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自治区人工草地发展现状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学民 姜丽丽 +4 位作者 苏德荣 汪诗平 斯确多吉 李耀明 周华坤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4年第1期202-207,共6页
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草地,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则离不开人工草地。畜牧业是西藏自治区支柱产业之一,但天然草地面临超载过牧、退化沙化、生物量低、与家畜时空分布不平衡等问题,限制当地畜牧业的发展。人工草地由于增加了劳动、技术、资金... 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草地,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则离不开人工草地。畜牧业是西藏自治区支柱产业之一,但天然草地面临超载过牧、退化沙化、生物量低、与家畜时空分布不平衡等问题,限制当地畜牧业的发展。人工草地由于增加了劳动、技术、资金要素的投入,使牧草产量增加,品质提高,缓解了高寒牧区牧草时空分布不平衡问题,是促进西藏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西藏人工草地发展历史出发,系统归纳西藏人工草地的面积变化、产量情况和栽培牧草品种,分析了限制西藏发展人工草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西藏畜牧业发展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人工草地 畜牧业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植物和微生物驱动的土壤有机碳累积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陈美镕 王宗松 +3 位作者 汪诗平 斯确多吉 周华坤 姜丽丽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2-123,共12页
全球变化背景下,土壤有机碳的来源和累积途径是碳固持与稳定机制研究的重点内容。植物和微生物的生物分子是土壤有机碳累积的重要来源,为了对植物和微生物驱动的土壤有机碳累积有更全面的认识,本文结合已发表文献深入剖析了土壤中植物... 全球变化背景下,土壤有机碳的来源和累积途径是碳固持与稳定机制研究的重点内容。植物和微生物的生物分子是土壤有机碳累积的重要来源,为了对植物和微生物驱动的土壤有机碳累积有更全面的认识,本文结合已发表文献深入剖析了土壤中植物源碳和微生物源碳累积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1)微生物残体是近年来研究的前沿内容;相较于森林生态系统,草地和农田生态系统的微生物残体碳研究是当前的热点。2)土壤有机碳累积的分析方法更加多样化和精细化,但植物源碳和微生物源碳的定量方法还不完善。3)增温或模拟氮沉降对植物源碳和微生物源碳累积的影响是研究的热点内容,但不同研究的结论并不一致,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建议未来进一步加强不同来源有机碳的精确定量,深入分析不同来源有机碳累积的影响机制,同时完善降水变化、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土地利用变化等全球变化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对不同来源土壤有机碳累积的影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碳 微生物源碳 土壤有机碳 文献计量分析 全球变化
下载PDF
暖季补饲对高寒牧区天然草地放牧泌乳牦牛产乳性能的效应
3
作者 伪玛张 次仁曲宗 +8 位作者 汪诗平 杨智永 张渊 南吉 谢正新 措色 杨颖 张国太 斯确多吉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5-206,共12页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草地牧草营养品质虽高,但产量极低,尤其缺乏蛋白饲草且草地呈现不同程度退化,导致泌乳牦牛(Bos grunniens)营养不良,乳产量和品质呈下降趋势。另外,多汁饲料因富含维生素、水分等,通常作为提高奶牛产乳性能的重要饲料种...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草地牧草营养品质虽高,但产量极低,尤其缺乏蛋白饲草且草地呈现不同程度退化,导致泌乳牦牛(Bos grunniens)营养不良,乳产量和品质呈下降趋势。另外,多汁饲料因富含维生素、水分等,通常作为提高奶牛产乳性能的重要饲料种类,但其对泌乳牦牛产乳性能的影响尚不明确。由于青藏高原牧区大多相对干旱,天然草地植物水分含量相对较少,因此预测补给多汁饲料,可能也会提高泌乳期牦牛维生素以及水分的摄取,提高泌乳性能。