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杉木、桉树、马尾松人工林非共生固氮量空间变异与分布特征——以广西高峰林场为例
1
作者 高春莲 汪珍川 +4 位作者 胡宝清 梁清怡 王家妍 李刚 孙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102-114,共13页
【目的】探究不同生长季杉木、桉树、马尾松人工林不同生态系统组分非共生固氮量空间分布变化与含量差异。【方法】利用普通克里金插值分析、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以广西高峰林场杉木、桉树、马尾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生长... 【目的】探究不同生长季杉木、桉树、马尾松人工林不同生态系统组分非共生固氮量空间分布变化与含量差异。【方法】利用普通克里金插值分析、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以广西高峰林场杉木、桉树、马尾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生长季与非生长季土壤、凋落物和冠层叶片非共生固氮量,展开空间变异与含量差异特征研究。【结果】无论生长季还是非生长季,人工林各组分非共生固氮量变化趋势不同且显著,空间相关强烈且异质性强。生长季,土壤非共生固氮量呈现东北低西南高的分布特征,凋落物、冠层叶片与之相反,呈东北高西南低的特征;非生长季,土壤和冠层叶片量空间分布大体上与生长季相似,凋落物则相反。人工林土壤非共生固氮量最高,为1.2834、0.5668 kg/hm^(2)·y,冠层叶片最低,为0.0009、0.0028 kg/hm^(2)·y。土壤非共生固氮量与凋落物、冠层叶片存在显著差异。生长季,土壤非共生固氮量与凋落物呈显著负相关,其他组分间相关性不显著;非生长季,各组分之间非共生固氮量不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杉木、桉树、马尾松人工林不同季节各组分非共生固氮量空间分异特征显著且强烈,非共生固氮量主要存在土壤组分中。因此,在杉木、桉树、马尾松种植过程中对土壤施入一定氮肥,可促进人工林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共生固氮量 空间分布 克里金插值 人工林 高峰林场
下载PDF
广西主要树种(组)异速生长模型及森林生物量特征 被引量:53
2
作者 汪珍川 杜虎 +4 位作者 宋同清 彭晚霞 曾馥平 曾昭霞 张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4462-4472,共11页
基于广西11类主要树种(组)5个龄组(245株样木、345块样地)的生物量实测调查,建立了各树种(组)的生物量优化异速生长模型,探讨广西森林生态系统总生物量及不同森林类型、不同龄组、不同层次的生物量组成与分配。结果表明:(1)广西11类树种... 基于广西11类主要树种(组)5个龄组(245株样木、345块样地)的生物量实测调查,建立了各树种(组)的生物量优化异速生长模型,探讨广西森林生态系统总生物量及不同森林类型、不同龄组、不同层次的生物量组成与分配。结果表明:(1)广西11类树种(组)叶、枝、干、根、全株生物量(除了杉树叶、桉树叶生物量)、地上-地下、胸径-树高的优化回归模型均为幂函数,经t检验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中11类树种(组)以全株生物量的模拟效果最好;(2)广西森林总生物量为1425.37 Tg,平均生物量为105.36 Mg/hm2,各森林类型总生物量为松树林(366.14 Tg)>硬阔(291.08 Tg)>软阔(239.75 Tg)>石山林(165.51 Tg)>杉木林(164.01 Tg)>桉树林(99.55 Tg)>栎类(46.34 Tg)>八角林(20.21 Tg)>油茶林(19.59 Tg)>竹林(13.19 Tg),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各层次生物量均以乔木层占绝对优势,所占比例为78.30%—97.47%,各龄组地上生物量均大于地下生物量;(3)考虑统计学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平衡及异速生长模型的可解释量、回归系数的显著性,以胸径为变量的生物量模型能有效估算广西主要树种(组)各器官及总生物量;(4)优化筛选的广西各树种(组)的地上-地下优化异速生长模型及推算的地上-地下生物量比,对于估计广西森林地下生物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种(组) 异速生长模型 生物量 龄组 广西森林
下载PDF
堆肥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方法及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汪珍川 孙改格 +2 位作者 刘强 谢军 谢桂先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33期110-115,共6页
堆肥是处理有机固体废弃物有效的方法之一。微生物在堆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对于实现有机固体废弃物快速腐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综述了堆肥微生物研究的传统方法:微生物培养方法、显微直接... 堆肥是处理有机固体废弃物有效的方法之一。微生物在堆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对于实现有机固体废弃物快速腐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综述了堆肥微生物研究的传统方法:微生物培养方法、显微直接计数法和特定功能微生物研究法,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现代生物化学方法、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以及其他分子生物学技术,深入分析了堆肥微生物研究的传统方法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并针对堆肥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研究方法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有机固体废弃物 微生物 分子生物学技术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添加鸡粪对烟草废弃物高温堆肥腐熟进程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何云龙 谢桂先 +3 位作者 刘强 周劲波 孙改格 汪珍川 《湖南农业科学》 2013年第3期49-52,共4页
