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剂量阿帕替尼联合一线化疗方案在晚期胃癌转化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邓文霞 汪金云 施学兵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24,共5页
目的分析小剂量阿帕替尼联合一线化疗方案在晚期胃癌转化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1月铜陵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158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9例。对照组给予奥沙利铂、替吉奥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分析小剂量阿帕替尼联合一线化疗方案在晚期胃癌转化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1月铜陵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158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9例。对照组给予奥沙利铂、替吉奥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片。两组均行6疗程转化治疗后评价效果,并自治疗起随访1年。比较两组抗肿瘤疗效、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两组手术切除及1年生存情况。结果治疗期间共脱落9例。研究组客观缓解率、临床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细胞增殖抗原(PCNA)、环氧合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乏力、贫血、手足综合征、蛋白尿、口腔炎、血压升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R0切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1年生存曲线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阿帕替尼联合一线化疗方案用于晚期胃癌转化治疗可提高抗肿瘤疗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R0切除率及近期生存率,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转化治疗 阿帕替尼 奥沙利铂 替吉奥 效果
下载PDF
不同化疗方案用于晚期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8
2
作者 汪金云 邓文霞 王跃华 《实用癌症杂志》 2014年第4期477-479,共3页
目的比较替吉奥与卡培他滨分别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n=21)和对照组(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n=20),分析比较2组的客观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中位进展期(mTTP)... 目的比较替吉奥与卡培他滨分别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n=21)和对照组(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n=20),分析比较2组的客观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中位进展期(mTTP)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ORR、DCR和mTTP比较,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中实验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与手足综合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是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的较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结直肠癌 替吉奥 卡培他滨 奥沙利铂 客观有效率 疾病控制率 中位进展期
下载PDF
放疗-化疗-放疗联合治疗肺癌脑转移16例 被引量:3
3
作者 汪金云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放疗 化疗 肺癌 脑转移 综合疗法
下载PDF
恩丹西酮预防含DDP化疗方案中胃肠道反应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汪金云 冯正富 吴志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73-273,共1页
关键词 恩丹西酮 预防 DDP 化疗方案 胃肠道反应
下载PDF
放—化—放联合治疗肺癌脑转移16例疗效观察
5
作者 汪金云 《九江医学》 2000年第1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肺癌 脑转移 放射疗法 药物疗法 治疗
下载PDF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6
作者 邓文霞 汪金云 《实用癌症杂志》 2014年第12期1589-1591,共3页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2例晚期肺腺癌患者随机分入A组与B组,A组患者接受培美曲赛联合顺铂静脉注入治疗,B组患者接受多西他赛联合顺铂静脉注入治疗。治疗2个周期及6个周期后评估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2例晚期肺腺癌患者随机分入A组与B组,A组患者接受培美曲赛联合顺铂静脉注入治疗,B组患者接受多西他赛联合顺铂静脉注入治疗。治疗2个周期及6个周期后评估临床疗效,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位生存期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与B组治疗2个周期时疾病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周期时A组患者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与B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46.4%和37.5%(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2个月和9.7个月(P>0.05)。血液学毒性、消化道反应及肝肾功能损害是2组的常见不良反应,其中A组血液学毒性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培美曲塞或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临床疗效相当,但培美曲塞安全性更为理想,患者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培美曲塞 顺铂 多西他赛
下载PDF
EL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34例疗效观察
