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柏然翻译美学实践及其思想
1
作者 汪璧辉 辛红娟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8-102,共5页
在中国翻译学蓬勃发展的当下,本文以我国第一部利用英汉语料库编纂完成的大型英汉学习词典《新时代英汉大词典》为语料来源,分析双语词典编纂家、翻译家张柏然教授围绕“自然-生命”展开的翻译美学实践。张柏然教授以自然感性为基调,以... 在中国翻译学蓬勃发展的当下,本文以我国第一部利用英汉语料库编纂完成的大型英汉学习词典《新时代英汉大词典》为语料来源,分析双语词典编纂家、翻译家张柏然教授围绕“自然-生命”展开的翻译美学实践。张柏然教授以自然感性为基调,以生命气韵为灵魂,矢志求索翻译美学之道,衍生出以生命美学为底色、以和合共生为要旨的“文化-生命”翻译美学思想。他的翻译美学思想有利于提升中国翻译学的学科品格,强化中国翻译学的学术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柏然 翻译美学 《新时代英汉大词典》
下载PDF
基于陶行知思想的新文科劳动教育内涵要求与实施路径
2
作者 汪璧辉 庄欣琏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6-20,123,124,共7页
当代大学生劳动意识与能力不足,劳动教育效能不高,而新文科建设对新时代交叉复合型文科人才的劳动素养提出更高要求。本文依据高等教育的新文科建设理念,分析了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要求:更高层面的价值导向性、更深程度的问题关注... 当代大学生劳动意识与能力不足,劳动教育效能不高,而新文科建设对新时代交叉复合型文科人才的劳动素养提出更高要求。本文依据高等教育的新文科建设理念,分析了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要求:更高层面的价值导向性、更深程度的问题关注度、更广维度的融合性和更突出的应用性。按照陶行知先生的劳动教育思想,高校劳动教育应以育人导向、浸润原则、实践主导为原则,从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资源共同体、劳动育人方式、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五个层面提高新文科劳动教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劳动教育 陶行知
下载PDF
从认知角度看商务英语翻译偏差 被引量:9
3
作者 汪璧辉 顾维勇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46,共4页
商务翻译并不是语言符号之间的简单转换,涉及复杂的认知过程。个体和社会认知需求以及译者自身的认知背景都会影响商务翻译行为,导致翻译偏差。因此,译者应该根据社会认知需求,使个体认知水平与社会整体认知状况相一致,努力减少偏差,逐... 商务翻译并不是语言符号之间的简单转换,涉及复杂的认知过程。个体和社会认知需求以及译者自身的认知背景都会影响商务翻译行为,导致翻译偏差。因此,译者应该根据社会认知需求,使个体认知水平与社会整体认知状况相一致,努力减少偏差,逐步趋于完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务英语 翻译 认知
下载PDF
从进退两难到左右逢源——双语词典例证翻译之管见 被引量:1
4
作者 汪璧辉 顾维勇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73-79,共7页
例证是双语词典的重要部分,可以帮助读者准确理解词目含义,亦可作为读者作文和翻译之参考。然而,英汉语言差异或语境的缺乏会导致我们的翻译工作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该文尝试从目的论角度探讨走出例证翻译困境的可能性,希望于窘境中寻... 例证是双语词典的重要部分,可以帮助读者准确理解词目含义,亦可作为读者作文和翻译之参考。然而,英汉语言差异或语境的缺乏会导致我们的翻译工作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该文尝试从目的论角度探讨走出例证翻译困境的可能性,希望于窘境中寻出左右逢源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词典 例证 翻译 目的论
下载PDF
中国译学建设的融通之道:张柏然翻译美学思想探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汪璧辉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1年第3期21-28,共8页