本研究于2021年暖季(7月-10月)在西藏那曲高寒牧区筛选了体重、年龄、胎次相近的带犊泌乳牦牛24头,随机分4组,在天然草地传统放牧基础上分别设蛋白质饲料[苜蓿(Medicago sativa):1 kg·(d·head)^(-1)]、多汁饲料[萝卜(Raphanus sativus):1 kg·(d·head)^(-1)]、蛋白质加多汁饲料[萝卜和苜蓿各0.5 kg·(d·head)^(-1)]补给和不补给饲料(对照)处理,探讨暖季补给蛋白质和多汁饲料对青藏高原高寒牧区天然草地放牧泌乳期牦牛乳产量和品质(乳脂率、蛋白质率、非脂乳固体率、乳糖率、灰分率、密度、冰点)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比较,蛋白质饲料补给显著提高了天然草地放牧泌乳牦牛日产乳量(P<0.05),提高率达22%,延缓了泌乳期牦牛产乳量随时间下降的趋势;多汁饲料补给显著降低了天然草地放牧泌乳牦牛日产乳量,降低率为6%(P<0.05)。与对照比较,单独补给蛋白质饲料或蛋白质加多汁饲料均显著提高了天然草地放牧泌乳牦牛的乳蛋白质率、非脂肪固体率、乳糖率、乳灰分以及乳密度,显著降低了乳冰点,同时补给蛋白质加多汁饲料显著降低了乳脂率。另外,与对照比较,仅补给多汁饲料显著提高了乳脂率、蛋白质率、非脂肪固体率和灰分率,显著降低了乳冰点。但3种补饲处理对泌乳牦牛和犊牛体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即使在牧草生长旺盛的暖季,天然草地仍无法满足泌乳牦牛营养需求。且补给蛋白质和多汁饲料均有效提高泌乳牦牛产乳潜能。因此对缓解草畜矛盾,加速当地畜牧业发展以改善当地生活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牦牛 传统放牧 蛋白饲料 多汁饲料 产乳量 乳品质
下载PDF
西藏牦牛绒原绒细度和伸直长度及其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
4
作者 孙建平 阿旺 +4 位作者 吕汪汪 刘云霞 贾跃凤 斯确多吉 汪诗平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102,共5页
为了解藏北高原牦牛绒的基本特征,进一步明晰该区域牦牛绒品质及市场开发前景,采集藏北高原12个县1107头牦牛的牦牛绒样品,采用光学投影显微镜和钢尺分别测量牦牛绒的细度和伸直长度,并分析其与牦牛年龄和性别的关系。结果表明:藏北高... 为了解藏北高原牦牛绒的基本特征,进一步明晰该区域牦牛绒品质及市场开发前景,采集藏北高原12个县1107头牦牛的牦牛绒样品,采用光学投影显微镜和钢尺分别测量牦牛绒的细度和伸直长度,并分析其与牦牛年龄和性别的关系。结果表明:藏北高原牦牛绒的平均细度和伸直长度分别为17.88μm和47.2 mm,二者之间无显著相关性;随着牦牛年龄的增长,牦牛绒的细度显著增加,而伸直长度变化不显著;牦牛性别并不影响牦牛绒细度和伸直长度的变化,为藏北高原乃至我国牦牛绒等级评定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北高原 牦牛绒 细度 伸直长度 年龄 性别
下载PDF
不同放牧率对草原牧草再生性能和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79
5
作者 汪诗平 王艳芬 +1 位作者 李永宏 陈佐忠 《草地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75-281,共7页
在生长季研究不同放牧率对草原牧草再生性能和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放牧率的增大,地上现存量呈线性下降,但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地上现存量+家畜采食量)以2.67只羊/hm2处理最大,即存在超补偿性生长。地上最大现... 在生长季研究不同放牧率对草原牧草再生性能和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放牧率的增大,地上现存量呈线性下降,但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地上现存量+家畜采食量)以2.67只羊/hm2处理最大,即存在超补偿性生长。地上最大现存量和最大净初级生产力出现的日期随着放牧率的增大有提前的趋势,二者随着放牧年限的延长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降水可以缓和或加剧此变化的趋势。在冷蒿小禾草退化草原上,1.33和2.67只羊/hm2始牧时期为5月中下旬为宜,而重度放牧宜在6月上、中旬;重牧或过度放牧可降低牧草早期的再生能力,但可加快后期的再生速度,即后期牧草补偿性生长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草原 放牧率 牧草再生 初级生产力
下载PDF
不同放牧率对内蒙古冷蒿草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39
6
作者 汪诗平 李永宏 +1 位作者 王艳芬 陈佐忠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1年第1期89-96,共8页
