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鸡IL-2作为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免疫增强剂对鸡细胞免疫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宏梅 郭慧君 +1 位作者 李祥瑞 汪志楷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重组鸡IL-2 传染性法氏囊病 疫苗 免疫增强剂 细胞免疫 免疫保护力
下载PDF
柔嫩艾美球虫(Eimeria tenella)体外细胞培养 被引量:12
2
作者 宋翠萍 沈永林 汪志楷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51-155,共5页
试验比较了玻璃珠层析法、DEAE纤维素层析法、G3漏斗过滤法3种提纯柔嫩艾美球虫(Eimeriatenella)子孢子的方法。柱高8cm、直径200μm的玻璃珠柱用pH8.0的Ringer′s缓冲液作洗脱液提纯子孢子... 试验比较了玻璃珠层析法、DEAE纤维素层析法、G3漏斗过滤法3种提纯柔嫩艾美球虫(Eimeriatenella)子孢子的方法。柱高8cm、直径200μm的玻璃珠柱用pH8.0的Ringer′s缓冲液作洗脱液提纯子孢子,回收率为64.1%,子孢子洗脱高峰期集中,且易于无菌操作;柱高5cm的DEAE纤维素柱用pH8.0的甘氨酸缓冲液作洗脱液,提纯子孢子回收率为63.2%,但严格无菌操作困难;G3漏斗法易无菌操作,方法简便,但提纯效果不理想,回收率为25%,有少量杂质。结果表明,玻璃珠柱层析法可作为细胞培养用提纯子孢子的首选方法。提纯的子孢子接种于体外培养的鸡原代肾细胞,在MEM细胞形成培养液(含10%的犊牛血清)和MEM细胞维持培养液(含5%的犊牛血清和5%的水解乳蛋白)体外细胞培养系统中,能够发育到卵囊阶段;E.tenela在体外细胞培养中的发育与鸡体内发育的过程和时间基本相似,都经过子孢子→第一代裂殖体→第二代裂殖体→配子体→卵囊等阶段。试验也表明,水解乳蛋白作为营养补充物是E.tenela子孢子发育到卵囊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嫩艾美球虫 提纯 鸡原代肾细胞 体外培养
下载PDF
体外培养伊氏锥虫变异抗原型的鉴定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国清 汪志楷 沈永林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86-90,共5页
用云南株伊氏锥虫克隆后体外培养,培养后于第18~60d之间,每间隔一周通过免疫抑制鼠(CY鼠)克隆,建立了7个克隆群体(代号为018,025,032,039,046,053,060),并将其分别与7种克隆特异性抗血清... 用云南株伊氏锥虫克隆后体外培养,培养后于第18~60d之间,每间隔一周通过免疫抑制鼠(CY鼠)克隆,建立了7个克隆群体(代号为018,025,032,039,046,053,060),并将其分别与7种克隆特异性抗血清(AS018~060)进行免疫溶解和中和试验。结果如下:①018和025能被AS018和AS025所溶解或中和;②032,039,046,053能被AS032,AS039,AS046,AS053所溶解或中和;③060只能被AS060所溶解或中和。根据上述结果,将7个克隆群体鉴定为3种变异抗原型(VAT),按国际VAT命名法,分别命名为YuTat1·1,YuTat1·2和YuTat1·3。又以针对3个VAT的抗血清AS025,AS039和AS060与超低温保存的、培养不同天数的克隆前群体进行免疫溶解试验,结果表明;体外培养的伊氏锥虫由混合的VAT所组成,随着培养时间的不同,不同VAT的比例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氏锥虫 变异抗原型 体外培养 克隆 鉴定
下载PDF
药物对柔嫩艾美尔球虫内生阶段超微结构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振岚 汪志楷 徐福南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29-333,共5页
