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部疾病与呼吸道反应 被引量:2
1
作者 汪绍伯 于成斌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40-141,共2页
关键词 鼻部疾病 呼吸道反应 关系
下载PDF
在教学医院中关于处理医疗纠纷的对策和研究
2
作者 汪绍伯 付静 +2 位作者 于斌 高媛 姜曼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2期232-234,共3页
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不被患者及其家属认可或治疗结果不被其接受而引起的医患之间矛盾升级。尽管导致医疗纠纷的原因很多,文章以"化整为零"的方式,从患-医两个方面入手探讨分析,并提出防范对策,旨在预防或化解矛盾的发生。
关键词 医疗纠纷 医务人员 防范对策
下载PDF
鼻内窥镜下微波热凝治疗变应性鼻炎30例
3
作者 汪绍伯 马玉芬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71-171,共1页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微波热凝 鼻内窥镜
下载PDF
约氏疟原虫初次感染早期的Th1应答对再感染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英杰 王继春 +2 位作者 谢光临 汪绍伯 杨国伟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8-70,共3页
目的 探讨约氏疟原虫感染早期Th1反应对再感染的影响。方法 将约氏疟原虫感染早期的部分小鼠用蒿甲醚治愈后 ,对治疗和未治疗而自然自愈的小鼠经腹腔再次感染约氏或伯氏疟原虫 ;应用吉姆萨薄血膜染色法观察并计数两者的红细胞感染率 ... 目的 探讨约氏疟原虫感染早期Th1反应对再感染的影响。方法 将约氏疟原虫感染早期的部分小鼠用蒿甲醚治愈后 ,对治疗和未治疗而自然自愈的小鼠经腹腔再次感染约氏或伯氏疟原虫 ;应用吉姆萨薄血膜染色法观察并计数两者的红细胞感染率 ;并通过ELISA法检测其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的细胞因子和血清中的抗体水平。结果 自然自愈的小鼠用约氏疟原虫再感染 ,没有虫体血症产生 ,而用伯氏疟原虫感染则产生了低水平的虫体血症 ;蒿甲醚治愈的小鼠对约氏和伯氏疟原虫的再感染均产生了较低的虫体血症 ;初次感染早期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的IFN -γ水平显著升高 ,与此相比 ,约氏疟原虫再感染的小鼠脾细胞可产生更高水平的IFN -γ。结论 疟原虫感染早期Th1反应的建立在抗疟原虫再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原虫 初次感染 TH1应答 再感染 实验研究 虫体血症 疟疾
下载PDF
约氏疟原虫感染早期小鼠免疫应答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刘军 刘英杰 +1 位作者 汪绍伯 曹雅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6-318,共3页
目的:探讨约氏疟原虫感染早期小鼠免疫应答的差异性。方法:约氏疟原虫腹腔感染DBA/2、BALB/c和C57BL/6小鼠,制备薄血膜,姬姆萨染色,计数红细胞感染率;通过ELISA和Griess实验分别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γ干扰素(IFN-γ)和一氧化氮(NO)水... 目的:探讨约氏疟原虫感染早期小鼠免疫应答的差异性。方法:约氏疟原虫腹腔感染DBA/2、BALB/c和C57BL/6小鼠,制备薄血膜,姬姆萨染色,计数红细胞感染率;通过ELISA和Griess实验分别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γ干扰素(IFN-γ)和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感染第3d之后,DBA/2小鼠的虫体血症水平显著低于BALB/c和C57BL/6小鼠;将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PRBC)和脂多糖(LPS)或IFN-γ分别与3种感染第3d小鼠脾细胞共同培养后,DBA/2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的IFN-γ和NO水平明显高于BALB/c和C57BL/6小鼠。结论:约氏疟原虫感染早期,不同遗传背景小鼠在Th1型细胞免疫应答的建立和巨噬细胞活化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氏疟原虫 小鼠 TH1免疫应答
下载PDF
肥大细胞介质──胃促胰酶的某些生物学特性及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何绍衡 汪绍伯 蔡军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59-160,共2页
本文介绍了肥大细胞胃促胰酶在体内的分布,引入了肥大细胞MCTC及MCT亚群的概念,介绍了此酶的某些生物学特性及作用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肥大细胞 胃促胰酶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