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汪枫桦:让“星星”闪烁,医疗可及、创新与共
1
作者 汪枫桦 《张江科技评论》 2022年第5期63-65,共3页
我国有数万名先天性黑矇患者,让国人也能获得有效且用得起的基因治疗,把“开启二次生命”的钥匙送到患者手上,是汪枫桦带领的朗信生物致力于解决的问题。先天性黑矇(LCA)是导致儿童先天性双眼盲目的主要遗传性眼病,从婴儿期开始发病,到... 我国有数万名先天性黑矇患者,让国人也能获得有效且用得起的基因治疗,把“开启二次生命”的钥匙送到患者手上,是汪枫桦带领的朗信生物致力于解决的问题。先天性黑矇(LCA)是导致儿童先天性双眼盲目的主要遗传性眼病,从婴儿期开始发病,到最终失明,很多LCA患儿甚至一生都没有见过星星。2019年,美国首个基因治疗产品获批,为LCA患者带来一线曙光,但天价治疗费把绝大多数人挡在门外。我国有数万名LCA患者,让国人也能获得有效且用得起的基因治疗,把“开启二次生命”的钥匙送到患者手上,是汪枫桦带领的朗信生物致力于解决的问题。不到两年时间,朗信生物就将首款自主研发产品推进临床试验,受试者视力取得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试验 黑矇 基因治疗 婴儿期 LCA 枫桦 双眼盲 治疗费
下载PDF
Dispase诱发兔眼玻璃体后脱离的效果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0
2
作者 汪枫桦 张皙 +1 位作者 孙晓东 王方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的 采用Dispase在兔眼中诱导完全性PVD形成 ,评价其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的青紫蓝兔 3 0只 ,随机分成 5组 ,采用玻璃体内注射 ,分别注射Dispase 0 0 0 5U、0 0 12 5U (2组 )、0 0 2 5U、0 0 5U/0 0 5ml,PBS 0 0 ... 目的 采用Dispase在兔眼中诱导完全性PVD形成 ,评价其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的青紫蓝兔 3 0只 ,随机分成 5组 ,采用玻璃体内注射 ,分别注射Dispase 0 0 0 5U、0 0 12 5U (2组 )、0 0 2 5U、0 0 5U/0 0 5ml,PBS 0 0 5ml注射到另一只眼内作为对照。术前术后眼底镜、裂隙灯和VOLK + 90D随访观察 ,并进行B超和视网膜电图 (ERG)检查 ,最后取眼球对视网膜进行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注射Dispase≥ 0 0 12 5U可见玻璃体后脱离 ,部分伴有不同程度的眼底出血 ;B型超声检查见玻璃体混浊和后脱离 ;术后电生理检查 ,0 0 0 5U和 0 0 12 5U组ERG没有变化 ,≥ 0 0 2 5U ,部分出现ERG振幅下降 ;对照组没有以上改变。结论 Dispase 0 0 12 5U可以在兔眼中成功、安全诱发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 (PVD) ,更大剂量同样有效 ,但是有一定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后脱离 DISPASE 视网膜
下载PDF
重视自然病程研究,科学开展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的基因治疗 被引量:2
3
作者 汪枫桦 陈洁琼 孙晓东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65-669,共5页
多数遗传性视网膜疾病(IRDs)可造成永久性视功能严重损害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2017年全球首个IRDs的基因治疗药物Luxturna获得美国FDA批准,为该类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IRDs发病早、患者数量相对少,以往对自然病程的认识有限。I... 多数遗传性视网膜疾病(IRDs)可造成永久性视功能严重损害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2017年全球首个IRDs的基因治疗药物Luxturna获得美国FDA批准,为该类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IRDs发病早、患者数量相对少,以往对自然病程的认识有限。IRDs的基因治疗研究必须基于对疾病发病机制、自然病程的深入认识,对基因疗法实施最佳“治疗窗”的选择是治疗成功的前提。目前,用于基因治疗的主要基因传递载体为重组病毒载体,其组织免疫原性、成瘤性及其与宿主细胞整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决定了治疗的结局,故亟待建立IRDs基因疗法的临床评价技术。眼科疾病的基因疗法还涉及法律法规、伦理道德、产品流程、人种和地域环境、疾病进展过程、基因突变种类、患者获益和风险比等多种因素的考量。因此,充分考虑IRDs人群的需求,尤其是儿童患者的特殊性,积极开展我国IRDs的自然病程研究,对于科学、规范地开展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有效确立基因治疗临床研究的终点结局指标、遵循国际规范的伦理准则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疗法 遗传性视网膜疾病 自然病程 病毒载体 伦理
下载PDF
循证医学的眼科临床实践(一) 被引量:3
4
作者 汪枫桦 邹海东 张皙 《临床眼科杂志》 2003年第1期89-91,共3页
关键词 循证医学 眼科 临床实践 历史 现状
下载PDF
玻璃体后脱离和玻璃体视网膜疾病 被引量:5
5
作者 汪枫桦 张皙 《临床眼科杂志》 2002年第1期91-93,共3页