以烟草废弃物为主要原料,在添加混合菌剂的基础上,研究不同鸡粪添加比例对烟草废弃物高温堆肥进程中温度、pH值、电导率、C/N比与种子发芽指数(GI)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鸡粪缩短了烟草废弃物堆肥达到高温(>50℃)的时间,延长了高温... 以烟草废弃物为主要原料,在添加混合菌剂的基础上,研究不同鸡粪添加比例对烟草废弃物高温堆肥进程中温度、pH值、电导率、C/N比与种子发芽指数(GI)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鸡粪缩短了烟草废弃物堆肥达到高温(>50℃)的时间,延长了高温分解持续时间,加快了烟草废弃物堆肥腐熟进程,降低了烟草堆肥产品的生物毒性。添加不同比例的鸡粪烟草废弃物堆肥处理(烟草废弃物与鸡粪比例为1∶0.263或1∶1.373)都在堆肥3 d后进入高温分解阶段,较纯烟草废弃物堆肥处理进入高温分解阶段时间提前5d,高温持续时间分别延长5、7 d。3个处理中以烟草废弃物与鸡粪比例为1∶1.373处理效果较优,堆肥35 d时,堆肥完全腐熟(T值<0.6),堆肥产品基本没有生物毒性(GI=79.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废弃物 鸡粪 碳氮比 高温堆肥 腐熟
下载PDF
木论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植物区系特征
5
作者 汪珍川 卢硕闻 +6 位作者 黄日铭 孙君 黄庆青 王家妍 莫雅芳 李永聪 潘尚慧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26-636,共11页
该文选取广西木论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区系植物组成特征及科、属地理成分,计算科、属区系热带与温带成分的比值(R/T),并与纬度值临近地区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木论喀斯特植物区系被子植物53科93属108种,蕨类植物7科... 该文选取广西木论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区系植物组成特征及科、属地理成分,计算科、属区系热带与温带成分的比值(R/T),并与纬度值临近地区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木论喀斯特植物区系被子植物53科93属108种,蕨类植物7科7属7种,研究区暂未发现裸子植物.2)在科的分布区类型中,热带成分29科,温带成分10科.3)在属的分布区类型中,热带成分62属,温带成分24属,中国特有属4属.4)热带与温带成分的被子植物物种丰富度较小,受岩溶区环境影响较大,同时区系植物岩溶性明显,体现喀斯特植物区系特征.5)植物区系科、属R/T值分别为2.90和2.58,呈现温带向热带性质过渡的特点,这与该区的海拔变化及复杂的地貌类型有关.6)区系起源古老,地理成分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植物区系 地理成分 R/T值 喀斯特
下载PDF
猪粪添加稻草对高温堆肥腐熟进程及物质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汪珍川 谢桂先 +5 位作者 刘强 袁浩凌 孙锡斌 彭迁 范晶晶 李靖旋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09-314,共6页
以猪粪和水稻秸秆为材料,采用发酵槽内堆置,分别设置低量秸秆、高量秸秆和纯猪粪三个处理,分析堆肥33天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和纤维素类等指标的变化,探讨堆肥过程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水稻秸秆对堆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高量秸秆堆肥... 以猪粪和水稻秸秆为材料,采用发酵槽内堆置,分别设置低量秸秆、高量秸秆和纯猪粪三个处理,分析堆肥33天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和纤维素类等指标的变化,探讨堆肥过程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水稻秸秆对堆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高量秸秆堆肥处理的升温速率最佳,纯猪粪处理的水分散失率大于其他两个处理。堆肥结束时,各处理的p H值为8.46-8.66,电导率稳定在1.4-2.4 ms/cm,E4/E6降至3.12-3.37,堆肥达到了腐熟;高量秸秆处理的(终点C/N)/(初始C/N)介于0.53-0.72,其堆肥效果较好、腐熟程度较高。各处理堆肥产品的全磷含量均有提高;纯猪粪处理的纤维素、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的总降解率均高于其他两个处理。整体来说,添加高量秸秆处理腐熟速度较快,且效果较好,这可为猪粪快速资源化利用和猪粪堆肥产品质量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粪 水稻秸秆 物质变化 腐熟 堆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