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玄武岩纤维改良华东地区红黏土的工程适用性分析
1
作者 葛宏盛 刘丽萍 +1 位作者 汪朝明 郑贞成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78-85,共8页
高液限红黏土在华东地区分布广泛,若治理不当极易引发工程灾害。通过室内土工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玄武岩纤维改良高液限红黏土的可行性。结合室内试验结果,采用有限元差分软件FLAC^(3D)模拟均质红黏土路基和添加玄武岩纤维红黏土路基在... 高液限红黏土在华东地区分布广泛,若治理不当极易引发工程灾害。通过室内土工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玄武岩纤维改良高液限红黏土的可行性。结合室内试验结果,采用有限元差分软件FLAC^(3D)模拟均质红黏土路基和添加玄武岩纤维红黏土路基在施加均布荷载情况下对两者塑形区、应力及沉降进行对比。室内土工试验表明,玄武岩纤维能大幅提高土体的黏聚力、无侧限抗压强度以及土体静态弹性模量。数值模拟分析表明,纤维加筋技术能缓解土体塑性流动,提升抗挤压能力,缓解沉降变形。依托纤维加筋技术改良高液限红黏土,可为特殊土体路基改良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高液限红黏土 室内土工试验 FLAC~(3D) 沉降变形
下载PDF
鲜食糯玉米品种顺糯008的选育及制种栽培技术要点
2
作者 潘中涛 赵艳花 +1 位作者 唐谷 汪朝明 《中国种业》 2024年第11期150-152,共3页
顺糯008是安顺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ASN12为母本、ASN13为父本杂交组配育成的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白色糯玉米品种,2022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玉20220032。2020-2021年参加贵州省区域试验鲜食玉米... 顺糯008是安顺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ASN12为母本、ASN13为父本杂交组配育成的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白色糯玉米品种,2022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玉20220032。2020-2021年参加贵州省区域试验鲜食玉米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46.5kg/667m^(2),较对照黔糯868平均增产11.92%。介绍了顺糯008的来源及选育经过、主要特征、鲜食产量表现、制种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该品种的后续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糯008 鲜食糯玉米 品种选育 制种
下载PDF
安单系列杂交玉米品种的耐瘠性评价 被引量:5
3
作者 潘中涛 张鹏 +5 位作者 潘周云 汪朝明 张秀伟 陈瑾 赵艳花 任明刚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3-55,共3页
为山区耐瘠玉米品种及自交系的选育提供依据,对安单系列玉米杂交品种进行不同施肥水平处理,测定生理指标与经济产量,采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对其耐瘠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耐瘠性大小顺序依次为安单3号>顺单7号>安单778。
关键词 杂交玉米品种 施肥水平 耐瘠性 安单系列
下载PDF
7个骨干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配合力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潘周云 唐谷 +2 位作者 狄瑞涛 汪朝明 冯明友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1-24,共4页
按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模式4设计,对7个自交系主要穗部性状进行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1)D 902、苏65、1043单穗粒重GCA效应较高,丹大粗混穗粗,穗行数GCA效应较高。(2)21份组合中,苏65×1043、丹大粗混×96-132、丹大粗... 按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模式4设计,对7个自交系主要穗部性状进行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1)D 902、苏65、1043单穗粒重GCA效应较高,丹大粗混穗粗,穗行数GCA效应较高。(2)21份组合中,苏65×1043、丹大粗混×96-132、丹大粗混×D 902、1441×1043、1043×交51等组合单穗粒重SCA较高,为强优势组合。(3)穗长、穗粗、穗行数、百粒重4个性状受加性基因效应影响大,宜早代选择;株高、行粒数、穗位高、秃尖、单穗粒重受非加性效应影响大,宜晚代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 穗部性状 配合力 遗传力
下载PDF
山区玉米品种安单3号的适应性和稳产性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鹏 曹家洪 +2 位作者 汪朝明 叶田芳 潘中涛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4-46,共3页
为指导安单3号大面积生产,为山区玉米品种选育提供参考,应用2001—2006年贵州中西部组玉米区试材料,采取常规和高稳系数法对安单3号的丰产性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安单3号在不同区域和不同年度间产量差异均不显著,在同组试... 为指导安单3号大面积生产,为山区玉米品种选育提供参考,应用2001—2006年贵州中西部组玉米区试材料,采取常规和高稳系数法对安单3号的丰产性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安单3号在不同区域和不同年度间产量差异均不显著,在同组试验中产量的变异系数、标准差和环境参数均较小,稳定系数最高,表现出对各种生态类型和生产环境有较好的适应性和稳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品种 安单3号 适应性 稳产性
