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肥分解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矿化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汪张懿 宗良纲 +3 位作者 褚慧 谢少华 杨旎 罗敏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6-42,共7页
以商品有机肥、油菜饼肥和秸秆堆肥三种不同种类有机肥为供试材料,采用土壤呼吸瓶装置进行实验室培养以模拟土壤施肥效应,测定三种肥料的有机碳分解动态变化量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条件下三种有机肥的分解特性差... 以商品有机肥、油菜饼肥和秸秆堆肥三种不同种类有机肥为供试材料,采用土壤呼吸瓶装置进行实验室培养以模拟土壤施肥效应,测定三种肥料的有机碳分解动态变化量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条件下三种有机肥的分解特性差异极大,油菜饼肥与秸秆堆肥在培养前25d分解速率呈现快速升高后又快速下降的变化规律,其中C/N最低的油菜饼肥更加明显,而C/N最高的商品有机肥分解速率很低;三种有机肥料处理下的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大小顺序依次为油菜饼肥处理>秸秆堆肥处理>商品有机肥处理;培养结果运用农田土壤有机碳动态模拟模型,获得商品有机肥、油菜饼肥和秸秆堆肥的易分解比F分别为0.22、0.57和0.47及其一级动力学常数K1=0.019、K2=0.97×10-3、Ks=0.80×10-3(d-1);比对实验测定数据与模型模拟数据表明,当商品有机肥与含氮量最高的油菜饼肥混合比例为2:1时,就能极显著提高商品有机肥的分解率(P<0.01);而秸秆堆肥与油菜饼肥1:1混合时,亦能极显著提高秸秆堆肥的分解率(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料 土壤有机碳矿化 有机种植 模型模拟
下载PDF
不同种植模式下菜地土壤腐殖质组分特性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51
2
作者 褚慧 宗良纲 +3 位作者 汪张懿 谢少华 杨旎 罗敏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31-939,共9页
通过在南京普朗克有机农场开展的9年长期定位监测,研究了有机(露地和大棚)和常规种植模式下蔬菜地耕层土壤有机碳和土壤腐殖质组分特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有机露地、有机大棚和常规露地种植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从11.41、9.29、9.00 g ... 通过在南京普朗克有机农场开展的9年长期定位监测,研究了有机(露地和大棚)和常规种植模式下蔬菜地耕层土壤有机碳和土壤腐殖质组分特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有机露地、有机大棚和常规露地种植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从11.41、9.29、9.00 g kg-1提高至15.35、20.90、10.00 g kg-1;胡敏酸碳(C HA)分别从1.79、1.23、1.14 g kg-1提高至2.11、3.11、1.31 g kg-1;富里酸碳(C FA)分别从2.19、1.88、1.73 g kg-1提高至2.44、2.68、1.91 g kg-1。两种有机种植模式的土壤有机碳及腐殖质组分含量增加达到显著水平,而常规种植模式下的变化不显著。两种有机种植模式下表征土壤腐殖质品质的胡/富比(C HA/C FA)、胡敏酸占总腐殖物质的比例(PQ值)均高于常规种植模式,土壤富里酸的光学密度值E4/E6、色调系数(ΔlogK)值随着种植时间增加的幅度较常规种植模式更大,土壤胡敏酸芳化度呈现先降低后增高的趋势,但在常规种植下变化不明显。说明土壤在长期有机种植模式下不仅更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而且能促进土壤腐殖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农业 土壤有机碳 腐殖质 胡敏酸 富里酸 动态变化
下载PDF
江苏省典型茶园土壤酸化趋势及其制约因素研究 被引量:58
3
作者 张倩 宗良纲 +3 位作者 曹丹 肖峻 蔡燕茹 汪张懿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51-757,共7页
茶园土壤酸化日趋严重已成为当前茶叶生产中的突出问题。为制定茶园土壤酸化的控制对策,本文采用定位监测的方法,分析了江苏省茶园土壤酸化现状和土壤pH降低速率的动态变化及其与酸雨、土壤性质的关系。2008—2010年间江苏省21个典型茶... 茶园土壤酸化日趋严重已成为当前茶叶生产中的突出问题。为制定茶园土壤酸化的控制对策,本文采用定位监测的方法,分析了江苏省茶园土壤酸化现状和土壤pH降低速率的动态变化及其与酸雨、土壤性质的关系。2008—2010年间江苏省21个典型茶场调查结果显示:所有被调查的茶园土壤pH值均低于茶树生长最适值5.5,其中pH值低于4.0的茶园比例达42.8%。2003—2010年间,江苏省茶园土壤pH降低速率呈现先逐年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期间2007年土壤pH降低速率达到最大。茶园土壤酸化及其动态变化受研究区域酸雨强度和频率的影响,同时土壤pH降低速率与土壤有机质、交换性盐基总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黏粒含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土壤 定位监测 pH变化速率 趋势 制约因素
下载PDF
不同类型生物质材料对酸化茶园土壤的改良效果 被引量:22
4
作者 谢少华 宗良纲 +4 位作者 褚慧 汪张懿 邱晓蕾 马爱军 何任红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9-288,共10页
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类型生物质材料对3种不同酸度茶园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在酸性茶园土壤中加入一定量的生物质材料培养45 d后,林场茶场、灵谷茶场和岭下茶场3种土壤的pH值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分别平均提高了0.4... 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类型生物质材料对3种不同酸度茶园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在酸性茶园土壤中加入一定量的生物质材料培养45 d后,林场茶场、灵谷茶场和岭下茶场3种土壤的pH值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分别平均提高了0.44、0.31和0.26个pH单位。同时,加入生物质材料能显著降低土壤交换性酸、交换性铝、总可溶性铝和总单核铝含量,其中,以牛粪、秸秆堆肥和商品有机肥的效果更显著。此外,供试生物质材料在增加土壤交换性盐基数量和提高土壤盐基饱和度、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土壤有机质含量方面的效果,以作物秸秆炭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茶园土壤 酸度 生物质材料 改良效果
