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近代土匪史研究述评 被引量:6
1
作者 汪远忠 池子华 《学术界》 CSSCI 1998年第2期57-63,共7页
关键词 中国近代 土匪 近代中国 研究述评 民国时期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霍布斯鲍姆 日本帝国主义 辛亥革命时期 社会变迁
下载PDF
农民收入构成与农民增收的实证分析——以河北W村调查为基础 被引量:12
2
作者 汪远忠 孙少娟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2-44,共3页
农民增收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农村发展的根本问题。文章从农民收入构成的角度研究农民收入,以期找到农民增收的途径。文章通过对河北南部W村农民收入构成的实际调查,对W村的农业、非农业状况进行分析,认为家庭非农业生产经营收入和外出... 农民增收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农村发展的根本问题。文章从农民收入构成的角度研究农民收入,以期找到农民增收的途径。文章通过对河北南部W村农民收入构成的实际调查,对W村的农业、非农业状况进行分析,认为家庭非农业生产经营收入和外出打工工资性收入逐渐成为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与动力。针对W村的实际,提出农民增收的途径是调整农业产品结构,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规范半农户企业,促进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合理协调农业与非农业,实现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增收 收入构成 非农业收入
下载PDF
农民工、土地制度与城市化 被引量:8
3
作者 汪远忠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0-53,共4页
农民工群体作为土地制度和城市化之间的互动产物,对中国城市化的路径选择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方面,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市民是城市化的必然要求,但在现实中,农民工市民化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障碍。另一方面,农民工进入城... 农民工群体作为土地制度和城市化之间的互动产物,对中国城市化的路径选择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方面,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市民是城市化的必然要求,但在现实中,农民工市民化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障碍。另一方面,农民工进入城市后就不再是纯粹的农民了,他们的生存和发展不单纯地依赖于土地,职业的改变切断了农民工与土地的密切联系,农民工已经难以回到原先的乡村社会之中了。农民工处于被城市和农村"双重边缘化"的境地。农民工的"双重边缘化"处境不仅对农民工群体本身不公,而且也不利于中国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健康发展。追根溯源,这是由于对农民工与土地关系处理不当造成的。因此,农村土地制度必须进一步改革。只有尊重农民工对于土地的合理权利,才能解决影响城乡均衡发展的共同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土地制度 城市化 土地改革
下载PDF
农民工留守家庭的结构变迁及其功能分析——以河北赵村为对象 被引量:4
4
作者 汪远忠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8-114,共7页
农民工是社会转型的产物,农民工的常态化导致其家庭结构功能的改变。农民工家庭中固定农业人口逐步结构化,家务性人口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劳动力加快从农业生产中逸出,土地转包和雇佣关系大量出现,农民自主性进一步增强,新形态农民工开始... 农民工是社会转型的产物,农民工的常态化导致其家庭结构功能的改变。农民工家庭中固定农业人口逐步结构化,家务性人口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劳动力加快从农业生产中逸出,土地转包和雇佣关系大量出现,农民自主性进一步增强,新形态农民工开始出现,劳动力价值大大提升,原有农村社会熟人关系逐步向经济利益关系转变,乡村社会的这种变迁适应了社会转型和城市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留守家庭 城市化
下载PDF
农民工回流现象的实证分析——以河北迁安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汪远忠 白雷 《科技信息》 2009年第1期397-398,共2页
本文结合迁安的实际状况,对返乡后从事不同职业农民工,采用个案访谈的形式,分析了迁安本地农民工回流的原因,探讨了回流农民工的分层问题并分析了其分层的原因。
关键词 迁安 农民工 回流 分层 原因
下载PDF
“理解曾国藩”——评池子华新著《曾国藩传》
6
作者 汪远忠 《社会科学家》 CSSCI 1998年第1期96-96,共1页
“理解曾国藩”———评池子华新著《曾国藩传》汪远忠曾国藩,作为晚清政坛上举足轻重的风云人物,近年一直是史学界研究的焦点之一,有关论著不胜枚举,有关他的传记也已出版多部。然近读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池子华先生新著《曾国藩... “理解曾国藩”———评池子华新著《曾国藩传》汪远忠曾国藩,作为晚清政坛上举足轻重的风云人物,近年一直是史学界研究的焦点之一,有关论著不胜枚举,有关他的传记也已出版多部。然近读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池子华先生新著《曾国藩传》,仍觉该著颇多创见,很值得一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国藩 子华 评价历史人物 镇压太平天国 新著 历史情境 发展变化 日常生活 学术性 中国近代史
下载PDF
论析朱熹的行政伦理思想
7
作者 汪远忠 李红英 《人民论坛(中旬刊)》 2012年第7期170-171,共2页
朱熹的行政伦理思想,由于其所处的历史时代和阶级地位的影响,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这不等于说它在当代就失去了使用价值。文章以《朱文公政训》为例,从平易近民、为政之本,忠于职守、勤政敬业,秉公去私、勇于任事,求真务实、严信执法... 朱熹的行政伦理思想,由于其所处的历史时代和阶级地位的影响,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这不等于说它在当代就失去了使用价值。文章以《朱文公政训》为例,从平易近民、为政之本,忠于职守、勤政敬业,秉公去私、勇于任事,求真务实、严信执法等几个方面梳理了朱熹的行政理论思想,以期对当今行政伦理道德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行政伦理 平易近民 严信执法
下载PDF
现代化视野下的农民工问题解读——《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述评
8
