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氟比洛芬酯静脉镇痛联合舒芬太尼在全髋置换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汪水香 邱建胜 《现代实用医学》 2016年第2期164-165,共2页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静脉镇痛联合舒芬太尼在全髋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全髋置换术患者54例,年龄63~80岁,ASAI或Ⅱ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两组,每组27例。A组:术后静脉自控镇痛采用150 mg氟比洛芬酯+150 g舒芬太尼+10 mg...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静脉镇痛联合舒芬太尼在全髋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全髋置换术患者54例,年龄63~80岁,ASAI或Ⅱ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两组,每组27例。A组:术后静脉自控镇痛采用150 mg氟比洛芬酯+150 g舒芬太尼+10 mg阿扎司琼+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0 ml(1.5 mg/ml氟比洛芬酯+1.5 g/ml舒芬太尼);B组:采用150 mg氟比洛芬酯+100 g舒芬太尼+10 mg阿扎司琼+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0ml(1.5 mg/ml氟比洛芬酯+1.0 g/ml舒芬太尼)。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4 h内自控静脉镇痛(PCIA)泵有效按压次数及术后6、12、24及48h 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结果与A组比较,B组术6、12及24 h时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24 h内患者PCIA泵按压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静脉镇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显著,患者耐受少,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剂 阿片类 氟比洛芬酯 全髋置换术 静脉自控镇痛
下载PDF
氯胺酮复合利多卡因麻醉对小儿疝气手术中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邱建胜 汪水香 《中国乡村医药》 2014年第4期24-25,共2页
目的总结分析氯胺酮复合利多卡因麻醉在小儿疝气手术中对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因小儿疝气而需进行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给予氯胺酮基础麻醉... 目的总结分析氯胺酮复合利多卡因麻醉在小儿疝气手术中对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因小儿疝气而需进行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给予氯胺酮基础麻醉,对照组术毕前半小时在切口周边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生理盐水)0.12mg/kg,观察组术毕前半小时在切口周边注射利多卡因0.12mg/kg,记录两组患者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 R)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麻醉前相比,麻醉给药后两组患者D B P、S B P水平降低,H R水平升高,但观察组患者DBP、SBP水平高于对照组,H 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疝气手术使用氯胺酮基础麻醉,术毕前复合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能有效提高麻醉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利多卡因 小儿疝气手术
下载PDF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在肛肠手术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邱建胜 汪水香 《中国乡村医药》 2013年第22期38-39,共2页
目的总结分析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拟实施肛肠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麻醉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诱导麻醉,术中持续静脉... 目的总结分析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拟实施肛肠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麻醉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诱导麻醉,术中持续静脉滴注丙泊酚维持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罗派卡因和利多卡因混合液骶管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麻醉起效时间、唤醒时间、肌松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和术后呛咳发生率等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MAP、HR、术后呛咳发生率三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唤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肌松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在肛肠手术中应用效果较好,具有麻醉起效快、唤醒时间短、肌松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高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芬太尼 联合静脉麻醉 肛肠手术
下载PDF
微泵镇痛在前列腺手术后的应用
4
作者 雷相明 张布明 +2 位作者 叶云娥 邱建胜 汪水香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1年第10期644-644,共1页
关键词 微泵 镇痛 前列腺手术
下载PDF
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13
5
作者 汪水香 邱建胜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5年第20期3051-3054,共4页
目的比较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全麻)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老年骨科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实行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患者实行全麻。分别在麻醉前、麻醉6h、12h、... 目的比较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全麻)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老年骨科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实行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患者实行全麻。分别在麻醉前、麻醉6h、12h、24h、72h时根据简易精神状况检测(MMSE)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分别在麻醉前、手术前、手术30rain以及手术结束监测患者心率(HR)和血压(BP)。结果两组麻醉前和手术前、手术30rain以及手术后的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94、0.113、0.188、0.348,均P〉0.05);两组麻醉前和手术前、手术30min以及手术后的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90、0.179、0.181、0.271,均P〉0.05)。观察组术后24h认知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t=37.947,P〈0.01)。观察组麻醉前与麻醉后6h、12h的MMSE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210、65.118、均P〈0.01),麻醉前与麻醉后24h、72h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61,P〉0.05);对照组麻醉后6h、12h、24h与麻醉前的MMSE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912、41.000、39.528,均P〈0.01),麻醉后72h与麻醉前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61,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影响较小,相较于全麻,具有更为理想的麻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硬膜外 麻醉 全身 认知 老年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