由于玻璃体和视网膜密切联系 ,玻璃体后脱离 (PVD)在许多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对 PVD和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关键词 玻璃体后脱离 玻璃体视网膜疾病 病因 PVD 视网膜脱离 黄斑疾病
下载PDF
脂褐素和年龄相关黄斑变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汪枫桦 张皙 《眼视光学杂志》 2005年第2期142-144,共3页
年龄相关黄斑变性(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AMD)是目前影响老年人视力和生存质量的主要眼科疾病之一,对其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发病机制也不明。近年来对AMD研究表明,一种年龄相关的色素——脂褐素和其核心成分N亚视黄基N视黄基... 年龄相关黄斑变性(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AMD)是目前影响老年人视力和生存质量的主要眼科疾病之一,对其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发病机制也不明。近年来对AMD研究表明,一种年龄相关的色素——脂褐素和其核心成分N亚视黄基N视黄基乙醇胺(NretinylNretinylideneethanolamine,A2E)在AMD的发生和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它们随年龄增长而沉积于视网膜下,并可能通过慢性光化学作用损伤局部视网膜和脉络膜,从而导致AMD的发生。本研究着重阐述两者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黄斑变性/病因学 脂褐素 综述文献
下载PDF
牛眼视网膜和虹膜色素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生物学特性比较
7
作者 汪枫桦 顾青 +3 位作者 孙晓东 钱锦 张皙 许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35-639,共5页
目的分离、培养和纯化牛原代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和虹膜色素上皮细胞(IPE),比较体外培养的RPE与IPE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酶辅助显微分离牛眼RPE和IPE,进行体外培养,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并采用免疫组化法进行鉴定。透射电镜观察体... 目的分离、培养和纯化牛原代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和虹膜色素上皮细胞(IPE),比较体外培养的RPE与IPE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酶辅助显微分离牛眼RPE和IPE,进行体外培养,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并采用免疫组化法进行鉴定。透射电镜观察体外培养RPE、IPE的超微结构,比较两种细胞体外培养下的生长状况。结果纯化后体外培养牛RPE和IPE的角蛋白表达强阳性,细胞阳性率分别达到94%和88.7%。原代培养的牛RPE和IPE外形类似,为多角形,具有相似的生长曲线。电镜显示两种细胞都具有细胞极性,顶端有大量微绒毛,原代细胞内含有大量色素颗粒和内质网,RPE含有较多与其吞噬功能相适应的溶酶体。结论通过酶辅助显微分离色素上皮细胞,结合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可以获得较纯的牛RPE和IPE,该方法同样适用于周切虹膜材料。两种色素上皮细胞具有相似的形态和生物学性状,但仍然存在与功能相适应的超微结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虹膜色素上皮细胞 细胞培养
下载PDF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汪枫桦 杨桦 张皙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2000年第6期325-329,共5页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retinitispigmentosa ,RP)是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疾病 ,通常双眼发病 ,最终可导致患者失明。近几年 ,RP治疗的实验研究取得相当大的进展 ,基因治疗、生长因子治疗、视网膜移植和人工视网膜等都有所突破 ,后两者已...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retinitispigmentosa ,RP)是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疾病 ,通常双眼发病 ,最终可导致患者失明。近几年 ,RP治疗的实验研究取得相当大的进展 ,基因治疗、生长因子治疗、视网膜移植和人工视网膜等都有所突破 ,后两者已用于人体试验。此外 ,对经典的药物疗法以及传统医学治疗方面也进行了新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RP 药物治疗 基因治疗
下载PDF
眼球外壁巨大异物伴眼球穿孔伤一例
9
作者 汪枫桦 张皙 蔡文泉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53-553,共1页
关键词 眼内异物 影像学检查 诊断 眼球外壁 眼球穿孔伤
下载PDF
