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简论士、知识分子和士的近代转型
被引量:
2
1
作者
汪平秀
汤克勤
《嘉应学院学报》
2010年第9期92-97,共6页
中国传统之士肩负知识和道义的职责,在道统与政统的夹层中艰难地生存。在近代的大变局中,士被时代潮流所裹挟,义无返顾地嬗蜕成较有独立品格、较为自由的知识分子。在士的近代转型过程中,晚清小说家典型地体现出这一转型所呈现的生动活...
中国传统之士肩负知识和道义的职责,在道统与政统的夹层中艰难地生存。在近代的大变局中,士被时代潮流所裹挟,义无返顾地嬗蜕成较有独立品格、较为自由的知识分子。在士的近代转型过程中,晚清小说家典型地体现出这一转型所呈现的生动活泼的状貌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
知识分子
近代转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2
作者
汪平秀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11期87-89,共3页
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中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笔者进行多年的教学探索,积极地将本土历史文化资源融入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
关键词
本土历史文化资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岭南逸史》中女性群体刍议
被引量:
3
3
作者
汪平秀
《嘉应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23-126,共4页
《岭南逸史》描写的女性群体,花团锦簇,争奇斗艳,特别是其中的四个女主人公,标新立异,这是《岭南逸史》艺术成就最突出的表现之一,这使它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而且,《岭南逸史》中的女性世界多少折射出现实中的岭南女性的生...
《岭南逸史》描写的女性群体,花团锦簇,争奇斗艳,特别是其中的四个女主人公,标新立异,这是《岭南逸史》艺术成就最突出的表现之一,这使它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而且,《岭南逸史》中的女性世界多少折射出现实中的岭南女性的生活状况、思想情感和超常能力,这对我们了解岭南女性是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逸史》
女性群体
艺术成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古兰经》的婚姻观
被引量:
5
4
作者
汪平秀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04年第4期65-67,共3页
婚姻是人类种的繁衍和社会关系维系的重要一环。任何一种文化或民族都非常重视婚姻的缔结,《古兰经》也是如此。它本着自己的信仰,对穆斯林男女两性婚姻作了详细的规定。虽然经文中有关婚姻的材料非常丰富,但以往的研究似乎并没有对此...
婚姻是人类种的繁衍和社会关系维系的重要一环。任何一种文化或民族都非常重视婚姻的缔结,《古兰经》也是如此。它本着自己的信仰,对穆斯林男女两性婚姻作了详细的规定。虽然经文中有关婚姻的材料非常丰富,但以往的研究似乎并没有对此表示更多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兰经》
经文
穆斯林
信仰
社会关系
丰富
人类
婚姻观
民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
7
5
作者
汪平秀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年第4期95-98,共4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行实践教学十分有必要,不但体现了党中央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指示精神,也是本课程实际教学内容的要求。《纲要》课的实践教学可以采用感性认知性实践、内化性实践、研究性实践等模式。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实践教学
探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梁启超民族思想的形成
被引量:
1
6
作者
汪平秀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9-23,92,共5页
梁启超民族思想的形成,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1902年前,是其萌芽阶段;1903年至1907年,是其发展阶段;1922年,是其定型阶段。为了反帝救国,梁启超在对西方"民族"概念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对"民族"概念的系统...
梁启超民族思想的形成,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1902年前,是其萌芽阶段;1903年至1907年,是其发展阶段;1922年,是其定型阶段。为了反帝救国,梁启超在对西方"民族"概念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对"民族"概念的系统看法,其"民族"概念越来越科学,其民族思想逐步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民族”
民族思想
形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刘光第的客家精神
被引量:
1
7
作者
汪平秀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55-58,共4页
客家精神熏陶哺育了维新志士刘光第,刘光第进一步发扬彰显了客家精神。刘光第具有勤劳俭朴、积极有为、爱国奉献的客家精神。客家精神正是在如刘光第一样的客家先贤"源于斯,高于斯"的添薪增彩中源远流长。
关键词
刘光第
客家精神
勤劳俭朴
积极有为
爱国奉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康有为对梁启超小说创作的影响
8
作者
汪平秀
汤克勤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3-16,共4页
康有为对梁启超的小说创作有多方面的影响。积极影响是:使梁启超的小说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促成其投身于小说创作;消极影响是:使《新中国未来记》中途辍笔。从梁启超开始创作小说到最后放弃所写的小说,康有为在其中扮演了"成也萧何...
