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传统与创新:《十五贯》的改编
被引量:
3
1
作者
汪诗珮
《文化遗产》
2009年第2期117-133,共17页
本文通过对传奇"改本"《十五贯》的文本、艺术之价值及缘由的分析,指出"改本"并非"单向"自"原本"修编而来,而是于"无形"之中,兼采"原本"《双熊梦》之芳华,以及历代艺人积...
本文通过对传奇"改本"《十五贯》的文本、艺术之价值及缘由的分析,指出"改本"并非"单向"自"原本"修编而来,而是于"无形"之中,兼采"原本"《双熊梦》之芳华,以及历代艺人积累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五贯》
《双熊梦》
昆剧
折子戏
改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元代戏剧的传播与接受
被引量:
1
2
作者
汪诗珮
《中华戏曲》
2006年第1期263-302,共40页
剧场艺术除了演员与表演、剧作家与剧本之外,另一项重要的环节就是演出场合与观众,然后者材料往往较为曲折、隐晦,需通过层层解读庶能掌握整体面貌。此外,文献资料往往难以确认其所叙述之戏、曲的体裁与内涵,但后人解释上的局限,...
剧场艺术除了演员与表演、剧作家与剧本之外,另一项重要的环节就是演出场合与观众,然后者材料往往较为曲折、隐晦,需通过层层解读庶能掌握整体面貌。此外,文献资料往往难以确认其所叙述之戏、曲的体裁与内涵,但后人解释上的局限,并无法限制历史现象,亦即当时的演剧活动及其整体环境;故不妨将视角放大些,俯瞰当时的“戏剧”而非划限在“杂剧”上,反能促进对局部的了解。本文以“戏剧”替代元代通行的“杂剧”,原因在此。而以“传播与接受”之词替代“演出场合(剧场)与观众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戏剧
传播
剧场艺术
文献资料
历史现象
整体环境
剧作家
观众
原文传递
元杂剧“题目正名”新探——以元刊杂剧为切入点的考察
被引量:
1
3
作者
汪诗珮
《中华戏曲》
2005年第33期105-137,共33页
关于元杂剧的“题目正名”,孙楷第、冯沅君、胡忌、周妙中、郑骞如、胡仲实、徐扶明、曾永义等学者皆曾论及。近来解玉峰《元曲杂剧“题目正名”推考》一文,则再从各元刊、明刊、明抄的元杂剧版本,及元明的杂剧文献目录中,巨细靡遗...
关于元杂剧的“题目正名”,孙楷第、冯沅君、胡忌、周妙中、郑骞如、胡仲实、徐扶明、曾永义等学者皆曾论及。近来解玉峰《元曲杂剧“题目正名”推考》一文,则再从各元刊、明刊、明抄的元杂剧版本,及元明的杂剧文献目录中,巨细靡遗地考察“题目正名”的异同,推测“题目正名”恐非出于剧作家之手,或由杂剧艺人(班社或书坊商)创造,且与杂剧结尾的“断词”有关。虽然解氏的臆测与推论过程稍有不足.且因包罗所有元明抄刊杂剧,故于分析时难以精确定焦,但其直觉的眼光颇有见地。前贤讨论题目正名的形式时,往往以元刊本之外的明代选本(尤其是《元曲选》)为主要分析对象;但未将自元至明的杂剧版本演变脉络纳入考量,导致分析结果顾此失彼,因现象纷呈而不易厘清本来面目。事实上,若单纯锁定元刊杂剧观察,附佐以时代相近的文献推敲,似较能排除明代杂剧选本复杂因素的干扰,找出较为接近元代杂剧的现象。因此,本文将锁定《元刊杂剧三十种》为探究目标,希冀在诸先进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观察元杂剧《题目正名》的发展与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杂剧
《元刊杂剧三十种》
《元曲选》
文献目录
演变脉络
讨论题目
元代杂剧
探究目标
孙楷第
原文传递
从晋京、立足到荣景:1918上半年的荣庆社
4
作者
汪诗珮
《戏曲研究》
2020年第1期103-126,共24页
冀中平原出身的昆弋腔于20世纪初的重要事件,为1918年1月"荣庆社"晋京于天乐园商业演出。~①该年即为昆弋荣庆社在北京展现风华的"关键元年",过程中,从1月13日晋京,至3月逐渐立稳脚跟,再至大放异彩的4月至6月,1918...
