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种子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1
作者 汪秀志 郭晓红 +2 位作者 殷大伟 苗兴芬 刘煥成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7期180-182,共3页
面对“互联网+”网络教育的机遇与挑战,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教学方式得到快速发展,但大学生对该方式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因此,结合“种子学”,利用“超星”系统,从课前、课中、课后以及实验等环节,建立了线上与线下的结合方式,此方式不仅提... 面对“互联网+”网络教育的机遇与挑战,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教学方式得到快速发展,但大学生对该方式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因此,结合“种子学”,利用“超星”系统,从课前、课中、课后以及实验等环节,建立了线上与线下的结合方式,此方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为其他高校提供了适当的理论及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种子学 教学案例 超星平台
下载PDF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级植物生理学核心课程设计与实践
2
作者 郭晓红 汪秀志 +2 位作者 鞠世杰 郭景茹 于立红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87-91,共5页
核心课程的建设在研究生教育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高级植物生理学为例,分析该课程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人才培养核心理念,提出了核心课程建设思路。该思路将思政育人贯穿于课程教学始终,通过引入... 核心课程的建设在研究生教育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高级植物生理学为例,分析该课程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人才培养核心理念,提出了核心课程建设思路。该思路将思政育人贯穿于课程教学始终,通过引入国家级精品课程、相关教学视频、原创教学资源、最新科研成果等,构建了线上教学资源。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全过程评价和多元化考核方式提升了教学质量。通过以上课程建设,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有效地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植物生理学 立德树人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多元化考核
下载PDF
施氮和密度对寒地水稻分蘖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3
3
作者 汪秀志 钱永德 +2 位作者 吕艳东 刘丽华 郑桂萍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9-76,共8页
为探明寒地水稻肥密因子对水稻分蘖及产量的影响,采用多元二次旋转回归正交组合方法,研究粳稻垦鉴稻10号在不同时期的施氮量、调节肥施用时期及穴距对其分蘖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分蘖状况影响最大的因子是前期氮肥用量,其次是穴距... 为探明寒地水稻肥密因子对水稻分蘖及产量的影响,采用多元二次旋转回归正交组合方法,研究粳稻垦鉴稻10号在不同时期的施氮量、调节肥施用时期及穴距对其分蘖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分蘖状况影响最大的因子是前期氮肥用量,其次是穴距和调节肥施用时期,再者是前期用氮量与其他因子的互作;与此同时,对分蘖状况各因子与产量的相关分析表明,有效蘖率>蘖穗率>最高蘖数>有效蘖率与群体成穗率互作>最高茎数与群体成穗率互作.因此,根据生产实际,尤其在低温地凉年份,适当加大前期氮肥用量并配合适当的密度以及其他农艺措施促使分蘖早生快发是提高寒地水稻产量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水稻 氮肥 分蘖状况 产量
下载PDF
氮肥与密度互作对寒地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汪秀志 刘沐江 +3 位作者 吕艳东 刘丽华 郑桂萍 钱永德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7-148,共12页