康有为对梁启超的小说创作有多方面的影响。积极影响是:使梁启超的小说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促成其投身于小说创作;消极影响是:使《新中国未来记》中途辍笔。从梁启超开始创作小说到最后放弃所写的小说,康有为在其中扮演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康有为
小说创作
影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方先觉在衡阳保卫战城破时的评价问题
9
作者
汪平秀
《嘉应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31-35,共5页
1944年,日军发动"一号作战",致使中国军队在豫湘桂大溃败,但其中的衡阳保卫战,中国军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战绩。方先觉军长率领第10军不足1.7万人,在衡阳城抵抗日军近10万人围攻,坚守孤城,血战47天。在衡阳城破之际,方先觉...
1944年,日军发动"一号作战",致使中国军队在豫湘桂大溃败,但其中的衡阳保卫战,中国军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战绩。方先觉军长率领第10军不足1.7万人,在衡阳城抵抗日军近10万人围攻,坚守孤城,血战47天。在衡阳城破之际,方先觉是投降呢,还是停战,众说纷纭。通过梳理各种材料,立足于当时的历史情境,我们认为:第10军军长方先觉及其残部,在衡阳城陷时被日军俘虏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衡阳保卫战
方先觉
投降
停战
被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刍议——以嘉应学院为例
10
作者
汪平秀
《世纪桥》
2015年第9期77-78,共2页
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体现在硬件和软件建设上,而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应是高校特色办学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嘉应学院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为例,本文试探索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式。
关键词
特色校园文化建设
本土历史文化资源
嘉应学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回族伊斯兰译著序跋看历史上回汉文化交流心态及其原因
11
作者
汪平秀
《嘉应大学学报》
2003年第1期94-98,共5页
明代,中央政府实行"转相化导"的伊斯兰宗教政策。在此政策的促使下,伊斯兰教开始自封闭状态进入与中国传统文化交流的新阶段,主要表现为汉文著译活动。本文试图根据这些译著(以王岱舆、马注、刘智、马德新等为代表)的序跋来...
明代,中央政府实行"转相化导"的伊斯兰宗教政策。在此政策的促使下,伊斯兰教开始自封闭状态进入与中国传统文化交流的新阶段,主要表现为汉文著译活动。本文试图根据这些译著(以王岱舆、马注、刘智、马德新等为代表)的序跋来分析历史上回汉文化交流的心态及产生这种心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汉文化
交流
心态
原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梁启超对“民族”概念的认识与使用
12
作者
汪平秀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62-64,共3页
“民族”一词是在近代由梁启超引进中国的。他在深入认识的过程中,不但对“民族”概念形成了系统的看法,同时厘清了“民族”与“种族”、“国家”、“国民”等概念的区别,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这些概念使用上的混乱。梁启超这方面的贡献...
“民族”一词是在近代由梁启超引进中国的。他在深入认识的过程中,不但对“民族”概念形成了系统的看法,同时厘清了“民族”与“种族”、“国家”、“国民”等概念的区别,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这些概念使用上的混乱。梁启超这方面的贡献对中国早期民族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民族”概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苏轼精神
被引量:
4
13
作者
汤克勤
汪平秀
《温州大学学报》
2004年第5期41-45,共5页
苏轼精神具体表现为好学精神、独立精神、爱民精神、创新精神和旷达精神等几个方面,它对我们今天的“先进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就像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一样,值得弘扬。
关键词
苏轼精神
好学
独立
爱民
创新
旷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比附:梁启超译介、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方式和文化选择
被引量:
3
14
作者
汪平秀
郑红翠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9-94,共6页
梁启超等一批中国早期知识分子出于爱国心和时代责任感,译介和引进了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由于时代的原因、特定的环境和传播者自身的特点,梁启超采用比附的方式译介、传播马克思主义。这展现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初始传播时期的萌发状...