冀中平原出身的昆弋腔于20世纪初的重要事件,为1918年1月"荣庆社"晋京于天乐园商业演出。~①该年即为昆弋荣庆社在北京展现风华的"关键元年",过程中,从1月13日晋京,至3月逐渐立稳脚跟,再至大放异彩的4月至6月,1918年上半年北京评剧家与观众如何看待北京昆弋班,以及荣庆社自身所发生的变化,其实值得细究。因现有研究成果多集中于韩世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荣庆社
韩世昌
昆弋腔
商业演出
冀中平原
评剧
研究成果
原文传递
题名
传统与创新:《十五贯》的改编
被引量:
3
1
作者
汪诗珮
机构
台湾清华大学
台湾中正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化遗产》
2009年第2期117-133,共17页
文摘
本文通过对传奇"改本"《十五贯》的文本、艺术之价值及缘由的分析,指出"改本"并非"单向"自"原本"修编而来,而是于"无形"之中,兼采"原本"《双熊梦》之芳华,以及历代艺人积累的结果。
关键词
《十五贯》
《双熊梦》
昆剧
折子戏
改编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元代戏剧的传播与接受
被引量:
1
2
作者
汪诗珮
机构
台湾清华大学中文所
出处
《中华戏曲》
2006年第1期263-302,共40页
文摘
剧场艺术除了演员与表演、剧作家与剧本之外,另一项重要的环节就是演出场合与观众,然后者材料往往较为曲折、隐晦,需通过层层解读庶能掌握整体面貌。此外,文献资料往往难以确认其所叙述之戏、曲的体裁与内涵,但后人解释上的局限,并无法限制历史现象,亦即当时的演剧活动及其整体环境;故不妨将视角放大些,俯瞰当时的“戏剧”而非划限在“杂剧”上,反能促进对局部的了解。本文以“戏剧”替代元代通行的“杂剧”,原因在此。而以“传播与接受”之词替代“演出场合(剧场)与观众圳”,
关键词
元代戏剧
传播
剧场艺术
文献资料
历史现象
整体环境
剧作家
观众
分类号
J809.2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元杂剧“题目正名”新探——以元刊杂剧为切入点的考察
被引量:
1
3
作者
汪诗珮
机构
台湾清华大学中文所
出处
《中华戏曲》
2005年第33期105-137,共33页
文摘
关于元杂剧的“题目正名”,孙楷第、冯沅君、胡忌、周妙中、郑骞如、胡仲实、徐扶明、曾永义等学者皆曾论及。近来解玉峰《元曲杂剧“题目正名”推考》一文,则再从各元刊、明刊、明抄的元杂剧版本,及元明的杂剧文献目录中,巨细靡遗地考察“题目正名”的异同,推测“题目正名”恐非出于剧作家之手,或由杂剧艺人(班社或书坊商)创造,且与杂剧结尾的“断词”有关。虽然解氏的臆测与推论过程稍有不足.且因包罗所有元明抄刊杂剧,故于分析时难以精确定焦,但其直觉的眼光颇有见地。前贤讨论题目正名的形式时,往往以元刊本之外的明代选本(尤其是《元曲选》)为主要分析对象;但未将自元至明的杂剧版本演变脉络纳入考量,导致分析结果顾此失彼,因现象纷呈而不易厘清本来面目。事实上,若单纯锁定元刊杂剧观察,附佐以时代相近的文献推敲,似较能排除明代杂剧选本复杂因素的干扰,找出较为接近元代杂剧的现象。因此,本文将锁定《元刊杂剧三十种》为探究目标,希冀在诸先进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观察元杂剧《题目正名》的发展与演变。
关键词
元杂剧
《元刊杂剧三十种》
《元曲选》
文献目录
演变脉络
讨论题目
元代杂剧
探究目标
孙楷第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从晋京、立足到荣景:1918上半年的荣庆社
4
作者
汪诗珮
机构
台湾大学中文系
出处
《戏曲研究》
2020年第1期103-126,共24页
文摘
冀中平原出身的昆弋腔于20世纪初的重要事件,为1918年1月"荣庆社"晋京于天乐园商业演出。~①该年即为昆弋荣庆社在北京展现风华的"关键元年",过程中,从1月13日晋京,至3月逐渐立稳脚跟,再至大放异彩的4月至6月,1918年上半年北京评剧家与观众如何看待北京昆弋班,以及荣庆社自身所发生的变化,其实值得细究。因现有研究成果多集中于韩世昌.
关键词
荣庆社
韩世昌
昆弋腔
商业演出
冀中平原
评剧
研究成果
分类号
J809.2 [艺术—戏剧戏曲]
K258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传统与创新:《十五贯》的改编
汪诗珮
《文化遗产》
200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元代戏剧的传播与接受
汪诗珮
《中华戏曲》
2006
1
原文传递
3
元杂剧“题目正名”新探——以元刊杂剧为切入点的考察
汪诗珮
《中华戏曲》
2005
1
原文传递
4
从晋京、立足到荣景:1918上半年的荣庆社
汪诗珮
《戏曲研究》
202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