本文对柔嫩艾美尔球虫(Eimeria tenella)在鸡体内正常发育的超微结构和分别用三种抗球虫药物处理情况下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研究,注意到125ppm尼卡巴嗪(Nicarbazin)能引起裂殖生殖阶段的滋养体或初生裂殖体及裂殖子的线粒体... 本文对柔嫩艾美尔球虫(Eimeria tenella)在鸡体内正常发育的超微结构和分别用三种抗球虫药物处理情况下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研究,注意到125ppm尼卡巴嗪(Nicarbazin)能引起裂殖生殖阶段的滋养体或初生裂殖体及裂殖子的线粒体、内质网等膜结构系统和核的异常变化;168ppm磺胺喹恶啉(SQ)对滋养体、初生裂殖体及裂殖子、大配子和卵囊壁的形成均有影响,对裂殖生殖阶段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核膜的增生复制等一系列核的异常变化;对配子生殖阶段的影响表现为Ⅰ型和Ⅱ型卵囊壁形成颗粒(WFB_1和WFB_2)的异常变化;80ppm盐霉素(Salinomycin)对上皮内淋巴细胞(IEL)中的子孢子及粘膜中成熟裂殖子的影响表现为表皮的分离或破裂及胞浆内微线粒(MN)和多糖颗粒(PG)等的轮廓模糊。由药物引起的其他一些超微结构的异常变化也作了观察和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球虫 药物 艾美尔球虫 超微结构
下载PDF
重组牛白细胞介素-2增强小鼠对伊氏锥虫可溶性抗原免疫应答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祥瑞 谢晋 +5 位作者 孙梅 刘杰 潘红杰 沈永林 汪志楷 金红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45-247,共3页
使用伊氏锥虫可溶性抗原免疫小鼠,研究了同时注射重组牛白细胞介素-2(rBIL-2)对NK细胞杀伤活性及特异性抗体水平的影响。试验鼠随机分为4组:Ag组,rBIL-2组,Ag+rBIL-2组和PBS对照组。以LDH释放... 使用伊氏锥虫可溶性抗原免疫小鼠,研究了同时注射重组牛白细胞介素-2(rBIL-2)对NK细胞杀伤活性及特异性抗体水平的影响。试验鼠随机分为4组:Ag组,rBIL-2组,Ag+rBIL-2组和PBS对照组。以LDH释放法和间接ELISA法分别检测脾NK细胞杀伤活性及抗体水平。结果表明,首次免疫后24d,Ag组NK细胞杀伤活性为31.6%,rBIL-2组为99.66%,Ag+rBIL-2组为98.98%,对照组为19.73%;抗体效价Ag组为24,Ag+rBIL-2组为26。说明rBIL-2可显著提高NK细胞杀伤活性及促进抗体生成,提高宿主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IL-2 NK细胞 抗体 小鼠 伊氏锥虫
下载PDF
重组鸡白细胞介素-2对球虫感染雏鸡细胞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宏梅 李祥瑞 汪志楷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229-,共1页
本实验旨在研究重组鸡白细胞介素-2对球虫感染雏鸡细胞免疫的影响。实验采用14日龄伊莎蛋鸡210只,分为7组,其中一组为不感染对照组,三组为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组,卵囊感染剂量分别为1万/只、2万/只、5万/只,另外三组... 本实验旨在研究重组鸡白细胞介素-2对球虫感染雏鸡细胞免疫的影响。实验采用14日龄伊莎蛋鸡210只,分为7组,其中一组为不感染对照组,三组为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组,卵囊感染剂量分别为1万/只、2万/只、5万/只,另外三组在感染卵囊1万/只、2万/只、5万/只的同时,肌注真核细胞表达的重组鸡白细胞介素-2 0.4ml/只。感染后第0、4、6、9、14、18、23、28天剖杀取牌和盲肠扁桃体,分离淋巴细胞,分别用ConA和PHA刺激,采用NIT比色法进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结果表明:在球虫感染后第4天(裂殖生殖阶段)和第6天(卵囊形成阶段),感染组脾和盲肠扁桃体淋巴细胞转化率均低于对照组,加重组鸡白细胞介素-2组脾和盲肠扁桃体淋巴细胞转化率高于感染组,相当或高于对照组水平。在感染后第9天和第14天(恢复期)加重组鸡白细胞介素-2组脾淋巴细胞转化率高于对照组,加重组鸡白细胞介素-2组盲肠扁桃体淋巴细胞转化率相当于对照组。本实验结果说明:1.球虫感染可以抑制细胞免疫;2.加重组鸡白细胞介素-2可以克服球虫感染引起的免疫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鸡白细胞介素-2 柔嫩艾美耳球虫 淋巴细胞转化 细胞免疫
下载PDF