以 8年 ( 1989~ 1997)定位的放牧试验数据为基础 ,较全面分析了不同放牧率对冷蒿 (Artemisiafrigida)草原植物多样性和草场异质性的影响 ,并从内蒙古细毛羊选择性采食和植物适应策略的角度探讨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 ,在进行冷蒿小禾草... 以 8年 ( 1989~ 1997)定位的放牧试验数据为基础 ,较全面分析了不同放牧率对冷蒿 (Artemisiafrigida)草原植物多样性和草场异质性的影响 ,并从内蒙古细毛羊选择性采食和植物适应策略的角度探讨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 ,在进行冷蒿小禾草草原的物种丰富度调查时 ,10 0m的样线法是可行的 ;在探讨放牧对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时 ,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对放牧率大小的变化更敏感。经过连续 8年的放牧 ,不同放牧率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不大 ,但植物多样性和均匀度随放牧率的增大而下降 ,群落优势度却随放牧率增大而增大 ;内蒙古细毛羊的选择性采食和较高放牧率的互作是导致植物多样性和均匀度下降及群落优势度上升的主要原因。冷蒿、糙隐子草(Cleistogenessquarrosa)、星毛委陵菜 (Potentillaacaulis)、冰草 (Agropyroncristatum)和寸草苔 (Carexduriusula)在不同放牧率下的种群消长决定了冷蒿草原的放牧演退规律和植物多样性大小 ;尽管内蒙古细毛羊较喜食糙隐子草 ,但其种群在所有放牧率下均是多度最大的 3个种群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草原 冷蒿群落 放牧率 植物多样性
下载PDF
不同放牧率下冷蒿小禾草草原放牧演替规律与数量分析 被引量:37
7
作者 汪诗平 李永宏 +1 位作者 王艳芬 韩苑鸿 《草地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99-305,共7页
研究不同放牧率的围栏轮牧。结果表明,在冷蒿小禾草退化草原,1.33~2.67羊/hm2的放牧率将使草原发生逆行范管,导致禾草的比例增大,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有所提高,从而达到利用式改良的目的。相反,若继续进行重牧或过... 研究不同放牧率的围栏轮牧。结果表明,在冷蒿小禾草退化草原,1.33~2.67羊/hm2的放牧率将使草原发生逆行范管,导致禾草的比例增大,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有所提高,从而达到利用式改良的目的。相反,若继续进行重牧或过牧,绵羊喜食的植物种类将进一步减少,植物多样性指数也有所降低。最终将趋同于星毛委陵菜退化草原群落,而星毛委陵菜则是防止草场沙化荒漠化的草种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率 内蒙古 冷蒿草原 群落演替
下载PDF
气候变化和放牧活动对糙隐子草种群的影响 被引量:43
8
作者 汪诗平 王艳芬 陈佐忠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7-343,共7页
糙隐子草 (Cleistogenessquarrosa)是一种多年生丛生小禾草 ,属C4 植物 ,在研究气候变化和放牧活动对草原C4 植物的影响方面是一种很好的指示植物。本文探讨了在气候变化及放牧干扰条件下糙隐子草种群地上生物量、种群特征和资源利用方... 糙隐子草 (Cleistogenessquarrosa)是一种多年生丛生小禾草 ,属C4 植物 ,在研究气候变化和放牧活动对草原C4 植物的影响方面是一种很好的指示植物。本文探讨了在气候变化及放牧干扰条件下糙隐子草种群地上生物量、种群特征和资源利用方式等方面的变化 ,分析了C4 植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在放牧干扰下的生态对策。结果表明 :在气候温暖化的情况下 ,糙隐子草种群生物量及其在群落中的比例都有所上升 ,放牧大大加快了这一过程。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得出糙隐子草种群最大地上生物量与生长季 (4~ 8月 )总降雨量 (r)和平均温度 (t)的关系为 :y =- 1 2 .451 1 +0 .0 1 87r+0 .0 60 1t2 (p =0 .0 0 3)。总体上 ,放牧明显降低了其种群高度和每丛生物量 ,但显著提高了其密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 ;密度的变化受气候和放牧互作的影响。如果以植物光合所固定的 1 0 0g的碳 (C)所需要的其它大量营养元素来衡量植物的养分利用效率 ,则可以发现 ,与其它主要植物如羊草 (Leymuschinensis)相比 ,糙隐子草对氮 (N)和硫 (S)的需求量最少 ,利用 3 .1 7g的N和 0 .31g的S就能生产 1 0 0g的C ,而羊草则需要 4 .2 4g的N和 0 .41g的S才能生产 1 0 0g的C。说明在放牧使土壤比较贫瘠的条件下 ,糙隐子草的养分利用效率较高 ,这可能是其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放牧活动 糙隐子草 种群 草原