改良两切口23G经结膜免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硅油取出术的观察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海军 汪枫桦 +2 位作者 易敬林 罗洁 孙晓东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评价一次性输血器和自制抽吸头用于23G经结膜免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硅油取出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3G灌注管在距离末端5mm处剪断,制成抽吸头,用于连接一次性输血器和23G穿刺套管。将输血器的莫菲氏管及以上部分剪除,连接... 目的:评价一次性输血器和自制抽吸头用于23G经结膜免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硅油取出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3G灌注管在距离末端5mm处剪断,制成抽吸头,用于连接一次性输血器和23G穿刺套管。将输血器的莫菲氏管及以上部分剪除,连接玻璃体切割器的积液盒,利用玻璃体切割器的吸引系统通过睫状体平坦部的两切口主动抽吸清除眼内硅油。结果:患者132例手术中仅有13例(9.8%)需要缝合穿刺口,手术时间为7-28(平均15.1±6.2)min。术后早期107例(81.1%)患者眼压低于11mmHg,并有2例出现周边脉络膜隆起,术后1wk眼压基本恢复正常,但有2例(1.5%)高度近视合并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出现视网膜再脱离。大部分患者硅油清除干净,仅有4例(3.0%)有少许硅油残留。结论:利用一次性输血器和自制抽吸头连接玻璃体切割器的吸引系统行两切口23G经结膜免缝合硅油取出术具有安全、有效、快捷、经济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油 23G 免缝合 玻璃体切割术
下载PDF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药物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随访及再治疗的策略 被引量:10
11
作者 孙晓东 宋正宇 汪枫桦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85-387,共3页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55岁以上人群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眼内注射能有效治疗湿性AMD的新生血管并改善视力,但长期随访和再治疗是保持已获得视力的关键。目前,国际上眼科界基于患者的视力、...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55岁以上人群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眼内注射能有效治疗湿性AMD的新生血管并改善视力,但长期随访和再治疗是保持已获得视力的关键。目前,国际上眼科界基于患者的视力、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底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的变化制定的再治疗和随访策略较多,但尚未达成共识。中国AMD患者的构成情况、就诊习惯和医疗资源分布等与国外均有较大的差异。经对玻璃体内注射抗新生血管药物治疗湿性AMD的随访建议和再治疗标准进行分析,建议应该规范抗VEGF—A治疗策略,达到维持长期治疗效果、尽量减少随访治疗次数和医疗费用的目标,认为提出基于OCT为指导的个体化随访治疗方案应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脉络膜新生血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力
下载PDF
上海市北新泾街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功能状况调查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伟伟 邹海东 +4 位作者 朱剑锋 吴美芳 汪枫桦 张皙 许迅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31,69,共3页
目的:探讨上海市北新泾街道患有糖尿病居民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患者的视力状况,为提高控制该地区糖尿病患者并发DR可能性提供数据。方法:根据居民健康档案获得糖尿病623例居民资料,采用眼底照相方法确立DR诊断... 目的:探讨上海市北新泾街道患有糖尿病居民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患者的视力状况,为提高控制该地区糖尿病患者并发DR可能性提供数据。方法:根据居民健康档案获得糖尿病623例居民资料,采用眼底照相方法确立DR诊断。检查双眼日常生活视力和小孔视力。视力分级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结果:实际受检535例,受检率为90.68%。共确诊DR患者146例。糖尿病总体人群中视力<0.3者占17.57%,DR患眼中视力<0.3者占25.82%。增殖型DR眼中低视力者12眼,盲者14眼,分别占52.2%和60.9%,视力低于单纯型DR患者。结论:在糖尿病居民中,DR严重危害视力。需密切监测高危DM居民以控制DR患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预防和控制 糖尿病/并发症 上海
下载PDF
酶学诱发PVD对视网膜细胞安全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志良 张皙 +3 位作者 王方 罗敏 汪枫桦 孙晓东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15-417,共3页