斯氏艾美耳球虫细胞化学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祥瑞 汪志楷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49-353,共5页
本文用组织化学技术对斯氏艾美耳球虫内生阶段和子孢子的细胞化学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多糖存在于第二代裂殖体、大配子体、大配子、合子、未孢子化卵囊和子孢子内。脂肪存在于第二代A型裂殖体、大配子、合子、未孢子化卵囊及子孢子内... 本文用组织化学技术对斯氏艾美耳球虫内生阶段和子孢子的细胞化学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多糖存在于第二代裂殖体、大配子体、大配子、合子、未孢子化卵囊和子孢子内。脂肪存在于第二代A型裂殖体、大配子、合子、未孢子化卵囊及子孢子内。整个内生发育阶段的虫体和子孢子均含有蛋白质。两型裂殖体、大、小配子体、合子和子孢子内均有Feugan反应阳性的DNA存在,而RNA存在于整个内生阶段和子孢子中。内生阶段虫体和子孢子均有ACP和SDH,然而ALP只存在于内生阶段,子孢子缺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氏艾美耳 球虫 细胞化学
下载PDF
优素精~和盐霉素之笼饲药效试验 被引量:2
8
作者 沈永林 汪志楷 +4 位作者 潘红杰 王孝金 宋翠平 郑诗意 竹井谦一郎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244-246,共3页
优素精 ̄(日本科研制药株式会社制品)和盐霉素(山东济宁抗生素厂制品)之抗球虫效力的比较试验。14日龄艾维因肉鸡分4组;Ⅰ、盐霉素组;Ⅱ、优素精组;Ⅲ、感染不给药对照组;Ⅳ、不感染不给药对照组。每组6笼,每笼10只(公... 优素精 ̄(日本科研制药株式会社制品)和盐霉素(山东济宁抗生素厂制品)之抗球虫效力的比较试验。14日龄艾维因肉鸡分4组;Ⅰ、盐霉素组;Ⅱ、优素精组;Ⅲ、感染不给药对照组;Ⅳ、不感染不给药对照组。每组6笼,每笼10只(公母各5只)。优素精和盐霉素均以60ppm之浓度混合于饲料中,自由摄食。16日龄时,Ⅰ、Ⅱ、Ⅲ组分别经口感染E.acervulina,E.maxima和E.tenella混合卵囊,每鸡10.12×10 ̄4。23日龄(感染后7天)解剖全部鸡。依增重,饲料利用效率,血粪,卵囊排出量,球虫病变值和球虫病死亡率判断抗球虫效力。试验结果:优素精组的平均增重(270.08克)和饲料利用率(2.03)是试验各组中最优良的。比不感染不给药对照组优越,生物统计差异显著(P<0.01)。盐霉素组的平均增重(262.42克)和饲料利用率(2.08)虽高于不感染不给药对照组,但其差异不显著(P>0.05)。优素精组的球虫病变值比感染不给药对照组低46.40%,比盐霉素组低36.29%,卵囊排出量比感染不给药对照组低97.25%,比盐霉素组低20.04%。本试验证明,优素精有强烈的抗球虫药效,同时也证明有促进生长,加速增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虫病 优素精 盐霉素 肉用鸡 鸡病 药效
下载PDF
兔肝球虫病的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祥瑞 汪志楷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1期52-55,共4页
用纯种斯氏艾美耳球虫以6万/只孢子化卵囊的剂量人工感染30~40日龄青紫兰乳兔26只。感染第7d 开始出现死亡,第18~21d 达到高峰。感染第4d,剖检可见肝脏表面病灶,第9d 以后,组织学检查见肝细胞出现灶状坏死。感染的前2周,肝脏以变性和... 用纯种斯氏艾美耳球虫以6万/只孢子化卵囊的剂量人工感染30~40日龄青紫兰乳兔26只。感染第7d 开始出现死亡,第18~21d 达到高峰。感染第4d,剖检可见肝脏表面病灶,第9d 以后,组织学检查见肝细胞出现灶状坏死。感染的前2周,肝脏以变性和血细胞浸润为主要病变,之后,则以纤维组织和胆管系统和弥漫性增生为特征。自然感染病例也以纤维组织和胆管系统的弥漫性增生为主要病变,同时伴有肝细胞灶性坏死,说明斯氏艾美耳球虫慢性感染的最终结局可能是肝脏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球虫 病理学 形态
下载PDF
斯氏艾美耳球虫体外脱囊过程中孢子囊余体的形态学和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祥瑞 汪志楷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3期327-331,共5页