下载PDF
内蒙古典型草原草畜系统适宜放牧率的研究 Ⅰ.以绵羊增重及经济效益为管理目标 被引量:40
9
作者 汪诗平 李永宏 陈佐忠 《草地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82-182,共1页
(1)绵羊个体增重与放牧率呈线性负相关,个体最大增重临界放牧率,因季节不同而变化,随着个体增重与放牧率回归系数b绝对值的增大而降低,以始、终放牧期间所得临界放牧率最小,(2.04羊/hm2)。(2)公顷增重与放牧率的关系符合... (1)绵羊个体增重与放牧率呈线性负相关,个体最大增重临界放牧率,因季节不同而变化,随着个体增重与放牧率回归系数b绝对值的增大而降低,以始、终放牧期间所得临界放牧率最小,(2.04羊/hm2)。(2)公顷增重与放牧率的关系符合二次曲线,在达到公顷最大增重以前,随着放牧率的增大而增大,之后则随着放牧率的增大而下降,平均5.43羊/hm2。(3)公顷最大增重并不一定获取公顷最大利润,主要视买卖价格及其差值而定。(4)以冷蒿小禾草为主的退化草原,宜以个体最大增重的适宜放牧率作为管理标准,以使该类草原在利用中得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草原 草畜系统 体增重 经济效益 放牧率
下载PDF
当前草原生态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12
10
作者 汪诗平 陈佐忠 +1 位作者 宛新荣 郝树广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2,共2页
关键词 草原生态建设 国民经济发展 中国 问题 联系 水灾 草地植被 城市环境质量 发生 沙尘暴
下载PDF
绵羊的采食行为与草场空间异质性关系 被引量:23
11
作者 汪诗平 李永宏 王艳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30-434,共5页
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于1993年6月、7月和9月,分别对放牧率为4羊/hm2的围栏放牧草场上绵羊采食行为与草场空间异质性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绵羊的采食运动模式与草场空间异质性密切相关... 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于1993年6月、7月和9月,分别对放牧率为4羊/hm2的围栏放牧草场上绵羊采食行为与草场空间异质性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绵羊的采食运动模式与草场空间异质性密切相关。采食区域和卧息及反刍地点相对稳定;对草场的利用依植物群落种类组成的变化有不同的采食顺序,一般地,多选择大针茅、寸草苔、星毛萎陵菜较少的平地上采食。饮水点对采食路线和目标的选择有一定的调控和再分配的作用。同时,单位面积内采食时间和100m2内单位次数采食时间,这两个指标对草场的植物种类组成较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采食行为 草场 空间异质性
下载PDF
不同放牧率对内蒙古细毛羊生长和繁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汪诗平 王艳芬 陈佐忠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545-1553,共9页
通过对同一群内蒙古细毛羊 (母羊 )连续 5年 (1994~ 1998)中不同放牧率对其生长及繁殖性能影响的研究表明 ,母羊的体重随其年龄、放牧率大小和生长季节的变化而有显著变化 ,且年份 月份、放牧率 月份间存在显著性互作 (P <0 .0 5... 通过对同一群内蒙古细毛羊 (母羊 )连续 5年 (1994~ 1998)中不同放牧率对其生长及繁殖性能影响的研究表明 ,母羊的体重随其年龄、放牧率大小和生长季节的变化而有显著变化 ,且年份 月份、放牧率 月份间存在显著性互作 (P <0 .0 5) ,但年份 放牧率间及三者之间不存在互作关系 (P >0 .0 5)。暖季放牧期间母羊平均个体增重 放牧率呈二次曲线关系 :y =9.1713 + 1.70 16SR -0 .3 92 9SR2 (r2 =0 .792 ,P <0 .0 0 1) ;而羔羊平均个体增重随放牧率增大而线性下降 :y =19.0 82 -1.3 755SR (r2 =0 .784,P <0 .0 0 1) ,但随当年 10月 5日母羊体重的增加而线性增大 :y =-0 .2 411+ 0 .3 12BW (r2 =0 .3 4 6,P =0 .0 0 6)。高放牧率降低了母羊的产羔率、初生重和羔羊的成活率。公顷总增重 (母羊 +羔羊 )与放牧率的关系为 :y =-16.193 + 98.812SR -11.552SR2 (r2 =0 .987,P <0 .0 1)。