下载PDF
高产、优质杂交玉米新品种安单4号的选育与应用
6
作者 汪朝明 郭继孝 +6 位作者 张鹏 狄瑞涛 曹家洪 金月龄 张玉林 胡洪宾 范金华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1-93,共3页
安单4号是安顺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在“十五”贵州省杂交玉米育种协作攻关期间,用自选系“78-002”为母本,外引材料自选系“D902”为父本育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130d左右,高产稳产,籽粒黄色,品质优良,适宜在贵州海拔1000... 安单4号是安顺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在“十五”贵州省杂交玉米育种协作攻关期间,用自选系“78-002”为母本,外引材料自选系“D902”为父本育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130d左右,高产稳产,籽粒黄色,品质优良,适宜在贵州海拔1000—1800m区域及类似生态区域种植。于2004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准予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玉米 安单4号 选育
下载PDF
氮肥用量与追施方式对安单3号产量的影响
7
作者 赵艳花 张鹏 +3 位作者 汪朝明 金月龄 潘忠涛 叶田方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1-73,共3页
以杂交玉米新品种安单3号为试验材料研究追施氮肥总量与施用方式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1)氮肥用量对产量的影响不显著;(2)施肥方式的影响达极显著差异,且以主攻喇叭口期(苗期1/4、喇叭口期1/2、乳熟期1/4)对安单3号的增产效果显著;(3)... 以杂交玉米新品种安单3号为试验材料研究追施氮肥总量与施用方式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1)氮肥用量对产量的影响不显著;(2)施肥方式的影响达极显著差异,且以主攻喇叭口期(苗期1/4、喇叭口期1/2、乳熟期1/4)对安单3号的增产效果显著;(3)施用穗粒肥有利于玉米后期产量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单3号 氮肥用量 追肥方式 产量效应
下载PDF
安单3号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洪龙 赵艳花 +2 位作者 狄瑞涛 李佑明 汪朝明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6-107,109,共3页
安单3号2003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生产上迅速扩大。2004年申报国家品种权保护,2008年获国家品种权。其在亲本选配上避开了改良Reid、兰卡斯特、塘四平头、旅大红骨等4大类群自交系,有地理远缘杂种优势,在特征特性、... 安单3号2003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生产上迅速扩大。2004年申报国家品种权保护,2008年获国家品种权。其在亲本选配上避开了改良Reid、兰卡斯特、塘四平头、旅大红骨等4大类群自交系,有地理远缘杂种优势,在特征特性、品质、抗性及产量性状方面综合了双亲的优势和遗传,特异性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玉米 安单3号 特异性分析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建筑结构胶种植钢筋技术在厦门振华大厦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汪朝明 《福建建材》 2003年第4期41-42,共2页
建筑结构胶种植钢筋技术,具有安全可靠,经济实用,操作简单,提高工效等特点,是一项良好的钢筋连接、结构加固工艺,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 建筑结构胶 种植 钢筋 植筋 抗震 结构加固
下载PDF
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顺单7号产量的影响
10
作者 叶田方 张鹏 +2 位作者 汪朝明 张毅 潘中涛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5-68,共4页
为探索种植密度和氮肥追施量对顺单7号杂交玉米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进而提供杂交玉米顺单7号高产栽培科学的种植和施肥技术指导,促进增产增收,以大穗型杂交玉米品种顺单7号为试验材料,采用2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氮肥追施量和... 为探索种植密度和氮肥追施量对顺单7号杂交玉米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进而提供杂交玉米顺单7号高产栽培科学的种植和施肥技术指导,促进增产增收,以大穗型杂交玉米品种顺单7号为试验材料,采用2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氮肥追施量和种植密度对产量、干物质积累、叶面积系数、穗粒性状等的影响。综合评比结果表明:以氮肥施用量25 kg/667m2,种植密度3 400株/667m2为比较适宜的种植技术方案,产量可达745.4 kg/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单7号 经济性状 氮肥 密度 产量
下载PDF
不同颜色地膜覆盖对玉米土壤温度、杂草发生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7
11
作者 杨世佳 陈瑾 +4 位作者 张毅 潘中涛 刘文艺 赵少波 汪朝明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22期92-92,93-96,共5页