本研究观察了斯氏艾美耳球虫Eimeria stiedai子孢子体外脱囊过程中孢子囊余体的变化,并用组织化学技术研究了其化学特性。发现在子孢子脱囊的初期,即斯氏体离去和子孢子脱出之前,孢子囊余体已分散到整个孢子囊内,呈颗粒状,运动性强。第... 本研究观察了斯氏艾美耳球虫Eimeria stiedai子孢子体外脱囊过程中孢子囊余体的变化,并用组织化学技术研究了其化学特性。发现在子孢子脱囊的初期,即斯氏体离去和子孢子脱出之前,孢子囊余体已分散到整个孢子囊内,呈颗粒状,运动性强。第1个子孢子脱出后,余体颗粒密集于第2个子孢子周围,活动剧烈。脱囊完成后,余体颗粒向一起集中,在孢子囊钝端形成圆球状体,周围似乎有膜包围,此时巳失去运动性。组织化学研究证明,斯氏艾美耳球虫孢子囊余体含有多量的多糖、脂肪及蛋白质。同时还发现,孢子囊余体内有较强的酸性磷酸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美耳球虫 形态学 组织化学 脱囊
下载PDF
兔脑原虫病 被引量:2
11
作者 顾有方 沈永林 汪志楷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5-37,共3页
兔脑原虫病顾有方沈永林汪志楷(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210095)兔脑原虫病(Encephalitozoonosis)是由兔脑原虫(Encephalitozooncuniculi)寄生于兔脑和肾脏所引起的一种疾病。一... 兔脑原虫病顾有方沈永林汪志楷(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210095)兔脑原虫病(Encephalitozoonosis)是由兔脑原虫(Encephalitozooncuniculi)寄生于兔脑和肾脏所引起的一种疾病。一般呈慢性、隐性或亚临床经过[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病 脑原虫病 治疗
下载PDF
应用IHA检测实验感染伊氏锥虫山羊血清抗体的消长动态 被引量:1
12
作者 廖圣法 汪志楷 施宝坤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1989年第5期24-25,共2页
早在1941年,印度的Kuppaswamy就通过研究认为山羊与牛都可以看作是伊氏锥虫的保虫宿主。本研究的目的是,应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来检测人工感染伊氏锥虫的山羊血液中抗体变化的规律,从而为山羊感染伊氏锥虫的血清学诊断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山羊 伊氏锥虫 I A检测 血清抗体
下载PDF
伊氏锥虫体外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建勋 汪志楷 沈永林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1991年第7期4-7,共4页
用鼠体继代的水牛伊氏锥虫进行体外培养。经试验证实,以RPMI_(1640)加入20mmolHEPES、2mmol L-谷氨酰胺、2mmol L-苏氨酸、1.5mg/mlD-葡萄糖、0.5%水解乳蛋白(LH)及10%灭活犊牛血清组成的CM_3培养基,并以牛睾丸原代细胞为饲养层细胞... 用鼠体继代的水牛伊氏锥虫进行体外培养。经试验证实,以RPMI_(1640)加入20mmolHEPES、2mmol L-谷氨酰胺、2mmol L-苏氨酸、1.5mg/mlD-葡萄糖、0.5%水解乳蛋白(LH)及10%灭活犊牛血清组成的CM_3培养基,并以牛睾丸原代细胞为饲养层细胞效果最好,在37℃下可较好地支持伊氏锥虫的生长,接种虫体起始浓度为10~5/ml左右,可于第2天增至10~6/ml,并可维持该浓度达5天之久,从第6天开始,虫体逐渐减少,虫体可在该系统中存活14天,将培养12天的培养物接种小鼠,对小鼠致病性不变,同时还测定了HEPES、D-葡萄糖、培养不同时间的细胞单层、虫体不同接种浓度等对锥虫体外培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氏锥虫 锥虫 培养 体外培养
下载PDF
重组牛白细胞介素-2增强小鼠对伊氏锥虫可溶性抗原免疫反应的研究
14
作者 李祥瑞 谢晋 +4 位作者 孙梅 刘杰 潘红杰 沈永林 汪志楷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2期157-158,共2页
