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北自然经济的历史特点及其对社会转型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汪汉忠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46-152,共7页
自然经济是我国许多区域走向现代化的历史基础。黄河夺淮以后 ,苏北自然经济具有粮食周期性或经常性的自给不足、纺织业的过早衰退、手工业的极度微弱和区域内部商品交换的低水平与外部商业主体的客籍化等历史特点 ,这些历史特点对苏北... 自然经济是我国许多区域走向现代化的历史基础。黄河夺淮以后 ,苏北自然经济具有粮食周期性或经常性的自给不足、纺织业的过早衰退、手工业的极度微弱和区域内部商品交换的低水平与外部商业主体的客籍化等历史特点 ,这些历史特点对苏北区域社会转型产生巨大深远的影响。文章认为不应将自然经济和自给自足经济划等号 ,史学界公认的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造成以自给自足男耕女织为特征的自然经济解体的结论和苏北的历史实际不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经济 苏北地区 纺织业 手工业 粮食
下载PDF
试论民国时期的催征吏——苏北个案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汪汉忠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05-109,共5页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催征吏” 乡土社会 经济关系 中国 历史来源
下载PDF
从水旱灾害对苏北区域社会心理的负面影响看水利的作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汪汉忠 《江苏水利》 2003年第3期46-46,共1页
从南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黄河夺淮起至清咸丰五年(1855)黄河北徙的661年中,整个苏北成为承受黄淮两大流域来水的"洪水走廊"."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决不是文学的夸张,而是黄河夺淮后河渠垫淤蓄泄失据的必然... 从南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黄河夺淮起至清咸丰五年(1855)黄河北徙的661年中,整个苏北成为承受黄淮两大流域来水的"洪水走廊"."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决不是文学的夸张,而是黄河夺淮后河渠垫淤蓄泄失据的必然结果和灾害频发的真实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旱灾害 苏北地区 水利建设
下载PDF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思考 被引量:3
4
作者 汪汉忠 《唯实》 2011年第3期20-24,共5页
邓小平在视察南方发表谈话后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农村改革和发展理论以及党内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理论都有新的思考,这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新篇章,对新时期新阶段乃至更长时期中国特色社会... 邓小平在视察南方发表谈话后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农村改革和发展理论以及党内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理论都有新的思考,这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新篇章,对新时期新阶段乃至更长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探索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谈话后的邓小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
下载PDF
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解读路径 被引量:1
5
作者 汪汉忠 《唯实》 2009年第5期33-35,共3页
生态文明不仅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为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了一个新的解读路径,由此可以领略到马克思主义(经典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关键词 生态文明 马克思主义 新境界
下载PDF
灾难深重年代的灾害研究——民国时期的灾害研究述评
6
作者 汪汉忠 《学海》 2002年第5期130-137,共8页
自然矛盾与社会矛盾彼此影响 ,天灾人祸交相肆虐是民国社会的基本特征。本文搜集了民国时期有关灾害研究历史资料 ,着重对孙中山、张謇、李仪祉、竺可桢、邓云特 (邓拓 )等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和评论 ,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 自然矛盾与社会矛盾彼此影响 ,天灾人祸交相肆虐是民国社会的基本特征。本文搜集了民国时期有关灾害研究历史资料 ,着重对孙中山、张謇、李仪祉、竺可桢、邓云特 (邓拓 )等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和评论 ,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民国时期灾害研究的基本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2 0世纪灾害研究的一个重大根本转折 ,就是灾害研究的荒政模式转变为灾害研究的科学模式 ,而这一转折是在民国时期基本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灾害研究 荒政模式 社会因素 气象因素
下载PDF
以完善民主集中制为核心 加强党的制度建设
7
作者 汪汉忠 《群众》 2011年第10期83-84,共2页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的“七一”讲话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民主集中制,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坚持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推进党的制度...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的“七一”讲话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民主集中制,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坚持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推进党的制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制度建设 民主集中制 “七一”讲话 胡锦涛总书记 党的建设 科学化水平 历史条件 制度化
下载PDF
苏北纺织业的过早衰退及其影响
8
作者 汪汉忠 《唯实》 2002年第4期26-28,共3页
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纺织业是孕育资本主义萌芽的摇篮.大机器工业生产的廉价纺织品是早期资本主义国家打开落后国家市场,"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①.