梁启超等一批中国早期知识分子出于爱国心和时代责任感,译介和引进了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由于时代的原因、特定的环境和传播者自身的特点,梁启超采用比附的方式译介、传播马克思主义。这展现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初始传播时期的萌发状态,虽然为国人打开了一扇新的思想窗口,却没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从而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中国近代少有的几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之一,梁启超对后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和真正的中国化做出了尝试性、基础性的辅垫工作。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不应埋没,他的这种文化选择,令人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附
梁启超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文化选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影响梁启超认知社会主义的因素述略
15
作者
汪平秀
《嘉应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24-29,共6页
影响梁启超对社会主义的认知有多种因素,主要有新民救国、比附认知、国外考察、改良主义和国情判断等。在梁启超认知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新民救国是接受动因,比附认知是引进方式,国外考察是认知途径,改良主义是判断的主宰,国情判断是反对...
影响梁启超对社会主义的认知有多种因素,主要有新民救国、比附认知、国外考察、改良主义和国情判断等。在梁启超认知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新民救国是接受动因,比附认知是引进方式,国外考察是认知途径,改良主义是判断的主宰,国情判断是反对目前践行的依据。这些影响因素,导致梁启超对社会主义存在颇有好感、积极引进、犹豫质疑、反对践行的多种态度,从而使其具有认知过程的复杂性和观点的多变性的特点。梁启超认知社会主义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说明社会主义初始传入中国时的复杂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社会主义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梅州梅花的历史盛衰与旅游价值
16
作者
汪平秀
汤克勤
《嘉应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75-80,共6页
唐宋时梅州大地上已昂然生长梅花,其繁盛一直到清代,以致梅州人自称“吾州亦是梅花国”“梅花端的种梅州”.可是到了清末,梅州梅花已经衰败,“城前城后少梅花”“根株拔尽敛英芒”.梅花极具旅游价值,不仅可以欣赏其外在形象美,也可以得...
唐宋时梅州大地上已昂然生长梅花,其繁盛一直到清代,以致梅州人自称“吾州亦是梅花国”“梅花端的种梅州”.可是到了清末,梅州梅花已经衰败,“城前城后少梅花”“根株拔尽敛英芒”.梅花极具旅游价值,不仅可以欣赏其外在形象美,也可以得到梅花精神和梅文化的滋养.为了开发梅州的梅花,重现当年盛景,将梅州建设为梅花乡,可以将梅州、大庾岭和罗浮山打造成岭南植梅、赏梅、咏梅的“金三角”,以弘扬中华梅文化,推动旅游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州
梅花
岭南
“金三角”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中释马”——梁启超译介马克思主义的方式
17
作者
汪平秀
《嘉应学院学报》
2018年第7期23-27,共5页
梁启超译介、传播马克思主义,采用"以中释马"的方式,即以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和名词来翻译、介绍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他采取"以中释马",是受西方传教士的影响,利用日译西学资料,结合自己深厚的国学知识进行的。&qu...
梁启超译介、传播马克思主义,采用"以中释马"的方式,即以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和名词来翻译、介绍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他采取"以中释马",是受西方传教士的影响,利用日译西学资料,结合自己深厚的国学知识进行的。"以中释马",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初始传播时期的萌发状态,给中国人打开了一扇新的思想窗口。梁启超译介、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筚路蓝缕之功,对后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马克思主义
以中释马
译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红军将领朱云卿作为实践教学案例的探索
18
作者
汪平秀
《嘉应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117-120,共4页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教师把红军早期杰出将领朱云卿当作实践教学内容,组织大学生实地考察,网上查阅资料,了解朱云卿的生平事迹,并撰写心得文章进行讨论交流,以朱云卿的光辉形象教育学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一成功的教学...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教师把红军早期杰出将领朱云卿当作实践教学内容,组织大学生实地考察,网上查阅资料,了解朱云卿的生平事迹,并撰写心得文章进行讨论交流,以朱云卿的光辉形象教育学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一成功的教学案例说明:以本土杰出人物和优秀历史文化作为实践教学资源,是可行的,便于操作,而且效果显著;有利于延伸和深化课堂理论教学,加深大学生对课堂教学所学知识的理解和领会.这真正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可行性原则、实效性原则、时效性原则和目的性原则,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云卿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梁启超译介、传播社会主义的特点
19
作者
汪平秀
《人文论丛》
2019年第1期248-255,共8页
梁启超译介、传播社会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从传播时间看,他是译介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之一,在较长时间里,他持续进行传播;从译介方式看,他'以中释马',常以中国古代圣贤和某些传统思想比附、解释马克思和社会主义;从...
