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命学科“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几点想法 被引量:4
1
作者 汪自庆 王国栋 +1 位作者 刘云鹏 吴艳萍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2-44,54,共4页
生命科学和物理科学日益融汇贯通,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将物理知识和生命科学的问题相结合很有必要.文中重点谈了在"大学物理"教学中能量均分定理以及熵和自由能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延伸.
关键词 生命科学 大学物理 能量均分定理 自由能
下载PDF
小麦灌浆过程籽粒水分变化的核磁共振检测 被引量:23
2
作者 牟红梅 何建强 +4 位作者 邢建军 要世瑾 唐燕 汪自庆 杜光源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8-104,共7页
花期至成熟期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麦穗的水分状态随着干物质的积累而呈现出独特的变化特征。为了揭示活体冬小麦灌浆过程的水分变化规律,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的无损检测特性,结合核磁共振质子密度加权成像和核磁共振T2弛... 花期至成熟期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麦穗的水分状态随着干物质的积累而呈现出独特的变化特征。为了揭示活体冬小麦灌浆过程的水分变化规律,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的无损检测特性,结合核磁共振质子密度加权成像和核磁共振T2弛豫谱分析,对小麦麦穗进行了连续活体检测。核磁共振质子密度加权成像结果表明,灌浆前期籽粒的水分不断增加,至花后15 d籽粒的水分含量达到最大值,此后小麦籽粒的水分逐渐减少。在此过程中,灌浆物质在籽粒中积累的顺序是由外向内、自上而下的。经核磁共振T2弛豫谱分析,麦穗中的水分可分为结合水、半结合水和自由水三种相态。从籽粒形成至完熟期麦穗不同相态的水分都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特点,但涨落步调不尽相同,其中结合水含量的增长期最长,至蜡熟期结束时(花后33 d)才达到最大值。籽粒形成后麦穗总水分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即使在籽粒干质量快增期(花后15 d至花后27 d),籽粒中干物质的迅速积累也并未导致水分含量的明显减小,单穗的总水分含量与最大水分含量相比仅仅减少了十分之一。花后30 d之后,随着颖片及穗轴逐渐变黄衰老和籽粒的脱水成熟,麦穗水分含量才急剧减小。小麦灌浆中期麦穗维持较高水分含量,说明水分在同化物积累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除了灌浆中期较高的水分含量,蜡熟期的快速脱水亦有利于营养物质的贮存并减少呼吸消耗,对于小麦产量的形成和稳定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 核磁共振成像 作物 冬小麦 灌浆 核磁共振T2弛豫谱
下载PDF
木材制备生物炭的孔结构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申卫博 张云 +3 位作者 汪自庆 徐宝华 韩凤朋 郑纪勇 《中国粉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27,31,共5页
选取9种木材,采用干蒸裂解工艺制备生物炭材料,采用压汞法测定生物炭的孔体积、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并且对它们的孔隙结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由果木制备的生物炭的孔隙率最大,数值为53.13%,而桃木生物炭的孔隙率最小,数值为44.38%... 选取9种木材,采用干蒸裂解工艺制备生物炭材料,采用压汞法测定生物炭的孔体积、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并且对它们的孔隙结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由果木制备的生物炭的孔隙率最大,数值为53.13%,而桃木生物炭的孔隙率最小,数值为44.38%;通过分析生物炭材料在一定孔半径区间内的孔体积分布曲线和孔表面积分布曲线,得出了9种生物炭中小孔和微孔数量较多的为槐木和杏木,大孔和中孔数量较多的为桃木和桐木;聚类分析9种生物炭孔结构相似度发现,果木、柳木、槐木和杏木为微孔类,枸木和椿木为小孔类,柿木和桃木为中孔类,桐木为大孔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生物炭 孔结构
下载PDF
农科大学物理团队授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4
作者 朱杰 王国栋 +2 位作者 解迎革 汪自庆 李霞 《中国农业教育》 2012年第5期61-63,共3页
团队授课模式是在教学团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教学新模式,在研究生教学中应用较为普遍,但目前在本科教学中较为少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其创新实验学院广泛开展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团队建设,重点展开了团队授课模式在农科大学物理教学中... 团队授课模式是在教学团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教学新模式,在研究生教学中应用较为普遍,但目前在本科教学中较为少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其创新实验学院广泛开展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团队建设,重点展开了团队授课模式在农科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核心内容包含了教学团队的建设、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教学研究的统筹安排与交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队授课 农科专业 大学物理 教学质量
下载PDF