关键词 万里长城 资本主义萌芽 征服 人类历史 中国近代 封建时代 野蛮 资本主义国家 落后国家 历史发展
下载PDF
盛世警言——读《来自竞争的风险》
9
作者 汪汉忠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2年第6期94-94,共1页
关键词 竞争 书评 创新精神 社会风险预警 客观指标体系 主观指标体系
下载PDF
中共抗战中的理论和实践对中国现代化后续发展的意义
10
作者 汪汉忠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6-150,156,共6页
日本侵华给中国工业化带来的巨大损失,造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顿挫。中共在抗日战争中成为全民族的中流砥柱,创造性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这一新的现代化奋斗纲领,在抗日民主根据地所进行民主政治建设、社会整合和文化建设等,又为处于顿挫状态... 日本侵华给中国工业化带来的巨大损失,造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顿挫。中共在抗日战争中成为全民族的中流砥柱,创造性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这一新的现代化奋斗纲领,在抗日民主根据地所进行民主政治建设、社会整合和文化建设等,又为处于顿挫状态的中国现代化后续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 抗日战争 中国现代化
下载PDF
两则档案揭示蒋介石喝酒
11
作者 汪汉忠 朱健康 《档案与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4-35,共2页
人们广泛认为,蒋介石是个不抽烟、不喝酒、不饮茶的生活严谨简朴的政治人物,网上甚至有"不抽烟、不喝酒、不喝茶成就了蒋介石"的说法.最近,某电视台纪实频道拍摄的有关蒋介石的专题片中,一位作家这样说:"蒋介石他不喝酒... 人们广泛认为,蒋介石是个不抽烟、不喝酒、不饮茶的生活严谨简朴的政治人物,网上甚至有"不抽烟、不喝酒、不喝茶成就了蒋介石"的说法.最近,某电视台纪实频道拍摄的有关蒋介石的专题片中,一位作家这样说:"蒋介石他不喝酒不抽烟,也不喜欢喝什么咖啡之类的,他平时就喝一杯白开水."[1]如此说来,蒋介石简直是滴酒不沾的清教徒. 蒋介石究竟喝不喝酒呢? 《陈洁如回忆录》中提到蒋介石的一件丑事:蒋介石把性病传染给陈洁如.和蒋介石结婚不久,陈洁如发现自己身上开始出现红疹,大夫告诉陈洁如她得了花柳病.陈洁如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一听到这个坏消息,发了疯似的,立即从座位上跳了起来,冲出诊所,坐上一辆出租车到我母亲家.‘噢,妈妈.’我哭诉着,‘我得了花柳病.是大夫告诉我的.看看我这些毛病.…为此,陈洁如母亲痛骂了蒋介石半小时.为了表示忏悔和改过,蒋介石对陈洁如起誓:只要陈洁如答应不离开他,从今以后,他不再喝所有烈性酒、普通酒以至茶和咖啡,"我愿意终生只喝白开水.这是一种自我惩罚,你现在可以相信我了吗?"[2]如果蒋介石不喝酒,这样发誓岂不是无的放矢?事实是,在此之前蒋介石不仅嫖娼纳妾,而且喝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不沾 清教徒 誓言 回忆录 蒋经国 叙事散文 陈洁如 宋美龄
下载PDF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的哲学解读——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
12
作者 汪汉忠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21-27,共7页
时代主题的转换和党的历史方位的变迁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的客观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是党的理论创新的主观条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是党的理论创新的主轴;在承认矛盾斗争性作用同时,客观地揭示... 时代主题的转换和党的历史方位的变迁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的客观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是党的理论创新的主观条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是党的理论创新的主轴;在承认矛盾斗争性作用同时,客观地揭示矛盾统一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是党的理论创新的关键。邓小平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一届三中全会 理论创新 哲学解读 邓小平
下载PDF
转折年代的苏北海堤工程——从“韩小堤”和“宋公堤”看历史转折的必然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汪汉忠 《江苏地方志》 2011年第4期26-29,共4页
1939年苏北海啸后先后修筑的“韩小堤”和“宋公堤”.可以看做国民党和共产党在治理自然灾害方面的两个标本,通过两个海堤工程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国共两党力量的消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历史转折的必然走向——国民党的失败和共产党... 1939年苏北海啸后先后修筑的“韩小堤”和“宋公堤”.可以看做国民党和共产党在治理自然灾害方面的两个标本,通过两个海堤工程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国共两党力量的消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历史转折的必然走向——国民党的失败和共产党的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转折 工程 必然性 北海 1939年 自然灾害 对比分析
下载PDF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建设问题的意义──兼论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研究的重心转移
14
作者 汪汉忠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09-114,共6页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建设问题的意义──兼论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研究的重心转移汪汉忠(一)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一条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在192...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建设问题的意义──兼论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研究的重心转移汪汉忠(一)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一条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在1927年至1949年这23年间,党在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 民主主义革命 革命时期 革命史 建设问题 中国革命 土地革命 抗日民主政权 经验教训 重心转移