梁启超译介、传播社会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从传播时间看,他是译介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之一,在较长时间里,他持续进行传播;从译介方式看,他'以中释马',常以中国古代圣贤和某些传统思想比附、解释马克思和社会主义;从译介依据的文本看,他因为语言的关系,主要是依据日译西学著作,向国内传播社会主义;从传播的价值取向看,他向国内输入各种西方思想学说,包括社会主义,原是立足于立宪、改良的政治理念和启蒙救国的使命,后来他认为社会主义并不能救中国,因此介绍社会主义的内容相比较其他西方思想,就薄弱得多,并存在一些偏颇和误解之处。探讨梁启超译介、传播社会主义的特点,本文试图全面客观地评价他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程中的功过得失,既不拔高他的贡献,也不贬低他作为先驱者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传播
特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衡会战研究综述
被引量:
1
20
作者
汪平秀
《兰台世界》
2017年第10期71-74,共4页
长衡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一场重要的战争。目前,全面研究长衡会战的专门著作仅两部,成果较为薄弱,研究有待加强。而对长衡会战的重要战役衡阳保卫战的研究,成果则较丰厚,涌现出大量的研究著作和论文,并形成了一些研究热点。
关键词
长衡会战
衡阳保卫战
研究热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简论士、知识分子和士的近代转型
被引量:
2
1
作者
汪平秀
汤克勤
机构
嘉应学院社科部文学院
出处
《嘉应学院学报》
2010年第9期92-97,共6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09YJC751034)
文摘
中国传统之士肩负知识和道义的职责,在道统与政统的夹层中艰难地生存。在近代的大变局中,士被时代潮流所裹挟,义无返顾地嬗蜕成较有独立品格、较为自由的知识分子。在士的近代转型过程中,晚清小说家典型地体现出这一转型所呈现的生动活泼的状貌和特点。
关键词
士
知识分子
近代转型
Keywords
scholar
intellectual
revolution in Modem Times
分类号
G40-09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2
作者
汪平秀
机构
嘉应学院社科部
出处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11期87-89,共3页
基金
嘉应学院第十一批教改重点项目"本土历史文化资源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编号:414A07)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中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笔者进行多年的教学探索,积极地将本土历史文化资源融入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
关键词
本土历史文化资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岭南逸史》中女性群体刍议
被引量:
3
3
作者
汪平秀
机构
嘉应学院社科部
出处
《嘉应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23-126,共4页
文摘
《岭南逸史》描写的女性群体,花团锦簇,争奇斗艳,特别是其中的四个女主人公,标新立异,这是《岭南逸史》艺术成就最突出的表现之一,这使它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而且,《岭南逸史》中的女性世界多少折射出现实中的岭南女性的生活状况、思想情感和超常能力,这对我们了解岭南女性是有帮助的。
关键词
《岭南逸史》
女性群体
艺术成就
Keywords
The History of South of the Five Ridges
the female world
artistic achievement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古兰经》的婚姻观
被引量:
5
4
作者
汪平秀
机构
嘉应学院社科部
出处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04年第4期65-67,共3页
文摘
婚姻是人类种的繁衍和社会关系维系的重要一环。任何一种文化或民族都非常重视婚姻的缔结,《古兰经》也是如此。它本着自己的信仰,对穆斯林男女两性婚姻作了详细的规定。虽然经文中有关婚姻的材料非常丰富,但以往的研究似乎并没有对此表示更多的关注。
关键词
《古兰经》
经文
穆斯林
信仰
社会关系
丰富
人类
婚姻观
民族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C913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
7
5
作者
汪平秀
机构
嘉应学院社科部
出处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年第4期95-98,共4页
文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行实践教学十分有必要,不但体现了党中央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指示精神,也是本课程实际教学内容的要求。《纲要》课的实践教学可以采用感性认知性实践、内化性实践、研究性实践等模式。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实践教学
探索
Keywords
Chinese modern history's outline
Teaching into practice
Probe
分类号
G424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梁启超民族思想的形成