以不同颜色地膜覆盖为农作措施,设计白色地膜覆盖(WF)、黑色地膜覆盖(BF)和不覆盖(CK)3个处理,研究不同颜色地膜覆盖对玉米土壤温度、杂草发生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WF、BF处理的产量均显著高于CK,分别高出15.28%、18.77%,WF处理... 以不同颜色地膜覆盖为农作措施,设计白色地膜覆盖(WF)、黑色地膜覆盖(BF)和不覆盖(CK)3个处理,研究不同颜色地膜覆盖对玉米土壤温度、杂草发生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WF、BF处理的产量均显著高于CK,分别高出15.28%、18.77%,WF处理的产量小于BF处理。WF、BF处理株高、茎粗均显著大于CK。WF、BF处理穗长、行粒数和百粒质量均显著大于CK,秃尖长度相反。WF处理在玉米生育期中前期,会抑制杂草发生,在玉米生育期后期,适合杂草的发生;BF在玉米的整个生育期中均抑制杂草发生。WF和BF处理均能够增加玉米土壤温度,且增温效果表现为WF处理>BF处理;覆膜处理的最大增温的天气类型是晴天,其次是阴天、阴转晴和雨转阴,再次是多云,最小的是阴转雨。综合考虑,黑色地膜覆盖的农作措施较适宜在玉米生产中推广应用,但在雨季充沛或者雨水较多的区域地膜覆盖的增温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地膜覆盖 土壤温度 杂草发生 产量
下载PDF
杂交玉米新品种顺单7号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范金华 王培官 +1 位作者 汪朝明 潘周云 《农技服务》 2012年第6期673-673,675,共2页
为加强对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的保护,加快该品种推广,2009年进行顺单7号杂交玉米新品种特征特性调查,与同类品种进行对照调查,该品种在特征特性方面优质、大穗、高产,特异性明显,2009年申报国家品种权保护已获受理。
关键词 杂交玉米 顺单7号 特异性分析 栽培技术
下载PDF
耐密超高产杂交玉米新品种顺单6号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鹏 汪朝明 +4 位作者 张洪龙 吴艳 曹家洪 赵艳花 唐谷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7-99,共3页
顺单6号系安顺市农科所针对贵州省喀斯特山区海拔落差大,光照差,积温低等生态、气候条件和土壤瘠薄、干旱频繁等客观条件,对引进的P类群自交系和Mo 17自交系通过导入北方血源和地方血源基因,进行定向选育而成的耐密、超高产杂交玉米新... 顺单6号系安顺市农科所针对贵州省喀斯特山区海拔落差大,光照差,积温低等生态、气候条件和土壤瘠薄、干旱频繁等客观条件,对引进的P类群自交系和Mo 17自交系通过导入北方血源和地方血源基因,进行定向选育而成的耐密、超高产杂交玉米新品种。2008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2008年参加贵州省"十一.五"重大专项"超级玉米品种示范",在安顺市海拔1 400 m的地区最高单产达933.1kg/667 m2,"百亩"连片单产达814 kg/667 m2,该品种适宜在贵州山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密 超高产杂交玉米 顺单6号 选育研究 应用
下载PDF
玉米自交系拔节期和抽雄期生理指标与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秀伟 熊小翠 +4 位作者 潘中涛 蔡甫格 张鹏 汪朝明 鲍菊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73-1178,共6页
【目的】筛选出拔节期和抽雄期影响玉米自交系产量的主要生理指标,为生理指标在玉米种质筛选或选育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于拔节期、抽雄期测定20个玉米自交系的6项主要生理指标,收获期测定产量及其相关性状,采用灰色关联... 【目的】筛选出拔节期和抽雄期影响玉米自交系产量的主要生理指标,为生理指标在玉米种质筛选或选育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于拔节期、抽雄期测定20个玉米自交系的6项主要生理指标,收获期测定产量及其相关性状,采用灰色关联法分析各生理指标与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关联度。【结果】在玉米拔节期和抽雄期,叶片相对水含量(RWC)、SOD活性与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关联度较高,拔节期两项指标与产量的关联度分别为0.9036和0.8489,抽雄期分别为0.7628和0.7223;拔节期的可溶性糖含量和抽雄期的叶绿素含量与产量的关系也较紧密,关联度分别达0.8311和0.6962。【结论】RWC、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绿素含量4项指标可作为玉米自交系筛选与种质资源创新中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 拔节期 抽雄期 生理指标 产量 灰色关联分析
下载PDF
杂交玉米新品种顺单6号在中高海拔地区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Ⅰ密度与氮、磷、钾对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影响初探 被引量:3
15
作者 唐谷 张鹏 +3 位作者 张洪龙 吴艳 汪朝明 狄瑞涛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9-122,共4页
采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密度与氮、磷、钾施用量对杂交玉米新品种顺单6号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建立相应数学模型,得出顺单6号在中高海拔地区4月下旬播种并采用育苗移栽方式种植,单产大于800kg/667m^2的农艺措施... 采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密度与氮、磷、钾施用量对杂交玉米新品种顺单6号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建立相应数学模型,得出顺单6号在中高海拔地区4月下旬播种并采用育苗移栽方式种植,单产大于800kg/667m^2的农艺措施优化组合方案密度为4200-4337株/667m^2,施N16.37-23.42kg/667m^2,施P2O5 12.51-16.30kg/667m^2,施K2O 18.56-22.70kg/667m^2。保证足够的群体密度及控氮、增钾、适磷的肥料运筹是取得高产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玉米 顺单6号 中高海拔 超高产栽培技术 研究
下载PDF
黔中山区不同覆膜方式对土壤水温、玉米根系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世佳 潘中涛 +2 位作者 陈瑾 张毅 汪朝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9-122,共4页