采用多元二次旋转回归正交组合设计,研究了前期施氮量、穗肥用氮量、粒肥用氮量、调节肥施用时期及穴距5个因素对粳稻"垦鉴稻10号"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试验因素对产量既有单因子效应又存在互作... 采用多元二次旋转回归正交组合设计,研究了前期施氮量、穗肥用氮量、粒肥用氮量、调节肥施用时期及穴距5个因素对粳稻"垦鉴稻10号"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试验因素对产量既有单因子效应又存在互作效应;前期施氮量、穗肥用氮量和调节肥施用时期对产量作用显著,且前期施氮量和穗肥用氮量的互作对产量的作用仅次于前期施氮量对产量的单独作用;穴距对产量的作用不显著。适当增大前期施氮量可提高群体有效穗数,获得高产;也可以通过协调前、中期用氮量的关系对产量构成因素加以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水稻 产量 氮肥 密度
下载PDF
肥密互作对寒地水稻源库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汪秀志 刘崇文 +4 位作者 许谊强 吕艳东 刘丽华 郑桂萍 钱永德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22,共6页
采用多元二次旋转回归正交组合设计试验,研究3个施期(基肥和蘖肥、穗肥、粒肥)的氮肥用量、调节肥施用时间及穴距等5个因素对粳稻垦鉴稻10号源库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和蘖肥用氮量与最大叶面积指数及单位面积结实颖花数呈显著正相... 采用多元二次旋转回归正交组合设计试验,研究3个施期(基肥和蘖肥、穗肥、粒肥)的氮肥用量、调节肥施用时间及穴距等5个因素对粳稻垦鉴稻10号源库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和蘖肥用氮量与最大叶面积指数及单位面积结实颖花数呈显著正相关;调节肥施用时间与单位面积结实颖花数呈负相关;穴距与最大叶面积指数及单位面积结实颖花数呈极显著二次曲线关系。说明通过适当加大前期用氮量或协调前期用氮量与种植密度等栽培措施的互作,可在适当范围内(即基、蘖肥用氮量达到140 kg/hm2,穗肥,粒肥用氮量为0 kg/hm2,调节肥施用时期6.7叶,穴距12 cm)提高群体结实颖花数并最终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水稻垦鉴稻10号 源库关系 叶面积指数 实颖花数
下载PDF
寒地水稻保护性耕作对稻田土壤生理生化状况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8
6
作者 汪秀志 钱永德 +4 位作者 张德远 刘崇文 刘丽华 吕艳东 郑桂萍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0年第2期183-188,共6页
[目的]从耕作的角度探讨如何合理利用土壤,防止土壤肥力退化,维持地力,改善稻田生态环境,提高稻田土壤的生产力。[方法]以水稻垦鉴稻10为材料,采用保护性耕作和常规耕作方式种植。保护性耕地作为处理区,实施留茬带状分层旋耕,苗带全层... [目的]从耕作的角度探讨如何合理利用土壤,防止土壤肥力退化,维持地力,改善稻田生态环境,提高稻田土壤的生产力。[方法]以水稻垦鉴稻10为材料,采用保护性耕作和常规耕作方式种植。保护性耕地作为处理区,实施留茬带状分层旋耕,苗带全层施肥、免除水整地,处理区的基肥和分蘖肥随耕作过程集中施于苗带,全层混拌,其余作业与常规耕作相同;以常规耕作作为对照,常规耕作按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规范实施,保护性耕作和常规耕作均设6个肥量梯度,N∶P2O5∶K2O5=2∶1∶1。保护性耕作区70%氮肥用作基肥,20%用作穗肥,10%作粒肥。常规耕作区氮肥分配比例为基肥∶蘖肥∶穗肥∶粒肥=4∶3∶2∶1。处理及对照磷肥全部作基肥施入,钾肥按基肥∶穗肥=7∶3施入。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6个小区间用PVC波纹塑料板做埂分隔,单排单灌。保护性耕作采用宽行行距40cm,窄行行距20cm,穴距12cm;常规耕作行距均为30cm,穴距12cm。研究水稻节水保护性耕作和常规耕作下土壤根系量、土壤理化性状、土壤酶、秸秆分解率、土壤温度及微生物变化的规律。用环刀法测土壤容重,并进一步求得孔隙度。碱解氮用碱解扩散法,有效磷先用浓度0.5mol/LNaHCO3浸提,后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速效钾测定先用NH4OAc浸提,再用火焰光度计测定。[结果]水稻节水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土壤理化性状明显改善,在旋耕部分根量占绝对优势,同时可降低土壤容重、增大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速效养分,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分别比常规耕作高5.39%、14.52%、8.33%,蔗糖酶活性比常规低32.82%,表层、全耕层、深层秸秆粗分解率分别比常规耕作高11.71%、4.96%和9.10%,总细菌量大量增加,土壤温度明显改善。