7
作者 吴志平 汪金云 王辉 《河南肿瘤学杂志》 2000年第6期439-437,共1页
目的 观察ELF方案对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 足叶乙甙 10 0mg、甲酰四氢叶酸钙 3 0~ 5 0mg、5 -Fu 5 0 0~ 75 0mg ,三药分别加入液体静滴 ,每日 1次 ,连用 5天。结果  3 4例中有效率 5 5 .9% ( 19/3 4 ) ,中位生存期 10 .5个月。结论... 目的 观察ELF方案对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 足叶乙甙 10 0mg、甲酰四氢叶酸钙 3 0~ 5 0mg、5 -Fu 5 0 0~ 75 0mg ,三药分别加入液体静滴 ,每日 1次 ,连用 5天。结果  3 4例中有效率 5 5 .9% ( 19/3 4 ) ,中位生存期 10 .5个月。结论 EL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缓解率高 ,副反应小 ,适应范围较广 ,对年老体弱者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化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F方案 晚期胃癌 联合化疗 治疗
下载PDF
体外释放酶免疫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汪金云 周东枝 徐亚丽 《现代实用医学》 2016年第1期32-33,共2页
目的评价体外释放酶免疫技术在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临床病例201例包括肺内结核81例、肺外结核25例、不明原因发热95例(其中45例为肺结核),另选健康人群30例,采用体外释放酶免疫技术(TB-IGRA)、胶体金法(TB-Ab)、痰... 目的评价体外释放酶免疫技术在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临床病例201例包括肺内结核81例、肺外结核25例、不明原因发热95例(其中45例为肺结核),另选健康人群30例,采用体外释放酶免疫技术(TB-IGRA)、胶体金法(TB-Ab)、痰涂片抗酸染色镜检及聚合酶链式反应(TB-PCR)检测。结果 TBIGRA检测肺内结核组、肺外结核组以及不明原因发热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检测组,4种检测方法在肺内结核组、肺外结核组、不明原因发热组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TB-IGRA、TB-AB、痰涂片镜检、TB-PCR的灵敏度分别为91.4%、43.1%、30.9%、23.8%,特异度分别为91.3%、90.0%、98.7%、97.5%;126例肺结核患者中,痰涂片39例阳性和87例阴性,TB-IGRA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2.3%、83.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TB-IGRA有更好的优越性和临床应用,可推广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法 Γ-干扰素
下载PDF
胃肠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朱振坤 汪金云 罗守军 《现代实用医学》 2015年第3期332-333,349,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宁海县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提高Hp感染根除率提供依据。方法收集528例胃肠病患者胃窦黏膜组织进行Hp培养及鉴定,并对分离菌株用临界点琼脂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528例胃肠病患者中Hp分离培... 目的调查分析宁海县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提高Hp感染根除率提供依据。方法收集528例胃肠病患者胃窦黏膜组织进行Hp培养及鉴定,并对分离菌株用临界点琼脂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528例胃肠病患者中Hp分离培养阳性225例,阳性率为42.61%;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患者阳性率分别为35.16%、42.06%、47.88%和52.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5例Hp菌株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替硝唑85.33%、左氧氟沙星56.89%、克拉霉素36.89%、阿莫西林7.56%、呋喃唑酮5.78%和多西环素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抗生素组合中左氧氟沙星+替硝唑耐药率最高达36.44%,多西环素+呋喃唑酮敏感率最高达93.33%;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Hp阳性者346例,阳性率65.53%;高于Hp分离培养阳性率(P<0.01)。结论 Hp感染是多种胃肠病的致病因素,本地区6种抗菌药物中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和替硝唑均有非常高的耐药率,应重视细菌培养及耐药性检测,为Hp根除治疗抗生素的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分离培养 药物敏感性试验 耐药性 根除率
下载PDF
水产品中镉的初步形态分析及无机镉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章红 杨婷婷 +4 位作者 黄东 朱秀梅 吉伟佳 陈晓菁 汪金云 《肉类工业》 2016年第12期34-37,共4页
对水产品中总镉和无机镉两种形态进行分析,建立水产品中无机镉的测定方法,对比总镉和无机镉在水产品中分布。无机镉的方法学研究表明该方法线性、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均良好,适用于水产品中无机镉的测定。
关键词 水产品 形态分析 无机镉方法学
下载PDF
核酸浓缩提取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浆EBV DNA载量的性能评价
11
作者 徐亚丽 胡荣盛 +1 位作者 俞晓春 汪金云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6-368,共3页