砒砂岩对硅酸盐和硫铝酸盐水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云 汪自庆 +2 位作者 何欢 张雪冰 申卫博 《中国粉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45,共6页
为了研究砒砂岩对硅酸盐水泥和硫铝酸盐水泥物理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多水平梯度实验,通过不同砒砂岩掺量的对比,测定硅酸盐水泥和硫铝酸盐水泥的凝结时间、标准稠度用水量和胶砂强度等性能。结果表明:砒砂岩对硅酸盐水泥和硫铝酸盐水... 为了研究砒砂岩对硅酸盐水泥和硫铝酸盐水泥物理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多水平梯度实验,通过不同砒砂岩掺量的对比,测定硅酸盐水泥和硫铝酸盐水泥的凝结时间、标准稠度用水量和胶砂强度等性能。结果表明:砒砂岩对硅酸盐水泥和硫铝酸盐水泥皆有促凝作用,当砒砂岩掺量质量分数为5%时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会缩短30%,硫铝酸盐水泥初凝时间缩短47%,硅酸盐水泥和硫铝酸盐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分别增加6.6%和21.7%;砒砂岩掺量质量分数为10%时,硅酸盐水泥的3 d和28 d的强度分别增加7.2%和6%,对其力学性能有较大影响;掺入砒砂岩后,硫铝酸盐水泥强度降低,且随掺量增加,抗压强度降幅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水泥 硫铝酸盐水泥 粉煤灰 砒砂岩
下载PDF
叶片遮阴处理对逆序小麦灌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邢建军 汤毛月 +3 位作者 杜光源 唐燕 王长发 汪自庆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04-1111,共8页
为揭示逆序衰老小麦源库互作关系及叶片的衰老机制,以逆序衰老小麦‘兰考矮早8号’和正常衰老小麦‘小偃22’为材料,研究田间试验条件下花后不同时期套袋遮阴对小麦源库关系和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兰考矮早8号’具有相对较大的... 为揭示逆序衰老小麦源库互作关系及叶片的衰老机制,以逆序衰老小麦‘兰考矮早8号’和正常衰老小麦‘小偃22’为材料,研究田间试验条件下花后不同时期套袋遮阴对小麦源库关系和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兰考矮早8号’具有相对较大的千粒质量和最大穗粒体积,具有较长的灌浆活跃期,且具有相对较高的灌浆速率;‘小偃22’顶二叶的干物质量在灌浆期内基本保持同步变化,而‘兰考矮早8号’旗叶干物质量比倒二叶早10d到达最大值;2种小麦的物候期对遮光处理的响应方式不同。遮光处理后‘小偃22’茎干物质量转运都被推迟,而‘兰考矮早8号’则正好相反,茎干物质转运提前;旗叶遮光显著降低‘小偃22’的最大穗粒体积,‘兰考矮早8号’倒二叶的遮光处理对穗粒体积的影响水平超过了旗叶的遮光处理。可见,逆序衰老小麦对遮光处理的适应性较强,具有通畅的碳同化物运输流和较大的籽粒库库容,是其保持较高灌浆活性和较长灌浆期的重要生物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逆序衰老 灌浆 源库关系
下载PDF
农科大学物理“4443”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7
作者 朱杰 解迎革 +1 位作者 汪自庆 王国栋 《中国林业教育》 2013年第4期58-62,共5页
传统的大学物理教学与农科专业的学习存在严重脱节,导致农科大学物理教学无法突破质量"瓶颈"。为此,对农科大学物理教学的改革进行了深入探索,初步构建了农科大学物理"4443"教学新模式。其具体内容包括:调整教学内... 传统的大学物理教学与农科专业的学习存在严重脱节,导致农科大学物理教学无法突破质量"瓶颈"。为此,对农科大学物理教学的改革进行了深入探索,初步构建了农科大学物理"4443"教学新模式。其具体内容包括:调整教学内容和教材内容,搞好教学内容经典物理与现代物理有机结合、教学案例新颖性与专业针对性有机结合、教学方法教师主导与学生自主学习有机结合、课程考核理论知识与综合能力考核有机结合的"四个结合";采取教学任务目标约定、教学团队集体授课、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教学研究协同攻关等"四项措施",保障教学团队的建设;推进课堂教学形式由灌输式转变为研究式、由学生单纯接受知识转变为以能力培养为主,考核方式由单纯的期末笔试转变为以课堂讨论、论文写作等平时考核为主,课程实验由验证性的简单操作转变为设计性自主实验等"四项改革",改进教学方法。"4443"教学新模式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农科大学物理教学中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目标不一致、计划课时少与教学内容多、学生学习兴趣与课程教学内容不符的"三大矛盾";并取得了"四大收获",即教学理念得到升华,课程教学目标得到科学定位,课程建设取得较大成效,系列教材的建设日臻完善,教学团队建设得到加强,学生自学能力、质疑能力和探索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科 大学物理 教学改革 “4443”模式
下载PDF
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物理”教学实践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3
8
作者 刘云鹏 张社奇 +1 位作者 汪自庆 解迎革 《科技信息》 2011年第35期11-11,6,共2页
针对目前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物理"教学现状,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对大学物理教学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构建有农林特色的物理课程内容设置,灵活的调整教学模式,人性化全面评估学生学习效果,将物理学史及时事引入物理教学,... 针对目前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物理"教学现状,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对大学物理教学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构建有农林特色的物理课程内容设置,灵活的调整教学模式,人性化全面评估学生学习效果,将物理学史及时事引入物理教学,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紧密结合,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对物理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整体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物理 农林院校 教学质量
