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字与汉语关系二题
1
作者 维辉 陈思捷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12,共12页
汉字与汉语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这是汉字汉语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目前学界对此看法分歧,存在种种错误或模糊的认识。“汉字与汉语的关系”是一个大题目,本文只谈其中的两个问题:(1)汉字是汉族人的“第二语言”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汉... 汉字与汉语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这是汉字汉语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目前学界对此看法分歧,存在种种错误或模糊的认识。“汉字与汉语的关系”是一个大题目,本文只谈其中的两个问题:(1)汉字是汉族人的“第二语言”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汉字跟拼音文字一样,只有通过语音才能表意;(2)汉字对汉语有哪些影响?文章提出三个方面的影响并举例加以说明:一是汉字对汉语有补充作用,二是汉字改变口语读音,三是汉字对日源词的借入具有助推作用。除了这三点,汉字对汉语的影响应该还有其他方面,值得继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 汉语 关系 形音转换 音节-语素文字 汉字对汉语的影响
下载PDF
赵元任语言学思想述要
2
作者 维辉 《殷都学刊》 2023年第4期100-109,共10页
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赵元任的语言学思想博大精深,本文初步归纳为六个方面:(1)研究口语;(2)尊重事实;(3)系统思维;(4)经世致用;(5)重视科技;(6)金针度人。最后指出:赵元任的语言学思想是发展的,他早年的一些观念存在错误,不足为怪,我们... 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赵元任的语言学思想博大精深,本文初步归纳为六个方面:(1)研究口语;(2)尊重事实;(3)系统思维;(4)经世致用;(5)重视科技;(6)金针度人。最后指出:赵元任的语言学思想是发展的,他早年的一些观念存在错误,不足为怪,我们实事求是地指出来,也无损于他的语言学思想的整体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元任 语言学思想 汉语研究 口语
下载PDF
輗、軏、軛、衡、槅考辨
3
作者 汪維輝 趙川瑩 《文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4,共20页
本文討論古代車上幾個重要部件的名稱—輗、軏、軛、衡、槅。《論語·爲政》“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句自漢代以來多有歧解,清儒梳理舊注和文獻,認爲“輗”“軏”是鬲與轅、衡與輈交接處鑿孔貫穿後插入的木製或金屬關鍵。考古學界則... 本文討論古代車上幾個重要部件的名稱—輗、軏、軛、衡、槅。《論語·爲政》“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句自漢代以來多有歧解,清儒梳理舊注和文獻,認爲“輗”“軏”是鬲與轅、衡與輈交接處鑿孔貫穿後插入的木製或金屬關鍵。考古學界則有學者將馬車輈頭承托衡木部分或套在輈最前端的青銅飾件定名爲“軏”,也有學者稱秦始皇陵銅車馬輈、衡相交處穿輈縛衡的繩索狀曲形鍵爲“軏”。出土文物定名與文獻記載不盡相合。獨輈馬車一衡兩軛,衡是垂直於輈的水平横木,軛是左右成對綁在衡上扼住牛馬頸部的“人”字形器具;槅是一根中央拱起、兩端連接牛車雙轅的圓木棍。三物本不混。東漢雙轅馬車將衡改進爲曲形拱架,“衡”與“槅”的差異縮小;後取消車衡,軛直接縛轅,變成與牛槅相近的侈脚軛,“軛”與“槅”“衡”的功用和形制重疊,是相混之始;南北朝時用牛槅駕馬,“槅”“軛”遂徹底混同難分。中古以來文獻多混淆“軛”“槅”“衡”,王力主編《古代漢語》“文選”和“通論”關於“輗”“軏”“軛”“衡”“槅”的解釋也牴牾錯漏,不可不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物訓詁 古代車制
