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美国和原南越吴庭艳伪政权的战略村计划及其失败 被引量:4
1
作者 汪堂峰 《东南亚纵横》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3-37,共5页
本文考察了美国侵略越南战争时期战略村计划出台的历史背景、理论框架及具体的实践过程 ,并在此基础上从理论框架本身存在的严重缺陷和具体实践过程中对该计划的扭曲与背离两个方面揭示了其失败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美国 越南战争 战略村计划 原南越吴庭艳伪政权 失败原因
下载PDF
“多米诺理论”之解剖——对一种流行观点的质疑 被引量:1
2
作者 汪堂峰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2-106,共5页
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将多“米诺理论”视为美国在印度支那进行干涉的行动指南和美国在越南酿成悲剧的“理论祸根”,并由此而将美国在印度支那的干涉看成是针对共产主义在东南亚的“扩张”而采取的防御性措施。不可否认,对东南亚地区多... 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将多“米诺理论”视为美国在印度支那进行干涉的行动指南和美国在越南酿成悲剧的“理论祸根”,并由此而将美国在印度支那的干涉看成是针对共产主义在东南亚的“扩张”而采取的防御性措施。不可否认,对东南亚地区多米诺现象可能出现的担忧的确极大地影响了美国的印度支那政策,但美国在印度支那的干涉绝非仅仅是“多米诺理论”的具体实践。即使东南亚地区不会出现多米诺现象,美国基于谋求控制印度支那的意图及其他考虑,也不会放弃在该地区的干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米诺理论 印度支那 东南亚 遏制 干涉 美国
下载PDF
1949—1950年间美国卷入对越干涉的再考察 被引量:1
3
作者 汪堂峰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5-112,共8页
本文认为 ,美国以直接援助在印度支那的法国殖民军和其所认可的民族主义力量的方式卷入在越南的干涉虽然直到 1 95 0年才成为现实 ,但至少早在 1 949年美国就有这方面的意向 ,而其根源则甚至可以追溯到更久以前 ;美国卷入在越南的干涉... 本文认为 ,美国以直接援助在印度支那的法国殖民军和其所认可的民族主义力量的方式卷入在越南的干涉虽然直到 1 95 0年才成为现实 ,但至少早在 1 949年美国就有这方面的意向 ,而其根源则甚至可以追溯到更久以前 ;美国卷入在越南的干涉固然与它对苏联的威胁的担心进一步发展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 遏制 承认 援助
下载PDF
洛克自由思想的神学基础及真实目的
4
作者 汪堂峰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4期55-62,共8页
洛克政治自由思想的铺陈与演绎离不开其哲学地基。其中,对永恒、全能和全知的上帝的确证,构成为其确认政治自由之不可侵犯的基本前提;对人类自由能力及其限度的确证,构成为其确认政治自由之存续、扩展和限制的逻辑主线;为上天的启示留... 洛克政治自由思想的铺陈与演绎离不开其哲学地基。其中,对永恒、全能和全知的上帝的确证,构成为其确认政治自由之不可侵犯的基本前提;对人类自由能力及其限度的确证,构成为其确认政治自由之存续、扩展和限制的逻辑主线;为上天的启示留下一席之地,在其理论中构成捍卫政治自由的最后武器。从根本上说,洛克所追求的政治自由,并非如其所声称的那样,具有普遍、充足和彻底的属性,而是蕴含着特定的立场和诉求。正是基于此,洛克对人类追求理性的努力小心翼翼地保留着一种暧昧的态度,而其关于政治自由思想的哲学演绎也未能实现逻辑上的彻底自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克 政治自由 善的必然性 上帝 自由能力 理性 启示
下载PDF
主体历史和主导历史博弈视域下中国梦的历史演进
5
作者 汪堂峰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1-6,124,共6页
综观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演进和各种政治力量对国家出路的探索实践,正是主导历史和主体历史之间复杂的博弈关系,既使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发展演进呈现出错综交织的状态,也建构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追梦主题的发展方向:面对外部资本主义工业文... 综观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演进和各种政治力量对国家出路的探索实践,正是主导历史和主体历史之间复杂的博弈关系,既使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发展演进呈现出错综交织的状态,也建构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追梦主题的发展方向:面对外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这一集主体历史和主导历史于一身的近代世界文明,作为中国近代的主体历史,封建农业文明固守之梦必然幻灭;面对内部封建农业文明和外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双重夹击,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主导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梦想和努力,必然走上穷途;唯有以社会主义为历史的主导方向,实现对中国封建农业文明和对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双重扬弃,并创造性地利用主体历史来改造主体历史,并最终实现主导历史和主体历史的合一,才能使中国走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梦 主体历史 主导历史 博弈
下载PDF
共生与互渗——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自觉生成机制研究
6
作者 汪堂峰 汪丽红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24-28,共5页
从功能性的视角来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之间的互动关系,是一种常见的、同时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分析视角。然而,从本质上说,两者之间是一种共生于马克思主义的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关系最根本的基础是马克... 从功能性的视角来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之间的互动关系,是一种常见的、同时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分析视角。然而,从本质上说,两者之间是一种共生于马克思主义的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关系最根本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内在的科学性本质,而不是笼统的马克思主义。正是这种共生性决定了两者之间互渗的天然可能性,从而构成其功能性互动的基础和根本动力。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共生性并不必定导致两者间必然的自觉互渗,要达到这一目标并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全面自觉,必须具有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学科自觉并将养成将这种学科自觉转化为教学自觉的自觉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 自觉生成机制 研究