目的了解纤溶酶和透明质酸酶诱发玻璃体后脱离(PVD)对视网膜细胞的安全性。方法新西兰白兔16只分4组,采用玻璃体腔内注药。A组:纤溶酶1U+透明质酸酶20U;B组:纤溶酶2U+透明质酸酶20U;C组:纤溶酶4U+透明质酸酶20U;D组:BSS正常对照组。术... 目的了解纤溶酶和透明质酸酶诱发玻璃体后脱离(PVD)对视网膜细胞的安全性。方法新西兰白兔16只分4组,采用玻璃体腔内注药。A组:纤溶酶1U+透明质酸酶20U;B组:纤溶酶2U+透明质酸酶20U;C组:纤溶酶4U+透明质酸酶20U;D组:BSS正常对照组。术后7d摘除眼球,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视网膜内c-fos基因。结果TUNEL法检测A组视网膜标本内未发现凋亡细胞,B、C组及正常对照组视网膜内各发现1个凋亡细胞。RT-PCR检测A、B、C组及对照组视网膜内均未见c-fos基因mRNA的表达。结论兔眼内注射纤溶酶1~4U+透明质酸酶20U,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没有加速视网膜细胞凋亡,进一步证实了该联合酶制剂眼内注射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 透明质酸酶 细胞凋亡 TUNEL C-FOS
下载PDF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激光诱导的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定量测量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雯秋 汪枫桦 +3 位作者 王泓 宋正宇 吴颖 孙晓东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09-1012,共4页
背景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是导致眼部多种视力严重损伤疾病的病理改变之一。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检查可实现在眼部组织的连续观察、测量和分析。目的采用SD-OCT对激光诱导的大鼠CNV进行量化检测,评估SD-OCT对CNV进行活体... 背景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是导致眼部多种视力严重损伤疾病的病理改变之一。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检查可实现在眼部组织的连续观察、测量和分析。目的采用SD-OCT对激光诱导的大鼠CNV进行量化检测,评估SD-OCT对CNV进行活体定量检测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摘取30只BN大鼠的左眼,采用532nm激光进行视网膜光凝的方法建立CNV模型,激光功率为200mw,光斑直径为100μm,曝光时间为50ms,以光凝后产生气泡或伴有轻度出血为击破Brunch膜和造模成功的标志。分别于光凝后3、7、14、21d采用荧光索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法判断造模成功与否并进行评分,同时采用SD-OCT对CNV形成过程进行活体实时测量,CNV膜厚度(CMT)为视网膜内界膜至视网膜色素上皮(RPE)-脉络膜血管层之间的最大距离,结合光凝后14d的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对CNV测量结果进行评估和验证。BN大鼠的右眼作为对照眼。结果FFA检查结果表明,光凝后7d开始出现视网膜的盘状荧光素渗漏,14d渗漏区扩大。光凝后7、14、21d,CNV的渗漏评分分别为(1.6±0.4)、(2.5±0.6)、(2.4±0.5)分,3个时间点渗漏评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11,P〈0.01);光凝后14d、21d,CNV渗漏评分明显高于光凝后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凝后7、14、21d,SD-OCT测量的cMT分别为(76.33±10.09)、(102.03±14.21)、(98.03±13.76)μm,3个时间点CMT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25,P〈0.01);光凝后14d和21d,CMT与7d相比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D-OCT检查结果与FFA结果相比,随着时间的延长CNV的发展趋势具有一致性。光凝后14d,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CNV形成,进一步证实上述改变。结论532nm激光能成功诱导BN大鼠形成CNV,具有模型稳定、成模率高的优点。SD-OCT可在CNV的形成过程中进行实时、活体、无创和动态的定量观察,为客观评价CNV及其变化提供依据,还可用于对CNV的转归和药物对CNV治疗效果的定量动态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新生血管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动物模型 生物测量
下载PDF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诱发玻璃体后脱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晓东 张皙 +3 位作者 汪枫桦 许迅 王志良 朱萍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研究玻璃体内注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诱发玻璃体后脱离(posteriorvitreousdetachment,PVD)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2只灰兔分为实验A、B、C3组,每组4只,正常对照组1只。tPA10U,15U,25U(0.1mL),分别注入实验A、B、C3组兔的左眼... 