下载PDF
用格点QCD研究胶子凝聚的一种新方法
9
作者 汪自庆 吕晓夫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94-597,共4页
作者用格点QCD研究了胶子凝聚,提出了一种研究胶子凝聚的新方法———用重叠算子的低位模对真空进行探测、滤波之后,计算胶子凝聚值,其所得结果在唯像值范围内.
关键词 格点QCD 胶子凝聚 重叠算子的低位模
下载PDF
羊草14-3-3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英 刘晶莹 +2 位作者 杨梦丹 汪自庆 麻鹏达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9-274,共6页
通过羊草(Leymus chinensis)EST(Expressed sequence tags,EST)序列和RACE(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获得羊草14-3-3蛋白的全长基因为1 048bp,具有792bp开放读码框(Open reading frame,ORF)、81bp的5′非编码区(Untransla... 通过羊草(Leymus chinensis)EST(Expressed sequence tags,EST)序列和RACE(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获得羊草14-3-3蛋白的全长基因为1 048bp,具有792bp开放读码框(Open reading frame,ORF)、81bp的5′非编码区(Untranslated regions,UTR)和175bp的3′UTR,编码含有263个氨基酸的蛋白质。通过序列比对,羊草14-3-3蛋白与其他物种14-3-3蛋白相似度达到80%~99%。通过RT-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CR)分析表明羊草14-3-3基因在叶片和根部均有表达,且叶片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根部,而经过NaCl、Na2CO3和PEG的胁迫处理,羊草叶片14-3-3基因表达量无明显变化。本研究有助于了解14-3-3蛋白家族基因的功能,为进一步应用该基因进行植物的耐盐性遗传改良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3-3蛋白 羊草 RACE RT-PCR
下载PDF
羊草GST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邢磊 郭园艺 +1 位作者 汪自庆 麻鹏达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8-56,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为盐碱环境下分析羊草耐受性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羊草(Leymus chinensis)的EST(expressed sequence tags,ESTs)序列作为克隆的基础,采用能从低丰度转录本中快速克隆出cDNA的5’及3’末端的RACE技术,获得羊草... [目的]本研究旨在为盐碱环境下分析羊草耐受性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羊草(Leymus chinensis)的EST(expressed sequence tags,ESTs)序列作为克隆的基础,采用能从低丰度转录本中快速克隆出cDNA的5’及3’末端的RACE技术,获得羊草GST基因(LcGST),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该基因进行分析。[结果]克隆获得基因全长为833 bp的LcGST基因序列,该基因存在645 bp的开放读码框,编码的蛋白为217个氨基酸构成的稳定弱酸性亲水蛋白,其分子量大小为24.78 kDa。羊草LcGST蛋白预测具有4个磷酸化修饰位点,不具有糖基化修饰位点。也不含有信号肽结构和跨膜结构域,但拥有两个典型的GST保守结构域。其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伴以少量β折叠。进化关系中,羊草与二穗短柄草最近,次之为日本稻和小米,与菠萝和番茄是进化关系最远的。[结论]本研究发现的羊草GST蛋白的理化性质及对其功能结构域的分析有助于为GST基因应用于植物的耐盐碱优良性状的改良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 GST蛋白 RACE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Efficiency of collective myosin Ⅱ motors studied with an elastic coupling power-stroke ratchet model
12
作者 Zi-Qing Wang Jin-Fang Li +2 位作者 Ying-Ge Xie Guo-Dong Wang Yao-Gen Shu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559-562,共4页