面对新时代翻译行业的挑战和翻译研究语境的变化,中国译学界产生焦虑情绪。作为新时代译学建设的领军先锋,张柏然教授倡导立足传统,坚守本土,以中国语言、文化为基石,中西融贯。他以“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为源泉,依循“传统定... 面对新时代翻译行业的挑战和翻译研究语境的变化,中国译学界产生焦虑情绪。作为新时代译学建设的领军先锋,张柏然教授倡导立足传统,坚守本土,以中国语言、文化为基石,中西融贯。他以“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为源泉,依循“传统定位—西学反思—融通自立—打造特色”的路径,形成由“变化观”“适切观”“融合观”组成的“三观合一”的翻译美学思想,其中,“变化”是本质,“适切”是缘由,“融合”是目标。张柏然教授的翻译美学思想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指导性,可指引我们进一步反思,探索前进之道。循此体系,不妨以共性为译学研究本体,以“和而不同”为理论追求,以“比较调和”为研究方法,以“天人合一”的融通之道描绘一幅“译学太极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张柏然 中国译学 翻译美学思想
下载PDF
英语世界的中国现当代乡土小说译介:特征与反思 被引量:1
6
作者 汪璧辉 《外语与翻译》 2020年第4期37-44,共8页
本文采取历时性梳理与共时性对比的方法,从文本选择、译介模式、出版渠道三个方面总结中国乡土小说译介的现状与特点。研究发现,中国乡土小说译介规模不足,选材过于倾向迎合英语世界意识形态的作品,出版模式具有局限性。因此,提升译介... 本文采取历时性梳理与共时性对比的方法,从文本选择、译介模式、出版渠道三个方面总结中国乡土小说译介的现状与特点。研究发现,中国乡土小说译介规模不足,选材过于倾向迎合英语世界意识形态的作品,出版模式具有局限性。因此,提升译介系统性,以地域、流派、获奖等为主题开展中国乡土小说专项译介与文学交流活动,形成规模效应,拓宽选材范围,关注作品文学性,不能只译英语世界认知视角的中国优秀乡土小说,还需译介具有民族文学特色和世界文学潜质的作品,保证乡土中国集体画像的真实性,开拓国内外出版社合作的方式,形成互补与综合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乡土小说 译介模式 英语世界
下载PDF
翻译教学之主体间性探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汪璧辉 《绥化学院学报》 2014年第8期123-126,共4页
传统翻译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主客二分"特征明显,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与市场需求不协调。基于经验主义的翻译工作坊开辟了任务型教学模式,教师不再属于权威中心,学生主体性得到尊重与发挥,主体间的互动实现平等、自然、合... 传统翻译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主客二分"特征明显,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与市场需求不协调。基于经验主义的翻译工作坊开辟了任务型教学模式,教师不再属于权威中心,学生主体性得到尊重与发挥,主体间的互动实现平等、自然、合理的对话与交流,达到真正的教学互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工作坊 主体间性 翻译能力
下载PDF
中国译论建设新图景——《译学研究叩问录——对当下译论研究的新观察与新思考》评介
8
作者 汪璧辉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9-111,共3页
张柏然,辛红娟.《译学研究叩问录——对当下译论研究的新观察与新思考》.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
关键词 中国译论 译学研究 叩问 南京大学出版社 评介
下载PDF
守望“自由”,呼唤宽容——对中国新诗发展的反思
9
作者 汪璧辉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41-46,共6页
新诗是"自由的精灵",但自诞生便无法超脱政治的纠缠、古今的辗转和中西传统的牵引,由此形成了20世纪新诗曲折的发展路径。进入21世纪以来,新诗受到消费主义文化的挤压,"苟且"于这急迫的时代,所幸仍有"不识时务... 新诗是"自由的精灵",但自诞生便无法超脱政治的纠缠、古今的辗转和中西传统的牵引,由此形成了20世纪新诗曲折的发展路径。进入21世纪以来,新诗受到消费主义文化的挤压,"苟且"于这急迫的时代,所幸仍有"不识时务"者默默坚守,开掘人性,追求精神的终极关怀,倡导灵性书写,创辟网络抒情渠道,在宏大叙事与日常经验写作之中奔向"人"的启蒙。吴思敬深刻体察新诗格局之当代演变,敏锐而宽容,在《自由的精灵.沉重的翅膀》中再次表达了对新诗"自由"品质的守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诗 自由 宽容 《自由的精灵·沉重的翅膀》
下载PDF
评周红民的新著《翻译的功能视角》
10
作者 汪璧辉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16-119,共4页
在译学理论空前繁荣的当下,一方面,西方翻译理论源源不断地被译介到中国,另一方面,中国传统译论也渐次得以挖掘与梳理。一中一西,一内一外,各显特色,话语相异。倘若各自为阵,恐囿于西化与本土化之争,无益译学之兴。南朝梁任防... 在译学理论空前繁荣的当下,一方面,西方翻译理论源源不断地被译介到中国,另一方面,中国传统译论也渐次得以挖掘与梳理。一中一西,一内一外,各显特色,话语相异。倘若各自为阵,恐囿于西化与本土化之争,无益译学之兴。南朝梁任防在《齐竟陵文宣王行状》中写道:“公道识虚远,表里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功能 本土化 中国
