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溧水石臼湖省级湿地公园鸟类组成调查
1
作者 汪文婧 武孝立 +1 位作者 贺军 安树青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5期175-177,181,共4页
为了掌握湿地公园鸟类的组成情况,采用样线法对石臼湖省级湿地公园的鸟类栖息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溧水石臼湖省级湿地公园内有鸟类12目34科110种。鸟类组成的分类调查显示,从居留型来看,有留鸟30种、夏候鸟21种、冬候鸟42种、旅... 为了掌握湿地公园鸟类的组成情况,采用样线法对石臼湖省级湿地公园的鸟类栖息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溧水石臼湖省级湿地公园内有鸟类12目34科110种。鸟类组成的分类调查显示,从居留型来看,有留鸟30种、夏候鸟21种、冬候鸟42种、旅鸟17种,分别占鸟类总数的27.27%、19.09%、38.18%、15.45%;从保护等级来看,有国家Ⅰ级保护鸟类2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8种、江苏省级重点保护鸟类63种;从鸟类区系繁殖鸟组成结构来看,有古北界鸟类9种、东洋界鸟类13种、广布种鸟类29种,分别占繁殖鸟类种数的17.65%、25.49%、56.86%。此次本底调查为合理保护和利用湿地公园提供了有价值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溧水石臼湖省级湿地公园 鸟类组成 鸟类分类 调查
下载PDF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和D-二聚体对脓毒症休克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聂祝胜 汪文婧 +1 位作者 朱敏 程储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2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究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和D-二聚体对脓毒症休克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86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28 d的生存情况将其分为生存组(65例)和死亡组(21例),... 目的探究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和D-二聚体对脓毒症休克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86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28 d的生存情况将其分为生存组(65例)和死亡组(21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入院48 h内血清FDP、D-二聚体的差异,分析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其对脓毒症休克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脓毒症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价(SOFA)评分、FDP、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生存组,血小板计数低于生存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OR=4.116,95%CI:1.393~12.163)、SOFA评分(OR=4.003,95%CI:1.355~11.827)及FDP(OR=4.051,95%CI:1.371~11.970)、D-二聚体(OR=3.991,95%CI:1.351~11.792)水平均为脓毒症休克患者入院28 d内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FDP、D-二聚体联合预测脓毒症休克患者近期预后的曲线下面积高于二者单独(P<0.05)。结论FDP、D-二聚体水平与脓毒症休克患者近期预后相关,且可用于预测脓毒症休克患者入院28 d内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D-二聚体 预后
下载PDF
水稻不同生育期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对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胡燕青 梁路 +2 位作者 端音培 汪文婧 徐璟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11期1-3,共3页
本试验以含氨基酸水溶肥为材料,按照随机区组设计,研究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对溧水地区水稻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溧水区水稻仅施配方肥处理相比,在水稻破口期、齐穗期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均可提高水稻的每穗实粒数、结实率、... 本试验以含氨基酸水溶肥为材料,按照随机区组设计,研究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对溧水地区水稻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溧水区水稻仅施配方肥处理相比,在水稻破口期、齐穗期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均可提高水稻的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及产量,分别增产8.51%、4.87%,增收2003.85、1072.15元/hm^(2);与水稻齐穗期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相比,破口期喷施水稻增产更明显,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建议溧水区农户在水稻破口期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含氨基酸水溶肥 产量性状 产量 效益
下载PDF