We proposed a modified ratchet model including power-stroke and elastic coupling to study the efficiency of collective non-processive motors such as myosin Ⅱ in muscle. Our theoretical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 We proposed a modified ratchet model including power-stroke and elastic coupling to study the efficiency of collective non-processive motors such as myosin Ⅱ in muscle. Our theoretical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Our study not only reveals that the maximum efficiency depends on elasticity and is independent of transition rates but also indicates that the parameters fitted to fast muscle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fitted to a slow one. The latter may imply that the structure of the fast muscle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slow one. The main reason that our model succeeds is that velocity in this model is an independent vari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fficiency of collective non-processive motors ratchet model power-stroke elasticity
下载PDF
Dynamic instability of collective myosin Ⅱ motors
13
作者 李金芳 汪自庆 +2 位作者 李奇昆 邢建军 王国栋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672-678,共7页
Some kinds of muscles can oscillate spontaneously,which is related to the dynamic instability of the collective motors.Based on the two-state ratchet model and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motor stiffness,the dynamics of... Some kinds of muscles can oscillate spontaneously,which is related to the dynamic instability of the collective motors.Based on the two-state ratchet model and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motor stiffness,the dynamics of collective myosin Ⅱmotors are studied.It is shown that when the motor stiffness is small,the velocity of the collective motors decreases monotonically with load increasing.When the motor stiffness becomes large,dynamic instability appears in the forcevelocity relationship of the collective-motor transport.For a large enough motor stiffness,the zero-velocity point lies in the unstable range of the force-velocity curve,and the motor system becomes unstable before the motion is stopped,so spontaneous oscillations can be generated if the system is elastically coupled to its environment via a spring.The oscillation frequency is related to the motor stiffness,motor binding rate,spring stiffness,and the width of the ATP excitation interval.For a medium motor stiffness,the zero-velocity point lies outside the unstable range of the force-velocity curve,and the motion will be stopped before the instability occu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ective motors spontaneous instability myosin stiffness oscillation unstable backbone stopped
下载PDF
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的差异性浅析——从一道物理习题谈起 被引量:1
14
作者 姜建刚 孟凡尊 +3 位作者 任文艺 付弦 汪自庆 解迎革 《物理教学》 2017年第11期9-10,共2页
对一道动力学习题采用两种解法,发现两种解法在边界上不自洽。通过进一步分析该问题的具体过程,给出了边界结果不自洽的原因。指出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做好大学物理与高中物理的差异性分析,培养学生利用微积分的思想考虑和解决实际... 对一道动力学习题采用两种解法,发现两种解法在边界上不自洽。通过进一步分析该问题的具体过程,给出了边界结果不自洽的原因。指出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做好大学物理与高中物理的差异性分析,培养学生利用微积分的思想考虑和解决实际问题,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物理 动力学 微积分
原文传递
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脂肪酶基因PsLIP1的酶学性质分析
15
作者 赵琦 李曼 +2 位作者 康振生 汪自庆 刘杰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2-160,共9页
