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塞罕坝地区褐柳莺巢址选择及其对繁殖成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汪挥胜 祃来坤 +1 位作者 王姣姣 侯建华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5-131,共7页
为了揭示褐柳莺(Phylloscopus fuscatus)巢址选择及其对繁殖成功率的影响,2021年5—8月对繁殖于河北省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褐柳莺的繁殖生态进行系统调查,共记录褐柳莺繁殖巢30个,其中97%的繁殖巢筑于人工育树苗的苗圃地;对所有巢的15个... 为了揭示褐柳莺(Phylloscopus fuscatus)巢址选择及其对繁殖成功率的影响,2021年5—8月对繁殖于河北省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褐柳莺的繁殖生态进行系统调查,共记录褐柳莺繁殖巢30个,其中97%的繁殖巢筑于人工育树苗的苗圃地;对所有巢的15个巢址参数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植被盖度因子(23.451%)、巢隐蔽因子(19.886%)、干扰因子(16.071%)、巢空间位置因子(14.484%)和植被高度(13.690%)是构成褐柳莺巢址选择的重要因子,其中巢址周围的植被盖度和巢的隐蔽性是褐柳莺巢址选择中优先考量的因素。赤狐(Vulpes vulpes)的巢捕食是褐柳莺繁殖失败的主要因素(66.67%),繁殖成功巢和被捕食巢在巢树1 m半径范围内不同植被类型的盖度有显著差异,被捕食巢拥有更高的草本盖度(t=-2.847,P=0.014)和更低的木本盖度(Z=-2.525,P=0.012),低处的草本盖度相较高处的木本盖度可能增强了捕食者靠近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柳莺 河北省塞罕坝 苗圃地 巢址选择 繁殖成功率
下载PDF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褐柳莺繁殖生物学研究
2
作者 汪挥胜 祃来坤 +1 位作者 王姣姣 侯建华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00-508,共9页
2021年5—8月对河北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褐柳莺Phylloscopus fuscatus的繁殖生物学进行了初步研究,野外共发现18个繁殖巢,对其中13个采用录像监测、5个采用人工探查的方式监测。结果表明:褐柳莺5月开始繁殖,产首枚卵时间为5月28日;94.44... 2021年5—8月对河北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褐柳莺Phylloscopus fuscatus的繁殖生物学进行了初步研究,野外共发现18个繁殖巢,对其中13个采用录像监测、5个采用人工探查的方式监测。结果表明:褐柳莺5月开始繁殖,产首枚卵时间为5月28日;94.44%的巢筑于人工种植的云杉Picea asperata和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幼苗上,为侧开口的球形巢,由枯草编织而成,内衬羽毛;卵纯白色无斑点,呈椭圆形,窝卵数(4.00±0.15)枚(n=10),卵径长(16.88±0.16)mm(n=17),卵径宽(13.11±0.16)mm(n=17),卵体积(1484.15±32.74)mm^(3)(n=17),鲜卵重为(1.39±0.02)g(n=17);孵卵期为(14.0±1.0)d(n=5),育雏期为(15.4±0.2)d(n=5)。繁殖成功率为27.78%(5/18),巢捕食占失败巢的69.23%,其中赤狐Vulpes vulpes捕食占66.67%。这项研究提供了褐柳莺在人工林繁殖的详细资料,为进一步研究该物种种群动态、繁殖策略和物种保护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柳莺 繁殖生物学 人工林 窝卵数 雏鸟生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