无论是从总增重的构成还是从收入构成看 ,羔羊的繁殖成活率及其生长性能才是从事以母羊生产为主的企业或牧民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结合以往有关放牧率对植被影响的研究结果 ,认为冷蒿小禾草草原暖季放牧期间适宜的放牧率不应超过个体最大增重时的放牧率 ,即 2 .0只羊·ha- 1,这样 ,既有利于退化草原的恢复 ,又使牧民有较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率 内蒙古 细毛羊 生长发育 繁殖性能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内蒙古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物经济原则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汪诗平 王艳芬 陈佐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17-623,共7页
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生物经济原则为草场不退化原则、最大生物学效率原则和风险 -利润权衡原则 :( 1 )草场不退化原则。在冷蒿小禾草退化草原上 ,暖季期间 1 .33~ 2 .67羊 / hm2 的放牧率下可使其发生恢复演替 ,禾草的比例增大 ... 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生物经济原则为草场不退化原则、最大生物学效率原则和风险 -利润权衡原则 :( 1 )草场不退化原则。在冷蒿小禾草退化草原上 ,暖季期间 1 .33~ 2 .67羊 / hm2 的放牧率下可使其发生恢复演替 ,禾草的比例增大 ,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有所提高 ,从而达到利用式改良的目的 ;相反 ,若继续重牧或过牧 ,放牧绵羊喜食的植物种类将进一步减少 ,植物多样性指数也有所降低。最终将趋同于星毛委陵菜退化草原群落 ,且星毛委陵菜可能是草场沙化荒漠化的最后多年生植物屏障。 ( 2 )最大牧草利用效率原则。放牧绵羊的种群生产 ,羯头应当年羔育肥出栏 ,其牧草利用效率不仅提高了 4 .6倍 ,且肉用性能可提高 2 .5倍。同时 ,应尽量控制羯羊越冬的数量 ,提高畜群中母羊的比例。 ( 3)风险—利润权衡原则。根据牧草和放牧家畜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经济利润的变化 ,发现放牧率 4 .0 0羊 / hm2的处理利润最高 ( 1 993年价格 )。虽然 5.33羊 / hm2 的公顷增重最大 ,但风险也大 ,且利润较低。故在综合考虑以上 3个原则的基础上 ,可以通过提高生物学利用效率 ,即使降低放牧率也不会太大的影响牧民的利益 ,同时又减轻了生产风险 ,保护了生态环境 ,只有这样 ,才得以使草地畜牧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草地畜牧业 可持续发展 生物经济原则
下载PDF
内蒙古典型草原退化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00
14
作者 汪诗平 李永宏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437-441,共5页
在内蒙古冷蒿小禾草退化草原上,经过6年围栏定量的放牧,分别对9种主要植物种群的形态学特征对放牧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活型和营养繁殖方式的牧草对放牧率的响应策略是不同的,从而构成了不同放牧率下群落演替的基础... 在内蒙古冷蒿小禾草退化草原上,经过6年围栏定量的放牧,分别对9种主要植物种群的形态学特征对放牧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活型和营养繁殖方式的牧草对放牧率的响应策略是不同的,从而构成了不同放牧率下群落演替的基础.匍匐以不定根行营养繁殖生长或分蘖性强的种群是较适应于重牧的,如冷蒿(Artemisiafrigida)和星毛委陵菜(Potentilaauculis);以根茎和分蘖行营养繁殖的羊草(Leymuschinense)和冰草(Agropyroncristatum)及丛生禾草克氏针茅(Stipakrylovi)属宜轻牧植物;以根茎和分蘖行营养繁殖的寸草苔(Carexduriuscula)和小丛生禾草糙隐子草(Cleistogenessquarrosa)属宜中牧植物;而以分枝行营养繁殖的扁蓿豆(Melisitusruthenica)和木地肤(Kochiaprostata)则宜轻牧.随着放牧率的增大,群落发生明显的变化,小禾草的比例逐渐减少,冷蒿小禾草退化草原最终进一步趋同于星毛委陵菜退化草原;而轻牧可以维持草原现状或使其发生恢复演替,禾草比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典型草原 放牧率 牧草繁殖特性 退化机制
下载PDF
影响内蒙古细毛羊羊毛生产的主要因素 被引量:18
15
作者 汪诗平 王艳芬 陈佐忠 《草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78-86,共9页