[结论]水稻节水保护性耕作方式为黑龙江垦区农业生态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稻田 土壤理化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施氮量与氮肥配置对寒地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汪秀志 刘崇文 +4 位作者 许谊强 吕艳东 刘丽华 郑桂萍 钱永德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9-386,共8页
【目的】研究氮肥总量及氮肥配置对寒地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多元二次旋转回归正交组合设计试验,研究3个施肥时期的氮肥用量、调节氮肥施用时间及穴距对粳稻垦鉴稻10号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施氮总... 【目的】研究氮肥总量及氮肥配置对寒地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多元二次旋转回归正交组合设计试验,研究3个施肥时期的氮肥用量、调节氮肥施用时间及穴距对粳稻垦鉴稻10号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施氮总量与产量间存在最适值(纯氮126kg/hm2左右),后期粒肥用氮比率与产量之间也同样存在最适值(即纯氮10kg/hm2左右)。【结论】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施氮总量可提高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而提高产量方面,氮肥配置对产量的影响较大,在总氮量一定条件下,在一定限度内,增加前期用氮比率可通过提高穗数获得高产,同时降低中期穗肥用氮比率也可提高水稻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氮肥用量及氮肥配置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下载PDF
行株距配置对寒地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汪秀志 刘崇文 +3 位作者 许谊强 吕艳东 钱永德 郑桂萍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58-762,共5页
为明确寒地盐碱地区水稻高产栽培行株距和穴苗数配置及高产行株距配置下垦鉴稻5号产量及品质特征,采用裂区设计,于2009年对黑龙江大庆盐碱地区主栽水稻品种垦鉴稻5号进行不同行株距配置、群体结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大庆盐碱地区采用6... 为明确寒地盐碱地区水稻高产栽培行株距和穴苗数配置及高产行株距配置下垦鉴稻5号产量及品质特征,采用裂区设计,于2009年对黑龙江大庆盐碱地区主栽水稻品种垦鉴稻5号进行不同行株距配置、群体结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大庆盐碱地区采用6株苗/穴、株距10 cm,行距30 cm的配置可以获得高产(9 896.90 kg/hm2),垦鉴稻5号理论产量较常规配置(4株苗/穴,30.0 cm×13.3 cm)增产31.42%,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株、行距与产量均呈负相关,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株距是3个因子中对高产影响作用最大的;垦鉴稻5号不同处理随株距增大,粗蛋白质含量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增加;口感和综合评分均以每穴2株苗的处理最好,以每穴6株苗的处理品质最差。综合比较,处理16(6-8株苗/穴,30.0 cm×10.0 cm)产量和品质是最佳群体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株行距配置 穴苗数 产量构成
下载PDF
水稻早熟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汪秀志 汪旭东 +1 位作者 吴先军 韩磊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4年第3期129-132,共4页