下载PDF
实事求是丰富和发展了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的思想
15
作者 汪汉忠 《淮阴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5-6,共2页
近年来,我国哲学界的有些同志在论述毛泽东同志实事求是的思想时,把列宁“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的论断和毛泽东同志“实事求是”的论断相提并论,认为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和实事求是是一个意思。有一篇文章这样说:“列宁所说的具体地... 近年来,我国哲学界的有些同志在论述毛泽东同志实事求是的思想时,把列宁“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的论断和毛泽东同志“实事求是”的论断相提并论,认为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和实事求是是一个意思。有一篇文章这样说:“列宁所说的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讲的就是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能从原则、书本出发,更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必须根据对客观实际情况的具体分析,来确定工作方针,实现主观与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实际情况 工作方针 “实事求是” 研究方法 匈牙利共产党 河间献王 德国共产党 杨春长 治学方法 差别性
下载PDF
一部具有宏观意义和地方特色的地区当代史——读《淮阴五十年史(1949——1999)》
16
作者 汪汉忠 《江苏地方志》 2000年第5期7-9,共3页
淮阴市地方志办公室荀德麟等同志与其所在办公室的同志一道,在完成《淮阴市志》、《淮阴史事编年》、《淮阴城镇史话》、《洪泽湖研究》等一系列淮阴地方史志研究著作后,新近又推出了一部长达70万字的《淮阴五十年史(1949—1999)》,... 淮阴市地方志办公室荀德麟等同志与其所在办公室的同志一道,在完成《淮阴市志》、《淮阴史事编年》、《淮阴城镇史话》、《洪泽湖研究》等一系列淮阴地方史志研究著作后,新近又推出了一部长达70万字的《淮阴五十年史(1949—1999)》,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发行。根据笔者目力所及,这是省内第一部通史体地方当代史研究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阴五十年史(1949—1999)》 淮阴市 地方特色 地区当代史 江苏
下载PDF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建设的意义──兼论建国前党史革命史研究的重心转移
17
作者 汪汉忠 《淮阴师专学报》 1995年第2期8-11,共4页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建设的意义──兼论建国前党史革命史研究的重心转移汪汉忠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建设的实践和思想是党史革命史宝库中对现实有独特价值的珍宝。革命中建设不仅是中国革命的内在必然.而且从创建制度、培养人才、物质基础...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建设的意义──兼论建国前党史革命史研究的重心转移汪汉忠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建设的实践和思想是党史革命史宝库中对现实有独特价值的珍宝。革命中建设不仅是中国革命的内在必然.而且从创建制度、培养人才、物质基础和思想指导等方面深刻地影响了建国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主义革命 革命史 中国革命 社会主义 新民主主义 土地革命 建国前 重心转移 经验教训 建国后
下载PDF
“思维着的精神”: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
18
作者 汪汉忠 《淮阴师专学报》 1996年第4期30-33,共4页
现行哲学体系是建立在人类的自我独在、永存全能和万物主宰的假设之上的。无论就哲学体系的逻辑可靠性还是就实践意义而言.都应该超越人类中心主义。恩格斯提出的“思维着的精神”为这种超越提供了新的思路。作为哲学范畴的“思维着的... 现行哲学体系是建立在人类的自我独在、永存全能和万物主宰的假设之上的。无论就哲学体系的逻辑可靠性还是就实践意义而言.都应该超越人类中心主义。恩格斯提出的“思维着的精神”为这种超越提供了新的思路。作为哲学范畴的“思维着的精神”的提出有利于哲学视野的拓展和哲学视角的变换.给许多哲学问题的探索和理解以新的角度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着的精神 人类中心主义 哲学体系
下载PDF
黄河夺淮与苏北耕作制度的逆变 被引量:9
19
作者 池源 汪汉忠 《江苏地方志》 2002年第3期28-32,共5页
历史上的黄河夺淮导致了苏北地理环境的逆变,引起了多方面的负面影响。苏北地区的耕作制度的逆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关键词 耕作制度 苏北地区 中国 地理环境 “黄河夺淮” 封建制度
下载PDF
张宪文等著《民国肇始:南京临时政府研究》出版
20
作者 袁建娟 汪汉忠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0-160,共1页
南京大学张宪文教授等所著《民国肇始:南京临时政府研究》,已由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2年1月出版。在发生于一百多年前的那场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的辛亥革命中,南京临时政府这段时期的历史无疑在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正是南... 南京大学张宪文教授等所著《民国肇始:南京临时政府研究》,已由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2年1月出版。在发生于一百多年前的那场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的辛亥革命中,南京临时政府这段时期的历史无疑在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正是南京临时政府“开国规模”的制度建设,才使得这场革命不再是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的“改朝换代”,而成为一次翻天覆地、制度变更的民族民主革命。不过,由于南京临时政府只有三个多月,在历史的长河中存在的时间实在短暂,加之其制度的“资产阶级”性质等原因,因此,对南京临时政府的贡献和历史地位的研究很不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大学出版社 南京临时政府 张宪文 民国 历史进程 民族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制度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