为探讨地膜覆盖方式的增产因素,完善黔中山区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采用田间试验法,以露地直播(CK)为对照,比较侧膜覆盖(A)、宽行覆盖(B)、全膜双垄沟播(C)等3种覆膜方式对土壤水分、温度以及玉米根系、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 为探讨地膜覆盖方式的增产因素,完善黔中山区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采用田间试验法,以露地直播(CK)为对照,比较侧膜覆盖(A)、宽行覆盖(B)、全膜双垄沟播(C)等3种覆膜方式对土壤水分、温度以及玉米根系、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覆膜方式有保水、增温的作用,覆膜方式提高土壤水分1.4%~3.5%,增高土壤温度1.7~3.8℃,缩短了玉米生育期5 d。总根干质量表现为C〉B〉A〉CK,均随着土壤深度逐渐下降。覆膜方式(A、B、C)的株高和穗位高分别比CK增加了9.20%、7.70%、8.24%和13.56%、9.87%、13.11%,茎粗略有提高,叶夹角相反;玉米穗长、穗粒数及百粒质量分别增加了9.45%、10.96%、12.91%,8.40%、9.35%、9.80%和1.97%、2.15%、2.06%;纯经济收入分别增加了25.11%、29.62%和18.84%。覆膜方式通过改善土壤微环境、促进根系生长、营造良好群体结构等因素来提高玉米产量,增加经济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覆膜 产量 经济效应 根系 水分 温度
下载PDF
不动笔,莫学数——探索核心素养背景下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17
作者 汪朝明 《教师》 2019年第17期36-37,共2页
新课程提倡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高中数学课堂提倡学生多动笔,这不但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更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多动笔,有利于缩短“听懂”与“做对”的距离。多动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及运... 新课程提倡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高中数学课堂提倡学生多动笔,这不但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更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多动笔,有利于缩短“听懂”与“做对”的距离。多动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及运算方法。多动笔,能够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加深刻、更加严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懂”与“做对” 数学运算能力及方法 数学思维的深刻性与严谨性
下载PDF
粮饲兼用杂交玉米新组合“安单三号”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继孝 汪朝明 +2 位作者 狄瑞涛 张玉林 曹家洪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07-108,共2页
'安单三号'(原试验名:安单166)是贵州省安顺市农科所根据贵州'立体农业生态'特点,用自选系'安1441'为母本,'苏65'为父本组配而成的丰产、优质、适应性较广的杂交玉米单交种.2年省区试平均产量8 769.4 k... '安单三号'(原试验名:安单166)是贵州省安顺市农科所根据贵州'立体农业生态'特点,用自选系'安1441'为母本,'苏65'为父本组配而成的丰产、优质、适应性较广的杂交玉米单交种.2年省区试平均产量8 769.4 kg/hm2,比对照增产13.16%;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 958.61 kg/hm2,较对照增产29.50%.其品质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试,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一级粮饲兼用玉米品质标准.该品种生育期130 d,适宜在贵州海拔1 000~1 880 m区域及类似生态区种植.2003年7月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饲兼用杂交玉米 安单三号品种 选育 产量表现 特征特性 适宜地区 栽培要点
下载PDF
杂交玉米品种金秋151高产制种技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毅 唐谷 +6 位作者 冯也 龚正越 汪朝明 潘中涛 陈瑾 刘鹏 赵艳花 《中国种业》 2023年第5期92-93,96,共3页
杂交玉米品种金秋151由安顺新金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自交系QB1064为母本、自交系GD932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对该品种的来源、特性、产量、高产制种技术进行阐述,以期为该品种的制种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金秋151 特征特性 制种技术
下载PDF
杂交玉米顺单7号及制种技术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艳花 汪朝明 +3 位作者 黄文彻 范金华 陈瑾 任明刚 《中国种业》 2014年第1期59-60,共2页
顺单7号是安顺市农科院在贵州省“十一五”期间,成功组配的大穗型、稳产、优质、耐瘠的杂交玉米品种,于2008年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黔审玉2008014—7。2009年申报国家品种权保护,2010年通过农业部品种保护办公... 顺单7号是安顺市农科院在贵州省“十一五”期间,成功组配的大穗型、稳产、优质、耐瘠的杂交玉米品种,于2008年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黔审玉2008014—7。2009年申报国家品种权保护,2010年通过农业部品种保护办公室初步审查合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玉米 制种技术 品种审定委员会 “十一五” 品种权保护 品种保护 贵州省 农科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