下载PDF
走近越战泥沼——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期间美国对越政策的演变
7
作者 汪堂峰 《宿州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53-56,共4页
本文通过对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期间美国对越政策演变的分析,揭示其与日后美国卷入越南战争的关系。文章认为,同日后卷入越南战争一样,美国之所以袒护法国、漠视越南人民的独立要求并随后卷入在越南的战争干涉,乃是基于遏制共产主义的需... 本文通过对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期间美国对越政策演变的分析,揭示其与日后美国卷入越南战争的关系。文章认为,同日后卷入越南战争一样,美国之所以袒护法国、漠视越南人民的独立要求并随后卷入在越南的战争干涉,乃是基于遏制共产主义的需要。文章尤其强调,美国1954年主导联合行动的努力和在日内瓦会议上的所为直接为其日后卷入越南战争埋下了伏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越政策 演变 干涉
下载PDF
论“印马对抗”事件的双重本质
8
作者 汪堂峰 《东南亚之窗》 2008年第2期29-35,共7页
1963年至1966年间在东南亚地区发生的"对抗"事件是东盟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对于"对抗"同东盟的形成之间的关系,学术界似乎隐约有所察觉。不过,虽然学者们都意识到了对抗过程中的西方(尤其是英国)因素,但都倾... 1963年至1966年间在东南亚地区发生的"对抗"事件是东盟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对于"对抗"同东盟的形成之间的关系,学术界似乎隐约有所察觉。不过,虽然学者们都意识到了对抗过程中的西方(尤其是英国)因素,但都倾向于将这场对抗视为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之间的冲突,而没有看到这场对抗也是印度尼西亚同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之间的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西亚 印尼 马来亚 对抗 西方国家 东南亚地区 双重本质 菲律宾 英国 联邦
下载PDF
试论“中庸”观念的历史地位——“适度”意义上中国和古希腊“中庸”观念的比较
9
作者 汪堂峰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38-41,共4页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古希腊,中庸在人们伦理观念的发展中所产生的影响并不像我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深远,其历史地位亦应重新评价。中庸观念的历史价值不在于它怎样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言语方式、行为方式,而在于中庸观念的境界之高及其...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古希腊,中庸在人们伦理观念的发展中所产生的影响并不像我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深远,其历史地位亦应重新评价。中庸观念的历史价值不在于它怎样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言语方式、行为方式,而在于中庸观念的境界之高及其在伦理和政治领域的极度缺乏而显得弥足珍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 观念 适度 历史地位 评价
下载PDF
西方“新史学”时间观初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汪堂峰 蒋保 《宿州师专学报》 1999年第2期24-27,共4页
本文试图通过“新史学”对传统史学时间观的理论批判的分析,揭示“新史学”的时间观念,并在“新史学”对时间观的实际运用的论述过程中论证时间观与历史研究之间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 新史学 时间观 时间点 时间段
下载PDF
罗斯福政府印度支那政策评析(1941—1945) 被引量:5
11
作者 汪堂峰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63,共11页
本文力图通过对罗斯福政府在印度支那问题上持有何种立场及其为此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及这些措施产生了多大作用的考察,来全面揭示罗斯福政府的印度支那政策及其同日后美国的"越战悲剧"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罗斯福政府 印度支那政策 反殖民主义
原文传递
论社会思潮生成过程中的学理化机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汪堂峰 《思想理论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9-63,共5页
作为社会思潮生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从社会心理到思想理论的学理化过程,蕴含着一种深刻的、无法避免的扬弃与变异的二律背反。在这一学理化过程中,扬弃使思想理论得以从本质出发,穿透现实;变异则意味着思想理论即便具有严密的逻辑,既不... 作为社会思潮生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从社会心理到思想理论的学理化过程,蕴含着一种深刻的、无法避免的扬弃与变异的二律背反。在这一学理化过程中,扬弃使思想理论得以从本质出发,穿透现实;变异则意味着思想理论即便具有严密的逻辑,既不可能做到无懈可击,亦不可能获得社会心理的全面、无条件的认同。正是这种扬弃与变异的共存,导致思想理论的说服力和穿透力同其现实的吸引力之间,并不具有必然的正相关关系。正是坚如磐石的社会心理的存在,使得有些社会思潮虽然很容易从理性角度攻破,但学理上的有力批判却仍然无法撼动其基本信条。因此,对社会思潮的引领,不仅要关注对其思想理论的分析与批判,更要关注对社会心理的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思潮 社会心理 社会存在 学理化 思想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