改良休克指数对脓毒症休克病人预后风险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陈刚 汪文婧 程储记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498-501,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休克指数(MSI)与脓毒症休克病人心功能障碍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脓毒症休克病人139例,收集入院时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测指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心功能指标,计算入院时休克指数(SI)、平均动脉压... 目的:探讨改良休克指数(MSI)与脓毒症休克病人心功能障碍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脓毒症休克病人139例,收集入院时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测指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心功能指标,计算入院时休克指数(SI)、平均动脉压(MAP)和MSI,根据其1个月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及死亡组。应用Pearson相关模型分析MSI与脓毒症休克病人心功能的相关性,并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脓毒血症休克预后的危险因素,使用ROC曲线分析MSI对脓毒症休克病人预后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生存组病人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死亡组,而心率、APACHE-Ⅱ评分均低于死亡组(P<0.01)。生存组病人MAP、心指数(C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高于死亡组(P<0.01),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SI、MSI均低于死亡组(P<0.01)。MSI与脓毒症休克病人的NT-proBNP、LVEDV水平呈正相关(r=0.601、0.598,P<0.01),与CI和LVEF呈负相关(r=-0.683、-0.659,P<0.01)。APACHE-Ⅱ、SI、MSI、和LVEF升高均是脓毒症休克病人死亡的危险因素(OR=1.668、55.070、9.077×10^(5)、1.259,P<0.05~P<0.01);MAP、CI和LVEDV升高均是脓毒症休克病人死亡的保护因素(OR=0.861、0.191、0.941,P<0.05~P<0.01)。结论:对于脓毒症休克病人而言,MSI越高病人心功能越差;同时MSI是病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时可将MSI作为心功能障碍及预后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改良休克指数 心功能 预后
下载PDF
吞咽困难的发病原因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5
作者 汪文婧 孙慧男 +1 位作者 陈旭昕 韩志海 《转化医学杂志》 2015年第6期377-381,共5页
吞咽是一个复杂的神经肌肉活动,包括口腔、咽、食管阶段,涉及许多肌肉的协调功能。吞咽困难是指食物通过咽部、食管时感到费力,有梗阻感觉,吞咽过程比较长。吞咽困难较易发生在儿童及老年人2个人群中,因为他们吞咽功能的不完善或退化,... 吞咽是一个复杂的神经肌肉活动,包括口腔、咽、食管阶段,涉及许多肌肉的协调功能。吞咽困难是指食物通过咽部、食管时感到费力,有梗阻感觉,吞咽过程比较长。吞咽困难较易发生在儿童及老年人2个人群中,因为他们吞咽功能的不完善或退化,但主要是见于疾病因素,也可因误食异物所致,其中疾病因素较常见于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吞咽困难可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而危及生命,因此准确的诊断及治疗吞咽困难是必要的,同时为减少病死率及肺炎的发生率,恰当而准确地评估吞咽功能也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困难 病因 治疗 儿童 老年人
下载PDF
淹溺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救治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燕 汪文婧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6年第1期7-9,共3页
多脏器功能衰竭(MOF)是一种病因繁多、发病机制复杂、病死率极高的临床综合征。MOF是指机体在经受严重损害(如严重疾病、外伤、手术、感染、休克等)后,发生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功能衰竭的综合征。多脏器功能衰竭综合征(M... 多脏器功能衰竭(MOF)是一种病因繁多、发病机制复杂、病死率极高的临床综合征。MOF是指机体在经受严重损害(如严重疾病、外伤、手术、感染、休克等)后,发生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功能衰竭的综合征。多脏器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是指机体遭受严重感染、创伤、休克、大手术等损害24小时后,同时或序贯发生2个或2个以上器官或系统功能不全或衰竭的临床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其发病急骤,进展迅速,病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综合征 器官功能障碍 衰竭综合征 海水淹溺 小潮气量 脓毒症 全身炎症反应 低氧血症 多脏器功能障碍 PEEP
下载PDF
干细胞衰老机制及应对策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汪文婧 陈旭昕 韩志海 《转化医学杂志》 2016年第4期253-257,共5页
干细胞是理想的种子细胞,具有组织修复能力强、自我更新能力强及多向分化等特征,可对多种器官损伤进行组织修复及替代治疗。而干细胞同其他体细胞一样存在衰老与凋亡的问题,会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因此解决其衰老与凋亡的问题是目前亟待... 干细胞是理想的种子细胞,具有组织修复能力强、自我更新能力强及多向分化等特征,可对多种器官损伤进行组织修复及替代治疗。而干细胞同其他体细胞一样存在衰老与凋亡的问题,会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因此解决其衰老与凋亡的问题是目前亟待研究的课题。作者主要从端粒酶系统、Wnt/β-链蛋白信号通路、氧化应激等方面对干细胞的衰老机制作一综述,并思考应对干细胞衰老的策略,以达到延缓干细胞衰老甚至逆转其衰老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衰老 机制 延缓衰老