通过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及不同饲养方式等因素对羊毛生产的影响研究表明 ,在天然放牧条件下 ,羊毛生长的季节性变化 ,主要分为青草期和枯草期两个阶段。夏秋季节羊毛纤维长度的生长速度、净毛生长率和纤维直径及断裂强度均达最大值 ,随后... 通过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及不同饲养方式等因素对羊毛生产的影响研究表明 ,在天然放牧条件下 ,羊毛生长的季节性变化 ,主要分为青草期和枯草期两个阶段。夏秋季节羊毛纤维长度的生长速度、净毛生长率和纤维直径及断裂强度均达最大值 ,随后开始下降 ,到冬春之交降到最低点 ,然后随气温的上升和牧草的返青又开始回升。育成母羊和成年母羊羊毛纤维长度的生长速度相当 ,其青草期与枯草期的变异幅度均比成年羯羊的大 ;净毛生长率以育成母羊的最小 ,成年羯羊与成年母羊的相当 ;但在春夏之交 ,羯羊的净毛生长率显著大于母羊 ;成年羯羊羊毛纤维直径在青草期与枯草期的极差最大。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绵羊羊毛纤维的生长速度、净毛生长率和纤维直径 ,枯草期分别相当于青草期的 78.5%~ 83.6 % ,4 6 .4 %~ 59.4 %和 71.8%~ 75.7% ;羊毛纤维直径与羊毛长度相比 ,对营养状况的变化更为敏感 ;就全年羊毛生长状况而言 ,成年羯羊与成年母羊未有显著性的差异 ;成年母羊的净毛生长率比初产母羊高 ;成年羯羊的毛纤维绝对长度和净毛量均比初产母羊大 ,但净毛率却较低 ;羊毛生长效率———单位体重产毛量均无差异 ,即净毛量主要与体重大小有关。通过工程措施 (棚舍 )和技术措施 (补饲 )相结合的办法 ,可以减少母羊体重下降的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细毛羊 年龄 性别 饲养方式 羊毛产量
下载PDF
内蒙古典型草原放牧生态系统硫循环模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汪诗平 王艳芬 姚依群 《草地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52-257,共6页
通过对硫在各分室中的分布及其生物循环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95.6%的硫元素贮存于土壤中,是其主要的贮存库和流通枢纽,而植物中全硫含量只占整个放牧系统的4%左右,其中在植物亚系统中,93.7%的硫累积在根中。在硫的生物循环... 通过对硫在各分室中的分布及其生物循环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95.6%的硫元素贮存于土壤中,是其主要的贮存库和流通枢纽,而植物中全硫含量只占整个放牧系统的4%左右,其中在植物亚系统中,93.7%的硫累积在根中。在硫的生物循环过程中,其循环速率为0.40,而绵羊通过粪尿归还的硫量是植物凋落物归还量的6倍,放牧加大了硫的归还量,但对硫的生物循环速率影响不大。在未考虑土壤淋落的情况下,该系统的输入校输出多4.89kg/hm2a,因此系统硫的平衡状况如何,则视土壤淋溶量而定,淋溶过程的研究将是物质循环和营养平衡状况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草原 典型草原 分布 生物循环 土壤
下载PDF
内蒙古典型草原草畜系统适宜放牧率的研究Ⅱ.以牧草地上现存量和净初级生产力为管理目标 被引量:29
17
作者 汪诗平 李永宏 陈佐忠 《草地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93-193,共1页
本文以放牧管理中放牧率与牧草地上现存量及净初级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分析和探讨内蒙古典型草原草-畜系统的适宜放牧率。尽管草原地上现存量随着放牧率的增大而降低,采食率随着放牧率的增大而增大,但最大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则以2.67羊... 本文以放牧管理中放牧率与牧草地上现存量及净初级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分析和探讨内蒙古典型草原草-畜系统的适宜放牧率。尽管草原地上现存量随着放牧率的增大而降低,采食率随着放牧率的增大而增大,但最大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则以2.67羊/hm2最大。结果表明,在冷蒿小禾草退化草原,确定最大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适宜放牧率,既要考虑地上现存量的大小,又要兼顾采食量,因而将草原状况与放牧率有机结合,综合的判断标准较为适用。此类退化草原最大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放牧率约为2.7羊/hm2,此时,个体增重和公顷增重分别为最大个体增重和公顷增重的87%和70%以上。因此,冷蒿退化草原的最大放牧率不应超过该放牧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草原 草畜系统 适宜放牧率
