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植入证据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9
1
作者 汪宇春 刘霆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4-57,共4页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植入 证据 检测方法 研究现状 分子遗传学 免疫生化分析
下载PDF
STR-PCR定量分析非清髓性干细胞移植后造血嵌合体 被引量:2
2
作者 汪宇春 刘霆 张霁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68-570,573,共4页
目的 建立对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造血嵌合体的 STR- PCR定量检测技术 ,初步探讨该技术在监测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植入状态中的应用。方法 对 3例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的患者序列血样 ,在可区分供受者基因的... 目的 建立对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造血嵌合体的 STR- PCR定量检测技术 ,初步探讨该技术在监测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植入状态中的应用。方法 对 3例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的患者序列血样 ,在可区分供受者基因的 STR位点上 ,应用凝胶图像分析技术进行供受者特异性等位基因的定量分析。结果 定量分析结果与 DNA电泳条带法的定性分析结果 ,以及临床移植效果一致。在电泳条带已表现为供者源造血时 ,通过定量分析仍可检测出受者特异性等位基因。结论  STR- PCR定量分析技术较单纯电泳鉴定植入可观察到更为细微的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PCR 定量分析 非清髓性干细胞移植 造血嵌合体
下载PDF
一氧化氮、内皮素阻滞剂对血管运动功能调控能力的比较研究
3
作者 汪宇春 张姝江 +3 位作者 刘军 贺豪杰 徐睿 王树人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32-234,共3页
采用离体动脉条法,对比观察一氧化氮、内皮素、α-受体、β-受体和前列腺素的阻滞剂对血管运动功能的影响力,以了解阻滞-氧化氮或内皮素的制剂在血管运动调控方面的可能应用前景。结果显示,在离体动脉条上等分子浓度的L-NMA(一氧... 采用离体动脉条法,对比观察一氧化氮、内皮素、α-受体、β-受体和前列腺素的阻滞剂对血管运动功能的影响力,以了解阻滞-氧化氮或内皮素的制剂在血管运动调控方面的可能应用前景。结果显示,在离体动脉条上等分子浓度的L-NMA(一氧化氮合成阻滞剂)能产生与妥拉苏林或心得安相似的(绝对值)血管运动效果。而膦酰二肽(内皮素合成阻滞剂)对动脉条的作用明显偏弱,提示一氧化氮参与血管运动调控的程度可能大于内皮素的参与程度,其阻滞剂亦应产生较大的血管运动调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 血管运动功能 消炎痛 一氧化氮 内皮素
下载PDF
细胞因子及其基因多态性与移植物抗宿主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汪宇春 刘霆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5年第4期334-337,共4页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目前已成为影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广泛应用的瓶颈。随着对 GvHD发病机制认识的日益深入,细胞因子在GVHD过程中的作用日显重要,细胞因子的表达和分泌部分与细胞因子基因中启动子和调节序列中的基因多态性有关。
关键词 细胞因子 基因多态性 移植物抗宿主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白细胞介素
下载PDF
流体剪应力作用于间充质干细胞对其诱导内皮分化后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思远 石应康 +4 位作者 伍长学 赁可 吴江 孟文彤 汪宇春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16-620,共5页
探讨流体剪应力对间充质干细胞(MSCs)诱导的内皮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体外培养大鼠骨髓MSCs,于流室中加载不同强度的流体剪应力,加载后向内皮细胞系诱导,检测所得细胞总抗氧化能力(T-AOC)、一氧化氮(NO)生成量的变化。流体剪应力对MSC... 探讨流体剪应力对间充质干细胞(MSCs)诱导的内皮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体外培养大鼠骨髓MSCs,于流室中加载不同强度的流体剪应力,加载后向内皮细胞系诱导,检测所得细胞总抗氧化能力(T-AOC)、一氧化氮(NO)生成量的变化。流体剪应力对MSCs体外诱导所得内皮细胞的总T-AOC、NO均有上调作用,并呈强度依赖关系。流体剪应力对骨髓MSCs体外诱导培养的内皮细胞具有保护性作用,为缺血性心脏病的细胞治疗及心血管组织工程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剪应力 间充质干细胞 总抗氧化能力 一氧化氮
下载PDF
成功诊治一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6
作者 席亚明 黄杰 +3 位作者 刘霆 汪宇春 何川 顾玲 《临床误诊误治》 2004年第6期392-392,共1页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粒细胞系统 免疫组化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分析
7
作者 熊梅 朱焕玲 +9 位作者 谢莉萍 汪宇春 何川 季杰 廖小梅 陈心传 李建军 崔旭 龚玉萍 刘霆 《华西医学》 CAS 2013年第7期994-997,共4页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2年10月确诊为MDS的231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21~87岁,中位年龄59岁。结果 231例患者中,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发育异常(RCMD)最多见,占4...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2年10月确诊为MDS的231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21~87岁,中位年龄59岁。结果 231例患者中,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发育异常(RCMD)最多见,占45.0%(104/231);以贫血乏力症状就诊多见占66.7%(154/231);血常规中以全血细胞均减少多见占61%(141例/231例);网织红细胞以正常或增高为主占61%(141/231);低荧光值增高多见62%(144/231)。乳酸脱氢酶和铁蛋白在各诊断亚型及各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评分间存在差异,其中乳酸脱氢酶在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2型(RAEB-2)中高于综合组:难治性贫血(RA)、难治性贫血伴环状铁粒幼细胞(RAS)、5q综合征及RCMD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乳酸脱氢酶高于中危1组及中危2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铁蛋白高于中危1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染色体异常率为39%,其中20例为复杂染色体核型,IPSS评分中危1最多见为52.4%(55/105)。结论 MDS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需综合骨髓涂片、活检、细胞遗传学的结果提高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乳酸脱氢酶 铁蛋白 细胞遗传学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