下载PDF
基于Nomogram预测模型探讨致心脏围术期患者外周静脉炎相关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汪文婧 方园园 +2 位作者 韩梅 程光存 吴源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269-273,共5页
目的筛选出心脏外科围术期患者导致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并建立Nomogram预测模型,为预防静脉炎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综合病区的178例经外周静脉置管的成人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发... 目的筛选出心脏外科围术期患者导致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并建立Nomogram预测模型,为预防静脉炎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综合病区的178例经外周静脉置管的成人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发生外周静脉炎的患者相关资料,利用最小绝对值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分析法筛选出重要风险因素,建立Nomogram风险预测临床模型,并给出一致性指数(C-index)和校准曲线。结果178例经外周静脉置管者中117例发生静脉炎。将研究的24个潜在静脉炎相关因素进行LASSO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用药、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尤其是去甲肾上腺素、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种类数、使用抗凝剂、使用艾司洛尔是患者发生外周静脉炎的高危因素,以此建立的列线图模型C指数是0.79(95%CI:0.68~0.83)。结论构建的导致心脏围术期患者产生外周静脉炎的Nomogram模型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个体化预测患者外周静脉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炎 心血管外科手术 围手术期 模型 统计学 预测
下载PDF
心理护理在食管癌患者疼痛干预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2
9
作者 赵荣华 汪文婧 +1 位作者 徐庆 章丹坤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8年第10期5-7,共3页
食管癌是我国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很高的发生率及死亡率。与之伴随而来的癌性疼痛逐渐被人们重视。有效管理疼痛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就心理护理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心理护理来进行食管癌患者疼痛管理... 食管癌是我国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很高的发生率及死亡率。与之伴随而来的癌性疼痛逐渐被人们重视。有效管理疼痛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就心理护理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心理护理来进行食管癌患者疼痛管理进行综述,希望为食管癌患者的疼痛护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食管癌 疼痛 应用现状
下载PDF
BMSC对内毒素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汪文婧 程储记 +1 位作者 陈旭昕 韩志海 《转化医学杂志》 2021年第4期206-211,共6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BMSCs)对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lveolar epithelial cellⅡ,AECⅡ)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用A549细胞代替AECⅡ,将实验分为A549组、A549+LPS组、A...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BMSCs)对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lveolar epithelial cellⅡ,AECⅡ)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用A549细胞代替AECⅡ,将实验分为A549组、A549+LPS组、A549-BMSC+LPS组及A549-BMSC+PBS组,即单独培养A549细胞或将BMSC与A549细胞共培养于Transwell体系,培养过夜后予LPS或等体积的PBS刺激。收集各组A549细胞样本,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表达水平,并利用化学检测试剂盒,通过分光光度计检测脂过氧化物(lipid peroxides,LPO)、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表达水平。结果A549细胞在LPS的干预下,细胞内ROS表达水平(658.40±27.89)及其代谢产物LPO(1.46±0.15)、MDA(36.85±2.75)的水平明显升高(P<0.001),抗氧化因子SOD(13.44±3.32)、GSH(346.56±44.33)的活性明显降低(P<0.001);与A549+LPS组比较,A549-BMSC+LPS组ROS(544.61±41.30)、LPO(1.05±0.09)、MDA(10.63±0.95)的水平明显降低(P=0.001、P=0.006、P<0.001),SOD(33.41±3.59)、GSH(447.18±45.56)的活性明显升高(P=0.001、P=0.028);而与A549组比较,A549-BMSC+PBS组ROS(108.97±17.49)、LPO(0.12±0.03)、MDA(1.23±0.36)的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P=0.033、P=0.004、P=0.012),SOD(68.33±8.01)、GSH(793.89±62.33)的活性进一步升高(P=0.001、P=0.002)。