目的研究玻璃体内注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诱发玻璃体后脱离(posteriorvitreousdetachment,PVD)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2只灰兔分为实验A、B、C3组,每组4只,正常对照组1只。tPA10U,15U,25U(0.1mL),分别注入实验A、B、C3组兔的左眼作为实验组,0.1mLBSS分别注入右眼作为实验对照组。实验后分别观察0.5h、1h、2h、1d、7d的情况。扫描电镜、眼底检查、超声波用于PVD观察,透射电镜和视网膜电图用于药物安全性判断。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眼底和超声波检查发现实验A、B、C3组PVD发生率分别为25%、50%、100%,实验组总PVD发生率为58.3%,对照组无PVD发生,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2)。扫描和透射电镜显示实验C组发生完全性PVD,A和B组内界膜表面有玻璃体胶原残留。透射电镜和光镜检查发现各实验组的视网膜组织细胞未见异常,用药前后的视网膜电图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tPA能诱发人工PVD,25U在兔眼能安全和有效地诱发完全性PV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玻璃体后脱离 视网膜
下载PDF
纤溶酶和分散酶诱发兔眼玻璃体后脱离
16
作者 王志良 汪枫桦 +2 位作者 张皙 王方 孙晓东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16-420,共5页
目的:评价纤溶酶和分散酶诱发玻璃体后脱离(PV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48只兔均分6组。组1,5眼内注射分散酶0.025 U,组2为0.1 U;组3,6注射纤溶酶1 U,组4为4 U。组5,6术后15 min取眼球行组织化学检测,其余组术后7 d内行临床检查、... 目的:评价纤溶酶和分散酶诱发玻璃体后脱离(PV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48只兔均分6组。组1,5眼内注射分散酶0.025 U,组2为0.1 U;组3,6注射纤溶酶1 U,组4为4 U。组5,6术后15 min取眼球行组织化学检测,其余组术后7 d内行临床检查、视网膜电流图(ERG)及扫描、透射电镜检测。结果:扫描电镜证实组1,2,4均能诱发出部分或完全性PVD(8/8,8/8,8/8),除组3(6/8)。组5,6组织化学显示均发生眼内炎(8/8,8/8)。ERG显示组1,2暗适应眼最大电反应的a,b波振幅均显著下降(均P<0.01),组3,4无显著改变(均P>0.05)。组1,2眼出现视网膜结构损伤、视网膜出血和白内障发生。结论:眼内注射纤溶酶和分散酶均能诱发出PVD,前者眼内毒性反应小,后者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 玻璃体脱离 视网膜电描记术 显微镜检查 电子 扫描透射 分散酶
下载PDF
高度近视分类与玻璃体视网膜界面特征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晓寒 肖美春 +5 位作者 王若诗 杨仕琪 李彤 周彦萍 汪枫桦 孙晓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17-1522,共6页
目的·采用增强高分辨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观察高度近视患者的玻璃体视网膜界面形态特征,并研究其与高度近视分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集2015—2016年门诊高度近视患者的病史资料和眼科检查信息,对入组患眼的眼底照相及OC... 目的·采用增强高分辨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观察高度近视患者的玻璃体视网膜界面形态特征,并研究其与高度近视分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集2015—2016年门诊高度近视患者的病史资料和眼科检查信息,对入组患眼的眼底照相及OCT玻璃体视网膜界面图像进行评价。结果·纳入130例高度近视患者(195眼),据眼底病变分为病理性近视与单纯性高度近视2组。玻璃体的增强OCT图像特征观察到4种类型:1型——后极部皮质前玻璃体腔型;2型——皮质粘连型;3型——视网膜前膜型;4型——无牵引型。病理性近视多发生在2、3、4型患眼中。结论·增强高分辨率OCT可敏感检出高度近视玻璃体视网膜界面的特征表现,玻璃体皮质黏附及视网膜前膜可能与病理性近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近视 玻璃体视网膜界面 玻璃体增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下载PDF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的作用和应用前景 被引量:7
18