水稻早熟品种在农业生产上有重要意义,根据水稻早熟高产育种的理论基础,初步提出培育早熟高产稻组合的各种可能途径并阐述国内外水稻早熟性品种遗传模式且对当前预测杂交水稻生育期杂种优势的方法进行简要概述,以期为水稻遗传育种的利... 水稻早熟品种在农业生产上有重要意义,根据水稻早熟高产育种的理论基础,初步提出培育早熟高产稻组合的各种可能途径并阐述国内外水稻早熟性品种遗传模式且对当前预测杂交水稻生育期杂种优势的方法进行简要概述,以期为水稻遗传育种的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早熟性 遗传 生育期 杂种优势 超高产育种
下载PDF
施氮和密度对寒地水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汪秀志 李军 +5 位作者 刘崇文 许谊强 吕艳东 刘丽华 郑桂萍 钱永德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5-64,共10页
采用多元二次旋转回归正交组合设计,研究3个施期的氮肥用量(即基、蘖肥用氮量,穗肥用氮量,粒肥用氮量)、调节肥施用时间(叶龄计)及穴距等5个因素对粳稻垦鉴稻10号物质生产与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蘖肥施氮量与干物质积累量呈极显著... 采用多元二次旋转回归正交组合设计,研究3个施期的氮肥用量(即基、蘖肥用氮量,穗肥用氮量,粒肥用氮量)、调节肥施用时间(叶龄计)及穴距等5个因素对粳稻垦鉴稻10号物质生产与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蘖肥施氮量与干物质积累量呈极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与中期干物质积累呈极显著正相关(R=0.504 5**)、与抽穗前15d至抽穗后25d的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608 9**);穗肥施氮量与经济系数呈显著正相关(R=0.331 1*);穴距与前期生物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631 0**)、与后期生物量呈极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R=0.493 9**)。说明,通过提高基、蘖肥施氮量可显著提高群体的中期干物质积累、抽穗前15d至抽穗后25d干物质积累;适当减小穴距可提高前期物质生产量和后期物质积累量,而适当提高穗肥施氮量可提高群体的经济系数。因此,对试验因子中的基、蘖肥用氮量与穴距的控制可以实现对各期干物质积累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肥 密度 干物质积累
下载PDF
4份水稻早熟不育系配合力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汪秀志 张红宇 +1 位作者 汪旭东 吴先军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0-54,共5页
品种生育期是水稻最重要的农艺性状之一,通过遗传育种方法改变品种的生育期,特别是缩短生育期,对水稻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4份早熟不育系材料:D64A、乐香101A、乐香202A、早显A所配组的F1代产量构成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 品种生育期是水稻最重要的农艺性状之一,通过遗传育种方法改变品种的生育期,特别是缩短生育期,对水稻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4份早熟不育系材料:D64A、乐香101A、乐香202A、早显A所配组的F1代产量构成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分析表明:乐香101A>早显A>D64A>乐香202A;早熟性利用配组分析表明:乐香202A>早显A>D64A>乐香101A。由此可见,乐香202A/B具备部分显性早熟主效基因,乐香101A/B、早显A/B、D64A/B具较高产量性状配合力,通过基因克隆、转基因等手段可有效将目前杂交早稻所存在的早熟性与丰产性之间的矛盾协调一致,最终培育出两者兼备的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早熟性 方差分析 配合力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的水稻双基因共转化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汪秀志 张红宇 +1 位作者 汪旭东 吴先军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8-32,共5页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分别位于不同质粒上的gus基因和nptⅡ基因按照1∶1和1∶3的浸染浓度混合共转化粳稻品种鄂宜105和中花12种子胚诱导的愈伤组织,结果从43棵经潮霉素反复筛选的再生植株中获得21棵共转化植株。经PCR分析表明,2个基因的...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分别位于不同质粒上的gus基因和nptⅡ基因按照1∶1和1∶3的浸染浓度混合共转化粳稻品种鄂宜105和中花12种子胚诱导的愈伤组织,结果从43棵经潮霉素反复筛选的再生植株中获得21棵共转化植株。经PCR分析表明,2个基因的共转化率分别为47.37%和60.00%。Southern Blot和Western Blot检测发现,gus基因已经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并且表达。遗传分析证实外源基因在T1中大多以孟德尔方式进行遗传。本研究分析了影响转化率的几个因素如浸染菌量比例和品种之间的关系,以期进一步提高共转化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共转化 农杆菌介导