目的评价核酸浓缩提取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浆EBV DNA载量的方法学性能。方法分析该检测系统的灵敏度、线性范围、精密度、与其他商品化的PCR检测系统相关性,并对132份临床标本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检测灵敏度为2.0×102Copies/ml... 目的评价核酸浓缩提取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浆EBV DNA载量的方法学性能。方法分析该检测系统的灵敏度、线性范围、精密度、与其他商品化的PCR检测系统相关性,并对132份临床标本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检测灵敏度为2.0×102Copies/ml;最低检测界限5.00×102Copies/ml。结果在5×102~5×106Copies/ml范围内呈线性,回归方程为y=0.245+0.945 x,r=0.998。批内CV 4.3%~7.6%,批间CV 8.9%~11.8%,总CV 9.9%~14.0%。与其他商品试剂对比检测,两者相关性良好(y=0.332+0.941x,r=0.952),结果相差在0.5 log以内。2组病例中,EB病毒急性感染组的血浆EBV DNA平均载量为8.2×104Copies/ml,EB病毒急性感染组与EB病毒既往感染组的血浆EBV DNA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P<0.01),健康对照组未检测出血浆EBV DNA。结论核酸浓缩提取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浆EBV DNA载量,具有准确、快速、简便的优点,适合临床实验室常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V DNA载量 实时荧光定量PCR 方法学性能评价
下载PDF
硫普罗宁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查琳 王跃华 +2 位作者 汪金云 任光平 乔田奎 《临床消化病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277-280,共4页
[目的]探讨硫普罗宁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作用。[方法]选择接受盆腔精确放疗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33例,对照组31例。实验组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硫普罗宁、对照组单纯使用糖皮质激素控制急性放射性肠炎症状... [目的]探讨硫普罗宁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作用。[方法]选择接受盆腔精确放疗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33例,对照组31例。实验组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硫普罗宁、对照组单纯使用糖皮质激素控制急性放射性肠炎症状,记录所有患者放疗前后一般状况、体质量、血象等指标;并跟踪随访1年左右时间,对比2组慢性放射性肠炎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急性放射性肠炎控制率为90.90%,高于对照组的78.26%,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食欲下降、乏力不适发生率及重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率为24.24%及30.30%,对照组为54.84%及58.06%,2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P<0.05及χ2=5.01,P<0.05)。实验组、对照组慢性放射性肠炎发生率分别为3.03%、25.8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P<0.05);放疗完成后,实验组、对照组KPS评分下降10分以上的发生率分别为15.15%、38.7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P<0.05);实验组总体体质量均数下降(5.38±2.76)%,对照组下降(7.71±2.6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5,P<0.01)。[结论]硫普罗宁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放射性肠炎,能有效控制腹痛、腹泻、便血等局部症状,缓解患者放疗过程中食欲下降、乏力全身不适,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和机体功能状态,防治骨髓抑制及减少慢性放射性肠炎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放疗耐受性,有助于改善预后,为临床治疗放射性肠炎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肠炎 放射治疗 糖皮质激素 硫普罗宁
原文传递
儿童EB病毒感染者152例实验室检测结果 被引量:3
13
作者 汪金云 俞晓春 +1 位作者 徐亚丽 邱静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15年第4期184-185,共2页
EB病毒(EBV)感染是儿童较为常见的病毒感染,可涉及全身各器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一般有发热、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皮疹等,有的还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症状轻重不一。婴幼儿多为隐性感染,给临床诊... EB病毒(EBV)感染是儿童较为常见的病毒感染,可涉及全身各器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一般有发热、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皮疹等,有的还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症状轻重不一。婴幼儿多为隐性感染,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EBV感染的诊断较其他的病毒感染更为依赖实验室检测,本文主要从临床实验室的角度分析152例EBV感染患儿检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感染 实验室检测 食欲减退 淋巴结肿大 临床诊断 肝脾肿大 载量 DNA 拷贝数 白细胞计数
原文传递
958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九种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44
14
作者 俞晓春 胡荣盛 汪金云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4年第1期103-105,共3页
目的了解本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九种常见病原体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2011年12月-2012年11月本院958例门诊及住院拟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九种病原体:嗜肺军团菌(LP)、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 目的了解本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九种常见病原体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2011年12月-2012年11月本院958例门诊及住院拟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九种病原体:嗜肺军团菌(LP)、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Q热立克次体(C0x)、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FluA)、乙型流感病毒(FluB),副流感病毒(PIV)的感染情况。