下载PDF
不同放牧率下糙隐子草种群补偿性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68
18
作者 汪诗平 王艳芬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1年第4期413-418,共6页
糙隐子草 (Cleistogenessquarrosa (Trin .)Keng)是研究草原植物在放牧利用条件下补偿性生长及其机制的较理想的实验材料。通过对该草生产力的形成及其构成的研究表明 ,在适牧条件下 ,糙隐子草种群明显地存在超补偿性生长。适牧可以刺... 糙隐子草 (Cleistogenessquarrosa (Trin .)Keng)是研究草原植物在放牧利用条件下补偿性生长及其机制的较理想的实验材料。通过对该草生产力的形成及其构成的研究表明 ,在适牧条件下 ,糙隐子草种群明显地存在超补偿性生长。适牧可以刺激糙隐子草个体地上净光合效率 ,而地下净光合效率不受影响 ;但在高强度牧食下 ,糙隐子草个体则通过降低地下生产力的生产来达到地上较低的补偿性生产。糙隐子草种群的超补偿性生长主要是形成小株丛和高密度的种群结构以适应较贫瘠的生境条件。因此 ,糙隐子草与食草动物的关系 ,在适牧条件下可能是互惠的 ,即既可提高牧草的光合效率和利用效率 ,又可提高动物的生产 ;而在重牧条件下 ,可能是交换的 ,对牧草是以降低地下生产而获得地上生产的 ;对食草动物 ,也只能是暂时较高比例的利用牧草。这种“互惠”和“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隐子草 种群 补偿性生长 放牧率 植物 草场
下载PDF
内蒙古典型草原主要土壤类型和植物硫状况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5
19
作者 汪诗平 王艳芬 +3 位作者 陈佐忠 崔骁勇 E.Schnug .S.Haneklaus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65-471,共7页
通过对内蒙古典型草原 4种主要土壤类型及 12 2种主要植物硫含量的分析 ,并与主要放牧家畜的营养需要相结合 ,综合评价了内蒙古典型草原硫的营养状况。研究表明 :4种主要土壤类型不同层次 (0 .2~ 0 .4m ,0 .1~0 .2 m和 0~ 0 .1m )的... 通过对内蒙古典型草原 4种主要土壤类型及 12 2种主要植物硫含量的分析 ,并与主要放牧家畜的营养需要相结合 ,综合评价了内蒙古典型草原硫的营养状况。研究表明 :4种主要土壤类型不同层次 (0 .2~ 0 .4m ,0 .1~0 .2 m和 0~ 0 .1m )的土壤中有机硫的含量变化很大 ,为 17~ 397μg· g- 1 ,有机硫的含量与土壤中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呈高度正相关。土壤中平均无机硫含量低于 10μg· g- 1 ,但黑钙土土壤中无机硫的含量较高 ,达 2 0μg· g- 1 左右。土壤中微生物硫含量占土壤中全硫含量的 1.78%~ 2 .80 %。所测定的 12 2种主要植物中有 75 %的植物体内硫含量低于 0 .16 % ,氮 /硫比大于 14∶ 1;与主要放牧家畜的营养需要相比 ,有约 80 %的植物缺硫。植物体中硫的含量与土壤中有效硫的含量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典型草原 植物 土壤类型 硫含量
下载PDF
放牧率和放牧时期对绵羊排粪量、采食量和干物质消化率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33
20
作者 汪诗平 李永宏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47-54,共8页
实验研究表明,绵羊在同一放牧时期,随着放牧率的增大,鲜粪量有所减少,粪中干物质含量有所增大,但只有处理1.33羊/hm2·138天与6.67羊/hm2·138天问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同一放牧率条件下,不同放牧时期相比,以8月份粪... 实验研究表明,绵羊在同一放牧时期,随着放牧率的增大,鲜粪量有所减少,粪中干物质含量有所增大,但只有处理1.33羊/hm2·138天与6.67羊/hm2·138天问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同一放牧率条件下,不同放牧时期相比,以8月份粪中干物质含量最低;在各种处理之间,放牧绵羊全天干粪量均无显著性的差异。在同一放牧时期,随着放牧率的增大日采食量显著减少,而同一放牧率不同放牧时期的日采食量保持相对稳定。粪便的干重与干物质采食量的关系很小,与干物质消化率呈负相关。放牧绵羊白天排粪量为晚上的2倍,但粪中干物质含量几乎没有差异,同时,不同放牧率和不同放牧时期对粪便的颜色和形状等均有较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放牧率 放牧时期 排粪量 日采食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