实验使用伊氏锥虫可溶性抗原免疫小鼠,研究了重组牛白细胞介素-2(rBIL-2)对小鼠 NK 细胞杀伤活性及特异性抗体水平的影响.试验鼠随机分为4个组:Ag 组、Ag+rBIL-2组、rBIL-2组和 PBS 对照组.以LDH 释放法和间接 ELISA 法分别检测各组小鼠... 实验使用伊氏锥虫可溶性抗原免疫小鼠,研究了重组牛白细胞介素-2(rBIL-2)对小鼠 NK 细胞杀伤活性及特异性抗体水平的影响.试验鼠随机分为4个组:Ag 组、Ag+rBIL-2组、rBIL-2组和 PBS 对照组.以LDH 释放法和间接 ELISA 法分别检测各组小鼠 NK 细胞杀伤活性和抗体水平.结果表明,首次免疫后24d·Ag 组 NK 细胞杀伤活性为31.6%,rBIL-2组为99.66%,Ag+rBIL-2组为98.98%,对照组为19.73%,抗体效价 Ag 组为2~4,Ag+rBIL-2组为2~6.说明 rEIL-2可显著提高 NK 细胞杀伤活性及促进抗体生成,提高宿主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 伊氏锥虫 杀伤活性 可溶性抗原 小鼠 抗体水平 重组 抗体效价 特异性 对照组
下载PDF
抗锥虫感染非特异性免疫研究
15
作者 谢晋 沈永林 汪志楷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2期156-156,共1页
从人血清天然杀伤伊氏锥虫活性作用着手,深入研究在自然选择下人血清和锥虫的相互作用关系,为揭示人体抗锥虫感染非特异性免疫奠定基础。首先,用体内和体外试验检测表明,正常人血清对 T.b.evansi 的体外杀锥虫活性明显受血清浓度,孵育... 从人血清天然杀伤伊氏锥虫活性作用着手,深入研究在自然选择下人血清和锥虫的相互作用关系,为揭示人体抗锥虫感染非特异性免疫奠定基础。首先,用体内和体外试验检测表明,正常人血清对 T.b.evansi 的体外杀锥虫活性明显受血清浓度,孵育时间和温度影响.被人血清溶解前 T.b.evansi 有一系列形态变化,虫体肿胀、变圆、游离鞭毛明显化、表膜毛边化等.还发现不同个体人血清溶虫活性有显著差异,但与血型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人血清 伊氏锥虫 血清浓度 非特异性免疫 活性作用 孵育时间 显著差异 自然选择 游离鞭毛 试验检测
下载PDF
抗人血清的伊氏锥虫选育
16
作者 谢晋 沈永林 汪志楷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98-101,共4页
初步研究了伊氏锥虫(T.b.evansi)对人血清敏感性的变异。以不断递增的人血清处理在免疫抑制鼠体内连续传代的伊氏锥虫,经20代的压力选择,获得了能耐受0.5mL正常人血清的抗性变异克隆。该变异克隆在无人血清压力的... 初步研究了伊氏锥虫(T.b.evansi)对人血清敏感性的变异。以不断递增的人血清处理在免疫抑制鼠体内连续传代的伊氏锥虫,经20代的压力选择,获得了能耐受0.5mL正常人血清的抗性变异克隆。该变异克隆在无人血清压力的正常鼠体内经10次连续传代,又恢复了对人血清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伊氏锥虫对人血清的敏感性或抗性均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氏锥虫 血清 克隆 敏感性 耐受性
下载PDF
体外培养伊氏锥虫的可变表面糖蛋白的分离与鉴定
17
作者 沈永林 汪志楷 李国清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8-72,共5页
体外培养后分离出的3个伊氏锥虫变异群体,经环磷酰胺处理大鼠(CY 大鼠)扩增收虫。虫体纯化后超声波裂解,超速离心制成可溶性抗原,经 Sephadex G-50脱盐和 DE-52离子交换层析提纯可变表面糖蛋白(VSG)。经 SDS-PAGE 鉴定,所提纯的3个 VSG... 体外培养后分离出的3个伊氏锥虫变异群体,经环磷酰胺处理大鼠(CY 大鼠)扩增收虫。虫体纯化后超声波裂解,超速离心制成可溶性抗原,经 Sephadex G-50脱盐和 DE-52离子交换层析提纯可变表面糖蛋白(VSG)。经 SDS-PAGE 鉴定,所提纯的3个 VSG 分子量均为40500。用日立835-50型高速氨基酸组成分析仪分析,3个 VSG 均由 Asp,Pro,Thr,Ser,Glu,Gly,Ala,Cys,Val,Met,Ile,Leu,Tyr,Phe,Lys,His,Arg共17种氨基酸组成,但在组成比例上差异明显,尤其表现在 Pro,Met,Leu,Ile.Tyr 和 Clu。经 Western blot-ting 鉴定,提纯的3种 VSG 是3种不同的特异性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氏锥虫 可变表面糖蛋白 抗原变异