下载PDF
不同生物肥处理土壤微生物量对温度、水分条件的响应 被引量:2
5
作者 曹丹 汪张懿 +3 位作者 李文红 凤舞剑 白耀博 周宝亚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3-65,75,共4页
为探讨不同生物肥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C、N)对温度、水分条件的响应,以山东鲁青青菜为供试材料,通过室内培养试验,以单施有机肥为对照,研究3种不同生物肥(中和牌、NST型及爸爱我)配合有机肥处理在温度25℃、35℃,水分45%、60%、75%... 为探讨不同生物肥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C、N)对温度、水分条件的响应,以山东鲁青青菜为供试材料,通过室内培养试验,以单施有机肥为对照,研究3种不同生物肥(中和牌、NST型及爸爱我)配合有机肥处理在温度25℃、35℃,水分45%、60%、75%、90%下对土壤中微生物量C、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有机肥,土壤微生物量C、N在25℃,田间持水量75%培养时最大;中和牌生物肥与有机肥配施处理在25℃,田间持水量60%培养时最佳;NST型生物肥与有机肥配施处理在25℃,田间持水量60%时最佳;爸爱我生物肥与有机肥配施处理对温度、水分的适宜性较强,其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25℃,田间持水量60%或75%。不同生物肥处理对温度、水分的响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肥 温度 水分 土壤生物特性 土壤微生物量
下载PDF
不同温度及水分条件对生物肥最佳肥效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曹丹 汪张懿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8-170,共3页
以南京溧水普朗克有机农场连续种植8a作物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水分条件下施用有机肥或有机肥与"中和牌"II型生物肥、"NST型"高氮生物肥及"BIO"抗土传病高效生物肥3种肥... 以南京溧水普朗克有机农场连续种植8a作物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水分条件下施用有机肥或有机肥与"中和牌"II型生物肥、"NST型"高氮生物肥及"BIO"抗土传病高效生物肥3种肥料配施对土壤pH、有机质及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影响,以期为我国设施蔬菜的施肥和管理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中和牌"生物肥与有机肥配施在温度25℃、水分条件60%培养时最佳,此时土壤速效钾含量最大;"NST型"生物肥与有机肥配施处理在25℃、水分条件75%培养时最佳;"BIO"生物肥与有机肥配施处理对温度、水分的适宜性较强,其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25℃、水分条件60%或75%。生产实践中,缺磷土壤宜选用"NST"型及"BIO"生物肥,补钾宜选用"中和牌"生物有机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肥 肥效 温度 水分 土壤生物特性
下载PDF
土壤动物群落生态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吴奇 汪张懿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13期30-31,共2页
土壤动物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土壤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已成为环境与生态领域中的热点。对土壤动物的定义与分类、土壤动物群落的环境指示作用及促进物质循环功能等,进行基础... 土壤动物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土壤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已成为环境与生态领域中的热点。对土壤动物的定义与分类、土壤动物群落的环境指示作用及促进物质循环功能等,进行基础性、群落应用、指示价值、群落多样性的研究,为今后的开发利用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动物群落 生态功能 环境指示 物质循环 进展
下载PDF
ICP-AES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工业废水中总磷的方法比较 被引量:13
8
作者 汪张懿 杨颖 +1 位作者 任荣 熊桂洪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6年第5期58-61,共4页
用 ICP - AES法和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4种不同工业废水中的总磷含量,将2种方法的测定结果作比对.试 验表明, ICP - AES法对国家标准样品的测定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4种废水样品测定结果的加标回收率为 94.0%~110%, RSD在0.9%~... 用 ICP - AES法和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4种不同工业废水中的总磷含量,将2种方法的测定结果作比对.试 验表明, ICP - AES法对国家标准样品的测定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4种废水样品测定结果的加标回收率为 94.0%~110%, RSD在0.9%~3.2%之间.分光光度法适用于低浓度、低干扰样品的测定,对于高浓度含磷废水,取样体 积和样品稀释倍数均会对其测定结果产生显著影响.消解样品经浊度-色度补偿后,分光光度法的测定结果精密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磷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分光光度法 工业废水
下载PDF
重庆市九龙坡区汽车维修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状况研究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汪张懿 廖磊 +1 位作者 熊峰 颜冬 《科学技术创新》 2021年第9期73-74,共2页
