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3X@SiO_(2)合成及其甲苯吸附性能
1
作者 马晓森 张丽晨 +3 位作者 刘砚超 汪全华 郑家军 李瑞丰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7-543,I0010-I0012,共10页
常见的吸附剂如13X等的硅铝比较低,具有较强的亲水性,但水和有机挥发份(VOCs)之间的竞争吸附,常常会影响吸附剂对VOCs实际脱除效果。本研究利用CTABr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对13X进行表面修饰,制备了以13X为核,介孔硅为壳的核壳复... 常见的吸附剂如13X等的硅铝比较低,具有较强的亲水性,但水和有机挥发份(VOCs)之间的竞争吸附,常常会影响吸附剂对VOCs实际脱除效果。本研究利用CTABr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对13X进行表面修饰,制备了以13X为核,介孔硅为壳的核壳复合材料13X@SiO_(2),并以甲苯作为探针分子在穿透实验装置对改性前后沸石分别进行干/湿条件下的吸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干燥条件下, 13X@SiO_(2)-2.6样品(制备中添加了2.6 mL正硅酸乙酯)相比13X原样的吸附量提升了18%左右。在30%和50%相对湿度下,13X@SiO_(2)的最优吸附容量分别提高了约53%和90%;循环再生实验表明13X@SiO_(2)-2.6样品经2次再生后仍保持初始样品90%的甲苯吸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 复合材料 疏水改性 有机物挥发性 吸附
下载PDF
纳米氧化铝负载钒催化剂在CO_2气氛下的乙苯脱氢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朱忖 檀东辰 +5 位作者 汪全华 陈树伟 潘大海 崔杏雨 乔岩 李瑞丰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0-35,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仲丁醇铝为铝源,制备了纤维状纳米氧化铝(Al-n)。与传统的商业γ-Al_2O_3相比,纤维状纳米氧化铝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291m^2/g),较大的孔体积(0.53m^3/g)和较大的最可几孔径(7.3nm),属于典型的介孔材料。以Al-n为载体,...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仲丁醇铝为铝源,制备了纤维状纳米氧化铝(Al-n)。与传统的商业γ-Al_2O_3相比,纤维状纳米氧化铝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291m^2/g),较大的孔体积(0.53m^3/g)和较大的最可几孔径(7.3nm),属于典型的介孔材料。以Al-n为载体,制备不同钒负载量的催化剂,用于CO_2氧化乙苯脱氢反应。该反应在550℃下进行,钒负载量为0.8mmol/g时催化性能最佳,乙苯(EB)转化率和苯乙烯(ST)选择性分别为65.16%和95.91%。其优良的织构性能和网状纳米结构有利于物质的传递扩散,提高了活性物种的可接近性,缓解了催化剂失活。通过XRD,TEM,氮吸附,TGA,H_2-TPR等手段,分析了催化性能与钒负载量以及载体间的关联,发现积炭不是导致催化剂失活的唯一因素,此外,钒物种的深度还原也可能是催化剂活性降低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纤维状纳米氧化铝载体 苯乙烯 乙苯脱氢 催化剂失活
下载PDF
制备方法对CeO2/Al2O3催化CO2氧化乙苯脱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檀东辰 汪全华 +4 位作者 徐哲琦 陈树伟 崔杏雨 乔岩 李瑞丰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0-24,30,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水热合成法和浸渍法制备了CeO2/Al2O3催化剂,通过N2吸附、X射线衍射(XRD),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和热重分析(TGA)等多种表征技术和催化反应性能评价,研究了不同制备方法对CeO2/Al2O3催化CO2... 采用溶胶凝胶法、水热合成法和浸渍法制备了CeO2/Al2O3催化剂,通过N2吸附、X射线衍射(XRD),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和热重分析(TGA)等多种表征技术和催化反应性能评价,研究了不同制备方法对CeO2/Al2O3催化CO2氧化乙苯脱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催化剂均为介孔材料,且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与孔径、更强的金属氧化物-载体相互作用以及丰富的中强酸酸性中心,提高了活性组分的分散性和乙苯吸附能力,抑制了铈物种的还原和类石墨积炭的生成,从而在CO2氧化乙苯脱氢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在550℃和0.1MPa反应条件下,乙苯转化率和苯乙烯选择性分别为40.7%和99.1%,反应12h后,催化剂活性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基催化剂 制备方法 乙苯脱氢 二氧化碳 苯乙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