结论BMSC能显著减轻LPS诱导的AECⅡ细胞的ROS生成,同时能正向调节其抗氧化的能力,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LPS诱导的AECⅡ细胞的氧化应激反应。抑制肺泡上皮细胞氧化应激状态下ROS的产生、增强肺泡上皮细胞抗氧化的能力,或许可以成为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策略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上皮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内毒素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氧化应激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对脂多糖刺激下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旭昕 汪文婧 +3 位作者 胥颉 唐俭 孟激光 韩志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77-1580,共4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对脂多糖(LPS)刺激下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VEC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实验分组:A组(正常PVEC);B组(PVEC+LPS),PVEC仅予LPS刺激;C组(PVEC/BM-MSC+LPS),将BM-MSC与PVEC共培养于Transwell体系过夜后予LP...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对脂多糖(LPS)刺激下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VEC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实验分组:A组(正常PVEC);B组(PVEC+LPS),PVEC仅予LPS刺激;C组(PVEC/BM-MSC+LPS),将BM-MSC与PVEC共培养于Transwell体系过夜后予LPS刺激;D组(PVEC/BMMSC+PBS),同上BM-MSC与PVEC共培养后,用PBS替代LPS。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测PVEC活性、流式细胞仪测PVEC周期及qRT-PCR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4(CDK4)及P27 mRNA水平。结果与A组相比,B组中PVEC增殖受抑,出现周期阻滞,且CyclinD1及CDK4受抑,P27上调(P <0.05),与BM-MSC共培养可逆转上述效应(P <0.05)。无LPS情况下,BM-MSC共培养对PVEC的增殖及细胞周期均有正性调控作用(P <0.05)。结论 BM-MSC对PVEC有保护作用,促进PVEC增殖、抵制LPS诱导的周期阻滞及调控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是可能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周期
下载PDF
厦门打造智慧住房租赁平台
12
作者 汪文婧 《就业与保障》 2019年第12期7-7,共1页
2019年5月15日,厦门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召开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为满足厦门市户籍各类人才、在厦稳定就业的其他无住房职工等的过渡性和阶段性基本住房需求,目前共有12个公租房项目在建,总共2.77万套(间),分布在湖里... 2019年5月15日,厦门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召开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为满足厦门市户籍各类人才、在厦稳定就业的其他无住房职工等的过渡性和阶段性基本住房需求,目前共有12个公租房项目在建,总共2.77万套(间),分布在湖里、集美、海沧、同安和翔安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租赁 厦门市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血清IL-35与CD4+ T细胞的表达及相互调控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程储记 方长太 +1 位作者 汪文婧 马玉仓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265-2269,2279,共6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5(interleukin-35,IL-35)水平与CD4^+T细胞的表达及相互调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就诊安庆市立医院重症医学科外科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脓毒症患者50例,按"脓...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5(interleukin-35,IL-35)水平与CD4^+T细胞的表达及相互调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就诊安庆市立医院重症医学科外科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脓毒症患者50例,按"脓毒症3.0"定义分成一般脓毒症组及脓毒症休克组,同期随机选择于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50名,设置为对照组,分别完善患者进入ICU后0 h、6 h、2 d及5 d的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score,SOFA),并检测其外周血IL-35的水平、计算CD4^+T细胞的阳性率及早期凋亡率。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一般脓毒症组与脓毒症休克组的SOFA评分、外周血IL-35水平、外周血CD4^+T细胞阳性率及外周血CD4^+T细胞早期凋亡率基本呈下降趋势(均P<0.001)。两组2 d及5 d与0 h的SOFA评分[(4.63±1.31)分、(2.50±0.87)分vs(7.13±2.34)分;(19.00±4.66)分、(15.07±6.17)分vs(20.20±2.67)分]和CD4^+T细胞阳性率[(36.13±3.92)%、(33.61±5.68)%vs(48.83±7.47)%;(57.53±7.26)%、(46.58±7.14)%vs(65.74±11.