被引量:
1
6
作者
汪平秀
机构
嘉应学院社科部
出处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9-23,92,共5页
基金
嘉应学院文科项目"梁启超的民族思想研究"(批准号:2012SKY19)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梁启超民族思想的形成,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1902年前,是其萌芽阶段;1903年至1907年,是其发展阶段;1922年,是其定型阶段。为了反帝救国,梁启超在对西方"民族"概念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对"民族"概念的系统看法,其"民族"概念越来越科学,其民族思想逐步形成。
关键词
梁启超
“民族”
民族思想
形成
Keywords
Liang Qichao
nation
national ideology
formation
分类号
B259.9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刘光第的客家精神
被引量:
1
7
作者
汪平秀
机构
嘉应学院社科部
出处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55-58,共4页
文摘
客家精神熏陶哺育了维新志士刘光第,刘光第进一步发扬彰显了客家精神。刘光第具有勤劳俭朴、积极有为、爱国奉献的客家精神。客家精神正是在如刘光第一样的客家先贤"源于斯,高于斯"的添薪增彩中源远流长。
关键词
刘光第
客家精神
勤劳俭朴
积极有为
爱国奉献
分类号
K251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康有为对梁启超小说创作的影响
8
作者
汪平秀
汤克勤
机构
嘉应学院社科部
嘉应学院文学院
出处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3-16,共4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批准号:09YJC751034)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康有为对梁启超的小说创作有多方面的影响。积极影响是:使梁启超的小说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促成其投身于小说创作;消极影响是:使《新中国未来记》中途辍笔。从梁启超开始创作小说到最后放弃所写的小说,康有为在其中扮演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角色。
关键词
梁启超
康有为
小说创作
影响
Keywords
Liang Qichao
Kang Youwei
fiction writing
influence
分类号
I206.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方先觉在衡阳保卫战城破时的评价问题
9
作者
汪平秀
机构
嘉应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嘉应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31-35,共5页
基金
嘉应学院2014年思政教改课题"抗日战争著名战役研究:以长衡会战为中心"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1944年,日军发动"一号作战",致使中国军队在豫湘桂大溃败,但其中的衡阳保卫战,中国军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战绩。方先觉军长率领第10军不足1.7万人,在衡阳城抵抗日军近10万人围攻,坚守孤城,血战47天。在衡阳城破之际,方先觉是投降呢,还是停战,众说纷纭。通过梳理各种材料,立足于当时的历史情境,我们认为:第10军军长方先觉及其残部,在衡阳城陷时被日军俘虏了。
关键词
衡阳保卫战
方先觉
投降
停战
被俘
Keywords
the battle in Hengyang
Fang Xian - jue
- surrender
truce
capture
分类号
K265.21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刍议——以嘉应学院为例
10
作者
汪平秀
机构
嘉应学院社科部
出处
《世纪桥》
2015年第9期77-78,共2页
基金
嘉应学院教改重点项目"本土历史文化资源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编号:414A07)的成果
文摘
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体现在硬件和软件建设上,而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应是高校特色办学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嘉应学院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为例,本文试探索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式。
关键词
特色校园文化建设
本土历史文化资源
嘉应学院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回族伊斯兰译著序跋看历史上回汉文化交流心态及其原因
11
作者
汪平秀
机构
宁夏大学历史系
出处
《嘉应大学学报》
2003年第1期94-98,共5页
文摘
明代,中央政府实行"转相化导"的伊斯兰宗教政策。在此政策的促使下,伊斯兰教开始自封闭状态进入与中国传统文化交流的新阶段,主要表现为汉文著译活动。本文试图根据这些译著(以王岱舆、马注、刘智、马德新等为代表)的序跋来分析历史上回汉文化交流的心态及产生这种心态的原因。
关键词
回汉文化
交流
心态
原因
Keywords
culture of Hui nationality and Han nationality
communication
attitude
cause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梁启超对“民族”概念的认识与使用
12
作者
汪平秀
