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人椎体压缩性骨折PVP治疗的临床疗效
1
作者 汪琳休 吴伟 +1 位作者 曾文 钟喜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16期2439-2440,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椎体压缩性骨折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2017年我院收录的60~85岁的200例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处理,观... 目的:探讨老年人椎体压缩性骨折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2017年我院收录的60~85岁的200例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处理,观察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程度,观察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定期测量患者术后椎体恢复高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比对照组低,术后恢复程度明显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使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压缩性骨折 PVP
下载PDF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Denis不同分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吴伟 曾文 +1 位作者 汪琳休 钟喜红 《西部医学》 2017年第1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Denis不同分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按照Denis不同分型分为A、B、C、D组。所有患者均采取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术前术后行胸腰椎X片检查。于术前、术后1d、术后... 目的探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Denis不同分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按照Denis不同分型分为A、B、C、D组。所有患者均采取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术前术后行胸腰椎X片检查。于术前、术后1d、术后3个月评价患者的腰椎功能,于术前和术后1天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另对末次随访时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评价手术疗效,比较组间差异。结果四组患者术后12个月内,胸腰部功能快速恢复;12个月以后,胸腰部功能基本保持稳定。组间比较,A组术后12个月评分明显高于B、C、D三组(P<0.05),B、C、D三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四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显著下降。组间比较,A组术后1d评分明显高于B、C、D三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B、C、D三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A组痊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低于B、C、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胸腰压缩性骨折B、C、D三种组疗效明显优于A组,临床应考虑根据骨折各亚型选择合适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 Denis分型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下载PDF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官蓉威 汪琳休 钟喜红 《现代临床医学》 2013年第2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105例110膝采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随访1~5年(平均2.2年)。结果:治疗效果优10例,良86例,可14例,优良率87.27%;治疗后HHS评分较治疗前明...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105例110膝采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随访1~5年(平均2.2年)。结果:治疗效果优10例,良86例,可14例,优良率87.27%;治疗后HH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于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配合系统的康复训练可以获得满意的中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重度 膝关节骨关节炎
下载PDF
非顶椎截骨矫正陈旧性脊柱结核角状后凸 被引量:1
4
作者 包利帅 吴伟 +4 位作者 钟喜红 汪琳休 严钰皓 武昊伟 梁益建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613-1616,共4页
[目的]介绍非顶椎截骨矫正陈旧性脊柱结核角状后凸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对14例陈旧性脊柱结核性角状后凸的患者采用非顶椎截骨进行矫正手术治疗。后路充分暴露固定节段,顶椎近侧放置4对椎弓钉,远侧放置3对椎弓钉,安装双侧... [目的]介绍非顶椎截骨矫正陈旧性脊柱结核角状后凸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对14例陈旧性脊柱结核性角状后凸的患者采用非顶椎截骨进行矫正手术治疗。后路充分暴露固定节段,顶椎近侧放置4对椎弓钉,远侧放置3对椎弓钉,安装双侧棒临时固定。选择顶椎下方邻近解剖结构相对正常的椎体进行全椎体截骨,交替调整双侧钉-棒,配合体位调整,逐渐矫正畸形。锁定钉-棒系统,后侧植骨融合。[结果]1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手术,手术时间平均(9.8±2.3)h,术中出血量平均(2150.0±937.9)ml。1例患者术后出现自截骨平面以下的截瘫,术后1年随访肛周及双下肢感觉及运功功能无明显恢复。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2月以上,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VAS评分显著减少[(3.1±1.1),(1.5±0.5),P<0.001];ODI功能障碍指数无显著变化[(9.7±1.7),(9.9±4.6),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矢状面Cobb角[(151.1±28.7)°,(19.7±5.2)°,P<0.001]、矢状面偏移[(28.9±11.6)mm,(3.9±2.8)mm,P<0.001]、骶骨倾斜角[(14.1±5.3)°,(22.3±5.6)°,P<0.001]、骨盆倾斜角[(23.9±7.2)°,(13.8±5.0)°,P<0.001]均显著改善,但骨盆指数无显著变化[(37.6±7.9)°,(35.4±8.1)°,P>0.05]。[结论]非顶椎截骨矫正陈旧性脊柱结核角状后凸具有良好的后凸矫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脊柱结核 角状后凸畸形 非顶椎截骨
原文传递
体位复位联合单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合并裂隙样变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吴伟 钟喜红 +1 位作者 曾文 汪琳休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2279-2282,共4页
目的研究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伴裂隙样变(IVC)应用体位复位联合单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OVCFs患者101例,33例伴IVC患者为A组,68例不伴IVC为B组。两组均应用体位复... 目的研究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伴裂隙样变(IVC)应用体位复位联合单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OVCFs患者101例,33例伴IVC患者为A组,68例不伴IVC为B组。两组均应用体位复位联合PVP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A组与B组的手术时间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骨水泥注入量明显多于B组(P<0.05);A组术中骨水泥渗漏率为15.15%,与B组的10.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伤椎高度与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A组椎体前缘高度改善幅度明显优于B组(P<0.05);术后两组VAS评分与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位复位联合单侧入路PVP治疗OVCFs伴IVC安全可靠,疗效显著,裂隙样变并不影响功能及疼痛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裂隙样变 体位复位 经皮椎体成形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