作者 肖美春 王晓寒 汪枫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96-1302,共7页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50岁以上老年人重要致盲眼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湿性AMD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主要采用针对VEGF的单克隆抗体药物治疗,但维持时间短,需要频繁、重复治疗。随着基因治疗的发展,可能作为生物标志物的可...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50岁以上老年人重要致盲眼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湿性AMD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主要采用针对VEGF的单克隆抗体药物治疗,但维持时间短,需要频繁、重复治疗。随着基因治疗的发展,可能作为生物标志物的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 Flt-1)逐渐受到关注。s Flt-1是目前发现唯一的内源性VEGF抑制剂。在AMD发展过程中,患者血清s Flt-1水平明显降低。该文就近年来有关s Flt-1的分子结构、病理生理学功能、在AM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临床前研究及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基因治疗
下载PDF
干细胞定向分化视网膜色素上皮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阮熵 汪枫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22-1127,1122,共6页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与年龄相关致盲的重要眼病之一,分为干性和湿性。目前干性AMD尚无有效的根本性治疗方法。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位于神经视网膜和脉络膜之间,对...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与年龄相关致盲的重要眼病之一,分为干性和湿性。目前干性AMD尚无有效的根本性治疗方法。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位于神经视网膜和脉络膜之间,对感光细胞的存活和正常功能的维持有重要意义。在AMD中RPE细胞的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衰老导致Bruch's膜、脉络膜血管和光感受器细胞退行性改变,从而影响其代谢和功能,最终导致感光细胞死亡,视功能不可逆损伤。自1991年来研究者开始尝试RPE细胞的替代治疗。随着多能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技术逐渐成熟,干细胞定向分化RPE细胞的移植治疗正在成为填充和置换已受损细胞从而治疗AMD的一种新策略。该文从AMD的细胞替代治疗中RPE干细胞的来源、RPE细胞定向分化的鉴定、RPE细胞的移植技术以及相关临床试验等方面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视网膜色素上皮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下载PDF
病理性近视脉络膜厚度与后巩膜葡萄肿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彦萍 宋珉璐 +1 位作者 袁源智 汪枫桦 《中国临床医学》 2019年第3期471-476,共6页
目的:探讨病理性近视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与后巩膜葡萄肿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病理性近视患者129例,共258眼。根据B超及眼底检查,将患者分为后巩膜葡萄肿组(52例,80眼)和无后巩膜葡萄肿组(77例,154眼)。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目的:探讨病理性近视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与后巩膜葡萄肿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病理性近视患者129例,共258眼。根据B超及眼底检查,将患者分为后巩膜葡萄肿组(52例,80眼)和无后巩膜葡萄肿组(77例,154眼)。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增强深度扫描模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with enhanced depth imaging,EDI-OCT)测量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CSFCT)。分析各组研究对象的眼部生物学特征与后巩膜葡萄肿之间的关系。结果:与无后巩膜葡萄肿组患者相比,后巩膜葡萄肿组患者年龄较大、眼轴较长、近视较深及CSFCT较薄(P<0.05)。年龄、性别1∶1配对的病例对照亚组分析提示,后巩膜葡萄肿组患眼眼轴长、CSFCT薄(P<0.00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矫正年龄、眼轴和CSFCT后,年龄增加[Δ=5岁,OR(95%CI)=1.319(1.120~1.554);P=0.001]、眼轴变长[Δ=1mm,OR(95%CI)=1.898(1.418~2.541);P<0.001]是后巩膜葡萄肿发生的危险因素;而CSFCT增加[Δ=50μm,OR(95%CI)=0.314(0.174~0.567);P<0.001]是后巩膜葡萄肿发生的保护因素。其中,CSFCT下降诊断后巩膜葡萄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最高,为0.866(95%CI0.821~0.911,P<0.001);Youden指数最大化时,其诊断后巩膜葡萄肿的灵敏度为90.0%、特异度为68.8%,阳性似然比为2.718。结论:病理性近视伴发后巩膜葡萄肿患者具有眼轴长、脉络膜薄等特点;CSFCT下降诊断后巩膜葡萄肿的价值较高,但不能作为诊断后巩膜葡萄肿的特异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近视 后巩膜葡萄肿 脉络膜厚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