下载PDF
人血清中伊氏锥虫溶虫活性因子的鉴定
18
作者 李国清 汪志楷 沈永林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46-150,共5页
将伊氏锥虫在体外与人血清一起培养,虫体出现渐进性水肿,由蝌蚪形变成环形,最后崩解。将人血清注入感染鼠体内,可以清除体内虫体,使感染鼠得到保护。人血清对接种103个锥虫感染鼠的最小保护剂量为0.2mL,感染后5d注入人... 将伊氏锥虫在体外与人血清一起培养,虫体出现渐进性水肿,由蝌蚪形变成环形,最后崩解。将人血清注入感染鼠体内,可以清除体内虫体,使感染鼠得到保护。人血清对接种103个锥虫感染鼠的最小保护剂量为0.2mL,感染后5d注入人血清,血中虫体数量逐日下降,至第10天全部消失。对体外伊氏锥虫不同变异株,人血清均有同样的溶虫效果。经DEAE层析和SephadexG-200过滤后,人血清中只有富IgM的F-1有溶虫活性,而富IgG的F-2和富HDL的F-3均无溶虫活性,表明人血清对伊氏锥虫的溶虫活性与IgM类天然抗体有关。另外,去补体的人血清体外溶虫活性明显减弱,而体内保护仍然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畜寄生虫 伊氏锥虫 溶虫活性因子 人血清
下载PDF
理化因素对体外培养伊氏锥虫致弱的影响
19
作者 李国清 汪志楷 +2 位作者 沈永林 何晓竹 潘宏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54-559,共6页
本试验观察了理化因素(γ-射线、紫外线、低浓度杀虫药)对体外培养伊氏锥虫致弱的影响,结果如下:受γ-射线辐照的伊氏锥虫开始时存活数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减少,随后表现出无规律性,辐照剂量5万rad以下对锥虫的存活影响较小... 本试验观察了理化因素(γ-射线、紫外线、低浓度杀虫药)对体外培养伊氏锥虫致弱的影响,结果如下:受γ-射线辐照的伊氏锥虫开始时存活数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减少,随后表现出无规律性,辐照剂量5万rad以下对锥虫的存活影响较小,5~10万rad辐照后2d锥虫的存活数明显减少,对小白鼠的感染性消失。伊氏锥虫受紫外线照射的存活曲线为“C”型,群体抗辐射不均一,平均致死剂量(D_(37))为波长2650A的20W紫外灯离样品40cm处照射约2h。虫体照射后根据体外跟踪观察,其存活数随照射剂量的增大而减少,照射了3h和4h第3天的活虫数近似100条或不足100条,对小白鼠的感染性均消失。用0.1μg/ml的苏拉灭和0.8μg/ml的贝尼尔两种低浓度杀虫药在体外对伊氏锥虫诱导40d仅造成药敏性的改变,未造成毒力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氏锥虫 辐照 杀虫药 体外培养
下载PDF
伊氏锥虫细胞工程苗的研究
20
作者 李国清 汪志楷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43-46,共4页
试验采用体外培养技术,通过接受γ-射线和紫外线辐照的影响,定向选育突变虫株。首次对伊氏锥虫的细胞工程苗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受γ-射线或紫外线辐照的虫体接种小白鼠后,潜伏期和病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辐照虫... 试验采用体外培养技术,通过接受γ-射线和紫外线辐照的影响,定向选育突变虫株。首次对伊氏锥虫的细胞工程苗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受γ-射线或紫外线辐照的虫体接种小白鼠后,潜伏期和病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辐照虫体体外培养后接种小白鼠,潜隐期和病程均与对照组相似。经紫外线处理后辐照的伊氏锥虫转入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作支持细胞的培养基内培养,培养7~10d使突变表型表达。然后加入嘌呤类似物继续培养2周,筛选出基因突变株,建立细胞系。小白鼠试验测得该细胞系LD_(50)为10^(-3.5)·mL^(-1),比强毒株毒力减少60倍,其免疫保护率达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氏锥虫 细胞工程苗 辐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