作者 汪远忠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106-107,110,共3页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一书在现代化语境下解读农民工问题,把握农民工问题的脉络,预期解决问题的路径。该书结构严谨,资料详实,立论高远,既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显示了作者对文献驾轻就熟的素养,又着眼于实践,提出对政...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一书在现代化语境下解读农民工问题,把握农民工问题的脉络,预期解决问题的路径。该书结构严谨,资料详实,立论高远,既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显示了作者对文献驾轻就熟的素养,又着眼于实践,提出对政策制度的宝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农民工问题 解读
下载PDF
晚清民间救灾:法律文本、实践及其思考——以直隶为中心 被引量:3
9
作者 李红英 汪远忠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0-55,共6页
中国自古以来有"灾荒的国度"之称,特别是自然灾害频繁交替发生,给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困扰,救灾减灾立法和实践就显得特别重要。在晚清社会,救灾减灾力量呈现出多元化的救助系统,民间各阶层大量加入到减灾... 中国自古以来有"灾荒的国度"之称,特别是自然灾害频繁交替发生,给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困扰,救灾减灾立法和实践就显得特别重要。在晚清社会,救灾减灾力量呈现出多元化的救助系统,民间各阶层大量加入到减灾救灾的行列中来,这既有传统民间救灾法律的引导和规约,又超出法律的范围。如何规范民间力量合理救灾减灾不仅是晚清社会所面临的问题,而且也是当今民间救灾中的凸显问题。民间救灾立法不仅要强调政府的引导作用,更需要民间救灾形式的多样性和救灾实践的多中心性,充分调动民间救灾力量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直隶 民间救灾法律文本 民间救灾实践
下载PDF
论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时期的民事司法制度和实践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红英 汪远忠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9-131,共3页
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时期民事司法制度已相对完备,但以往研究主要从文本的角度探究民国时期司法制度的特性和价值。本文结合一则民国时期鲍景惠与王玉贞离婚案件,从司法实践的视角来探讨了民国时期民事司法制度实践中的最高法院分院设置问... 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时期民事司法制度已相对完备,但以往研究主要从文本的角度探究民国时期司法制度的特性和价值。本文结合一则民国时期鲍景惠与王玉贞离婚案件,从司法实践的视角来探讨了民国时期民事司法制度实践中的最高法院分院设置问题、上诉到最高法院案件的法律审问题、事实审中的"当事人主义"的司法原则问题,以期对今天法制现代化进程具有启迪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民事司法制度 最高法院分院 法律审 事实审
下载PDF
论农村成人教育培训中促使人力资本形成的关键因素 被引量:2
11
作者 胥仕元 汪远忠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52-56,共5页
农民、农民工人力资本是整个国家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国家整体的软实力,对农民、农民工进行教育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在教育培训过程中,诸多因素对人力资本的形成会产生影响,农民、农民工对培训重要性的充分认识和有效的资金投... 农民、农民工人力资本是整个国家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国家整体的软实力,对农民、农民工进行教育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在教育培训过程中,诸多因素对人力资本的形成会产生影响,农民、农民工对培训重要性的充分认识和有效的资金投入,政府部门的关注和适当的经费支持,企业基于社会责任的积极参与,是促使农民、农民工人力资本形成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农民工 培训 人力资本
下载PDF
农民工弱势地位改变中的政府责任
12
作者 胥仕元 汪远忠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04-105,共2页
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性障碍使农民工的政治权利难以正常行使,就业市场低端化、讨薪事件频发等集中反映了农民工的弱势地位。政府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和公共服务者,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提升农民工的人力资本、依法规范劳资关系等制度和措... 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性障碍使农民工的政治权利难以正常行使,就业市场低端化、讨薪事件频发等集中反映了农民工的弱势地位。政府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和公共服务者,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提升农民工的人力资本、依法规范劳资关系等制度和措施的跟进将会大大有益于农民工弱势地位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弱势地位 政府 责任
下载PDF
朱熹的行政伦理思想及对当代启示——以《朱文公政训》为视角
13
作者 李红英 汪远忠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2期6-9,共4页
本文主要以《朱文公政训》为例,分析了朱熹的行政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和行政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并结合现实,放眼新的历史时期领导干部的政德建设,认为朱熹的行政伦理思想在"民为政本"的理念、忠于职守、求真务实,严信执法、... 本文主要以《朱文公政训》为例,分析了朱熹的行政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和行政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并结合现实,放眼新的历史时期领导干部的政德建设,认为朱熹的行政伦理思想在"民为政本"的理念、忠于职守、求真务实,严信执法、倡导读书问学,修德立志等几方面给我们以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朱文公政训 行政伦理 启示
下载PDF
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民事审级改革的内容和启示