机构
嘉应学院社科部
出处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62-64,共3页
文摘
“民族”一词是在近代由梁启超引进中国的。他在深入认识的过程中,不但对“民族”概念形成了系统的看法,同时厘清了“民族”与“种族”、“国家”、“国民”等概念的区别,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这些概念使用上的混乱。梁启超这方面的贡献对中国早期民族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
梁启超
“民族”概念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苏轼精神
被引量:
4
13
作者
汤克勤
汪平秀
机构
嘉应学院中文系
出处
《温州大学学报》
2004年第5期41-45,共5页
文摘
苏轼精神具体表现为好学精神、独立精神、爱民精神、创新精神和旷达精神等几个方面,它对我们今天的“先进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就像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一样,值得弘扬。
关键词
苏轼精神
好学
独立
爱民
创新
旷达
Keywords
Sushi
Bookish spirit
Self-governed spirit
Helping people spirit
Innovative spirit
Broad-minded spirit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比附:梁启超译介、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方式和文化选择
被引量:
3
14
作者
汪平秀
郑红翠
机构
嘉应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不详
出处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9-94,共6页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学科共建项目“梁启超与马克思主义研究’(GD16XMK21)
文摘
梁启超等一批中国早期知识分子出于爱国心和时代责任感,译介和引进了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由于时代的原因、特定的环境和传播者自身的特点,梁启超采用比附的方式译介、传播马克思主义。这展现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初始传播时期的萌发状态,虽然为国人打开了一扇新的思想窗口,却没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从而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中国近代少有的几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之一,梁启超对后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和真正的中国化做出了尝试性、基础性的辅垫工作。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不应埋没,他的这种文化选择,令人深思。
关键词
比附
梁启超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文化选择
Keywords
analogy
Liang Qichao
Marx一s sinicization
cultural selection
分类号
G09 [文化科学]
A8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影响梁启超认知社会主义的因素述略
15
作者
汪平秀
机构
嘉应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嘉应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24-29,共6页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学科共建项目(GD16XMK21)。
文摘
影响梁启超对社会主义的认知有多种因素,主要有新民救国、比附认知、国外考察、改良主义和国情判断等。在梁启超认知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新民救国是接受动因,比附认知是引进方式,国外考察是认知途径,改良主义是判断的主宰,国情判断是反对目前践行的依据。这些影响因素,导致梁启超对社会主义存在颇有好感、积极引进、犹豫质疑、反对践行的多种态度,从而使其具有认知过程的复杂性和观点的多变性的特点。梁启超认知社会主义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说明社会主义初始传入中国时的复杂状态。
关键词
梁启超
社会主义
影响因素
Keywords
Liang Qichao
socialism
factors affecting
分类号
H07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梅州梅花的历史盛衰与旅游价值
16
作者
汪平秀
汤克勤
机构
嘉应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学院
出处
《嘉应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75-80,共6页
基金
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人文社科项目(2019WTSCX105)
嘉应学院2021年度人文社科重点项目(2021SKZ03)。
文摘
唐宋时梅州大地上已昂然生长梅花,其繁盛一直到清代,以致梅州人自称“吾州亦是梅花国”“梅花端的种梅州”.可是到了清末,梅州梅花已经衰败,“城前城后少梅花”“根株拔尽敛英芒”.梅花极具旅游价值,不仅可以欣赏其外在形象美,也可以得到梅花精神和梅文化的滋养.为了开发梅州的梅花,重现当年盛景,将梅州建设为梅花乡,可以将梅州、大庾岭和罗浮山打造成岭南植梅、赏梅、咏梅的“金三角”,以弘扬中华梅文化,推动旅游发展.