下载PDF
也说“麀鹿攸伏”之“攸”──与汪贞干同志商榷
4
作者 维辉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76-76,共1页
也说“麀鹿攸伏”之“攸”──与汪贞干同志商榷汪维辉汪贞干同志《〈盂子译注〉商兑三则》一文(载《古汉语研究》94年第2期)对《孟子·梁惠王上》“鹿攸伏”句杨伯峻先生的注和译提出了批评,认为“攸”应解作“安然得其所”... 也说“麀鹿攸伏”之“攸”──与汪贞干同志商榷汪维辉汪贞干同志《〈盂子译注〉商兑三则》一文(载《古汉语研究》94年第2期)对《孟子·梁惠王上》“鹿攸伏”句杨伯峻先生的注和译提出了批评,认为“攸”应解作“安然得其所”,译全句为“鹿安然得其所地躺卧着”,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得其所 《诗经》 《尚书》 《古汉语研究》 《经传释词》 词汇意义 《词诠》 形容词 无可否认 王引之
下载PDF
古汉语判断句中的系词 被引量:36
5
作者 冯胜利 维辉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0-36,共7页
在汉语史研究中,一般认为上古汉语没有系词,系词“是”是战国末期从指示代词“是”发展而来,但指示代词“是”如何转变为系词“是”的问题,至今尚未得到满意的解释。本文提出:上古汉语判断句的构成,其主谓之间必有一固定的语音停顿。根... 在汉语史研究中,一般认为上古汉语没有系词,系词“是”是战国末期从指示代词“是”发展而来,但指示代词“是”如何转变为系词“是”的问题,至今尚未得到满意的解释。本文提出:上古汉语判断句的构成,其主谓之间必有一固定的语音停顿。根据这一分析,“是”的来源及其发展可以得到较为理想的解释:在日趋增多的新型判断句中,亦即[S1,S2……是predicate]的结构中,主语位置上“是”的指代功能不断弱化。“是”的弱化导致了主谓之间“停顿”形式的逐渐消失。最后,越来越多的副词先后出现在弱化了的“是”之前,“停顿”终于让位给了“是”,“是”由此而变为系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断句 系词 语法 上古汉语 语音停顿 "是"字 副词
下载PDF
常用词历时更替札记 被引量:26
6
作者 维辉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9-151,共13页
关键词 常用词 魏晋南北朝 上古汉语 《齐民要术》 现代汉语 《史记》 形容词 抽象的事物 世说新语 “瘦”字
下载PDF
论词的时代性和地域性 被引量:48
7
作者 维辉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5-90,共6页
每一个词都有其时代性和地域性。揭示词的时代性和地域性是词汇史学科的基本任务之一, 也是正确训释词义的一个重要因素。养成关注词的时代性和地域性的职业习惯会使研究工作得益匪浅。论证词的时代性和地域性都是难度很大的工作,地域... 每一个词都有其时代性和地域性。揭示词的时代性和地域性是词汇史学科的基本任务之一, 也是正确训释词义的一个重要因素。养成关注词的时代性和地域性的职业习惯会使研究工作得益匪浅。论证词的时代性和地域性都是难度很大的工作,地域性比时代性更难;但是能够大致确定其时代性和地域性的词还是数量众多的。对于这样的词,我们应该力求从使用时段和通行地域两个角度给它以一个定位。词的时代性和地域性表现在多个方面,本文举例论述了其中的一些主要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汇 时代性 地域性 汉语 词汇史
下载PDF
方位词“里”考源 被引量:33
8
作者 维辉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4-38,共5页
在现代汉语的方位词里边,“里”是使用频繁、活动能力强的一个,朱德熙先生(1982)曾指出:“只要意思上讲得通,我们可以任意在名词后头加上‘里’和‘上’。”(页44)《现代汉语八百词》对方位词“里”的解释是“在一定界限以内”... 在现代汉语的方位词里边,“里”是使用频繁、活动能力强的一个,朱德熙先生(1982)曾指出:“只要意思上讲得通,我们可以任意在名词后头加上‘里’和‘上’。”(页44)《现代汉语八百词》对方位词“里”的解释是“在一定界限以内”。在“名+里”的格式下一共列举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 方位词 《现代汉语八百词》 名词化形容词 《文苑英华》 维空间 “表” 《灵枢经》 文学语言 南北朝后期