下载PDF
从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看译者主体性——以《阿Q正传》的莱尔译本为例
11
作者 汪璧辉 《文教资料》 2010年第6期37-39,共3页
创造性叛逆是文学翻译的必然性.文学语言的开放性和文学文本中包含的不同文化元素是原因之一。同时,译者自身的文学素养、主观精神世界和译语文化背景也是影响要素。创造性叛逆是译者主体性的表现形式之一,表明译者不再是原作者的“... 创造性叛逆是文学翻译的必然性.文学语言的开放性和文学文本中包含的不同文化元素是原因之一。同时,译者自身的文学素养、主观精神世界和译语文化背景也是影响要素。创造性叛逆是译者主体性的表现形式之一,表明译者不再是原作者的“仆人”.而是一定程度上的自由个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 创造性叛逆 译者主体性
下载PDF
影视对白字幕翻译的冲突与平衡
12
作者 汪璧辉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8期154-156,共3页
影视对白字幕翻译在文化传播、商业效益及服务观众等诸多方面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难点之一就是影视片中的语言差异及典故、流行元素、宗教、专业知识及价值观等方面的文化空缺。目前,互联网字幕翻译组以译文质量高及翻译速度快等优... 影视对白字幕翻译在文化传播、商业效益及服务观众等诸多方面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难点之一就是影视片中的语言差异及典故、流行元素、宗教、专业知识及价值观等方面的文化空缺。目前,互联网字幕翻译组以译文质量高及翻译速度快等优势声名鹤起。以人人影视的《生活大爆炸》字幕译文为例,针对对白字幕翻译中的文化冲突,目的论可以为译者的平衡之策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白字幕翻译 文化 目的论
下载PDF
汉语外位语结构及其翻译 被引量:1
13
作者 辛红娟 汪璧辉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28-31,共4页
外位语结构是汉语中常见的语言现象,由外位语和本位语组成。一些语言学家曾对其进行过描述,但他们的观点并不完全相同。参照国际语言学规范,他们提出的翻译方法也不够全面。本文对该结构进行较为全面的描述,分析汉译英过程中的干扰因素... 外位语结构是汉语中常见的语言现象,由外位语和本位语组成。一些语言学家曾对其进行过描述,但他们的观点并不完全相同。参照国际语言学规范,他们提出的翻译方法也不够全面。本文对该结构进行较为全面的描述,分析汉译英过程中的干扰因素,并提出可行的翻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位语 外位语结构 本位语
下载PDF
汉语外位语结构翻译的修辞对等 被引量:3
14
作者 辛红娟 汪璧辉 《山东外语教学》 2004年第4期40-43,共4页
外位语结构是汉语中常见的语言现象,由外位语和本位语组成.语言学家曾对其进行过各种层面的描述,并参照国际语言学规范,提出各种可行的翻译方法.但这些界定和翻译方法不尽相同.本文拟对该结构进行较为全面的修辞描述,分析汉译英过程中... 外位语结构是汉语中常见的语言现象,由外位语和本位语组成.语言学家曾对其进行过各种层面的描述,并参照国际语言学规范,提出各种可行的翻译方法.但这些界定和翻译方法不尽相同.本文拟对该结构进行较为全面的修辞描述,分析汉译英过程中的干扰因素,基于修辞对等的目的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位语结构 本位语 修辞对等
下载PDF
道法合一:张柏然翻译实践与译学思想探微 被引量:1
15
作者 汪璧辉 辛红娟 《上海翻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8-72,共5页
张柏然教授是著名的双语词典编纂家、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他以促生文明互鉴的翻译理想、助力文化自信的翻译观念和秉承对话互动的翻译原则,形成具有深厚文化哲学底蕴的翻译实践观。基于实践反思和双语词典学研究的启发,张柏然教授逐步... 张柏然教授是著名的双语词典编纂家、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他以促生文明互鉴的翻译理想、助力文化自信的翻译观念和秉承对话互动的翻译原则,形成具有深厚文化哲学底蕴的翻译实践观。基于实践反思和双语词典学研究的启发,张柏然教授逐步确立辩证统一的跨学科译学研究思维,建构依托本土资源的译学理论体系,形成四方融通的“文化—生命”翻译诗学,为中国特色翻译学注入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柏然 翻译实践 译学思想
原文传递
认知与概念整合:中华民族乡土意象跨文化重构——以“紫花布”英译误译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汪璧辉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6-102,共7页