下载PDF
乐香202B早熟性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初探 被引量:2
13
作者 汪秀志 张红宇 +2 位作者 李云 汪旭东 吴先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11期60-63,共4页
品种生育期是水稻最重要的农艺性状之一,通过遗传育种方法改变品种的生育期,特别是缩短生育期.对水稻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材料乐香202B是由乐山市农科所提供的早熟稳定性较好的品种.对其研究表明,乐香202B具显性早熟基因,经... 品种生育期是水稻最重要的农艺性状之一,通过遗传育种方法改变品种的生育期,特别是缩短生育期.对水稻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材料乐香202B是由乐山市农科所提供的早熟稳定性较好的品种.对其研究表明,乐香202B具显性早熟基因,经遗传分析表明,符合3:1分离比,且不具感光性及胞质效应。将该基因初步定位在染色体第2染色体短臂端,暂定名为Ef-2(x)。与微卫星标记RM279、RM154有连锁关系,遗传距离分别为13.5cM和8.9cM。该基因的定位为下一步的基因分离和克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生育期 遗传分析 基因定位
下载PDF
水稻早熟性的初步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汪秀志 张红宇 +2 位作者 汪旭东 吴先军 韩磊 《中国稻米》 2004年第4期13-14,共2页
水稻早熟品种在农业生产上有重要意义 ,本文根据水稻早熟高产育种的理论 ,初步提出培育早熟高产水稻组合的各种可能途径 ,并阐述了国内外水稻早熟性品种遗传模式 ,对当前预测杂交水稻生育期杂种优势的方法也进行了简要概述 。
关键词 水稻 早熟性 育种 遗传模式
下载PDF
种子贮藏与加工课程与思政教育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研究
15
作者 汪秀志 殷大伟 +2 位作者 钱永德 苗兴芬 张文慧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年第11期110-111,共2页
重新整理了种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种子贮藏与加工”课程的知识体系,课程培养大纲和培养人才的目标,并深思挖掘课程所涉猎的思政元素,并在课程中贴切的融入了4个课程相关的教学案例。
关键词 种子贮藏与加工 思政要素 教学案例
下载PDF
杂交水稻稻米品质性状的相关及聚类分析 被引量:62
16
作者 任鄄胜 汪秀志 +4 位作者 肖培村 田彦华 韩赞平 韩磊 汪旭东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0-134,共5页
应用表型主成分分析法 ,对 2 0 0 1~ 2 0 0 2年四川省区试的 14个水稻新品种 (组合 )的 11个品质性状进行了相关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稻米品质性状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关关系。在选出的 8个影响稻米品质的主因子中 ,粒形因子和碾米... 应用表型主成分分析法 ,对 2 0 0 1~ 2 0 0 2年四川省区试的 14个水稻新品种 (组合 )的 11个品质性状进行了相关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稻米品质性状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关关系。在选出的 8个影响稻米品质的主因子中 ,粒形因子和碾米品质因子对稻米品质的累积贡献率为 6 1.6 % ;14个杂交水稻新品种 (组合 )被归为 4类 ,显示出遗传距离较近 ,遗传基础狭窄的特点。由于稻米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和主因子的贡献率大小不同 ,水稻品质育种首先应注意粒形和碾米品质的选择 ,以提高品质育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 水稻 稻米 品质性状 相关分析 聚类分析 育种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影响的补偿性及意义 被引量:13