下载PDF
试论《齐民要术》的语料价值 被引量:16
9
作者 维辉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4-91,共8页
作为一部"晓示家童"的农学著作,《齐民要术》的语言相当接近当时的口语,是研究南北朝汉语不可多得 的重要资料。此书使用了一批新兴的常用词,这决定了全书语言的基本面貌;还有大量的新词和新义,既可补现有辞书之 不足,也反映... 作为一部"晓示家童"的农学著作,《齐民要术》的语言相当接近当时的口语,是研究南北朝汉语不可多得 的重要资料。此书使用了一批新兴的常用词,这决定了全书语言的基本面貌;还有大量的新词和新义,既可补现有辞书之 不足,也反映出此期汉语词汇的真实面貌。这些都可说明此书在中古汉语词汇研究中的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价值 中古汉语 新义 新词 常用词 汉语词汇 辞书 著作 南北朝 资料
下载PDF
“所以”完全变成连词的时代 被引量:21
10
作者 维辉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0-33,共4页
“所以”在上古汉语里是代词“所”加介词“以”结构,它开始用作结果连词不会晚于汉末魏晋,南北朝则是演变的过渡阶段,至迟到八世纪上半叶演变过程已经完成,“所以”在口语中完全变成了结果连词,跟现代汉语的用法没有两样了。
关键词 连词 上古汉语 现代汉语 代词 介词 口语 用法 南北朝 演变 时代
下载PDF
《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评介 被引量:13
11
作者 维辉 《语言科学》 2006年第2期104-107,共4页
关键词 词汇化 双音词 汉语 民族出版社 语法化 语法史
下载PDF
关于《训世评话》文本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6
12
作者 维辉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5-61,共7页
人们在利用《训世评话》时,由于不注意文本本身所存在的问题,因而影响了研究的准确性和深刻性,有的还造成不必要的失误。本文从版本、文字讹夺、音借字、异体字、误译、非汉语用法等6个方面指出了此书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其中最关紧... 人们在利用《训世评话》时,由于不注意文本本身所存在的问题,因而影响了研究的准确性和深刻性,有的还造成不必要的失误。本文从版本、文字讹夺、音借字、异体字、误译、非汉语用法等6个方面指出了此书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其中最关紧要的是书中的非汉语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世评话》 文本 语料学 非汉语成分 近代汉语
下载PDF
汉语史研究要重视语体差异 被引量:8
13
作者 维辉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0,共10页
语料的语体分析,现代汉语学界已经越来越重视,而在汉语史领域则这一意识还不强,需要引起汉语史研究者的正视。本文列举四个实例来说明在汉语词汇史和语法史研究中注意历史文献语体差异的重要性。(1)“硬”语义场的历史演变。认为汉语口... 语料的语体分析,现代汉语学界已经越来越重视,而在汉语史领域则这一意识还不强,需要引起汉语史研究者的正视。本文列举四个实例来说明在汉语词汇史和语法史研究中注意历史文献语体差异的重要性。(1)“硬”语义场的历史演变。认为汉语口语中“硬”语义场可能一直是一个贫乏系统或准贫乏系统,至多是“中等系统→贫乏系统”,而没有存在过丰富系统。中古近代汉语时期语义场成员多达9-10个,只是一种表象。(2)先秦-南北朝“躺卧”语义场的演变。认为“躺卧”概念域不存在“寝(先秦)-卧(西汉)-寝(东汉)-卧(魏晋南北朝)”的循环演变,得出这一结论的原因是语料选择不当。东汉口语中表达“躺卧”义也是用“卧”而不是“寝”,《太平经》和《道行般若经》等更接近口语的语料可以证明这一点。所以实际的演变应该是“寝-卧-卧-卧”。(3)“V于/在L”和“VL”结构的交替演变。