脂肪作为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夏孢子萌发及侵染初期的主要营养物质,酶解产物通过乙醛酸循环转化为糖类成分供病菌生长发育所需。脂肪酶是脂肪代谢的关键酶。基于已测序的基因组序列,利用RT-PCR方法克隆了该病菌脂肪酶基因Ps LIP1序列(1... 脂肪作为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夏孢子萌发及侵染初期的主要营养物质,酶解产物通过乙醛酸循环转化为糖类成分供病菌生长发育所需。脂肪酶是脂肪代谢的关键酶。基于已测序的基因组序列,利用RT-PCR方法克隆了该病菌脂肪酶基因Ps LIP1序列(1302bp),编码433个氨基酸的蛋白。在毕赤酵母细胞(GS115)中成功表达Ps LIP1后,酶学活性分析显示其最适pH为8.0,最适温度为60℃,此外,发现Zn^(2+)、Cu^(2+)和Ca^(2+)对脂肪酶Ps LIP1活力有一定激活作用,Fe^(2+)、Mn^(2+)则对酶活力有抑制作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解析脂肪酶作用机理奠定基础,同时也为从能量代谢角度制定小麦条锈病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条锈菌 脂肪酶 蛋白表达 理化性质
原文传递
A New Cooperation Mechanism of Kinesin Motors when Extracting Membrane Tube
16
作者 汪自庆 舒咬根 黎明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753-760,共8页
Membrane tubes are important functional elements for riving cells. Experiments have found that membrane tubes can be extracted from giant lipid vesicles by groups of kinesin. How these motors cooperate in extracting t... Membrane tubes are important functional elements for riving cells. Experiments have found that membrane tubes can be extracted from giant lipid vesicles by groups of kinesin. How these motors cooperate in extracting the membrane tube is a very important issue but still unclear so far.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cooperation mechanism called two-track-dumbbell model, in which kinesin is regarded as a dumbbell with an end (tail domain) tethered on the fluid-like membrane and the other end (head domain) stepping on the microtubule. Taking account of the elasticity of kinesin molecule and the excluded volume effect of both the head domain and the tail domain of kinesin, which are not considered in previous models, we simulate the growth process of the membrane tube pulled by kinesin motors.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 the case of strong or moderate exclusion of motor tails, the average number of motors pulling the tube can be as high as 9 and thus motors moving along a single microtubule protofilament can generate enough force to extract membrane tubes from vesicles. This result is different from previous studies and may be tested by future experi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brane tube COOPERATE excluded volume elasticity of kinesin
原文传递
Cytoskeleton Dynamics: A Continuum Cooperative Hydrolysis Model
17
作者 胥建卫 程波 +2 位作者 冯玉宇 汪自庆 王国栋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5期648-652,共5页
Cytoskeleton is a network of filamentous proteins, such as actin filaments and microtubules. We propose a continuum cooperative hydrolysis model which possesses exactly analytical solution to describe the dynamics of ... Cytoskeleton is a network of filamentous proteins, such as actin filaments and microtubules. We propose a continuum cooperative hydrolysis model which possesses exactly analytical solution to describe the dynamics of fila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operativRy leads to non negative-exponential distribution of T (ATP or GTP) subunits. As an application, we investigate the treadmilling phenomenon using our model. It is shown that the cooperativity remarkably affects the length of fila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inuum model cooperative hydrolysis treadmillin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