14
作者 李红英 汪远忠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1期38-39,共2页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着手进行民事审级制度改革,确立了三级三审制,并且建立了法律审制度,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以期为当代中国改革民事审级制度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民事审级制度 三级三审制 法律审
下载PDF
《大清律例》关于人身损害的民法救济论析
15
作者 李红英 汪远忠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4期38-39,共2页
人的生命权、健康权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权利形式。中国传统法律中常常用杀人偿命的方式解决人身损害的问题。本文试从另一个角度探讨《大清律例》关于人身损害的民法救济问题,即从人身损害的用途分析了《大清律例》中关于人身损害的民... 人的生命权、健康权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权利形式。中国传统法律中常常用杀人偿命的方式解决人身损害的问题。本文试从另一个角度探讨《大清律例》关于人身损害的民法救济问题,即从人身损害的用途分析了《大清律例》中关于人身损害的民法救济的内容,从关于人身损害的所有法律规定及相应的处理手段探讨了其特点,从惩罚、补偿及赎罪等方面论述了民法救济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清律例》 人身损害 民法救济
下载PDF
让多媒体走进“桃花源”——以《桃花源记》为例,运用多媒体,采用五步法教学文言文
16
作者 汪远忠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08年第12期111-111,共1页
文言文教学相对于现代文教学而言,显得枯燥、乏味,学生常处于被动学习地位,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如何才能摆脱这种低效的教学状况呢?在教学中引进新的技术手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会给文言文教学注入新的... 文言文教学相对于现代文教学而言,显得枯燥、乏味,学生常处于被动学习地位,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如何才能摆脱这种低效的教学状况呢?在教学中引进新的技术手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会给文言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开辟一个全新的教学天地。笔者在教学中,通过认真思考、积极尝试与积累,总结出运用多媒体教学文言文的五步法:即一看、二读、三议、四讲、五记。现以《桃花源记》为例予以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辅助教学 文言文教学 《桃花源记》 步法教学 “桃花源” 现代文教学 多媒体教学 被动学习
下载PDF
社会转型理论的本土化与农民工问题
17
作者 汪远忠 李红英 《理论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9-30,共2页
西方社会转型视角的"二元对立"框架,难以洞察和解决当前我国农民工问题。农民工作为我国社会转型的中介,反映了我国社会转型的独特要求。只有立足于社会转型研究的本土化路径,才能深刻认识当前我国社会转型的丰富内涵,才能找... 西方社会转型视角的"二元对立"框架,难以洞察和解决当前我国农民工问题。农民工作为我国社会转型的中介,反映了我国社会转型的独特要求。只有立足于社会转型研究的本土化路径,才能深刻认识当前我国社会转型的丰富内涵,才能找到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合理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转型 本土化 利益 城乡协调
原文传递
论华北抗日根据地应对灾荒法律及实践中的女性角色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红英 汪远忠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6-95,共10页
抗日战争期间,为了扩大劳动力资源,动员妇女参加农业生产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华北抗日根据地党和政府在应对灾荒中提出把生产自救的救灾方针和提高女性社会地位的观念相结合,通过各种政策和相关法律规定,极力强调妇女要从... 抗日战争期间,为了扩大劳动力资源,动员妇女参加农业生产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华北抗日根据地党和政府在应对灾荒中提出把生产自救的救灾方针和提高女性社会地位的观念相结合,通过各种政策和相关法律规定,极力强调妇女要从事生产活动,并颁布了保障女性权利、加强女性防灾救灾减灾技能的培训、提高女性的救灾减灾积极性的政策法律,改变女性原有的社会角色观念,女性在应对灾荒实践中利用自身的优势发挥了较大作用,大大提升了自己的社会地位,对巩固和发展根据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角色 灾荒法律 华北抗日根据地
原文传递
华北抗日根据地时期灾荒背景下的违法问题及法律应对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红英 汪远忠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5-124,共10页
华北抗日根据地时期,灾荒背景下出现了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失调所引发的各种违法现象,其中买卖人口和偷盗的违法犯罪问题远甚于平常,常态的法律不足以维护根据地的社会秩序稳定,为此根据地党和政府围绕着生产救灾的中心任务,针对灾荒特定背... 华北抗日根据地时期,灾荒背景下出现了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失调所引发的各种违法现象,其中买卖人口和偷盗的违法犯罪问题远甚于平常,常态的法律不足以维护根据地的社会秩序稳定,为此根据地党和政府围绕着生产救灾的中心任务,针对灾荒特定背景,提出了相应的应对原则和具体的法律措施,为根据地处理这些违法犯罪问题提供了更为适用有效的法律依据,收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这为后世处理和解决特殊社会背景下的违法犯罪问题提供了一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抗日根据地 灾荒 买卖人口 偷盗 法律应对
原文传递
关于民国离婚财产分割问题的思考
20
作者 李红英 汪远忠 李胜坡 《前沿》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0-133,共4页
民国时期民法首次规定了夫妻离婚财产分割的制度,极大地触动了中国封建传统观念,动摇了男尊女卑的天常之道,为民国时期重构婚姻家庭制度作出了重大贡献,通过司法实践,进一步宣传了男女平等的思想,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同时又受着传统的影响。
关键词 民国 离婚财产分割 司法实践 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