关键词
梅州
梅花
岭南
“金三角”
Keywords
Meizhou
the plum blossoms
South of the Five Ridges
"Golden Triangle"
分类号
K205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中释马”——梁启超译介马克思主义的方式
17
作者
汪平秀
机构
嘉应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嘉应学院学报》
2018年第7期23-27,共5页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学科共建项目"梁启超与马克思主义研究"(GD16XMK21)
文摘
梁启超译介、传播马克思主义,采用"以中释马"的方式,即以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和名词来翻译、介绍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他采取"以中释马",是受西方传教士的影响,利用日译西学资料,结合自己深厚的国学知识进行的。"以中释马",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初始传播时期的萌发状态,给中国人打开了一扇新的思想窗口。梁启超译介、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筚路蓝缕之功,对后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
梁启超
马克思主义
以中释马
译介
Keywords
Liang Qichao
Marxism
use Chinese culture to translate marxism
interpret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红军将领朱云卿作为实践教学案例的探索
18
作者
汪平秀
机构
嘉应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嘉应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117-120,共4页
基金
嘉应学院第十一批教改重点项目“本土历史文化资源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414A07)
文摘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教师把红军早期杰出将领朱云卿当作实践教学内容,组织大学生实地考察,网上查阅资料,了解朱云卿的生平事迹,并撰写心得文章进行讨论交流,以朱云卿的光辉形象教育学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一成功的教学案例说明:以本土杰出人物和优秀历史文化作为实践教学资源,是可行的,便于操作,而且效果显著;有利于延伸和深化课堂理论教学,加深大学生对课堂教学所学知识的理解和领会.这真正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可行性原则、实效性原则、时效性原则和目的性原则,值得推广.
关键词
朱云卿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Keywords
Zhu Yunq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practical teaching
分类号
G642.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梁启超译介、传播社会主义的特点
19
作者
汪平秀
机构
嘉应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人文论丛》
2019年第1期248-255,共8页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学科共建项目“梁启超与马克思主义研究”(项目编号:GD16XMK21)阶段性成果
文摘
梁启超译介、传播社会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从传播时间看,他是译介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之一,在较长时间里,他持续进行传播;从译介方式看,他'以中释马',常以中国古代圣贤和某些传统思想比附、解释马克思和社会主义;从译介依据的文本看,他因为语言的关系,主要是依据日译西学著作,向国内传播社会主义;从传播的价值取向看,他向国内输入各种西方思想学说,包括社会主义,原是立足于立宪、改良的政治理念和启蒙救国的使命,后来他认为社会主义并不能救中国,因此介绍社会主义的内容相比较其他西方思想,就薄弱得多,并存在一些偏颇和误解之处。探讨梁启超译介、传播社会主义的特点,本文试图全面客观地评价他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程中的功过得失,既不拔高他的贡献,也不贬低他作为先驱者的地位。
关键词
梁启超
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传播
特点
分类号
D092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衡会战研究综述
被引量:
1
20
作者
汪平秀
机构
嘉应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兰台世界》
2017年第10期71-74,共4页
基金
嘉应学院思政教改课题(2014年)
文摘
长衡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一场重要的战争。目前,全面研究长衡会战的专门著作仅两部,成果较为薄弱,研究有待加强。而对长衡会战的重要战役衡阳保卫战的研究,成果则较丰厚,涌现出大量的研究著作和论文,并形成了一些研究热点。
关键词
长衡会战
衡阳保卫战
研究热点
Keywords
the battle of Changsha and Hengyang
the battle of Hengyang
research focus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简论士、知识分子和士的近代转型
汪平秀
汤克勤
《嘉应学院学报》
201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的应用
汪平秀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岭南逸史》中女性群体刍议
汪平秀
《嘉应学院学报》
200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古兰经》的婚姻观
汪平秀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04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汪平秀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试论梁启超民族思想的形成
汪平秀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论刘光第的客家精神
汪平秀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论康有为对梁启超小说创作的影响
汪平秀
汤克勤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论方先觉在衡阳保卫战城破时的评价问题
汪平秀
《嘉应学院学报》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刍议——以嘉应学院为例
汪平秀
《世纪桥》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从回族伊斯兰译著序跋看历史上回汉文化交流心态及其原因
汪平秀
《嘉应大学学报》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论梁启超对“民族”概念的认识与使用
汪平秀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论苏轼精神
汤克勤
汪平秀
《温州大学学报》
2004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比附:梁启超译介、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方式和文化选择
汪平秀
郑红翠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影响梁启超认知社会主义的因素述略
汪平秀
《嘉应学院学报》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论梅州梅花的历史盛衰与旅游价值
汪平秀
汤克勤
《嘉应学院学报》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以中释马”——梁启超译介马克思主义的方式
汪平秀
《嘉应学院学报》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以红军将领朱云卿作为实践教学案例的探索
汪平秀
《嘉应学院学报》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论梁启超译介、传播社会主义的特点
汪平秀
《人文论丛》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长衡会战研究综述
汪平秀
《兰台世界》
201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