“紫花布”曾经是中国的名片,是沈从文乡土小说《边城》中的地域特色词汇,但是,译者未充分考虑实物概念在不同认知语境中语义框架与意象图式的差异,看似“对等”的误译可能影响乡土中国形象的海外建构与理解。本文依据概念整合理论,以... “紫花布”曾经是中国的名片,是沈从文乡土小说《边城》中的地域特色词汇,但是,译者未充分考虑实物概念在不同认知语境中语义框架与意象图式的差异,看似“对等”的误译可能影响乡土中国形象的海外建构与理解。本文依据概念整合理论,以“紫花布”的英译为例,尝试探索中华民族乡土意象的跨文化重构路径。分析发现,乡土意象的跨文化重构涉及客观乡土世界、汉语场景与英语场景,可能需要经历两次跨空间映射和两次概念整合,一方面通过源语内部的跨空间映射,对相关概念语义框架进行并构性整合,确保乡土意象的本真内涵,另一方面通过跨文化映射,对类属空间中抽象框架元素与英汉语境中差异性概念元素进行完善与精细化处理,确保跨文化背景下概念整合的合理性,译文保留原汁原味,且能通过隐喻激发读者想象,尽可能保证乡土意象跨文化传播的真实性与适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整合 乡土意象 跨文化重构 真实性与适切性
原文传递
沈从文海外译介与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汪璧辉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4-89,共6页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塞抹不去的“乡土”胎记为中国文学所热议。尤其是二十世纪以降,乡土文学更以无可替代的民族性与社会性占据主流。史海倒影中,有位自我放逐的“边缘人”,他倚着田园,以自创之笔为世人绘...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塞抹不去的“乡土”胎记为中国文学所热议。尤其是二十世纪以降,乡土文学更以无可替代的民族性与社会性占据主流。史海倒影中,有位自我放逐的“边缘人”,他倚着田园,以自创之笔为世人绘出一幅幅乡村风情画。虽一度饱受质疑,却得人认可:“总有一天大家会认可他是第一个创作出具有地方色彩的现代抒情体小说的作家。”这人就是沈从文:具有深厚乡土情怀的现代湘籍作家,中国二十世纪多产作家之一。其创作始于1920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译介 海外 中国社会 二十世纪 “边缘人” 乡土文学 自我放逐
原文传递
沈从文乡土小说文学命运的嬗变——兼对乡土文学走向世界的反思 被引量:1
18
作者 汪璧辉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4期123-128,共6页
乡土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分支,沈从文乡土小说是典型的一类,其创作因意识形态几度沉浮,却在西方得到高度认可与传播,继而引发国内重读。中国乡土文学要走向世界,必须树立民族自信,持宽容与理性心态,挖掘乡土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乡土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分支,沈从文乡土小说是典型的一类,其创作因意识形态几度沉浮,却在西方得到高度认可与传播,继而引发国内重读。中国乡土文学要走向世界,必须树立民族自信,持宽容与理性心态,挖掘乡土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意义。乡土文学海外传播虽有先天局限性,但中国乡土文学的民族性仍需重视与保留,这既是客观审美需求,也有利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尤其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和传播方式的多样化,民族差异性正可以彰显乡土文学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乡土文学 民族性 民族文学
下载PDF
主体间性视阈下的工作坊式翻译教学
19
作者 汪璧辉 《翻译论坛》 2014年第1期40-43,共4页
以教师为中心的'主客二分'式传统翻译教学模式已现弊端,学生翻译能力与市场需求不相协调。基于经验主义的任务型翻译工作坊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契机,教师'主导'地位消解,学生主体性得以发挥,主体间性出场,双方在互动中... 以教师为中心的'主客二分'式传统翻译教学模式已现弊端,学生翻译能力与市场需求不相协调。基于经验主义的任务型翻译工作坊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契机,教师'主导'地位消解,学生主体性得以发挥,主体间性出场,双方在互动中实现平等、自然、合理的对话与交流,有利于学生翻译实践综合素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工作坊 主体间性 翻译实践
原文传递
翻译模因“重译”与“复译”演变考--中国译学术语建设之思考 被引量:7
20
作者 屠国元 汪璧辉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4-97,共4页
一本多译现象在中国翻译历史中反复出现,与之相关的译学术语"重译"和"复译"是重要的翻译模因,在历史进程中得到传播与复制,其生发规律可为中国译学术语建设提供借鉴,促进相关翻译研究发展。
关键词 译学术语 翻译模因 重译 复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