基于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和相关技术导则,研究分析全区各类汽车维修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与喷涂原料使用和生产经营活动等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为全区大气污染精准防治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大气污染 VOCs排放 汽车维修
下载PDF
硫酸盐对厌氧处理的影响及控制对策 被引量:3
10
作者 任荣 杨颖 +1 位作者 汪张懿 熊桂洪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年第28期172-173,共2页
文章探讨了废水厌氧消化中硫酸盐还原菌与产甲烷菌之间的竞争关系、影响竞争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硫酸盐存在情况下厌氧处理体系正常运行的控制对策。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菌 产甲烷菌 影响因素 控制对策
下载PDF
植被挥发性有机物的收集方法概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任荣 崔凤 +1 位作者 汪张懿 熊峰 《科学技术创新》 2017年第30期18-19,共2页
植被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排放是全球大气中VOC的重要来源,本文从传统提取方法和新型提取方法两个方面阐述了植被VOC的收集方法;其中传统提取方法包括:溶剂提取法、液氮冷凝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新型提取方法包括: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固相... 植被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排放是全球大气中VOC的重要来源,本文从传统提取方法和新型提取方法两个方面阐述了植被VOC的收集方法;其中传统提取方法包括:溶剂提取法、液氮冷凝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新型提取方法包括: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固相微萃取和动态顶空收集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VOC 排放 收集
下载PDF
植被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任荣 崔凤 +1 位作者 汪张懿 熊峰 《环境与发展》 2017年第9期86-86,88,共2页
植被挥发性有机物(VOC)排放对大气中臭氧有影响,通过分析了解植被VOC的排放浓度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目前常用的三种VOC分析检测方法: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质子转移反应质谱法。
关键词 植被VOC 排放 分析
下载PDF
浅谈区(县)级环境监测站监测规范及效率管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颖 汪张懿 胡超能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5年第9期123-123,128,共2页
为满足新《环保法》对环境监测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的要求,提高区(县)级环境监测站工作效率,结合《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本文从监测前准备及采样、样品分析、监测报告出具发放及数据报送、实验室管理和仪器设备维护及使用等... 为满足新《环保法》对环境监测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的要求,提高区(县)级环境监测站工作效率,结合《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本文从监测前准备及采样、样品分析、监测报告出具发放及数据报送、实验室管理和仪器设备维护及使用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提出了操作性极强的区(县)级基层监测站规范及效率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 监测规范 效率 管理
下载PDF
电催化氧化技术处理难生化有机废水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任荣 汪张懿 熊桂洪 《科技视界》 2016年第24期229-229,共1页
本文阐述了电催化氧化技术处理难生化有机废水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并对此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关键词 电催化技术 难生化有机废水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重庆市大气主要污染物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熊桂洪 刘姣姣 +2 位作者 蒋昌潭 丁俊傑 汪张懿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9-113,共5页
基于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了各项污染物时间变化特征,并利用SPSS 19.0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SO_2和CO污染较轻,NO_2浓度水平较高,O_3和PM_(2.5)污染相对严重。SO_2和O_3呈现"单峰型",NO_2、CO、PM_(... 基于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了各项污染物时间变化特征,并利用SPSS 19.0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SO_2和CO污染较轻,NO_2浓度水平较高,O_3和PM_(2.5)污染相对严重。SO_2和O_3呈现"单峰型",NO_2、CO、PM_(10)、PM_(2.5)呈现"双峰双谷型"的日变化特征。SO_2、NO_2、CO、PM_(10)和PM_(2.5)呈"U型",O_3呈现倒"U型"季节变化特征。PM_(10)、PM_(2.5)与SO_2、NO_2、CO,SO_2与NO_2、CO,NO_2与CO呈现正相关;NO_2、CO与O_3呈现负相关。主成分分析法结果显示第1个因子为PM_(10)、PM_(2.5)、NO_2,第2个因子为O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物 日变化 季节变化 相关性 主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