持血管内皮细胞分化状态、提高微血管通透性的细胞因子.作为血管新生需要诱导剂的VEGF,其与风湿病的关系近年来备受关注.本文就VEGF生物学特性及其与风湿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风湿病 VEGF 血管渗透因子 VPF 细胞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