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省19361例42 d至6岁健康儿童血常规参考区间建立
1
作者 韩璐 赵慧敏 +5 位作者 石云深 王平平 张颖 钱柏友 汪梦棋 王临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1025-1030,1034,共7页
目的建立甘肃地区42 d至6岁儿童末梢血血常规参数参考区间。方法对19361例42 d至6岁体检合格儿童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测,依据性别和年龄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根据卫生行业标准WS/T 402-2012的方法对各项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各项参数... 目的建立甘肃地区42 d至6岁儿童末梢血血常规参数参考区间。方法对19361例42 d至6岁体检合格儿童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测,依据性别和年龄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根据卫生行业标准WS/T 402-2012的方法对各项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各项参数的参考区间。结果在42 d至6岁儿童中,血红蛋白水平在2岁后趋于稳定,在>2~6岁儿童中不同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8);42 d至6岁儿童血小板计数(PLT)随年龄增加而减少,女童PLT略高于男童,且在42 d至2岁儿童中不同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核细胞百分比、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绝对值、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及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在同年龄段不同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百分比在>3~6岁儿童中不同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在42 d至2岁儿童中不同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6岁时,淋巴细胞绝对值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趋于相等;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3~6岁趋于稳定。结论该研究初步建立了甘肃地区42 d至6岁儿童末梢血血常规参数参考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区间 血常规 末梢血 儿童
下载PDF
低出生体重儿肠道菌群及肠道屏障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贺锐 张丽秀 +2 位作者 叶萍 汪梦棋 杨晶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9期1022-1026,1036,共6页
目的研究低出生体重儿的肠道菌群分布情况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变化。方法以低出生体重儿(1 500g≤体重<2 500g)为研究对象,采用16SrRNA荧光定量PCR技术和JY-DLT肠道屏障功能分析系统检测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第7天粪便中双歧杆菌、乳杆菌... 目的研究低出生体重儿的肠道菌群分布情况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变化。方法以低出生体重儿(1 500g≤体重<2 500g)为研究对象,采用16SrRNA荧光定量PCR技术和JY-DLT肠道屏障功能分析系统检测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第7天粪便中双歧杆菌、乳杆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4种细菌的含量以及血清中的二胺氧化酶、D-乳酸和细菌内毒素的浓度,比较正常新生儿与低出生体重儿肠道菌群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差异,分析不同喂养方式、并发症对低出生体重儿肠道菌群及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结果 (1)低出生体重儿组粪便中大肠埃希菌、肠球菌、乳杆菌、双歧杆菌含量均明显低于健康新生儿组(P<0.05),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乳酸高于健康新生儿组(P<0.05),细菌内毒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母乳喂养组低出生体重儿粪便中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含量明显高于乳制品喂养组(P<0.05),且血清中二胺氧化酶和和D-乳酸含量低于乳制品喂养组(P<0.05),细菌内毒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无并发症组低出生体重儿粪便中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含量明显高于有并发症组(P<0.05),其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乳酸和细菌内毒素水平均低于有并发症的低出生体重儿(P<0.05)。结论低出生体重儿的肠道菌群和肠道屏障功能都与正常新生儿存在差异,母乳喂养有助于肠道有益菌的定植和肠道屏障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出生体重儿 肠道菌群 16S rRNA荧光定量PCR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