认为汉语史上究竟是否存在过“V于/在L”和“VL”两种结构的“交替演变”,根据袁健惠(2017)的论证是无从确定的,因为该文在词项和语料的选择以及论证方法等方面都存在问题。用这个个案来证明“语言中并非所有的演变都是单向性的,也存在循环演变”,缺乏说服力。(4)“唯……是……”式句的语体差异。认为许嘉璐(1983)研究上古汉语“唯……是……”式句所得出的三点结论正确可信,使我们对“唯……是……”式句的性质及其使用的时代差异和语体差异有了比以往深刻、准确得多的认识,并且给人以方法论的启示,堪称语体分析的佳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词汇史 汉语语法史 语体差异 语料分析 古代活语言
下载PDF
汉语历史词汇学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
14
作者 维辉 史文磊 《辞书研究》 2022年第3期1-17,I0001,共18页
文章对近几十年来汉语历史词汇学的研究进展做了概览,并对未来的发展做了展望。概览部分述评了汉语历史词汇学领域重要的通论及理论性专著、常用词演变研究、词典编纂以及历史文献语料的整理、选择和分析等方面的研究,着重讨论了常用词... 文章对近几十年来汉语历史词汇学的研究进展做了概览,并对未来的发展做了展望。概览部分述评了汉语历史词汇学领域重要的通论及理论性专著、常用词演变研究、词典编纂以及历史文献语料的整理、选择和分析等方面的研究,着重讨论了常用词演变的研究。展望部分强调了夯实基础和更新观念的重要性,夯实基础主要是加强语料建设,更新观念则提出了语文学和语言学互给的“新语文学”研究理念。在此基础上列出了10项值得期待的研究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历史词汇学 汉语词汇史 常用词 词典 文献语料 新语文学
下载PDF
《两拍》词语札记 被引量:5
15
作者 维辉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08-113,共6页
《拍案惊奇》(以下简称《初刻》)和《二刻拍案惊奇》(简称《二刻》)各四十卷,明末乌程(今浙江吴兴)凌蒙初(1580—1644)编撰,是我国古代白话小说中的重要作品。《两拍》的语言十分口语化,又有着浓厚的吴语色彩,也是研究汉语史的有用资料... 《拍案惊奇》(以下简称《初刻》)和《二刻拍案惊奇》(简称《二刻》)各四十卷,明末乌程(今浙江吴兴)凌蒙初(1580—1644)编撰,是我国古代白话小说中的重要作品。《两拍》的语言十分口语化,又有着浓厚的吴语色彩,也是研究汉语史的有用资料。书中的方俗词语迄今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和挖掘,为辞书所漏收或误释的词语不在少数。本文选择其中十余条,按音序排列,必要时证以现代方言用例,供研读《两拍》的同志参考,同时也聊备编纂辞书及研究汉语的同志采释。不当之处,敬祈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辞书 词语 拍案惊奇 研究汉语 古代白话小说 汉语大字典 用例 现代方言 并列复合词 宁波
下载PDF
佛经词语考释四则 被引量:4
16
作者 维辉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5年第5期157-162,共6页
解释疑难词语是汉译佛经语言研究的一项基础工作,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有待考释的词语仍不在少数。考释一个词语不仅要求得确诂,而且应该力图探明其得义之由。“臭处”在佛经中用作形容词和名词,相当于“臭秽”,“处”不表义;“... 解释疑难词语是汉译佛经语言研究的一项基础工作,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有待考释的词语仍不在少数。考释一个词语不仅要求得确诂,而且应该力图探明其得义之由。“臭处”在佛经中用作形容词和名词,相当于“臭秽”,“处”不表义;“目士”是“明目士夫”的简称,指明察秋毫之士;“学”在安世高译经中有“考虑、思量”的意思,“学计”和“计学”是同义连文;“左右”可以用作“大小便”的婉词,它可能得义于“方便”,跟人类的右利现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经 词汇 考释 训诂学 汉语词汇史 中古汉语
下载PDF
再谈“睡觉”的来源和结构 被引量:5
17