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6 h、2 d及5 d与0 h的外周血IL-35的水平比较[(59.22±8.92)ng/L、(48.37±8.14)ng/L、(41.75±9.20)ng/L vs(64.05±9.62)ng/L;(80.02±12.19)ng/L、(63.24±11.91)ng/L、(52.05±11.55)ng/L vs(76.84±8.87)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 d及5 d与6 h外周血CD4^+T细胞早期凋亡率[(4.60±0.70)%、(4.52±1.48)%vs(4.97±1.11)%;(7.16±1.35)%、(6.62±1.44)%vs(8.42±1.62)%]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休克组各时间点的SOFA评分、外周血IL-35水平、外周血CD4^+T细胞阳性率及外周血CD4^+T细胞早期凋亡率高于一般脓毒症组(P<0.05)。结论CD4^+T细胞促进IL-35的分泌,IL-35可作为早期诊断脓毒症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高浓度的IL-35可诱导CD4^+T细胞的早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5 脓毒症 CD4^+T细胞 免疫
原文传递
大鼠HO-1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14
作者 汪文婧 田光 +1 位作者 韩志海 陈旭昕 《国际呼吸杂志》 2016年第14期1071-1075,共5页
目的构建大鼠血红素加氧酶1(HO-1)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lenti-EGFP—HO-1,并检测其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中的表达效率。方法利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扩增rat-HO-1基因,并克隆到pGV287-EGFP载体中,行PCR及测序鉴定所构建的... 目的构建大鼠血红素加氧酶1(HO-1)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lenti-EGFP—HO-1,并检测其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中的表达效率。方法利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扩增rat-HO-1基因,并克隆到pGV287-EGFP载体中,行PCR及测序鉴定所构建的重组质粒pGV287-EGFP—HO-1;将重组质粒pGV287-EGFPHO-1及辅助包装质粒pHelper1.0、pHelper1.0共转染293细胞进行重组慢病毒Ienti-EGFP—HO-1的包装,并采用荧光标记法检测病毒滴度,再进一步感染BMSC,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感染效果、Western blot检测BMSC内HO-1表达情况。结果大鼠HO-1基因扩增产物大小为911bp,与目的基因相关片段中HO-1cDNA大小一致。阳性克隆行PCR后形成498bp,其大小与目的片段大鼠HO-1cDNA相当,进一步测序鉴定提示与GenBank信息库中rat-HO-1基因mRNA一致。重组慢病毒lenti—GV287-EGFP—HO-1滴度为2×10^8TU/ml,感染BMSC后可观察到报告基因EGFP表达,慢病毒lenti—GV287-EGFP-HO-1感染组中可检测到HO-1蛋白表达。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重组慢病毒载体lenti-GV287-EGFP—HO-1,并能够在BMSC中高效表达,为进一步探索HO-1基因修饰间充质干细胞在肺损伤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慢病毒 血红素加氧酶-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原文传递
个体化组合分支支架重建主动脉弓术后并发症预防及康复的护理研究
15
作者 汪文婧 方修娥 +1 位作者 施熠婷 刘璐 《慢性病学杂志》 2016年第10期1127-1130,1133,共5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组合分支支架重建主动脉弓治疗术并发症预防康复的有效护理方式。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安徽省省立医院收治的44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个体化组合分支支架重建主动脉弓术,随机分为对照组22... 目的探讨个体化组合分支支架重建主动脉弓治疗术并发症预防康复的有效护理方式。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安徽省省立医院收治的44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个体化组合分支支架重建主动脉弓术,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22例行精细化系统化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恢复情况、平均住院日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患者术后出现2例死亡病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早期出现并发症8例(36.36%),观察组患者术后早期出现并发症7例(31.82%),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康复例数7例(33.33%)高于对照组4例(19.05%)。在住院治疗中,对照组迟发并发症(术后5 d后出现的并发症)6例(28.57%),观察组2例(9.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平均护理满意度为85.71%,观察组为95.24%,患者满意度得到提高(P<0.05),平均住院日下降。结论精细的综合护理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个体化组合分支支架重建主动脉弓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促进术后并发症的康复,提升患者的临床满意度,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个体化组合分支支架 主动脉弓重建术 术后并发症 精细化系统化护理 护理干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