结果958例6月-14周岁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九种常见病原体IgM抗体检测阳性结果259例,阳性率27.0%;肺炎支原体、副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肺炎衣原体、甲型流感病毒、嗜肺军团菌、Q热立克次体IgM抗体阳性率分别是17.1%、7.5%、4.1%、1.4%、1.0%、0.1%、0.1%、0.0%、0.0%。单一病原体IgM抗体阳性率为22.8%;两种及两种以上病原体IgM抗体?昆合阳性率为4.3%。男性患儿IgM抗体阳性率(24.0%)显著低于女性(32.8%,X^2=8.52,P〈0.01)。夏、秋、冬、春季节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1.5%、15.4%、25.1%、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64,P〈0.01)。结论本地区6月-14周岁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以肺炎支原体为首要病原体,且以冬春季高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呼吸道感染 病原体 IGM抗体
原文传递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EBV抗体谱在儿童EB病毒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俞晓春 胡荣盛 +2 位作者 汪金云 徐亚丽 薛静俊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3年第10期1262-1265,共4页
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EBV抗体谱在儿童EB病毒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 653例疑似EB病毒感染的发病儿童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联合检测EBV-CA IgG抗体及亲和力、EBV-CA IgM、EBV-EA IgG、EBNA IgG,分析EBV感染时期,探讨... 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EBV抗体谱在儿童EB病毒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 653例疑似EB病毒感染的发病儿童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联合检测EBV-CA IgG抗体及亲和力、EBV-CA IgM、EBV-EA IgG、EBNA IgG,分析EBV感染时期,探讨其与疾病的相关性。结果 1 653例疑似EB病毒感染的发病儿童组中,发生EBV感染的病例数为1 485例(90.0%),其中EBV原发感染(急性期)301例(18.2%),EBV复发感染(急性期)423例(25.6%),EBV既往感染761例(46.0%),无EBV感染168例(10.0%)。724例患儿EBV感染(包括EBV原发感染急性期、EBV复发感染急性期)的相关疾病涉及呼吸、消化、血液、循环等系统,主要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38例(32.9%),急性扁桃体炎236例(32.6%),肺炎82例(11.3%),发热查因104例(14.4%);儿童EB病毒原发感染与复发感染发生的年龄分布基本一致,以8岁以内患儿,尤其是4岁以内的患儿为主,所致疾病均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EB病毒复发感染比原发感染所致疾病类型更复杂。EB病毒原发感染(急性期)EBV-CA IgM抗体阳性率仅为16.0%。结论EBV抗体谱检测可以综合判断出EBV感染时期,区分EBV急性感染与既往感染,其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明确诊断,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儿童 间接免疫荧光法 抗体谱
原文传递
抗核小体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相关性分析
16
作者 俞晓春 汪金云 +1 位作者 胡荣盛 戴张峤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4年第3期340-341,共2页
目的:研究抗核小体抗体(Anu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SLE)治疗前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2年12月,经上一级医院确诊为SLE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欧蒙的抗核抗体谱印迹法条带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AunA、抗Sm抗体,同时用欧蒙的间接... 目的:研究抗核小体抗体(Anu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SLE)治疗前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2年12月,经上一级医院确诊为SLE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欧蒙的抗核抗体谱印迹法条带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AunA、抗Sm抗体,同时用欧蒙的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SLE患者的抗ds-DNA抗体。依据治疗前后各个指标的变化,筛选出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相关性较强指标。结果:SLE患者中的AnuA的阳性率为89%,而其他抗ds-DNA抗体以及血清Sm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66%,63%,同时,Anu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在SLE组患者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0.4%、49.8%、43.1%和90%、86%、88%。因此AnuA在SLE患者中具有较高的阳性率、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对于诊断SLE有着重要的意义。治疗后抗ds-DNA抗体以及血清Sm抗体显示阳性患者的数量虽然于治疗前有所下降,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AunA显示阳性患者的数量相比于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抗核小体抗体(AnuA)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作为诊断和治疗SLE患者的重要指标,有实际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小体抗体(AnuA)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 抗DS-DNA抗体 血清Sm抗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