作者 维辉 戴佳文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7-48,共12页
"睡觉"的来源和结构至今众说纷纭。本文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现代汉语常用词"睡觉"的成词时代、成词途径和内部结构三个问题,主要结论是:"睡觉_(1)"中古佛经始见,先唐中土文献未见用例;"睡觉_... "睡觉"的来源和结构至今众说纷纭。本文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现代汉语常用词"睡觉"的成词时代、成词途径和内部结构三个问题,主要结论是:"睡觉_(1)"中古佛经始见,先唐中土文献未见用例;"睡觉_(2)"可能元代开始成词,但明中叶以后才普遍行用,之前学界提到的唐宋用例都是伪例,误读误解的原因是以今例古;"睡觉_(2)"的成词途径是[睡觉_(动)]_(1)→睡一觉_(量)→(一)觉_(名)→[睡觉_(名)]_(2),其中的"觉"都读古孝切(今音jiào);"睡觉2"成词的背景是词汇双音化趋势,直接动因是节律和语用的需要;"睡觉2"的"觉"来自量词,现代汉语的"睡觉"一成词就是动宾结构,没有经历过从并列到动宾的演变。"睡觉_(2)"的成词途径是一个特例,迄今未发现同类例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觉 来源 结构 常用词 汉语词汇史
下载PDF
《中古汉语语词例释》读后 被引量:4
18
作者 维辉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45-149,共5页
关键词 汉语语词 中古汉语词汇 汉魏六朝 东汉魏晋南北朝 汉语史分期 词汇研究 例释 汉语词汇史 词语考释 同义连文
下载PDF
汉语核心词的历史与现状研究——以“头-首”为例 被引量:8
19
作者 维辉 《大理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1-10,共10页
描述斯瓦迪士100核心词的head条在汉语中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内容包括古今几个主导词的音、形、义、词性、组合关系和本语义场的聚合关系、历时演变、方言差异,最后是小结。表示head义,汉语史上曾经发生过"元→首"和"... 描述斯瓦迪士100核心词的head条在汉语中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内容包括古今几个主导词的音、形、义、词性、组合关系和本语义场的聚合关系、历时演变、方言差异,最后是小结。表示head义,汉语史上曾经发生过"元→首"和"首→头"两次替换,前者在上古早期就已完成,后者则大概在西汉后期。现代方言主要有"头"系和"脑"系。大约半数以上的方言点说"头",覆盖了十大方言区。"脑"系中分布最广的是"脑壳"和"脑袋(瓜/瓜子)",其次是"脑"。各地未见有单称"首"的,作为构词语素残存在双音词中的也罕见,这代表了汉语核心词历时演变的一种类型,即旧词被新词彻底替换,而且基本上是一对一的替换。"头"替换"首"可能是缘于同音竞争。"脑"虽然在西汉就可以指"头",但是"脑"系的兴起应该比较晚,许多复音形式都是金元时期以后才出现的,不过现在似有逐步取代"头"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核心词 历史 现状 “头、首、脑、元” 汉语词汇史
下载PDF
域外借词与汉语词汇史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维辉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2-68,共7页
域外借词指属于"汉字文化圈"的日语、朝鲜语和越南语等诸语言在历史上从汉语借入的字词。域外借词数量巨大,保存了借用时代的汉语词义,是汉语历史词汇的活化石,对于汉语词汇史研究具有重大价值。汉语词汇史、方言词汇和域外... 域外借词指属于"汉字文化圈"的日语、朝鲜语和越南语等诸语言在历史上从汉语借入的字词。域外借词数量巨大,保存了借用时代的汉语词义,是汉语历史词汇的活化石,对于汉语词汇史研究具有重大价值。汉语词汇史、方言词汇和域外借词三者结合起来研究,大有可为,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域外借词 日语汉字词 汉语方言 汉语词汇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