17
作者 郑桂萍 殷大伟 +2 位作者 刘丽华 汪秀志 王伯伦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3-99,共7页
采用负压式土壤湿度计严格监测土壤水势,于不同生育期进行不同强度的控水处理,研究土壤水分对寒地水稻生长发育、产量的影响及补偿效应,并从生态学和农学两方面探讨了胁迫后的可补偿性及意义。结果表明,分蘖期不同强度的控水处理使两个... 采用负压式土壤湿度计严格监测土壤水势,于不同生育期进行不同强度的控水处理,研究土壤水分对寒地水稻生长发育、产量的影响及补偿效应,并从生态学和农学两方面探讨了胁迫后的可补偿性及意义。结果表明,分蘖期不同强度的控水处理使两个品种的叶龄进程变缓,复水后叶龄得到不同速度的补偿逐渐与对照接近;使两个品种的株高低于CK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但复水后株高迅速补偿生长,最终与对照间的差异不显著;但复水后茎数补偿较小,最终穗数仍低于CK,达极显著水平。长穗期不同强度的控水处理对株高的影响复水后不能得到补偿,两品种各个处理的最终株高低于CK,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主要是控水处理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植株第2-4节间的长度;但两个品种的茎数于复水后出现超补偿现象,最终茎数和穗数均极显著地高于CK,但此期控水处理改变了物质的分配系数,使经济产量的降低幅度高于生物产量降幅的一倍以上,因此这种数量上的超补偿可以说具有生态学意义,但没有农学意义。今后应加强使补偿或超补偿更具有农学方面意义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水分胁迫 生长发育 产量 补偿性
下载PDF
水稻同源三倍体(149-B)×二倍体F_2代稳定群体的验证及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云 张红宇 +3 位作者 汪秀志 张鹏 汪旭东 吴先军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04-608,共5页
14 9 B是由水稻多胚苗SAR 2中筛选出来的自然发生的同源多倍体 ,体细胞鉴定为三倍体 (2n =36 )。以14 9 B做母本与水稻恢复系蜀恢 36 3(R36 3)杂交 ,在杂交F1代中发现有非整倍体和二倍体个体产生 ,其中部分二倍体的自交后代在田间农艺... 14 9 B是由水稻多胚苗SAR 2中筛选出来的自然发生的同源多倍体 ,体细胞鉴定为三倍体 (2n =36 )。以14 9 B做母本与水稻恢复系蜀恢 36 3(R36 3)杂交 ,在杂交F1代中发现有非整倍体和二倍体个体产生 ,其中部分二倍体的自交后代在田间农艺性状表现稳定。对这个稳定F2群体进行微卫星验证 ,结果表明 :F1和F2 群体 4 0个单株的扩增带型整齐一致 ,在各个SSR多态位点只出现一条同父或同母带 ,丢失了来自父本或母本的等位位点 ,说明该F2 群体确系由杂交得来的一个早代稳定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同源三倍体 稳定 农艺性状 微卫星
下载PDF
不同种植方式及肥密因素下饲用甜高粱的产量表现 被引量:19
19
作者 郑桂萍 刘沐江 +2 位作者 汪秀志 刘丽华 佟斌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28,共4页
探讨了不同肥密因素下分期青刈、麦茬复种与常规种植饲用杂交甜高粱的产量变化。结果表明,常规种植饲用杂交甜高粱,在25种肥密组合中4个组合效果较好者,产量可达59.6 t/hm2以上;相同肥密条件下分期青刈效果优于常规一次性收获,表现产量... 探讨了不同肥密因素下分期青刈、麦茬复种与常规种植饲用杂交甜高粱的产量变化。结果表明,常规种植饲用杂交甜高粱,在25种肥密组合中4个组合效果较好者,产量可达59.6 t/hm2以上;相同肥密条件下分期青刈效果优于常规一次性收获,表现产量高,植株鲜嫩。麦茬复种饲用杂交甜高粱在地处寒地的黑龙江是可行的,其最佳肥密组合产量可以达到31.3样t/hm2,日产鲜草量高于常规种植及分期青刈的最高产量组合,达9.3%和8.3%。黑龙江省小麦种植面积近2.00×105hm2,若进行麦茬复种每年可生产优质鲜饲料达6.00×106t,这即能充分利用寒地有限的光温资源,又可减少水土流失,更利于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甜高梁 肥密因素 分期青刈 麦茬复种
下载PDF
有色稻米研究现状分析 被引量:33
20
作者 韩磊 汪旭东 +2 位作者 徐建第 汪秀志 张红宇 《中国稻米》 2003年第5期5-8,共4页
本文主要概述了有色稻米的营养成分、保健价值、结构特征、开发应用、分布、类型、主要品种或品系。
关键词 有色稻米 营养成分 保健价值 结构特征 开发应用 区域分布 品种类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